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榆林市语文统招专升本训练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宗臣写《报刘一丈书》的导火线是()
A.有感于普遍存在的官场腐败B.有感于刘一丈与父亲的友情C.有感于自己常不见悦于长吏D.有感于刘一丈信中的上下相孚
2.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汉书》B.《战国策》C.《史记》D.《左传》
3.曹操《短歌行》(其一)一诗中,未用典故的一句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在公文写作中,由于、兹有、为了等属于()
A.领起语B.承启衔接语C.经办语D.称谓语
5.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
A.梁启超B.王国维C.陈寅恪D.赵元任
6.《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普希金B.莫泊桑C.巴尔扎克D.欧·亨利
7.下列句子中,其表示期望、命令等语气的是()
A.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罗素作品的是()
A.《哲学原理》B.《浮士德》C.《论教育》D.《西方哲学史》
9.以下文章中,属于下对上陈述主张的是()
A.《苏武传》B.《留侯论》C.《郑伯克段于鄢》D.《谏逐客书》
10.鲁迅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循环的作品是()
A.《灯下漫笔》B.《阿Q正传》C.《孔乙己》D.《风波》
11.分析多个事物,推导出一般性结论的论证方法是()
A.类比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比法
12.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A.《战国策》B.《春秋》C.《尚书》D.《国语》
13.下列作品,属于鲁迅中篇小说的是()
A.《阿Q正传》B.《伤逝》C.《祝福》D.《药》
14.以下为苏门四学士的是()
A.秦观B.柳永C.苏辙D.庾信
15.唐代第一个倾力创作山水诗的作家是()
A.孟浩然B.王维C.谢灵运D.陶渊明
16.《萧萧》描写的故事发生在()
A.成都B.鲁镇C.北京D.湘西
17.汉代四家诗指()
A.齐、鲁、郑、毛B.齐、鲁、韩、毛C.齐、郑、韩、毛D.齐、鲁、韩、郑
18.被清代李兆洛尊为骈体之祖的文章是()
A.《哀江南赋序》B.《过秦论》(上)C.《谏逐客书》D.《赤壁赋》
19.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思想代表了()
A.墨家思想B.法家思想C.儒家思想D.道家思想
20.著有《浮生六记》的清代文学家是()
A.沈复B.黄宗羲C.蒲松龄D.刘大櫆
二、阅读理解(10题)21.以第⑩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2.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句话表现了怎样的一种错误观点?
23.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注]。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淡烟流水:指画屏上的一幅《淡烟流水图》
(1)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概括分析词中刻画的主人公形象
24.阅读宗臣《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请回答
这里刻画了权贵者、干谒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25.为什么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辽阔的地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6.文段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27.通过这个情节,我们可以看到整篇小说在情节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28.阅读下面的文字: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次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请回答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9.这首诗最后四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3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湖殇
熊久红
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1200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疆离海太远,便只好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渺。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段浪漫的行程。
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落,清波涟涟。
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若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数字。近50年,我们失去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消失的。
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第一段中的比喻用得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谢
32.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著
33.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
34.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碧落
35.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脍
36.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
大造
37.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敏
38.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目
39.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孳
40.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尽规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短文二:
有输有赢才是人生
刘墉
今天你放学回家,我问你在学校好吗?你没搭腔,我就觉得不对劲,果然走进厨房,看见你正搂着妈妈,眼睛红红的。
是身体不舒服吗?我问你。
你没答,妈妈答了:只是流鼻涕。
我又问你:是什么没考好吗?
