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小说歌颂的精神(败节草精神、硬汉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败节草①(节选)李佩甫李金魁略显口吃的毛病,是上中学时才开始明朗化的。那是因为一个叫作李红叶的女同学。在记忆里红叶首先是一种声音,童年里的声音。那声音是从三国的娘幺婶嘴里吐出来的,带有一股高粱米的气味。在夕阳的红烧里,高粱地像一蓬铺天盖地的火焰,火焰在风中“哗哗”响着,忽红忽绿,飞舞着一个橘红底镶金边的声音……尔后,在漫长的时光里,“红叶”逐渐地幻化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淡化了的印象。印象的重叠是在县城中学里完成的。开学的第一天,李金魁坐在教室里的第五排第四个位置上,听到手拿花名册的老师高声喊道:“……李红叶。”只见坐在他前边位置上的一位穿橘红短袖衫的女同学应声站了起来:“到。”“到”字像珠儿一样打在了他记忆的神经上,那声音脆生生地敲开了岁月的闸门,有一种东西像水一样漫出来了,于是记忆中童年里的“红叶”与坐在教室里的红叶重合了。红叶就坐在他的前边,李金魁不由得想看一看她的脸,可他看不到。他看到的只是乌黑的剪发和脖子上的一小块白,那一小块白上还长着一颗紫红的小痦子,那个小痦子在她的衣领处时隐时现,他每一次勾动脖颈,那小痦子就醒目地跳了出来,倏尔就又不见了。后来,李金魁为此骂过自己,他说,你他妈的是来上学的,还是来看人家脖子的?你也不想想你是个啥东西?!看黑板!此后李金魁就不再看她的脖子。由于李红叶住校,一下课就走了,李金魁便始终都没能看到李红叶的正脸。有一段时间,李金魁经常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废品收购站去。他偶然发现那家废品店里有许多收来的旧作业本,那些写过的作业本是论斤卖的。上中学了,作业太多,不能再用那种烟盒纸当作业本了,于是这些很便宜的旧书纸就成了他的作业本。有一天,他刚从废品店里出来,迎面碰上了三国。那天,三国肩扛着一布袋红薯叶,一下子撞在了李金魁的身上。李金魁说:“三国,你干啥呢?”三国见李金魁不记仇,就咧嘴笑了笑说:“我娘让我给我大伯送点红薯叶。我大伯爱吃红薯叶。”李全魁见他累出了一头汗,就说:“三国,我帮你拿点。”说着,他走上前去,从三国手上取下了那篮红薯。三国甩着手说:“你知道我大伯是干啥的?”李金魁说:“不知道,你大伯干啥?”三国说:“我大伯是校长,我大伯是县一中的校长啊。”李金魁“噢”了一声,再没说什么。校长家就住在县一中的后边,是一个小院。来到小院门前时,李金魁站住了,他对三国说:“三国,到地方了,你去吧。”三国说:“走吧,你帮我拿了这么远,一块去吧,也认识认识我大伯。”李金魁本也想去,看三国那语气,就把红薯篮往地上一放,说:“你自己去吧,我还有节课呢。”一个星期后,轮到李金魁值日打扫卫生,他正在教室扫地时,突然发现门口一黑,有一个女同学匆匆走了进来,这位女同学在门口处站了一下,而后快步走到他跟前,突然说:“李金魁,你为什么不理我?咱们是老乡啊!”李金魁一怔,看见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秀气的椭圆脸姑娘,穿一身米黄的格格衫,脸儿白白,两眼大大的,嘴角处汪着两个浅浅的酒窝……片刻之间,他脑袋里“轰”的一下,像有什么东西炸了个洞似的,积存了很久的东西重又漫了上来……他的心怦怦跳着,人却一下子被激住了!他干瞪着两只眼睛,就是说不出话来,那句话在喉咙里卡住了很久很久,最后才勉强地、结结巴巴地说出来:“你、你、你……你就是、是红、红叶?”李红叶有点吃惊地笑着说:“是啊,我就是李红叶。怎么了?你不知道?一个教室坐这么久了?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李金魁心里积存的东西太多了,那旧有的印象也太深刻了,他仍然没有转过弯来:“你、你、你……就是、是……红叶?”看他急得说不出话来,脸都憋红了,李红叶就转了话题说:“那天你不是跟三国一块到我家去了么?你为什么不进去呢?”“三国?…”“三国是我二叔家的孩子。”“噢,噢。也、也没什么事……”“没事就不能坐一坐了?我早就听同学们说,有个人整天不说话,光啃干饼子,菜也不舍得吃,竟考了第一,原来是我的老乡啊!”李金魁脸红了……李红叶忙说:“好,好,你扫吧。