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梁山县联考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梁山县联考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梁山县联考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梁山县联考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梁山县联考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缅怀座谈会风云变换贻笑大方B.浮躁侯车室名副其实铤而走险C.狡辩顶梁柱纷至沓来振耳欲聋D.抉择一炷香轻歌曼舞自圆其说2.(2分)下列加点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自恃经验丰富,目空一切,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B.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C.职业介绍所刚开业,应聘的人员便接踵而来。D.张老师讲题天衣无缝,很受同学们欢迎。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毒品,犹如一朵潜滋暗长的“恶之花”,给人民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安全危害。B.民进党当局殚精竭虑地阻挠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和两岸教育交流的行径,不得人心。C.中国能在全球经济乱局中鹤立鸡群的原因,是她是唯一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D.展出的书法、国画、油画、水彩等作品,风格多样,内涵丰富,技法娴熟,惟妙惟肖。4.(2分)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A.首联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描画白水的动态,一静一动,相映成趣。B.颔联意思是此地一别,“我”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朋友对“我”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C.颈联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作者心意,渲染出浓郁的离别氛围,却点到即止,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D.尾联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5.(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雾霭(ǎi)褶皱(zhě)斡旋(wō)销声匿迹(nì)B.冗杂(rōng)狩猎(shòu)蛮横(mán)出类拔萃(cuì)C.争讼(sònɡ)龟裂(jūn)彷徨(páng)接踵而至(zhǒng)D.寒噤(jīn)堕落(duò)拾级(shè)络绎不绝(zé)6.(2分)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A.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变为双重否定句: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B.达娃同学把教室外的走廊打扫得干干净净。变为被动句:教室外的走廊被达娃同学打扫得干干净净。C.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非常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变为感叹句:祖国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么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啊!D.他扔掉的不只是一个馒头。变为反问句:他扔掉的难道只是一个馒头吗?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③,迨④能倍⑤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②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③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④迨:等到。⑤倍:同“背”,背诵。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患记问不苦人(______)

②迨能倍诵(______)

③迨能倍诵乃止(______)④咏其文(_______)2.翻译“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写出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8、(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注释):①兰烬:烛火的灰烬。②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③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④驿:驿亭,古时公差或行人暂歇处。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9、(7分)根据要求或提示默写。(1)《饮酒》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李白的《行路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他。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表明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畏,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安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己亥杂诗》中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雾霾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①近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和大雾橙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有中到重度霾和大雾。相关媒体还报道受雾霾影响,首都机场航班大面积取消,截至11月5日19时,该机场计划执行航班1979架次,共取消511架次。②那么到底什么是雾霾?它的成因以及危害又是什么?③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1%,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黏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④关于雾霾的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汽车是排放PM11的“重犯”,包括大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氨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⑤其次是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再次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1.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有毒物质生长增多。⑥最后,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⑦那么雾霾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首先是诱发呼吸道疾病。