你点了一下头,眼泪突然像断线珠子似地滚下来:历史没考好,才考了八十四分。
别人都考好了吗?我问。
好多人考得比我好。你嘟着嘴,我从来没考过这么烂。接着一转身,冲上楼去。
我也跟上楼,看你进了浴室,对我没好气地说:不要理我,我哭一下就好了。
果然隔一阵,你已经平复,坐到书桌前面,弯身翻书包,拿出厚厚的历史课本。
我认识那课本,因为前几天你留在客厅桌上,我曾经翻过,里面除了讲历史,还附带了许多相关的世界名著。记得当时我问你是不是课外读物,你说是课本,还赞美那书编得真生动。
我坐在你的床上,看你拿出考卷在检查。
是错了吗?我又问你。
是错了。你说,可是我真不懂,为什么自己会那么糊涂,别人都没错,连最烂的男生都会的几个‘军事强国’,我却会错!忘了写德国。说着说着你又哭了,一边呜呜地哭,一边说:我不是没念,我念了啊!
孩子!看你哭,我也很伤心,尤其当你说别的同学问你成绩时,我可以想象你当时的尴尬,因为你的成绩从来都是最好的。
但我也要对你说,这世界上并非一分耕耘,就一定有一分收获。有时候,你可能用的种子不好、水土不对,再遇上坏天气,结果下了最大的工夫,反不如那些天时地利人和都对,却没努力的人收获来得好。
你也要知道,知识不见得全由课本里得来,那些最顽皮的男生,可能成天阅读战争小说,他们的长辈可能参加过二次大战,在家总说当年的往事;他们又可能爱读报、看历史频道和益智问答节目,他们看似没有认真读书,却因为周遭的氛围,而在自然中学习了。你甚至可以猜,他们玩的战争电脑游戏,都有帮助。
中国有句俗话——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是这个道理。不见得你最用心的,就一定成功;反而可能无形中造成的机缘,使你获胜。
但是会不会因此,你就不必耕耘了呢?
错了!尽管不见得一分耕耘能换来一分收获,但是耕耘多的人总能有较多的收获;这就好比守株固然可能碰上一只自己撞上树的兔子,但绝不可能比得上主动出击的猎人。
再举个例子吧!我从小就喜欢写文章,可是常常投稿没几天,就收到厚厚的信,里面装着退稿,主编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懒得写。
有一阵子,我被退得实在伤心了,不再投稿,但是总在翻报的时候幻想有自己的文章发表。你想想,这实际吗?我不投稿,怎么可能有文章发表?投稿固然有被退的伤心,但是不投稿就连伤心的机会都没了。所以有意栽花花不发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努力种更多的花。
记得昨天晚餐,婆婆说养孩子,忙得要死,好辛苦时,我怎么说的吗?我说养孩子固然辛苦,但是正因为有苦才有乐。孩子这次考糟了,下次考好了,苦成了乐;孩子前天病了,今天退烧了,担忧成了欣喜。我又说人生如果只是一根平平的线,多没意思?一定要起起伏伏,有付出,有获得,才丰富。
那么,我现在也要对你说,人生就是要有成功、有失败,才有意思。你今天失败了,痛定思痛,检讨改进,明天反败为胜,多棒!而且如果你能由今天的小考中得到教训,使你明天的大考不再犯错,这小考不就像注射疫苗,小小疼一下,却能避免得大病吗?
亲爱的小丫头,别再为人家考得好、你考糟而伤心了吧!你甚至应该为那些顽皮男生,居然能拿回家一张九十分的成绩单,然后得意地说他赢了你而高兴呢!
有输有赢,才是多彩的人生啊!
(有删改)
文章画线句中的兔子和猎人分别喻指什么?
