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上半年威海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真题演练【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王国维认为抒写无我之境的代表作是()
A.《采薇》B.《饮酒》(其五)C.《秋兴八首》(其一)D.《沈园二首》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
3.《红楼梦》的作者是()
A.罗贯中B.施耐庵C.曹雪芹D.蒲松龄
4.卖灶糖老汉这一人物形象出自()
A.《拣麦穗》B.《我与地坛》C.《菉竹山房》D.《听听那冷雨》
5.《背影》中三次写到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流眼泪,对表现父爱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B.侧写C.对比D.象征
6.南宋四大家是范成大、尤袤、杨万里与()
A.柳永B.欧阳修C.陆游D.辛弃疾
7.《骑桶者》的作者是()
A.卡夫卡B.马尔克斯C.乔治·桑D.马拉美
8.关汉卿《单刀会》中的主人公是()
A.关羽B.赵云C.周瑜D.鲁肃
9.陆游《沈园二首》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比B.反衬C.借代D.象征
10.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的描写方法是()
A.白描B.渲染C.彩绘D.曲笔
11.下列文人中,不属于竹林七贤的是()
A.嵇康B.阮籍C.山涛D.蔡琰
12.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
A.《国语》B.《汉书》C.《史记》D.《左传》
1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战国策》B.《论语》C.《史记》D.《资治通鉴》
14.郑燮自称六分半书,其()被称为三绝
A.诗、词、赋B.书、棋、画C.诗、书、画D.词、书、画
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
A.《晏子对齐侯问》B.《召公谏厉王弭谤》C.《史伯对桓公问》D.《五代史伶官传序》
16.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
A.《诗经·采薇》B.《诗经·子衿》C.《诗经·关雎》D.《诗经·蒹葭》
17.在《李将军列传》中,先写匈奴射雕者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再写李广还射匈奴射雕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侧面烘托B.铺垫反衬C.相互对比D.前后照应
18.()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里程碑式的著作
A.《白话文学史》B.《胡适文存》C.《中国哲学史大纲》D.《尝试集》
19.下列对《书愤》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是对现在的慨叹,后句是早岁的豪情,构成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B.第二联回忆两次不寻常的战争经历,是对气如山的具体描写
C.第三联诗意悲凉,一个空自许的空字,包含多少人生的悔恨与沮丧
D.全诗由慷慨到苍凉,沉郁顿挫,声情激越,愤慨之情充溢其间
20.秦观词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的金风是指()
A.春天的风B.夏天的风C.秋天的风D.冬天的风
二、阅读理解(10题)21.(3)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22.《容忍与自由》中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来证明容忍异己是最难得的观点属于()
A.类比法B.概括法C.例证法D.演绎法
23.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
莎衣①
杨朴②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③。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④,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③菡萏:荷花。④直饶:犹纵使,即使
结合诗句说明颔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24.这段文字对小母马的描写有何意义?
25.阅读下面的文字: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节选)
请回答
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所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文艺创作现象?
26.(3)很多年后,作者多次寻找成了我的一部分的那排老屋而不得,当最终发现它时,那排屋子却一分为二,成为我的两部分。其原因是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7.六斤的新近裹脚说明了什么?
