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022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园林管理所公开招聘临时聘用人员34人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05月2022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园林管理所公开招聘临时聘用人员34人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05月2022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园林管理所公开招聘临时聘用人员34人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05月2022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园林管理所公开招聘临时聘用人员34人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05月2022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园林管理所公开招聘临时聘用人员34人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05月2022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园林管理所公开招聘临时聘用人员34人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客观题库(共350题)1.在中国古代,“压岁钱”最初的称谓是厌胜钱,厌胜钱属于古代钱币范畴,具有文物价值,存世量极为有限,且不可再生,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的保值功能越发的显现出来,而且存放时间越长,年代越久,升值的机会就越多,空间就越大。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厌胜钱的文物价值

B.厌胜钱与压岁钱的关系

C.对于厌胜钱价值的评判标准

D.厌胜钱的保值功能及背景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始提出什么是“厌胜钱”,“厌胜钱”具有文物价值,然后通过结论词“所以”引出主旨句,即“压胜钱”的保值功能。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体现出主旨句的意思且概括更加全面。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和B项:均对应结论之前的内容,非重点。C项:“评判标准”未体现,无中生有。

2.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化是生物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有不同的父母原因

B.基因的重组或突变

C.不同的生物之间的融合

D.现还没有确切答案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物常识。

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化的本质是决定生物表型的遗传物质(DNA)发生了变异。但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化又有不同之处。遗传变异是广义的,指的是任何生物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发生的可遗传的基因变异。而特种演化是与特定的条件联系在一起的,特定的环境或特定的外界压力下,许多不适合生存的遗传变异会消失,而适于特定环境等条件的遗传变异会得以保留,并且从一个方向演化。

A项错误,“不同的父母”可能偶尔会产生新的物种,但这并不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B项正确,现代生物学已经研究显示,生物的衍化过程中出现的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化现象一般是由于基因的重组或突变,因此基因的重组或突变是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化的重要原因。

C项错误,“不同生物的融合”可能偶尔会产生新的物种,但这并不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D项错误,该选项表述错误,现代生物生对于遗传变异与特种演化现象的原因已有了研究结论,就是基因的重组或突变。

故正确答案为B。3.某字典在范例中说明排字的顺序:字是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同一音节下按照有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顺序排列,同音同调的字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笔画相同的按起笔笔形横、竖、撇、点、折的顺序排列。

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哪项为真?

A.笔画多的字肯定排在笔画少的字之前

B.所有同音字前后相连排在一起

C.没有同音、同调、同笔画数和同笔顺的汉字

D.若有同音、同调、同笔画数的字,则其起笔笔形肯定不同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根据“字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同音同调的字按笔划数由少到多排列”可知,只有“同音同调”才按照笔画数排列,故该项中“肯定”过于绝对,无法推出,排除;

B项:根据“同音同调的字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可知,同音字前后相连排在一起,可以推出;

C项:题干中仅提到字典中的排字顺序,但是否存在“同音、同调、同笔画数和同笔顺的汉字”不得而知,无法推出,排除;

D项:题干中仅提到字典中的排字顺序,但“同音、同调、同笔画的汉字”,其起笔笔形是否相同不得而知,无法推出,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4.下列措施能够起到抑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过快上涨的是:

A.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让市场充分参与汇率形成

B.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适量的国债

C.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款贷款利率

D.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

第二步,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变化对比、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根据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能够起到抑制通货膨胀作用的措施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即整体降级市场中的总需求,只有C项“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存款贷款利率”能够降低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能够起到减少总需求的作用,从而抑制通货膨胀,进而能够起到抑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过快上涨的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改革汇率形成机制,让市场充分参与汇率形成,会加剧货币市场的不稳定性,对于抑制CPI不会起到抑制作用,反而有可能适得其反。A项错误。

B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适量的国债,会增加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反而会促进CPI继续上涨。B项错误。

D项: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促进市场繁荣,增加经济热度,对于CPI不会起到抑制作用。D项错误。

5.

PM2.5指(

)。

A.可吸入颗粒

B.悬浮颗粒

C.粉尘

D.可入肺颗粒物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PM10。可吸入颗粒物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都很大。通常来自在未铺的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驶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B项错误,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的颗粒物,属于粉尘微粒。

C项错误,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

D项正确,可入肺颗粒物一般指细颗粒物,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故正确答案为D。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______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2)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______这一技术。

A.毕竟,采纳

B.毕竟,采用

C.不过,采用

D.不过,采取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为实词和虚词混搭的词语填空。

第一空中,“毕竟”常用在肯定句中,强调原因或结果。“不过”作连词,表示转折,只是。根据句中语境,“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所表达的“强调”意味大于“转折”,且“不过”与“只是”有点重复,故选“毕竟”来表强调。

第二空中,“采纳”指听他人意见来完善自己的见解,常用“采纳建议”。“采用”指采纳应用,多与技术、计划搭配。“采取”指采纳听取,选取实施,多用“采取措施”。根据材料,

后面为“技术”,故选“采用”。

故正确答案为B。7.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同,优先考虑位置规律。内部的小正方形从图一开始沿着外边框四个角,每次逆时针移动一步,因此图四应该移动到左下角位置,排除B项;继续观察,小正方形内部的小元素依次按照顺(逆)时针平移2格,所以图四中小黑点应在最右侧,符合的只有C项。

故正确答案为C。8.面粉:面包:充饥

A.芦苇:纸:书写

B.黄金:戒指:婚戒

C.轮胎:汽车:运输

D.琉璃:屏风:装饰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面粉是制作面包的原材料,二者是原材料与成品的对应关系;充饥是面包的功能,二者是成品和功能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芦苇是制作纸的原材料,书写是笔的功能,而不是纸的功能,纸是书写时的材料,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黄金是制作戒指的原材料,婚戒是戒指的一种,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轮胎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琉璃是制作屏风的原材料,装饰是屏风的功能,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9.挖一条隧道,由甲乙两人共同完成。甲先挖8天,乙再挖4天两人就可以完成任务。甲先挖4天,乙接着挖12天也可以挖完隧道。若甲先挖2天,剩下的由乙挖,还需(