我爸说,让你有工夫到家去玩。”说完,就快步走出去了。李红叶走后,李金魁仍然呆呆地立在那里,手里拿着那把笤帚,一直愣了很久很久……他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重复说:“她就是红叶,原来她就是‘红叶’呀!”“红叶”由声音还原成了一个鲜活的人,这是他始料不及的。那童年里的印象在无限地扩大,织出了一个稠密的联系,在高粱地里飞出的两个字,竟然在现实中化成了校长的女儿,这是多么大的惊喜呀!这对他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从这天起,他居然变得口吃起来,他总也说不好第一句话,越是激动越是说不出话来,一到说话的时候,他就不由得紧张,一张嘴就卡壳,非得过上一会儿,才会逐渐地缓过劲来。他为此非常沮丧,说话时就更加的注意,谁知越是注意越坏事,磕巴得就更厉害了。于是,从这天起,他又成了学生们的笑料。(有删改)【注】①败节草是一种一碰即散的小草,它以“小处求生、败处求存”而受到作者的关注。1.小说节选部分哪些情节表现了少年李金魁的败节草精神?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精神的?请简要概括。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天的等待海明威他走进我们房间关窗户的时候,我们还未起床。我见他一副病容,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缓慢,好像一动就会引起疼痛。“你怎么啦,宝贝?”“我头痛。”“你最好回到床上去。”“不,我很好。”“你先上床,我穿好衣服后就来看你。”可是当我来到楼下,他已穿好衣服,坐在火炉旁,显出一副重病在身的九岁男孩的凄惨模样。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知道他发烧了。“你上楼去睡吧,”我说,“你病了。”“我没病。”他说。医生来后,量了孩子的体温。“多少度?”我问医生。“一百零二度。”下楼后,医生留下用不同颜色胶囊包装的三种药,并嘱咐如何服用。他解释说,如果高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用不着担心,这是轻度流感,要是不引起肺炎,就没有危险。我回到房里,记下了孩子的体温,并对各种胶囊的服用时间作了记录。“想让我读点书给你听吗?”“好的,如果你想读的话。”孩子说。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无动于衷。我朗读霍华德·派尔的《海盗的故事》,但我看得出他并没在听我朗读的内容。“你感觉怎么样,宝贝?”我问他。“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我坐在床脚边自个儿看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服一粒胶囊。按理,他本该睡着了,然而,当我抬头看时,他却双眼盯着床脚,神情异常。“你为什么不试着睡觉呢?到吃药时,我会叫醒你的。”“我宁愿醒着。”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你不必待在这里陪我,爸爸,要是你嫌麻烦的话。”“不嫌麻烦。”“不,我是说,要是你过一会儿嫌麻烦的话,你就不必待在这里。”我想,或许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钟,照规定给他服药后,我便出去了一会儿。这是个晴朗而又寒冷的日子,地上覆盖着一层已结成冰的冻雨,我带着我那条爱尔兰红毛小猎犬,沿着大路和一条冰冻的小溪散步。高高的土堤上长着倒垂下来的灌木丛,我们从那下面撵起了一群鹌鹑。当它们快要从堤岸顶上消失时,我击落了两只,逃掉了五只。动身返回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在离房子不远的地方发现了那群鹌鹑,而且还剩下许多,改日可再去搜寻猎取。回到屋里,他们说孩子不让任何人进入他的房间。“你们不能进来,”他说,“你们千万不要传染上我的病。”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仍像我离开时那样躺着。