28.《行路难》(其一)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
A.将登太行雪满山B.停杯投箸不能食C.闲来垂钓碧溪上D.拔剑四顾心茫然
29.下列作品不属于胡适的是()
A.《尝试集》B.《白话文学史》C.《中国哲学史大纲》D.《野草》
30.这段文字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说明道理?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汩汩
32.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琼
33.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汹汹然
34.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幸
35.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常
36.诚有百姓者。
诚
3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8.冀君实或见恕也。
见
39.孟尝君曰:客何好。
好
40.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作者为什么说憧憬于你们的生活?为什么又感慨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42.作者说: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作者得到的答案
五、作文题(1题)43.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B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略说明: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2.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描写的是元宵节
3.C《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罗贯中;《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聊斋志异》作者是蒲松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4.AA《拣麦穗》是张洁的一篇小说,通过一个小女孩拣麦穗、办嫁妆并对一个卖灶糖老汉萌生情感的故事的描述,展示了一个农村女孩天真、纯洁的情感世界
5.B《背影》中三次写到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流泪,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不舍与热爱,从而从侧面表达了父亲对自己的浓浓深情
6.C诗歌史上的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即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
7.AA《骑桶者》的作者是卡夫卡,小说主要表现了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
8.AA《单刀会》全名《关大王单刀会》或《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剧本写三国时关羽凭借智勇单刀前赴鲁肃所设宴会,最终安全返回的故事
9.BB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采用了反衬手法,以柳老不吹绵中的草木无情,来反衬作者四十年不变、至老弥坚的一往情深
10.A题干中所说的描写方法是白描法,鲁迅的作品多用白描手法
11.DD
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正始年间(240-250),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他们是魏晋玄学的倡导者,也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蔡琰是蔡邕之女,生活于东汉末年,有《胡笳十八拍》等作品传世
12.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
13.C《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A项,《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作者是西汉刘向。B项,《论语》是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D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14.CC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其诗、书、画被称为三绝
15.B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召公谏厉王弭谤》
16.A题干中的诗句出自《诗经·采薇》,意思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17.B
18.DD《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里程碑式的著作
19.CC项空字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空余恨的无奈
20.CC因为秋日在五行中属金,故而秋风被称作金风
21.(3)示例一:赞同。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远眺比近观更能领略自然景物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风貌。如文中东山莫嫠峰云气滃然如蒸的迷蒙奇幻之美,正为远眺所得。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近观事物,固然能体验到细节之美,但很难统观全局之胜。因此,只有立足高远,面向未来,才能凭高视远,达到人生更高境界。示例二:不赞同。远眺只能让人获得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细微之美。本文作者若仅远眺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的奇景。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想要领悟到近处的美与人生的当下意趣,就要立足眼前风景和现实人生
22.DD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法来证明论点的。文章提出了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是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死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的结论
23.①对仗,如蒹葭对菡萏,影里对香中。②从视觉和嗅觉等角度进行描写,如蒹葭影里和烟卧是视觉角度,菡萏香中带雨披是嗅觉角度。③借景抒情,借此景抒发对蓑衣的喜爱之情,对渔人生活的向往之情
24.以马对应人,暗示马车夫牛马一般的处境
25.灵感的爆发稍纵即逝,应一气呵成完成创作
26.(3)曾经的老屋承载着母爱的温情,成为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长大,记忆中的老屋已变得孤零残缺,背景也变得全是虚空。当再次站在老屋面前时,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已经不在,快乐的童年也远去,老屋已不是原来的老屋。文章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以及物是人非的迷惘和感伤
27.六斤的新近裹脚说明封建意识依然统治着中国农村,又延续到下一代身上
28.BDBD《行路难》(其一)中作者以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典型行为举止,形象的揭示了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
29.DD《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
30.寓言、对比、俗语
31.汩汩:水急流的样子,比喻文思勃发,不可遏止
32.琼:美玉
33.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
34.幸:希望
35.常:永久的、固定的
36.诚:的确,确实
37.景从:如影随形地跟着。景,同影
38.见:我
39.好:爱好,擅长
40.孤:年少无父
41.憧憬儿童的童真、童趣;对孩子们长大后将失去童心而悲哀
42.无论置身于何等残酷的境地,忍受多少辛苦,为了生命的存活,人都能做出坚持和努力
43.规范与自由一位哲人说,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和不自由。自由和不自由都是相对的。一个人在选择自由的时候,就要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只有在整个社会规范下追求的个人自由,才是可行的,否则,就会偏离自由的轨道,走向不自由。由于人类长期盲目地开发自然资源,对大自然进行疯狂利用和过度索取,致使自然环境的自身调节和防御能力降低,进而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强度增加。我们正面临许多严重的问题,新的危机正在出现,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使环境不断恶化。人们尝到了因为所欲为的自由而带来的不自由的苦头,这也是人类为自己的自由行为付出的代价。因此,要想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就要限制人类对大自然的自由索取,人们就要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这样才能自由呼吸清新的空气,而不是被雾霾笼罩。在社会生活中,一些杰出人物,如科学巨匠、文学巨擘、医学翘楚、艺术大师,还有商界精英,他们在社会规范的约束下,凭着智慧的大脑辛勤付出,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在看似不自由、受限制的领域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人们换来了更多的自由,受到了人们的敬仰与爱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将增加粮食产量,让所有人不再挨饿视为自己的终生追求,与稻田为伴,以自己的不自由刷新着水稻产量的世界纪录,解决国人和世界人民吃饭自由的大问题。如今,袁隆平以自己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在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非凡的奇迹——最早将杂交优势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的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著名作家史铁生,以不自由的身躯自由地驰骋在文学的天空中,创作出《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催人泪下、激人奋进的华彩篇章。史蒂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