)天就能完成。

A.13

B.14

C.15

D.16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用赋值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得:甲的效率×8天+乙的效率×4天=甲的效率×4天+乙的效率×12天,化简后为甲的效率×4=乙的效率×8,即甲的效率∶乙的效率=8∶4=2∶1。所以,赋值效率,甲的效率为2,那么乙的效率为1,工作总量就为8×2+4×1=20。若甲先挖2天,余下的量为20-2×2=16,乙所需时间为:16÷1=16(天)。

因此,选择D选项。

10.人到耄耋之年,一切都无所求了,曾经的激烈不过是________,曾经的飞扬不过是清泉一曲,积淀下来的只是漫长的回忆。有些是________,有些是刻骨铭心。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沧海一笑过眼烟云

B.白云苍狗时过境迁

C.过眼烟云依稀朦胧

D.镜花水月平平淡淡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第一空的解题关键在于辨析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第二步,根据“有些是……有些是……”提示的反义对应关系,选择与文意相符的词语。第一空,文段的说的是人到了八九十岁,曾经的激烈也可以看淡。“白云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镜花水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前者侧重变化多,后者侧重虚幻,都不能形容人生曾经的激烈,排除B、D。

第二空,分析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刻骨铭心”构成反义对应关系。“过眼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依稀朦胧”指模模糊糊,不很清楚的样子。文段说的不是不清楚,而是没有重视,不重要,排除C。

故本题选A。1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

A.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既为了摧毁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还希望通过军事打击除掉萨达姆。

B.联合国均衡生产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日前撰文说,如果世界各国不采取及时措施,全球将面临淡水危机,由此可能引发“争水之战”的悲剧。

C.在平板显示器产业方面,深圳不仅有国内著名平板终端制造厂商如创维、康佳等,还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具备较高的制造能力。

D.欧盟各国正在联合研发各种先进武器系统,以实现世界军事舞台上顶级实力为目标,缩短与美国之间存在的军事科技差距。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的目的”与“为了……”语义重复。

第二步,B项语序不当,正确的应是“如果世界各国不及时采取措施”。

第三步,C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第四步,D项谓语“实现”不能与宾语“实力”搭配。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为病句辨析题。

A项句子中,“……的目的”与“为了……”均为表达目的性表述,犯了语义重复的错误,有语病;

B项语序不当,正确的表述应为“如果世界各国不及时采取措施”;

D项句子中,谓语“实现”不能与宾语“实力”搭配,存在动宾搭配不当问题,故排除;

C项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故正确答案为C。12.针对一块园地,园艺师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牡丹、芍药至多种植一种

(2)如果种植芍药,则不能种植蝴蝶兰或者玫瑰

(3)牡丹、玫瑰至少种植一种。

实际种植时,上述三条建议只有一条被采纳。根据以上陈述,以下最可能符合实际种植情况的是:

A.牡丹、芍药和玫瑰均种

B.种植芍药,但不种植蝴蝶兰、玫瑰

C.芍药、蝴蝶兰和玫瑰均种

D.种植蝴蝶兰,但不种植玫瑰、芍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信息真假不定,考虑代入选项法。如果能使得上述三条建议只有一条被采纳,即正确,否则错误。

A项:代入后,可见(1)(2)没被采纳,(3)被采纳,符合题干;

B项:代入后,可见(1)(2)被采纳,(3)没被采纳,不符合题干;

C项:代入后,可见(1)(3)被采纳,(2)没被采纳,不符合题干;

D项:代入后,可见(1)(2)被采纳,(3)没被采纳,不符合题干。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1)(-种植牡丹)或(-种植芍药);

(2)种植芍药⇒-(种植蝴蝶兰或种植玫瑰)=(-种植蝴蝶兰)且(-种植玫瑰);

(3)种植牡丹

种植玫瑰。

第二步:本题题干信息没有明显突破口,所以通过代入选项验证求解。

A项中种植牡丹

种植芍药

种植玫瑰,不符合(1)和(2),符合(3),因此A项正确;

B项中种植芍药

且(-种植蝴蝶兰)且(-种植玫瑰),符合(1)和(2),不符合(3),因此B项错误;

C项中种植芍药

种植蝴蝶兰

种植玫瑰,符合(1)和(3),不符合(2),因此C项错误;

D项中种植蝴蝶兰

且(-种植玫瑰)且(-种植芍药),符合(1)和(2),不符合(3),因此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题干给出三个条件,并明确其中“只有一条被采纳”,即只有一个为真,在解题时应首先寻找对当关系,如果不存在,则考虑将选项代入题干进行验证。题干三个条件中不存在对当关系的命题,使用代入法解题。

代入A项,则(1)、(2)为假,(3)为真,符合题意;代入B项,则(1)、(2)都为真,不符合题意;代入C项,则(1)、(3)都为真,不符合题意;代入D项,则(1)、(2)都为真,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3.大河文明是对发祥于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的统称,下列古代文明不属于大河文明的是:

A.玛雅文明

B.印度文明

C.巴比伦文明

D.埃及文明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古代文明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玛雅文明是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的丛林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虽然处于新石器时代,却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可见,A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印度文明是发源于南亚次大陆的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印度人建立了严密的社会等级制度,创作了精美的绘画和雕塑,还有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这块古老的土地还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诞生地。B项正确。

C项:巴比伦文明位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产生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C项正确。

