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衡阳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2022年衡阳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2022年衡阳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衡阳市语文统招专升本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又称()

A.江西四梦B.清远四梦C.玉茗堂四梦D.海若四梦

2.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孤舟一系故园心之前的一句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B.江间波浪兼天涌C.丛菊两开他日泪D.寒衣处处催刀尺

3.郭沫若的《炉中煤》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

A.爱慕恋人之情B.怀念家乡之情C.思念儿女之情D.眷念祖国之情

4.擅长描写战争的先秦历史散文是()

A.《孟子》B.《左传》C.《战国策》D.《史记》

5.《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

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6.《逍遥游》选自()

A.《庄子》B.《战国策》C.《论语》D.《史记》

7.《漱玉词》的作者是()

A.李清照B.晏殊C.苏轼D.周邦彦

8.以下不属于三玄的著作是()

A.《论语》B.《庄子》C.《周易》D.《老子》

9.《吉檀迦利》的作者是()

A.泰戈尔B.雪莱C.徐志摩D.普希金

10.在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最能体现山中景物情趣的一个字是()

A.空B.晚C.秋D.喧

11.《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

A.看客B.客商C.游客D.客卿

12.词大都分为数片,其中最常见的是()

A.单调B.双调C.双拽头D.三叠

13.下列作品不属于欧·亨利的是()

A.《麦琪的礼物》B.《菲菲小姐》C.《警察和赞美诗》D.《最后的藤叶》

14.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出自()

A.《渔父》B.《湘夫人》C.《国殇》D.《离骚》

15.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的道理,来批驳冉有为季氏攻伐颛臾寻找借口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

16.下列著作属于四书的是()

A.《尚书》B.《论语》C.《春秋》D.《荀子》

17.曾经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A.茅盾B.巴金C.老舍D.冰心

18.雪莱《西风颂》中的西风是_____的象征()

A.破坏者B.保护者C.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D.捍卫者

19.下列文章中,富于思辨色彩的是()

A.《秋夜》B.《香市》C.《都江堰》D.《哭小弟》

20.下列诗人中诗风通俗易懂的是()

A.杜甫B.白居易C.李白D.李商隐

二、阅读理解(10题)21.阅读下面的文字: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司马迁《李将军列传》节选)

请回答

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哪四个方面的特点?

22.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23.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4.(2)第三段引用惠特曼诗歌《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的诗句,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25.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6.《我与地坛》中,用种种事物来类比四季,其整体象征意味是()

A.对自然景物的复杂感受B.对社会现象的复杂感受C.对人生命运的复杂感受D.对各种知识的复杂感受

27.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为什么认为客观世界是永远达不到的对象?

28.此词上片抒发了对春的种种情感,其中有()

A.伤春B.惜春C.留春D.怨春

29.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0.文中的国子先生指的是()

A.孔子B.韩愈C.生徒D.圣贤

三、解释划线词(10题)31.项王渡淮,骑能属者。

32.项王军壁垓下。

33.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

34.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35.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36.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37.席视二郎,修躯多髯。

38.《齐谐》者,志怪者也。

39.而陛下说之,何也?

40.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蔼如

四、现代文阅读(2题)41.阅读下文,完成第27—29题。

依偎——重庆街景

依偎这个词,是很难用在眼前这位年轻人身上的。他显然来自农村,靠在肩上的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标明了他的山城棒棒军的身份。可是他毕竟太年轻了一点,充其量十六七岁。而他那弱小的身躯所必须承受的,却是生活的重担。当他背着城里的冰箱摇摇晃晃爬上一幢宿舍的顶楼的时候,他气喘吁吁,他大汗淋漓,他青筋鼓胀,他牙关紧咬。依偎这个词的柔软情调已经离他而去了,远远地,久久地。他所面对所经历的情感只能是与依偎截然相反的东西,比如说昂首挺立,比如说身腰佝偻,总之,在那褴褛衣着的遮掩下,在那蓬头垢面的裸露中,即令在那心理承受能力最为脆弱的地方,也只能剩下那副近乎残忍的铁石心肠了。

然而,此时此刻,他确实依偎在一位农村老汉的怀里。那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中午,当路上的行人纷纷躲进沿街的一个窄小的屋檐下的时候,我在一个角落里看见了他。他坐在潮湿的地上,靠在肩上的,依然是那截比身高略长的竹筒,系在竹筒上的,依然是那团比他指头还粗的绳索。有所不同的是,他此刻的表情是平静的、顺从的,从那歪着的脏兮兮的脖子和那翘着的毛茸茸的鼻孔望去,他似乎睡着了。而这位老农也坐在地上,从年龄,从长相,更从为了不致惊动对方而久久不得动弹的双腿去看,他无疑是怀中孩子的父亲。他是什么时候进城来的,他怎么会在这里找到孩子,我一无所知。深信不疑的,便是他是怀揣着担心与不安,不计旅途之苦专程前来看望孩子的。现在好了,孩子的一切他都看到了。让他欣慰的是,孩子长高了一点,长壮了一点,而且突然变得懂事多了,没有再去调皮捣蛋,没有再去贪耍玩闹,孩子顽强的生存能力证明,他的家庭甚至他的家族已经升起了一颗希望之星。那么,明天就要回到乡下去了,地里发黄了的麦子等他回去收割,在这样的时候,父亲能够为孩子再说点什么或再做点什么呢?该说的也许已经说了,比如要吃饱穿暖,比如要早睡早起,有了病一定要吃药,医院进不起就进药店,西药吃不起就吃中药。哦哦,这孩子不讲卫生的坏习惯进了城也没有改好,喏,手指甲这么长这么脏了,要是等到他自己来剪,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于是,在我的注目之下,这位老农抖抖颤颤地从衣兜里摸出一把小剪刀,开始为依偎在怀里的孩子剪手指甲。小剪刀生了点锈,刀口也钝了,他剪得有些吃力,却剪得格外认真,剪着剪着,伴着口中的喃喃自语,在那布满皱纹的嘴角竟绽出来几丝幸福的笑容。而孩子调皮的天性此时复活了,他的脑袋使劲朝父亲的怀里钻,一只手臂索性搭在了父亲的肩头,那稚气与娇气一并显现的时候,简直像一个待哺的婴儿,贪婪地享受在母亲的怀抱之中。