他脸色苍白,但两颊上部烧得发红,眼睛依旧一动不动地盯着床脚。我量了他的体温。“多少?”“大约一百。”我说。实际上是一百零二度四分。“原先是一百零二度。”他说。“谁说的?”“医生。”“你的体温没问题,”我说,“用不着担心。”“我不担心,”他说,“但是我不能不想。”“不要想,”我说,“放心好了。”“我很放心。”他说着,眼睛直盯着前方。显然,他有什么心事,但在尽力控制着自己。“将这个用水服下。”“你看这有用吗?”“当然有用。”我坐下来,打开了《海盗的故事》,开始读给他听,但我看得出来他不在听,于是我停了下来。“你看我大概什么时候会死?”他问道。“什么?”“我大概还有多少时间就要死了?”“你不会死。你怎么啦?”“啊,不,我会死的。我听到他说一百零二度。”“人不会因为得了一百零二度的高烧而死去的。你是在说傻话。“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告诉我说,烧发到四十四度就不能活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原来自上午九点起,整整一天他都在等死。“你这可怜的宝贝,”我说,“哦,可怜的宝贝,这就像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种温度计不一样。在那种温度上,三十七度是正常的。在这种温度上,正常体温是九十八度。”“你肯定?”“绝对没错,”我说,“这跟英里和公里的区别一样。你知道,就像我们车速开到七十英里该折合成多少公里一样。”“噢。”他说。他那凝视着床脚的目光松弛了,他的紧张状态也终于缓解了。第二天,越发轻松了。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会动辄哭起来。2.有人认为,作者海明威借助男孩的形象极好地诠释了他所推崇的“硬汉精神”,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买
酒余显斌那时,这酒还不叫北大仓,叫聚源永,但已成为名酒,酒液清澈,颜色微黄,酱香悠长,回味隽永,人人称道。那时,这儿的当家的还不是叫经理,应当叫掌柜。那是1936年。那年冬天的雪啊,铺天盖地地下着,鹅毛一般。在聚源永掌柜的记忆里,那天是那个冬天最冷的一天。因此,他早早地让伙计们吃罢饭,一人喝了半碗烧酒,暖暖地上床睡了。然后,他也准备睡,就在这时,响起了敲门声,轻轻的,一声两声三声,接着,又是一声两声三声。掌柜的打开门,在雪光和屋内射出的灯光映照下,面前站着一个小叫花子,对他道:“大叔,打扰了。”掌柜说没啥,然后让进屋暖暖。小叫花进去,一笑,嘴角边露出两个酒窝。掌柜热心地问:“饿了吧?”小叫花子摇着头说:“我想买一坛酒。”掌柜的答应着,就拿了一坛酒。聚源永有个规矩,买酒的可以尝酒,满意了就掏钱,不满意的作罢。掌柜的就拿了酒让小叫花尝尝,小叫花轻轻抿一下,就咂吧着嘴唇道:“大叔,酒真好,真香!”掌柜的一笑,得意地道:“关外有名的聚源永啊。”小叫花拿了酒说:“大叔,我走了。”掌柜的本来想留小叫花,天晚了,就在这儿歇着吧。再说了,晚上出去,在野外遇见野物了,或者遇见小鬼子巡逻兵了,多危险啊,可是,他还没来得及说,小叫花就走出了门,消失在门外。本来,小叫花这样走了就没事了。可是,小叫花又回来了。多年后,掌柜已经老了,头发已经花白了,每次想到这儿,都忍不住摇头,忍不住流泪。就在他再次关门时,又传来了敲门声。他忙打开,小叫花站在门外一笑道:“大叔,我忘了给酒钱了。”掌柜的说算了,就算送的。小叫花说不,买东西咋能不给钱呢。小叫花就进门给了钱,准备走时,院子外面响起了杂沓的脚步声,还有狗叫声,和小鬼子叽哩嘎啦的声音。掌柜的忙关上大门,外面响起喊声:“注意,有脚步从山里下来的,岗村少尉吩咐,一定是抗联,仔细搜索。”掌柜急了,忙指着床底,让小叫花进去躲着。小叫花摇着头道:“大叔,躲不住的。”小叫花说,如果搜出来了,这里的人就都完了。小叫花说:“大叔,求你一件事。”看掌柜点头答应了,就说,请他务必将这坛酒放在后山的老虎石上。说完,小叫花推开后门冲了出去,外面响起杂沓的脚步声,响起叫喊声。接着一声枪响,划破夜空。掌柜的心里一缩,一夜都没睡着。第二天,大家被小鬼子集中在那边的场地上,场地中间放着一具尸体,是小叫花的。小叫花的脸洗净了,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大大的眼睛望着天空,嘴角竟然盛开着两朵微笑,花骨朵儿一般。