D项:埃及文明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埃及文化是人类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阿拉伯文化的源头之一。D项正确。

14.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在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影响较小的一组商品是:

A.电视机、食用油、禽蛋

B.蔬菜、米面、日用调味品

C.金银首饰、液化气、家用摄像机

D.海鲜产品、电脑、轿车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机制知识。

第二步,需求价格弹性是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即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较小。

B项,蔬菜、米面、日用调味品都属于生活必需品。

因此,选择B选项。

高档耐用品、奢侈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即价格变动对需求影响较大。

A项:电视机属于高档耐用品。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

C项:金银首饰、家用摄像机属于高档耐用品。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D项:电脑、轿车属于高档耐用品。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15.羊和斧子这两种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是由于它们:

A.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B.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

D.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

第二步,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二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16.我国家长们对儿童阅读越来越重视,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多读书读好书。2018年,某市70.3%的家庭有父母陪孩子读书的习惯,亲子阅读的图书量比2017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时长也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2018年该市的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4.72本,比2017年还下降了0.6个百分点。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近年来孩子课业负担较重,对课外阅读很多人是“心有余而时不足”

B.大多数80后、90后家长都受过高等教育,比较看重亲子阅读的意义

C.在亲子阅读中很多孩子习惯“听书”,这种情况2018年未计算在内

D.父母在手机、电脑上的电子阅读一直未纳入儿童图书阅读的考虑范围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题干矛盾:亲子阅读的图书量比去年提高,但是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却降低了。

A项,孩子课业负担重,课外阅读少,否定了亲子阅读的图书量的提高,无法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B项,家长看重亲子阅读的意义,解释了亲子阅读的图书量比去年提高的原因,但是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降低了,排除。

C项,亲子阅读中很多孩子习惯“听书”,而不是自己看,这一情况2018年未计算在内,解释了亲子阅读图书量和时长增加但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降低的原因,当选。

D项,电子阅读一直未纳入考虑范围,说明其对结果并不会造成影响,无法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当中的“解释”,确定为原因解释。

第二步,分析题干。

题目当中的矛盾现象是:2018年亲子阅读的图书量比2017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但2018年该市的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4.72本,比2017年还下降了0.6个百分点。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指出现在亲子阅读量是有所提高的,所以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无法解释;

B项:该项只能解释2018年亲子阅读的图书量比2017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但无助于解释儿童图书阅读量下降,无法解释;

C项:“听书”属于亲子阅读,但不属于儿童亲身的阅读,这种情况2018年未计算在内,所以会出现题干中的矛盾,可以解释;

D项:“父母在手机、电脑上的电子阅读”与题干中的亲子阅读、儿童阅读无关,无法解释。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题干矛盾。

2018年,某市亲子阅读的图书量比2017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时长也比去年有所增加。但2018年该市的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比2017年还下降了0.6个百分点。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孩子课业负担较重,对课外阅读很多人是“心有余而时不足”,提及了儿童阅读量不高,但是并没有涉及亲子阅读的影响,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B项:在亲子阅读中很多孩子习惯“听书”,这种情况未计算在图书阅读量内,既提及了亲子阅读,又涉及了读书量计算的方式,能够解释为什么2018年亲子阅读量增加而儿童阅读量并没有增加的情况,可以解释题干矛盾,当选;

C项:大多数80后、90后家长比较看重亲子阅读的意义,提及了亲子阅读的图书量可能更多,但并没有涉及儿童的人均读书量为何下降,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D项:孩子在手机、电脑上的电子阅读一直未纳入儿童图书阅读的考虑范围,没有涉及亲子阅读的影响,而且选项说的是一直,也就是说2017年和2018年均未考虑在内,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7.农家乐:农家:乐

A.一日游:一日:游

B.广场舞:广场:舞

C.袋鼠跳:袋鼠:跳

D.颅内伤:颅内:伤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农家乐是一项娱乐活动,农家是对应的场所,乐是该项活动的主题。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一日不是一日游对应的场所,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广场舞是一项娱乐活动,广场是对应的场所,舞是该项活动的主题,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袋鼠不是袋鼠跳对应的场所,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颅内是颅内伤对应的场所,但颅内伤不是一项娱乐活动,与题干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8.父母与18岁的苏某订立断绝父母子女关系的协议,主要内容是父母不负担苏某上大学以后的任何费用,将来父母年老也不需要苏某养老送终。关于此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

B.协议体现了双方权利义务的平等,合法有效

C.断绝父母子女关系需要经过法院判决才能生效

D.苏某父母的做法虽然有些不近人情但却是合法的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

《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由法律规定的,不得由当事人以书面形式放弃或者更改。苏某与父母的行为违反了公序良俗,协议内容违反了法律规定,协议无效。

故正确答案为A。19.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讲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保持在较为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老师经过适当安排能够获得足够注意力

B.总有个别学生能够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

C.兴趣是影响注意力能否集中的关键因素

D.人能完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只有七秒钟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论据:讲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保持在较为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的是老师经过适当安排就能够获得足够注意力,说明学生的注意力不是根据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是受老师上课安排影响的,具有削弱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个别学生能全程集中,而题干本身说的是“一般情况下”,也就是题干本身就承认可能会存在个别不一样的情况,与时间对注意力是否有影响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兴趣是影响注意力能否集中的关键因素,即使兴趣是影响因素,也无法证明时间对注意力就没有影响,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完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而没有指出注意力变化的影响因素,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论据:讲课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间有一段时间保持在较为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老师能够获得足够注意力,说明学生的注意力不会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否定了论点,当选;

B项:论点说的是一般情况,因此选项中个别学生的情况是无法削弱的,排除;

C项:论点说的是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该项说的是兴趣是影响注意力能否集中的关键因素,兴趣是关键因素也不代表时间不会影响注意力,无法削弱,排除;