其次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种细菌性疾病及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美国调查了2.5万名有心脏病或心脏不太好的人,发现PM2.5增加11微克/立方米后,病人死亡率会比平时大大提高。最后,雾霾除了使人心情压抑烦躁外,也易引发交通事故。⑧因此,雾霾天气,出门尽量戴口罩;进入室内必须做三件事:洗脸、漱口、清理鼻腔;雾霾天尽量不要开窗;多食梨、木耳、豆浆、蜂蜜、葡萄等清肺润肺食品。3.选文④⑤⑥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4.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结合选文,简要概括雾霾对人体的危害。11、(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阔祖宗情结唐宝民①中国人有一种严重的“阔祖宗情结”、特别是发达了以后的中国人,耻于提自己当年的寒门出身,于是就想方设法认一门阔祖宗,以此来向世人证明:我的成功是有遗传因素的,因为我身上有贵族血统,我的血液中有祖先的DNA因子,我的祖先也阔过!②刘备原本只是一个卖草鞋的小贩,但趁乱起兵后,就宣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究竟他是不是汉室后人?不好说。但他宣称自己是汉室后人的目的和曹操宣称自己是曹参后代一样,无非是要为自己找个阔祖宗,提提身价。朱元璋就是一个放牛的,为生活所迫,还做过小和尚、要饭花子,可一旦成为明朝的皇帝后,就找了几个帮闲文人替他考证自己的家谱,那些帮闲文人当然心领神会,经过一番考证,得出的结论是:太祖皇帝是南宋大儒朱熹之后。就连那个杀人如麻的大西国皇帝张献忠,也想着要为自己认个阔祖宗,他在四川时,有一次带兵路过梓潼县文昌庙,听说文昌君也姓张,就认了做祖宗,还像模像样地作了篇祭文:“咱老子姓张,你老子也姓张,你和咱老子联了宗吧!”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帮闲文人帮他考证出他是袁崇焕之后。就连卖水果起家的杜月笙成为黑帮老大之后,也忙着找阔祖宗,最后,在章太炎的帮助下,认了西晋的杜预当了祖宗……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乱认祖宗真荒唐!③其实,“阔祖宗情结”,不是古人的专利,当代人身上,也依然有着浓厚的“阔祖宗情结”。两年前,媒体报道过一则新闻,说是唐宋八大家的后代穿着汉服举行了聚会;前些天又有消息称,曹操的后人在沈阳举行了聚会……这些名人之后为什么要聚会?其实就是一种“阔祖宗情结”在作祟,意在证明我们是名人之后,我们是有身份的。但仔细想来,这种想法实在幼稚得可笑:你如果写不出唐宋八大家那样的文章,是唐宋八大家之后又怎么样?笔者闲时在网上浏览一些文人的博客,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自我介绍:如果作者姓孟、则称自己是孟子的后代;如果作者姓朱,则称自己是朱熹的后代;如果作者姓苏,则称自己是苏东坡的后代……反正只要是能挂上点边儿的,就拼了命也要傍上去,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名人之后,以显示身份的尊贵。仔细想想,历史名人的后代,发展到今天,已有几百万、几千万之众,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名人祖宗身上的那点DNA因子,到了当代后世子孙身上,早已经稀释得几乎不存在了,又能对当代的名人之后产生多大影响呢?④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阔祖宗情结”,也有个别人比较清醒。比如范文澜先生,他就对自己“是北宋范仲淹的后代”一说深表怀疑,因为他发现几乎所有姓范的都宣称自己是范仲淹的后代,于是便产生了怀疑,认为怎么可能在北宋时期,别的姓范的都闲着,只范仲淹生了这么一大堆后代??胡适先生也是一位清醒者,不肯乱认阔祖宗,蔡元培在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所写的序言中,介绍胡适是安徽绩溪人,并说他生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绩溪胡氏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家族中的胡培翚等人都是知名学者,这个以汉学闻名的书香望族,其远祖可直溯至11世纪《苕溪渔隐丛话》的作者胡仔。那位抵抗倭寇的名将胡宗宪,也是他们一家。胡适没有虚荣地认下这门能让自己有光彩的祖宗,而是在《胡适口述自传》进行了更正,声明自己与世居绩溪城内的胡家(指蔡元培提到的那个书香望族)不是同宗。⑤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塑造了阿Q这一形象,阿Q也有着严重的“阔祖宗情结”,一次次宣称“我们祖先也阔过”,并说自己的祖先也姓赵,结果被赵太爷给打了,因为赵太爷认为他不配姓赵。鲁迅写的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但仔细想想,先生笔下的阿Q,半个世纪之后依然顽强地活在我们中间,足见先生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命力之强也说明改造国民的劣根性还有漫漫的长路要走。(选自《江淮时报》,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写作目的是什么?2.本文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说说你对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的含义的理解。4.有人说,第④自然段与全文观点有所相悖,所以该自然段文字最好删掉。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掺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休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上面一段文字出自《______》。这是作者_______写给儿子______和儿媳_______的家信。这些家信内容丰富,既记录着儿子成长的经历,也映照着作者的工作和命运的起伏。13、(5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也将改变世界,推动经济杜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说。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报告称,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益最多的三个行业,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提升2%、1.8%和1.7%。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处在了爆发前夜,很多人把人工智能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目前,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人类生活,硬件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传统制造企业要抓往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摘编自刘坤《如何迎接人工智能热潮》)材料二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有着来自政府、企业、资本的多重推力。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7年3月,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国际上,英、美、韩、日等也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2013年,百度成立全球首家深度学习研究院;Facebook、谷歌等巨头也不约而同提出了“人工智能优先”的战略转变。互联网数据和咨询公司IT桔子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分析与创业投资盘点》收录了467家AI企业和636起投资事件,其中,人工智能总获投率为67,65%,高于其他行业2~3倍。但是,商汤科技CEO徐立直言,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大多扎堆在应用层面,创业者使用开源算法,找到某个垂直领域便套上“人工智能”概念扎进去,但真正从算法层出发做“原创技术”的人并不多。“而这块才是核心,是最需要厚积薄发的。”