掌柜的泪水一滴滴落了下来。他按照女孩的要求,不是将一坛,而是将几坛聚源永烧酒放在后山的老虎石上。有时,闲下来的时候,他就想到女孩的事,他想,女孩当晚冲出去,为啥要朝那边的河沿跑啊,咋的就不朝后山跑啊。他想,跑到后山不就没事了吗?一直到了解放后,他才明白其中的原因。解放后,聚源永成为国营酒厂,掌柜成了厂长。那天,几个部队上的人来到这儿,拉着他的手连连感谢着,说那个冬天,如果不是他的几坛好酒,既为大家消了伤口的毒,又御了寒,大家是活不过那个冬天的。原来,这是几个抗联老兵。那年,他们负伤,躲在后山养伤。女孩呢,是他们的卫生员。他们伤口化脓,浑身发冷。女孩于是就扮做叫花子,连夜冒雪下山买酒,谁知再也没有回来,幸亏掌柜放了几坛酒,救助了他们。老掌柜再次想到女孩,才理解她当年跑向河沿的原因,她是故意将小鬼子引开,引离藏在后山上的战友的啊。抗联老兵们听了,一个个落下了泪。掌柜也流着泪。那时,距离女孩离世,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了。那时,聚源永也已改名北大仓了。(选自《山花》)文本二携手吧!共赴国难,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片刻息烽烟。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节选自《露营之歌》)[注]《露营之歌》是一首东北抗日联军歌曲,创作于东北抗日联军西征前与西征途中。由李兆麟、陈雷、高禹民、于天放等抗联战士作词,套用古曲“落花调”填词,唱起来十分悲壮激昂。文本三东北抗联精神作为抗战中民族精神的彪炳彰显,不仅为推动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同时对后人仍具有多方面的当代价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东北抗联精神对于肩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意义深远。(节选自《吉林日报》《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3.文本三对东北抗联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请结合文本一、二概括并分析“东北抗联精神”的具体内涵。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最后的阵地(节选)①石钟山汉江阻击战那会儿,老邢是团长,老徐是团政委,李满田和张守望都是营长。说那是一场阻击战,还不如说是场遭遇战,守住汉江阵地,就守住了汉城。汉城是志愿军攻下的最具象征意义的城市,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这里。联合国军发动了反扑,机械化部队从四面八方调集而来,一场遭遇战不可避免。当时的志愿军正分头作战,距离汉江最近的也有上百公里,丟下阵地回援不现实。只有五十军离汉江最近,刚参加完战役,部队还在休整中,志愿军司令部下令,让他们停止休整,立马掉头直奔汉江。整整十几天时间,美军几倍于我军,飞机、坦克、火炮,轮番向我阻击阵地发起进攻。美军当然明白,攻下汉江等于断了志愿军后路。阻击敌人的志愿军也明白,汉江守不住,之前付出的所有牺牲都将白费。全军将士分布在汉江外围的几十座山头上,面对美军疯狂的进攻,以血肉之躯捍卫着阵地。仗再打下去,连护送伤兵撤下阵地的人都没有了。阵地就如同一台绞肉机,张着血盆大口,有多少肉都能生吞下去。张守望最后上阵地时,是带着炊事员、警卫员、卫生员一起上去的,总共也不过十来个人。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他挺了挺轻机枪,红着眼睛,哑着声音冲着仅有的十几个士兵喊道:“打完这一仗,这辈子的仗就打完了,阵地就是我们的坟墓!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就要把枪里的子弹全打出去。”说完,挥了下手臂,十几个人跟着他,跃上了阵地。阵地早就焦糊一片,弥漫着一股血腥味,让人作呕。山下几辆坦克并排地向山上攻来,坦克身后是密密麻麻的美军。炮弹密集地落在阵地上,张守望他们没处躲,也没法躲。