D项:论点说的是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该项说的是人能完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不能说明注意力是否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无法削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第一句话为论点,其余内容为论据,要削弱结论,可以从存在其他因素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这一角度入手。题干结论: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A项,“能够获得足够注意力”并不代表学生的注意力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不能削弱题干结论,排除。

B项,“个别学生”的情况属于特殊反例,削弱力度较弱,排除。

C项,说明学生的注意力主要受兴趣这一关键因素影响,而非老师讲课的时间,即如果学生有兴趣的话就能够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会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直接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说明了人的注意力确实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排除。

故本题选C。20.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江苏远方中汇等企业私聊违规使用药物添加剂,日本核污染食品惊现中国永旺超市、无印良品,耐克“最好的篮球鞋”气垫消失等种种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这再次警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强:

A.经济调节

B.公共服务

C.企业管理

D.市场监管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经济知识。

第二步,题干当中的种种现象其实体现了市场具有自发性,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化经济利益而自发的作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针对这些市场的缺陷,政府应该加强市场监管。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政府职能里面包含经济职能,主要是指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的职能。选项当中所说经济调节是指宏观调控,而本题最确切的应该是加强政府对市场的把控、监督和管理,即市场监管的职能。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公共服务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一部分。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相关中介机构履行法定职责,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要求,为其提供帮助或者办理有关事务的行为。本题最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市场监管职能,而非公共服务职能。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政府的经济调节主要是间接对市场进行管理,不能对企业进行直接管理。本题最确切应该说是市场监管的职能。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21.当下,电视节目主打媒体融合和多终端传播的概念并不新鲜,只要在不同终端进行内容投放的节目都自称是媒体融合。技术拓展了媒体类型和渠道,真正的媒体融合要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要以不同渠道用户的多层次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定制内容,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形成媒体融合关键点。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在不同终端进行相同内容投放成为当下电视节目进行媒体融合的普遍做法

B.媒体融合本身不能提升节目的内容品质,但能让节目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吸收

C.要做到媒体融合,就要把各种终端、渠道整合成一个有机体,形成信息传播的“生态圈”

D.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内容生产者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是媒体融合的关键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通过“当下”交代背景,引出“媒体融合”的话题,接下来通过强调词“真正”引出作者的观点,并通过“要”引导对策,即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以用户真实需求为导向,形成相互分享信息的关系,形成媒体融合的关键点。对文段的重点进行同义替换,对应D项。

A项对应首句背景的表述,非文段的重点,排除;B项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C项没有提到“用户”,偏离文段的中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媒体融合节目要以用户真实需求为导向》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媒体融合”这一话题,第二句通过对策词“要”给出了实现真正媒体融合的途径。文段为“分—总”结构。总论部分即主旨句,主要强调了实现媒体融合要重视用户的思维,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与用户建立联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应首先梳理文段结构,在此基础上寻找文段论述重点。文段首先指出媒体融合和多终端传播的概念并不新鲜,接着强调真正的媒体融合要借鉴互联网的用户思维,要以不同渠道用户的多层次的“真实需求”为导向定制内容,与用户之间形成相互分享信息关系,形成媒体融合关键点。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强调的是什么是真正的媒体融合,D项概括恰当。

A项,“在不同终端进行相同内容投放”不是真正的媒体融合;B、C两项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A、B、C。

故本题选D。22.(

)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A.绿色GDP(国内生产总值)

B.基尼指数

C.恩格尔系数

D.CPI(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消费者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的>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由上述概念可知,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绿色GDP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由上述概念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基尼系数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这个指数在零和一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亦然。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由上述概念可知,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由上述概念可知,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23.公文写作不同于其文种的写作,其主要特点是:

A.被动写作,遵命性强

B.对象明确,针对性强

C.决策之作,政策性强

D.讲究格式,规范性强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格式知识。

第二步,公文写作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32个字:①被动写作,遵命性强;②对象明确,针对性强;③决策之作,政策性强;④讲究格式,规范性强。

因此,选择ABCD选项。24.在行政诉讼中,提供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由(

)承担。

A.法院

B.原告

C.被告

D.检察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在行政诉讼中,提供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由被告承担。

因此,选择C选项。

25.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竣工

挖墙脚

食不裹腹

B.痉挛

舶来品

谈笑风生

C.修葺

老两口

穿流不息

D.发轫

做月子

甘败下风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

第一步,A项“食不裹腹”应为“食不果腹”,排除。

第二步,B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第三步,C项“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排除。

第四步,D项“做月子”应为“坐月子”,“甘败下风”应为“甘拜下风”,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26.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随着高度的改变、气压的改变,空气的组成比例也会改变,但一般情况下,空气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A.氢气

B.氧气

C.氮气

D.氦气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因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组合而成。其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0.934%,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4%,其他物质的体积分数约为0.002%。因此,空气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氮气。C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纯氢燃烧的产物是水,火焰呈淡蓝色,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空气中氢气的含量几乎为0。A项错误,不当选。

B项:氧气,无色无味的气体,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性,但本身不可燃烧。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B项错误,不当选。

D项:氦气,无色无味,不可燃气体,空气中的含量约为百万分之5.2。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状态下不与其它元素或化合物结合。D项错误,不当选。

27.潜伏需求是指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有强烈的需求,而现有产品或服务又无法使之满足的一种需求状况。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最能体现“潜伏需求”的是:

A.某市所售楼盘多为三居室大户型,让想在这里安家的工薪阶层望而却步

B.某药厂推出的中药降糖保健品在部分程度上可以取代药品,常供不应求

C.目前市场上的防辐射孕妇装抵御电子产品辐射的有效率是多少尚不明确

D.新型的电动游戏机带有护眼功能,想必可以说服一些学生家长前来购买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现有产品或服务又无法使之满足的一种需求状况”。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工薪阶层想在某市安家而所售楼盘多为三居室大户型使工薪阶层望而却步体现了题干中的“现有产品或服务又无法使之满足的一种需求状况”,当选;

B项,从选项可知中药降糖保健品只是市场上某些药品的取代品,即使供不应求也不符合题干中的“现有产品或服务又无法使之满足的一种需求状况”这一定义要求,排除;

C项,防辐射孕妇装是否有效率尚不明确,不能体现需求状况,故此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D项,新型的电动游戏机带有护眼功能体现一种需求状况,但无法说明“现有产品或服务又无法使之满足的一种需求状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对某种商品有强烈的需求;

②现有产品或服务又无法使之满足。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工薪阶层想在这里安家,体现了“对房子有强烈的需求”,多为三居室大户型,工薪阶层望而却步,体现了“现有产品无法使之满足”,符合定义;

B项:中药降糖保健品在部分程度上可以取代药品,说明药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属于“现有产品无法使之满足”,不符合定义;

C项:只涉及孕妇装防辐射的有效率,未体现孕妇“对孕妇装有强烈的需求”,不符合定义;

D项:只涉及新型的电动游戏机的护眼功能及说服家长来购买,未体现家长“对游戏机有强烈的需求”,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潜伏需求的定义要点是:①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有强烈需求;②现有产品或服务无法满足。A项符合定义;B、C两项不符合要点②;D项不符合①②。故答案选A。28.如果将长、宽、高为三个连续整数的长方体的各边长均增加2后,新长方体的体积将增加4倍,那么这长方体原来的表面积是多少?

A.24

B.26

C.52

D.148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设原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x、(x+1)、(x+2),则新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x+2)、(x+3)、(x+4)。新长方体的体积将增加4倍,即,代入数据,整理得,即,解得(舍去),。长方体原来的长、宽、高分别为2、3、4,表面积=。

故正确答案为C。29.研究人员将人体标本低温冰冻后,用工业铣床逐层铣切、逐层照相,输入计算机获取人体连续横断面图像,然后进行人体结构的三维重建。通过计算机技术将采集的数据编辑成可解剖的数字人体,其断面与可解剖的整体人相结合,并且所有结构可以单独显示和旋转,实现了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有了这项技术,各国医学院学生再也不需要去做人体解剖实验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断?

A.该技术涵盖了绝大部分人体的解剖结构

B.虚拟人体解剖对计算机操作的要求很高

C.可视虚拟人体解剖实验系统的售价很高

D.所有的解剖学专业术语都只有英文提示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争议题,命题不严谨,这道题主要以梳理思路为主。

第一步:分析题干的论点论据。

论点:有了这项技术,各国医学院学生再也不需要去做人体解剖实验了。

论据:通过计算机技术将采集的数据编辑成可解剖的数字人体,其断面与可解剖的整体人相结合,并且所有结构可以单独显示和旋转,实现了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该技术涵盖了绝大部分人体的解剖结构。如果理解它表示还有很少一部分结构没有涵盖,涵盖面不全,那么确实是对于论点的直接反驳。

之所以说命题不严谨,在于这个表达脱离了正常的表达习惯。比如有人说:市面上绝大部分的产品我们店里都有。这个时候,大家认为此人是想夸自己的店呢,还是想说自己店产品不全呢?显然一定是前者。在绝大部分的论证题目当中,如果想要说明不全,一般会用“有些”、“一部分”、“极少数”这样的词汇来表达。所以,这个A选项是脱离了正常语境而命题,偏离了论证题的考查初衷,实在不应该。

抛开不严谨的A选项,比较BCD三项,分别对使用虚拟化技术设置了三个不同的困难:

B选项,对计算机操作的要求很高强调的是一个困难性;

C选项,售价很高也是一个困难性;

D选项,所有专业术语都只有英文提示,也是一个困难性;

这三个困难性对于不同经历、不同背景的人来说,可能会给出不同的难度排序,有的人比较关注经济因素,可能就会觉得C项的价格更困难;有的人英文差但是不差钱,可能就会觉得D更困难。因此肯定不能从每个人的自身角度出发去判别,而要从原文出发,看哪个选项更接近题干设置。

本题的论点强调的是各国医学院的学生,操作和价格都跟“各国”无关,而英文这个语言是跟国家有相关性的,所以在这道题目当中,D项就比BC两项更强。

如果我们改下论点,变成:各种经济实力的医学院学生都不再需要人体解剖实验了,那么C选项的售价就跟论点联系更紧密了。

通过这个争议题的分析,笔者想要说明:如果A项改成该技术只涵盖部分人体的解剖结构,那么A就是直接否定论点,BCD项都是可能性的否定论点,此时正确答案一定是A。

而BCD三个选项,在本题论点表述下,D项最贴近文段,D项最强。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论断的选项,需明确题干的论点和论据。题干讲述了什么是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和其优势,解题关键在于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能否替代人体解剖实验。题干论点:有了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技术,各国医学院学生再也不需要去做人体解剖实验了。

A项,绝大部分已经足够医学院学生研究使用,不能质疑。

B项,售价很高属于客观因素,必然有些贫穷国家的医学院负担不起,则他们还需要去做人体解剖实验,可以质疑。

C项,对计算机操作的要求很高可以通过医学院学生的学习克服,质疑程度有限。

D项,英文提示可以通过医学院学生的学习克服,质疑程度有限。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有了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技术,各国医学院学生再也不需要去做人体解剖实验了。