就国内而言,人才储备方面还相对薄弱。来自领英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有195万,中一国只占2%,排行榜第七。(摘编自张意轩、王威《人工智能需要翻越三道坎》)材料三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它注定会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以及财富的创造方式;它将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甚至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对就业造成冲击。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消失,与工业革命及信息革命不同,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单纯指、向某些特定岗位和职业,如传统制造业中的手工艺者被流水线工人所取代。人工智能是一个“强者更强”的产业:数据越多,产品越好;产品越好,所能获得的数据就更多;数据更多,就更吸引人才;人才越多,产品就会更好。(摘编自李开复《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人工智能被视为下一个“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但要真正飞起来,还需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B.面对人工智能的热潮,不少国家积极应对,中国将其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国际上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C.当前人工智能总获投率高于其他行亚2~3倍,能吸引其他行业人才的进入,缓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困境。D.人工智能是一个能使“强者更强”的产业,关键在于;它掌握了大量数据,从而使得公司和企业走向良性循环。2.请根据材料三概括“人工智能技术注定会改变我们的世界”的具体表现。3.根据上述材料,分别从企业和个人两个角度,提出应对人工智能热潮的建议。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阅读下列材料,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戈壁上有两粒种子。“天哪!”一粒种子惊叹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呀!”它在唠唠叨叨地抱怨中死了。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大地深处扎去,用尽力气吸取着每一点水分。渐渐地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几百年后,这里出现了一片胡杨林。其实,抱怨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会改变世界。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析】

A.风云变幻。B.候车室。C.震耳欲聋。故选D。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D项“天衣无缝”指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与语境不符。点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做出判断。解答时要辨析词语(成语)本身的意义、使用范围、语意轻重、情感色彩等方面的差别,重点从是否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张冠李戴、不合语境、重复累赘等几个方面去分析。3、B【解析】

A.潜滋暗长,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运用正确。B.弹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这一褒义词,与B项语境不符,应用“处心积虑”。C.鹤立鸡群,意思是指比喻仪表或才能在人群里很突出。运用正确。D.惟妙惟肖,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运用正确。故选B。4、B【解析】

这里是离人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我”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所以选项“‘我’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错。故选B。5、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有误,应为斡旋(wò);B项有误,应为冗杂(rǒng);D项有误,应为寒噤(jìn),络绎不绝(yì)。故选C。6、A【解析】试题分析:“谁都不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这句话是个奇数否定,奇数否定的结果还是否定。而改前的原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担心等到才吟咏2.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可以终身不忘3.C4.韦编三绝或凿壁偷光等【解析】1.试题分析: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患”:担心。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乃”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咏”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吟咏”的意思,所以说也要理解好上下文内容。点睛:文言词语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词语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收功”“精诵”“乃”等字词的翻译。3.试题分析:考查对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的提取能力。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提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可提取“书不可不成诵”作为答案。4.试题分析:考查写出形容读书勤奋的成语的能力。答此题,没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平时要多积累多记忆有关读书勤奋方面的成语。翻译: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8、1.情感:词中,“梦”中的江南梅熟、夜雨吹笛、驿边人语充满欢情,表现了词人梦醒之后孤独与惆怅无由消散的情感。作者对江南故乡怀念的深情,隐约可见。2.示例:构思:先写旅邸的夜景,然后转入梦境,通过对梦中江南暮春夜景绘声绘色的描写,词人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景物背后,诗情含而不露,情景交融。落笔之处,尽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写法一:由实及虚,虚实结合。前两句写眼前实景,同时又是以实代虚之笔,暗引出下文的梦境;后三句则虚写梦中景象,但又是江南水乡景色的真实描述。写法二: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江南暮春雨夜的动人画图,诗人的怀乡之情若隐若现地寄托在字里行间。写法三:多角度描写:全词从室内屏风上的人工画面、写到室外江南水乡真实的自然图景,由绘色(红蕉、黄梅)到绘声(吹笛、人语、夜雨潇潇),亦即从视觉到听觉,构思新奇,意境清幽,动静兼备。写法四:对比手法:梦里梦外,都是夜景,但现实的夜如此凄清、冷寂,蕴涵着丝丝哀怨;而梦中江南的夜,却是那样欢乐、愉快、醉人。今昔对比,作者对江南故乡怀念的深情,隐约可见。语言:平中见奇,凝练传神。示例一,“闲”字本为悠闲之意,在此表现的却是身闲心不闲。闲暇之余,寂寞难捱的思乡之情不时涌上心头。闲时而无闲情,身与心的矛盾越发突出了思恋之苦,一个“闲”字,让思乡欲罢不能。【解析】1.考查诗歌所抒发的情感。