42.文章开篇写我将杨木桩顺手捎回任意一插的情形,结尾却写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五、作文题(1题)43.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节选自刘安《淮南子》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D
2.C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强调其史学性强,无韵之离骚强调其文学艺术价值高
3.CC青青子衿两句出自《郑风·子衿》,表达诗人渴望贤才之情;呦呦鹿鸣两句引自《小雅·鹿鸣》,表达贤才来归之后、盛情礼遇之意。用周公吐哺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礼贤下士的决心,更见其胸襟的阔大和抱负的高远
4.AA公文中常用的领起语有由于(鉴于)为了根据(依据)遵照(按照)兹有等
5.AA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学者。他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也是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
6.BB《米龙老爹》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
7.BBB项中的其为语气词,表示命令或希望的语气;A、C、D三项中的其均为代词
8.BB《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创作的一部诗剧
9.DD《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王的奏章。书在这里指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10.AA《灯下漫笔》是鲁迅写的一篇抨击中国旧社会、旧文明的杂文,作者认为中国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交替循环
11.BB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12.D《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成书晚于《国语》,是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而成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尚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成书于周代
13.A《伤逝》是鲁迅一部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的短篇小说;《祝福》是通过描写祥林嫂不幸遭遇,从而反映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约束和制约的短篇小说;《药》是鲁迅的短篇小说,讲述了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落后地区人们的无知,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
14.AA苏门四学士亦称苏门四友苏门四子,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他们在文学上各有成就,受到苏轼赏识荐拔,故名
15.AA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力创作山水诗的作家,其诗意境清幽淡远,自然超妙之趣漫溢,创造了山水浑融的风格
16.D《萧萧》是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写于1929年,是一篇描写湘西社会和少女命运的小说。作品带有田园牧歌般的情调
17.B四家诗指汉代传习《诗经》的鲁诗齐诗韩诗三家诗和毛诗的合称
18.CC清代李兆洛在《骈体文钞》中选录《谏逐客书》为骈体之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19.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出自《韩非子·有度》,代表了法家思想
20.AA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著有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影响甚大,1936年林语堂曾将这部作品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
21.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比喻如碧玉般的青草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贴切而富有创造性;拟人如山泉一路叮咚欢歌雪花亲吻着树叶等生动而富有形象性。多处运用叠词,如轻轻慢慢亮晶晶一夜夜等,精妙和谐富有音韵美。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荒经历的青春岁月有着无比亲切的感觉与怀念
22.这句话表现了项羽缺乏政治远见,专恃武力以经营天下的错误观点
23.1)①交代了地点和时间,奠定了全词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的感情基调。②全词刻画了一位闲居慵懒而又满怀愁绪的闺中女子的形象
24.权贵者:贪婪虚伪;干谒者:奴颜婢膝
25.①以母亲为代表的乡亲们由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生发出对生活无限美好的感受。②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衍生出民间庆祝丰收的方式,形成美好而独特的民俗文化。③一代又一代的乡亲们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是对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传承
26.运用了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7.情节构思往往既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性特点。只要意思答对了就得分
28.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深沉的爱
29.这首诗最后四句以虚幻场景与开头的写实场景相映照,以凄凉衬喧闹,以鬼哭衬人哭,大大增强了对开边战争的谴责力度
30.将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的感觉比喻为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的感觉,十分形象逼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不仅有疼痛的感觉,还有因为是自己的骨头而痛心悔恨的心理;而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同样不仅有脚底的疼痛,更有因为湖的干涸是由人类造成而产生的悔恨心理
31.谢:问
32.著:显露
33.贿:财物,指女子的陪嫁
34.碧落:天空,道家称天界
35.脍:把鱼肉切细
36.大造:大自然创造、化育万物,指宇宙
37.敏:聪慧
38.目:作动词用,看作
39.孳:孳生,繁殖
40.尽规:向帝王进言规劝
41.兔子喻指由机缘获得的收获,猎人喻指那些为收获更多而主动出击的人
42.不矛盾。这样写形象地表现了我对杨木桩的情感变化过程。文章开头写我对杨木桩的随意,不仅显现了它的普通与不引人注目,而且为下文写杨木桩的特点和抒发自己对它的喜爱与赞颂之情做了铺垫;结尾这样写抒发了作者对杨木桩生命成长的惊叹与景仰之情。首尾相扣,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4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古有塞翁,因失马而不痛,因得福而不喜,以一颗坦然之心面对一切。不惊不喜,不怒不悲,足见他的心胸之宽广。反观我们,遇事是否也能不大喜大悲?是否能以平和的心态坦然处之,从胜利中汲取营养?是否能从失去中提取经验,查漏补缺,疏塞引流?泰戈尔曾经说:我不愿乞求心灵上的创伤消失,但愿我能战胜它。生命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