论据:通过计算机技术将采集的数据编辑成可解剖的数字人体,其断面与可解剖的整体人相结合,并且所有结构可以单独显示和旋转,实现了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技术涵盖了绝大部分人体的解剖结构,说明一部分结构在可视化虚拟人体解剖技术中没有,证明技术有缺陷,仍然需要做人体解剖实验,具有削弱作用。

B项:不明确项。只是说明是技术的推广有困难,不代表该技术无法实现论点中的目的,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不明确项。只是说明是技术的推广有困难,不代表该技术无法实现论点中的目的,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不明确项。只是说明是技术的推广有困难,不代表该技术无法实现论点中的目的,不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30.一般来说学习绘画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次序应是(

)。

A.风景、静物、人物

B.静物、风景、人物

C.静物、人物、风景

D.人物、风景、静物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静物、风景、人物是学习绘画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

故正确答案为B。31.①秦时明月汉时关

②唯向深宫望秋月

③海上明月共潮生

④受降城下月如霜

⑤夜吟应觉月光寒

A.③②①⑤④

B.①③④②⑤

C.③①④②⑤

D.①⑤②③④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③中选择。

根据创作诗句的诗人年代来确定,①是盛唐诗人王昌龄(698-757)的诗句,③是盛唐前期诗人张若虚(660-720)的诗句,即首句是③,排除B、D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二句应从①②中选择。

②是中唐诗人白居易(772-846)的诗句,比①晚,即第二句是①,排除A项。

因此,选择C选项。32.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不过,全球化下,征服土地式的主权侵犯已变得不太可能。于是,“主权”意识正在被淡忘。但是,有种主权侵犯却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的,这就是文化侵犯。

这段话主要是为了说明(

)。

A.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B.“主权”的意识正在被淡化

C.文化侵略的特点

D.文化侵略很容易被忽略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前面指出,“‘主权’意识正在被淡忘”,随后又说明文化侵略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的,结合段首“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因此,这段文字主要是提醒大家不能忽略在文化上对国家主权的侵略。33.七巧板∶拼图

A.夹子∶手镯

B.瓷砖∶镶嵌

C.暗示∶对话

D.秘密∶神秘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七巧板”可以用于“拼图”,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夹子”与“手镯”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瓷砖”可以用于“镶嵌”,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暗示”指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是“对话”中的一种表达方式,二者属于方式对应关系,排除;

D项:“神秘”与“秘密”属于近义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34.举报∶查处

A.咨询∶答复

B.悬赏∶兑现

C.开会∶讲话

D.布置作业∶批改作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先“举报”再“查处”,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且二者主体不同。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先“咨询”再“答复”,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且二者主体不同,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先“悬赏”再“兑现”,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但二者主体相同,排除;

C项:“开会”可能需要“讲话”,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对应方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D项:先“布置作业”再“批改作业”,二者属于时间顺承对应关系,但二者主体相同,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35.月季:玫瑰:蔷薇

A.牛郎:织女:天狼

B.日月:星辰:宇宙

C.江河:湖泊:海洋

D.瓜子:核桃:大豆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月季、玫瑰和蔷薇是蔷薇科的三种花,三者是并列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牛郎、织女、天狼是恒星的三种,三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日月和星辰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三者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江河、湖泊、海洋,三者是并列关系,但江与河、海与洋也分别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核桃和大豆是具体的植物,但瓜子是指将瓜的种子炒熟了的食品,不是具体的植物,三者不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36.一项对某市大学生运动会的调查结果似乎存在着矛盾,当参加百米决赛的运动员被问及在此次运动会上的名次时,有6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居此次比赛的前20%。

如果所有参与调查的运动员说的都是真话,那么下列哪项能对上述现象给出更合理的解释?

A.并不是所有未回答者的名次都在百米决赛的前20%以外

B.其余40%的回答者百米决赛的成绩都在前20%之外

C.参加百米决赛的运动员有80%的人成绩不理想

D.百米决赛成绩较差的运动员没有参加调查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解释”,确定为原因解释。

第二步,分析题干。

题干现象为:当参加百米决赛的运动员被问及在此次运动会上的名次时,有6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居此次比赛的前20%。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未回答者不在参与调查运动员范围内,与题干矛盾无关,排除;

B项:该项所表达的意思与题干一样,不能解释矛盾,排除;

C项:80%的人成绩不理想,和60%的人成绩在前20%,无法确定这两者的调查对象是不是一致,所以二者没有可比性,排除;

D项:成绩差的没有参与调查,说明参与调查的都是成绩好的,所以60%的回答者说他们的成绩位居此次比赛的前20%是可能的,可以解释。

因此,选择D选项。37.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群体,是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当机体成熟体细胞因衰老或受伤死亡,干细胞随时生产他们的替代品来维持各种细胞更新和组织修复。可惜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中的干细胞族群增殖和分化的能力会严重减弱。从这个角度看,通过某种方式干预和恢复干细胞的活力就有望修复组织功能,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人类实现青春不老的美丽夙愿依赖于干细胞技术的应用

B.恢复活力的干细胞能替换各种因衰老或受伤而死亡的细胞

C.干细胞技术将有助于改善人类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D.人体之所以会老去是因为衰老细胞不能及时被干细胞替代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先介绍了干细胞的定义,接着说明当机体成熟体细胞因衰老或受伤死亡,干细胞随时生产他们的替代品来维持各种细胞更新和组织修复。随后提出“可惜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中的干细胞族群增值的能力会严重减弱。最后得出结论,强调通过某种方式干预和恢复干细胞的活力就有望修复组织功能。故文段属于分总结构,重在最后,意在说明的即是干细胞技术将有助于改善人类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答案选择C项。