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诗歌大意:兰膏的灯花已经残落,屏风上的红蕉变得暗淡幽茫。闲来梦中又看到江南正是黄梅成熟的时光。夜晚的小船上吹着笛子,细雨儿正轻轻地作响,有人悄语在驿站小桥旁。作者先写旅邸的夜景,然后转入梦境,通过对梦中江南暮春夜景绘声绘色的描写,词人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景物背后,诗情含而不露,情景交融。落笔之处,尽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2.赏析诗歌的写作手法。要求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此题答案比较开放,符合题干要求即可。如从构思来分析,“兰烬落,屏上暗红蕉。”“兰烬”,兰膏燃烧的余烬。起二句八字写夜深人静,室内昏暗,灯花已经残落,画屏上鲜红的美人蕉,在微弱的灯光下,颜色也已显得暗淡,这正是入睡的时刻。这是一个寂寞的夜晚,隐约地透出人的黯然心情,经过这一铺垫,下面便转入了梦境的描写。“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后三句进入梦境,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梦中的江南,情调清朗,色彩明丽,梅子正熟,风景绝佳。恰在这时,夜雨轻飘,船泊泽国,笛声悠扬;人语驿桥,春水碧波。这里,有景,有情,有色彩,有声音,还有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夜晚!梦里梦外,都是夜景,但现实的夜如此凄清、冷寂,蕴涵着丝丝哀怨;而梦中江南的夜,却是那样欢乐、愉快、醉人。今昔对比,虚实结合,作者对江南故乡怀念的深情,隐约可见。【点睛】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篱”“汉”“婵娟”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3.不能,因为④⑤⑥段是按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介绍雾霾的成因的。如果调换了就不合逻辑。4.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列举美国的调查数据,并将PM2.5增加11微克/立方米后,心脏病人的死亡率与平时作比较,真实具体、准确、突出强调说明了雾霾对人体的危害。(说明方法答出两种,意思对即可)5.首先是诱发呼吸道疾病。其次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种细菌性疾病及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最后,雾霾除了使人心情压抑烦躁外,也易引发交通事故。【解析】3.考查段落语句顺序。解题方法: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此题④⑤⑥段是按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介绍雾霾的成因的。如果调换了就不合逻辑。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句中“2.5万名,发现PM2.5增加11微克”“病人死亡率会比平时大大提高”表明运用的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列举美国的调查数据,并将PM2.5增加11微克/立方米后,心脏病人的死亡率与平时作比较,真实具体、准确、突出强调说明了雾霾对人体的危害。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由“⑦那么雾霾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可知答题区域,不难找到句子“首先是诱发呼吸道疾病。其次还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各种细菌性疾病及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最后,雾霾除了使人心情压抑烦躁外,也易引发交通事故”即是答案。11、1.中心论点:中国人有一种严重的“阔祖宗情结”。写作目的:说明改造国民的劣根性还有漫漫的长路要走(或:“阔祖宗情结”是国民的劣根性,需要改造)2.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列举的古人“阔祖宗情结”的典型事例,自然引出下文对当代人“阔祖宗情结”典型事例的列举。3.这里的“活”,并不是说鲁迅笔下的“阿Q”人物形象的生命没有结束,而是说在当今社会中,还可以看到很多具有“阿Q”式的有“阔祖宗情结”的人。4.不同意。这些事例与前文的“阔祖宗情结”的典型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阔祖宗情结”的丑陋不堪,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一段,使全文的论证更严谨,否则,就“以偏概全”。【解析】1.一问,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可提取文章第一句“中国人有一种严重的‘阔祖宗情结’”作为答案即可。二问,考查本文的写作目的。通读文章后,根据题干要求找到关键句分析或直接提取。如可提取最后一句“也说明改造国民的劣根性还有漫漫的长路要走”作为答案即可。2.考查语句的作用,要考虑到语句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中间,所以在结构上就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其实,‘阔祖宗情结’,不是古人的专利”这是承上。“当代人身上,也依然有着浓厚的‘阔祖宗情结’”这是启下。3.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首先要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先生笔下的阿Q,半个世纪之后依然顽强地活在我们中间”其中的“活”是指下文的“足见先生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命力之强”,也就是说有“阔祖宗情结”的人至今后继有人,大有存在。可见“改造国民的劣根性还有漫漫的长路要走”。4.关于语段是否删除的题目,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语段的内容和主旨的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不删除,就从以上角度分析这个语段的作用,如果删除,就从其它的语段分析这些作用。如首先要亮明观点:不同意删除。第4自然段写的都是没有“阔祖宗情结”事例,是从正面举例,正好与前文有“阔祖宗情结”的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阔祖宗情结”的危害,使全文的论证更完整更全面,论述更有力。【点睛】怎样才能准确恰当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呢?一是根据题目来确定该中心论点,文章标题即是中心论点,有些议论文,题目就直接点明了中心论点。二是根据中心论点提出的位置确定。在文章开头确定中心论点,作者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由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引出中心论点。在文章结尾确定中心论点,一些议论文,特别是总分式或层层递进式结构的文章,开头提出问题再经过多角度论证,作者往往会在结尾重申中心论点。在文章中间分析论证后推出中心论点。三是根据分论点来确定中心论点。四是根据论证的结构来确定中心论点。五是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隐藏在引用的名言警句中。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傅雷家书傅雷傅聪弥拉【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傅雷家书》有关的文学常识。13、1.C2.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以及财富的创造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失衡现象;改变全球的权力格局;冲击就业,可能会有许多人为此失业。3.企业角度: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应用;关注人工智能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