炮弹在焦土上炸开,细碎的粉尘遮天蔽日,犹如黑夜。在这之前,他向团部请求援兵,那会儿电话线路还是畅通的,当初团里安排作战任务时,他知道李满田的三营是预备队。他还剩下一个连时,就又向邢团长请求增援,团长在电话里冲着他咆哮道:“预备队已经没人了!没有预备队,你也要给我把阵地守住!”再后来,他只剩下了一个排。电话线早就炸飞了,他就用电台向团里求救,邢团长回话:“你们营只剩下一个人也得把阵地守住!”再后来,电台都被敌人的炮弹炸飞了,团部和他们彻底失去了联系。有联系又能怎样?预备队早已派出去了,没有人了。张守望看见不仅他们的阵地如此,周围的阵地和他们的一样,早就是一片火海了。最后一战,张守望抱着必死之心上了阵地。那会儿炮弹、坦克、美军,在他眼里都成了皮影戏。声音没了,一切都安静了,他的耳朵已被炮弹炸聋了,他一遍遍地喊:“打,射击,往死里打。”他的机枪口都打红了,冒着缕缕青烟。美军像割麦子似的倒下一批又上来一茬。他们打呀,杀呀,有几个战士,抱着掷弹筒跳出阵地,和敌人的坦克同归于尽。那会儿,张守望觉得自己已经飞起来了,身子似乎不存在了,轻飘飘的,他把打坏的机枪扔到一边,又端起另外一支枪向外射击着。时间不知过了多久,似乎一切都在他眼前定格,硝烟之后的阵地变得瓦蓝一片,像一面静止的湖水。就在这时,他的后方升起两颗信号弹,就是两颗!这是之前邢团长和他们的约定。两颗信号弹升起,就是他们撤出阵地的信号。军命如山,他射光了枪里最后一粒子弹。在这之前,美军已经潮水似的撤下去了,他知道不用多时,阵地上又将迎来一拨更猛烈的炮火。他冲身边吼:“撤,撤离阵地!”有三四个战士从地上爬起来,向他身边聚拢。他又喊:“我命令,撤!”依旧没有反应,还是那三四个人。他急了,他的命令还从来没有被如此怠慢过。他又喊了一遍。一个炊事员大声地报告道:“营长,全营已集合完毕。”他没听到,但从炊事员的口型中明白了什么意思。他盯着眼前仅剩的四名战士,其中两名已经负伤,相互搀扶着,这就是他们营的所有人了。上阵地时几百人,现在连他在一起,仅剩下五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智慧方案高松化工园区环境智能感知技术提升及高效应用
- 仪表工试题复习测试卷含答案(一)
- 皖江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12月联考(D-025)(含日语)-日语试题(含答案)
-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上图书馆》
- 职业资格-拍卖师真题库-8
- 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教育变革试题及答案
- 产品定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全面收集资料与试题答案
- 营造林工勤岗技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数据公司试题及答案
- 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2024年第4季度会议
- 黑龙江流域史(黑龙江联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黑河学院
- 2025年江苏省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软件开发与升级维护合同
- DB33 1050-2016 城市建筑工程日照分析技术规程
- 2024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及其供电网直流偏磁电流同步监测技术导则
- 2025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民法学(1)》期末考试总题库
- 应用写作-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中国光纤陀螺新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建行个人经营性贷款合同
- 中国游戏发展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