A项,“青春不老”表达太绝对,原文强调的是“延缓衰老”,故应排除。

B项,偷换概念,文中说明替换衰老等细胞的并不是干细胞,而干细胞生产的他们的替代品,故应排除。

D项,没有提到如何利用干细胞来延缓衰老,故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8.某县政府为鼓励县属酒厂多创税利,县长与酒厂厂长签订合同约定:酒厂如果完成年度税收500万元的指标,第二年厂长和全场职工可以发放总额100万元的奖金。该合同属于(

)的行为。

A.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B.无效民事行为

C.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

D.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法律行为知识。

第二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管理或者公共服务目标,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协商订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行政协议。该题中的县长和县属企业之间形成的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是上下级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所订立的合同中所涉及的也不是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故该行为不是民事法律行为。D项正确,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根据通说,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的区别有以下三点:第一,订立行政合同的一方必然是行政主体。当然,行政主体也可以为民事行为,其为实现一定的民事目的而进行民事行为时所签订的合同是民事合同。第二,订立行政合同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行政管理职能,具有公益性,其产生、变更、消灭的是行政法律关系;订立民事合同是为了实现个人或组织的利益,其产生、变更、消灭的是民事法律关系。第三,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并不是完全平等的,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在行政合同的缔结中,行政主体处于优先要约的地位。在履行过程中,行政主体有监督权或指挥权。根据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行政主体具有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力,而相对人如果不按照合同履约,行政主体有单方面的制裁权。

39.注意分为似注意和似不注意两种。似注意是指表面上注意某些事物,但实际上心里却想着其他事物,似不注意是指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上心里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似不注意的是:

A.第一次来到海边的人们往往容易不自觉地被波澜壮阔的景色所深深吸引

B.学生们正在教室上课,突然从外面进来一个人,学生们不由自主地看向他

C.临近午餐时间,会议还没有结束,很多参会者虽然表面在认真倾听会议内容,心里却在想着午餐吃什么

D.侦查员在人群中发现了犯罪嫌疑人,为了不打草惊蛇,假装没看见,然后悄悄靠近,出其不意将其抓获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似不注意”,其关键信息为:

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上心里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人们被海边景色吸引不属于“貌似不注意一事物”,不符合定义;

B项:学生们不自由自主看向突然进教室的人,不属于“貌似不注意一事物”,不符合定义;

C项:参会者表面认真倾听会议内容,心里却想午餐吃什么,是表面上注意了某一事物,不属于“貌似不注意一事物”,不符合定义;

D项:侦查员假装没看见犯罪嫌疑人,假装没看见,符合“貌似不注意一事物”,出其不意将其抓获,符合“实际上心里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似注意:“表面上注意”、“心里却想着其他事物”;

似不注意:“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上心里却十分注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人们往往不自觉地被景色吸引,是注意到了景色这一事物,不符合“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上心里却十分注意”,不符合“似不注意”定义,也不符合“似注意”定义,排除;

B项:学生们看向外面突然进来的人,不符合“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上心里却十分注意”,不符合“似不注意”定义,也不符合“似注意”定义,排除;

C项:参会者虽然表面在倾听会议内容,心里却在想着午餐吃什么,符合“表面上注意”、“心里却想着其他事物”,符合“似注意”定义,不符合“似不注意”定义,排除;

D项:侦查员为了不打草惊蛇,假装没看见,然后悄悄靠近,符合“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上心里却十分注意”,符合“似不注意”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似注意和似不注意两个定义,但只考查似不注意,可以重点关注该定义的内容。分析发现,其关键点为“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上心理十分注意这一事物”,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似不注意定义的关键信息: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上心里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

A项,人们的注意力被景色所吸引,没有体现貌似不注意一事物,不符合定义。

B项,学生们正在上课,突然从外面进来一个人,学生们不由自主地看向他,即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课堂转移到外面进来的人身上,没有体现貌似不注意一事物,不符合定义。

C项,参会者表面上认真倾听会议内容,实际上心里想着午餐吃什么,即表面上注意某些事物,但实际上心里却想着其他事物,属于似注意,不符合定义。

D项,侦查员假装没看见犯罪嫌疑人,实际上悄悄靠近,即貌似不注意一事物而实际上心里却十分注意这一事物,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40.2017年,可以说是我国电影发展的重要一年。然而,一些电影从业者认为:中国是电影大国,但不是电影强国。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这些电影从业者观点的是:

A.我国电影年产量近800部,位居世界前列,而全年500多亿元的总票房更是稳居全球第一

B.中国电影业发展历程坎坷,但自2002年起,我国电影以奇迹般的发展速度迅速崛起,并预计将在10年内超越美国

C.我国银幕总量、观众人次已超过电影界长期的领头羊——北美市场,并且观众的电影需求依旧旺盛,电影市场潜力还有待挖掘

D.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电影强国的最主要依据是其电影的全球竞争力,而国产电影的市场主要在大陆,和美国等传统电影强国差距较大,国际票房甚至低于印度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出最不能质疑电影从业者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电影从业者的观点,即“中国是电影大国,但不是电影强国”,需注意,如果选项能够质疑题干观点则应排除,剩下的即为正确答案,而要质疑题干观点,只需说明中国是电影强国即可。题干结论:中国是电影大国,但不是电影强国。

A项,指出我国电影年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总票房稳居全球第一,说明中国是电影强国,能够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B项,指出我国电影自2002年起迅速崛起,并预计将在10年内超越美国,说明中国是电影强国,能够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C项,指出“我国银幕总量、观众人次已超过电影界长期的领头羊——北美市场”,说明中国是电影强国,能够质疑题干结论,排除。

D项,指出中国和美国等传统电影强国差距较大,说明中国确实不是电影强国,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我国是电影大国,但不是电影强国。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我国电影的产量及总票房收入都位居世界前列,反驳了我国不是电影强国这一观点,具有削弱作用。