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愣怔住了,尽管这父子两人如入无人之境,于周围的任何目光全然不顾。不知怎的,随着屋檐水的哗哗滴落,我的泪水亦潸然而下。老实说,我多么希望这场雷雨不要停止,以便让人世间这幕难得一见的街景,得以框定,得以永恒……

(有删改)

请概括本文中作者所见街景

4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五、作文题(1题)43.以境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1.CC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

2.CC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的颈联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D《炉中煤》是郭沫若在五四时期以火样的激情、浪漫的奇想、热烈奔放的旋律,唱出的一曲充满着力和美的时代赞歌。诗人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4.B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其叙事成就突出体现在战争描写方面。在描写战争时,作者不仅写出纷纭复杂的战争过程,而且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很多著名战争都写得曲折完整,精彩动人

5.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的意思是: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表明作者开始由人生感慨转向游子思妇,后面几句继续写思妇对离人的思念

6.AA《逍遥游》出自《庄子》,属于诸子散文

7.AA李清照的词集为《漱玉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婉约词的代表人物

8.AA《庄子》《周易》和《老子》并称三玄

9.A《吉檀迦利》是印度作家泰戈尔创作的诗集,其凭借该作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10.AA空字点出环境的空幽、心境的空明。且空字提挈全篇,其余各句皆由此生发

11.DD《谏逐客书》一文论证了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这里的客指的是客卿

12.B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一片作一段,以分两片的为最多。元明以来,一般人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

13.BB《菲菲小姐》的作者是莫泊桑

14.CC《国殇》选自《九歌》,是屈原祭奠为国捐躯的楚军将士亡灵所作的一首挽歌。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出自此诗

15.B

16.BB四书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17.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18.C《西风颂》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革命激情的抒发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西风作为革命力量的象征,既赞颂它对腐朽的旧势力的扫荡,又热情地讴歌它对新生事物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所以,西风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

19.C在《都江堰》中,作者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壮观,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举措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富于思辨色彩

20.B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通俗性、写实性,语言通俗易懂

21.廉洁轻财、爱射善射、关爱士卒、近敌射箭

22.①呼应开篇,强调故乡的炊烟总能引发我对故乡的思念;②拓宽题意,表明乡情是人类最柔软的情感,故乡的一草一木总能引发乡思;③升华主旨,表明乡情跨越时空,普遍存在

23.旷达乐观,超然物外(或超脱)

24.(2)结构上,承接上文,对那排屋子给我带来的影响进行小结,也为下文的感叹做铺垫。内容上,点明主旨,老屋成了无比珍贵的记忆,并影响了我的一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文章富有诗意

25.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6.CC作者在文章中用种种景物来对应四季,表现对四季的不同感受,用多重排比句式,象征性地表达了我对人世间的认识与看法。将排比、类比和象征结合起来,寓意无穷,韵味悠长,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受

27.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

28.ABCDABCD此词以比兴象征手法抒写情怀,上片借物起兴,借美人之伤春、惜春、留春、怨春,表达对抗金复国的满怀热望和深沉惋惜;下片托古喻今,以美人之失宠、见妒、闲愁、苦思,抒发年华虚度、抱负成空的苦闷激愤

29.诗人通过自己由长安进入安西时的情景和在军帐中与临行的李判官痛饮,以及酒酣作书,托李判官带回的细节描写,表达诗人不畏艰难、远戍边疆的报国之心(或暗含了李判官入京,旅途艰难,须多保重之意),抒发了诗人怀念亲友的乡思

30.BB国子先生是韩愈自称,韩愈当时任国子博士

31.属:跟随

32.壁:营垒,此处用作动词,在……扎营

33.劝:勉励

34.孳:孳生,繁殖

35.缓:宽松

36.殊:很,特别。副词

37.修:长,高

38.志:同誌,记载

39.说:通悦,喜悦,喜爱

40.蔼如:和美的样子

41.重庆街头下着暴雨,屋檐下,一个弱小的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依偎在坐在地上的父亲的怀中安静地睡着了,肩头靠着系有绳索的竹筒,他父亲坐在地上久久不动,掏出小剪刀给儿子剪指甲,露出幸福的表情

42.BB文章第②段作者列举了自己在国外读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时英国教授的具体做法,包括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讲作品来源和作者生平等。第③段开头说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可见前面的详细列举是为了让读者明白什么是考据学。而从第③段中作者对这些做法的评价只做这种功夫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他并不过问可以看出,这些列举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了证据,作者对这种纯考据工作是有不满的,但B项中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并不是作者的意思

43.生活的境界从12世纪的望远镜,1802年的蒸汽船,到1969年的阿姆斯特朗登月,人的视野不应该局限于脚下的大地,她的外延应是海洋、天空、宇宙……生活的境界也如此。如果只在乎周边的人和事,那你顶多是个圆滑精明的计谋家,机关算尽的王熙凤,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境界开阔的逍遥派。否则,北冥之鱼为何要化而为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呢?又怎么有燕雀鸿鹄之分呢?有人说富人必定温柔,穷人必定残忍,这里的穷富是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