B项:增加反向论据。我国的银幕总量和观众人次已经超过北美市场,并且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论据。通过和其他国家作对比,来说明我国的电影行业竞争力低,而全球竞争力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电影强国的主要依据,证明了我国并不是电影强国,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我国的电影行业发展迅速,未来将超越电影头号强国美国,说明了我国的电影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中国是电影大国,但不是电影强国。

论据: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我国电影年产量位居世界前列,总票房稳居世界第一,指出中国在电影上取得了多项成就,说明中国属于电影强国,否定了论点,排除;

B项:我国的银幕总量、观众人次已经超过行业领头羊,说明中国在电影上取得了多项成就,属于电影强国,并且观众的需求依旧旺盛,市场的潜力还有待挖掘,说明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否定了论点,排除;

C项: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电影强国的最主要依据是其全球竞争力,而国产电影和传统电影强国差距较大,国际票房较低,说明中国现在的全球竞争力并不强,不属于电影强国,加强了论点,当选;

D项:我国电影以奇迹般的速度崛起,说明我国电影发展速度很快,并且我国电影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超越电影头号强国美国,说明我国电影现在已位于电影强国之列,只不过还不是头号强国,有一定的削弱力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41.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家庭出生的子女普遍比非教师家庭出生的子女学历高。因此,人们得出结论:才能是由遗传决定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先天遗传比后天教育更重要

B.才能随时间增长而加强

C.才能的培养与成长环境有关

D.学历是衡量才能的唯一标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不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才能是由遗传决定的。

论据: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家庭出生的子女普遍比非教师家庭出生的子女学历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该项所说先天遗传比后天教育更重要,说明才能是由遗传决定的,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所说才能和时间的关系,论点所说为才能是由遗传决定的,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才能的培养与成长环境有关,是对论点“才能是由遗传决定”的削弱,具有削弱作用。

D项:建立联系。该项建立了论据中所说的“学历高”和论点中所说“才能”之间的关系,是对论证方式的加强,具有加强作用。

第四步,强弱比较。

增加反向论据不能支持的力度强于无关选项。C项力度强于B项。

因此,选择C选项。

42.否认是一种简单原始的无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否认,把那些已经发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实变成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避免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否认的是:

A.孩子在车祸中丧生,妈妈无法接受,依然照常做饭、整理孩子房间,等孩子回来

B.小琴因为室友太吵而无法专心复习考试,于是听起了音乐,她告诉妈妈考试前应该放松才能发挥好

C.一位癌症患者不承认自己的病情,主动打电话告诉朋友自己身体很好

D.张女士的丈夫向她提出离婚,她不愿意接受,依旧照常等丈夫下班,对丈夫很好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把那些已经发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实变成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②避免心理上的不安和痛苦。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妈妈照常做饭等孩子回来,是妈妈把孩子丧生这个“令人痛苦的事实当成不存在的东西”,从而“避免心理上的痛苦”,符合定义;

B项:小琴因为室友太吵无法专心复习考试而听音乐,未体现“把那些已经发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实变成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不符合定义;

C项:癌症患者称自己身体很好,是癌症患者把患癌症这个“令人痛苦的事实当成不存在的东西”,从而“避免心理上的痛苦”,符合定义;

D项:张女士面对丈夫提出离婚,不愿意接受,依旧等丈夫下班,是张女士把离婚这个“令人痛苦的事实当成不存在的东西”,从而“避免心理上的痛苦”,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43.微波炉内不能适用金属器皿加热食物。(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微波炉内使用的食品容器不能是金属,因为微波遇到金属容器后立即全部反射回去,食物得不到热源加热,此外,由于高频微波全部反射回去,就形成了电子技术上的“高频短路”,这会导致发射微波的电子管阳极产生高温,烧到发红而损坏。

故表述正确。44.地带性植被是指在地球表面,与水热条件相适应,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呈带状分布的植被;非地带性植被指在一定的气候带或气候区内,因受地下水、地表水、地貌部位或地表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而生长发育的植被类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地带性植被的是(

)。

A.沼泽植被

B.草甸植被

C.热带雨林植被

D.水生植被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地带性植被:“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呈带状分布的植被”;

非地带性植被:“因受地下水、地表水、地貌部位或地表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而生长发育的植被”。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沼泽植被是生长在土壤过湿或常年积水条件下,多年生沼生植物占优势的植被类型,符合“因受地下水、地表水、地貌部位或地表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而生长发育的植被”,符合“非地带性植被”定义,不符合“地带性植被”定义,排除;

B项:草甸植被是未开垦的草甸植被,以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为主体,发育于中度湿润条件下的植被类型,符合“因受地下水、地表水、地貌部位或地表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而生长发育的植被”,符合“非地带性植被”定义,不符合“地带性植被”定义,排除;

C项:热带雨林植被是分布在热带高温潮湿气候地区的常绿森林植被类型,符合“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呈带状分布的植被”,符合“地带性植被”定义,当选;

D项:水生植被是生长在水域中,由水生植物所组成的植被类型,符合“因受地下水、地表水、地貌部位或地表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而生长发育的植被”,符合“非地带性植被”定义,不符合“地带性植被”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45.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同,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观察题干图形,第一段找规律,图1+图2=图3,且图3中图2在左,图1在右;第二段应用规律,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46.我国电影发展史中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拍摄

②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的上映

③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的首次公映

④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的制作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主要考查中国早期电影。

①《定军山》是1905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第一部国产无声京剧影片。

②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1949年3月18日在上海皇后大戏院试映,23日正式公映。

③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年3月15日首次公开上映。

④《铁扇公主》是1941年中国联合影业公司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巨作。

按照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序为①③④②。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艺术常识。

第二步,①《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该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②《生死恨》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于1948年底上映。③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1931年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首次公映,轰动了全国各大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