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车站食堂,小学徒克利姆卡愿意倾听保尔的诉说:工人格拉莎愿意帮他看锅炉,让他早点睡觉。B.谢廖沙是保尔童年时朋友。苏维埃政权成立后,他加入红军,后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身亡。C.保尔在伤寒病愈后,来到葬瓦莉亚等烈士的公基前悼念战友,在沉思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D.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后,他从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一直努力、奋发向上,用坚强的革命意志与病魔和困难作斗争。2.(2分)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四次为官,又四次辞官,纵然回到了他热爱的田园,嗜酒的他却家徒四壁,只能以菊花为伴。B.他们对想象中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骇人听闻的地步。C.同学们尽情领略了秦始皇兵马俑的雄姿,对兵马俑的写实造型艺术和精美的制作工艺啧啧称奇。D.那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3.(2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异想天开,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B.成都有锦里、宽窄巷子、太平巷里等著名景点,这些地方的建筑精致、小巧,鳞次栉比。C.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9月6日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视美方行动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D.2018年《开学第一课》共分为四节课,令别为“梦想”“奋斗”“探索”‘未来“,多角度诠释了对创造的理解,让观众获益匪浅。4.(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能走多远,自信心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要素。B.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女乘客与公交司机情绪失控造成的。C.一些网络语言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其流行对丰富语言表达不能不说没有积极意义。D.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主要是采用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和人工实地测量相结合的“天地空”三位一体。5.(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诗,是中国文学极具特色的一朵奇葩。唐诗绚烂、宋诗清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实反映古代社会的人情风貌,易为人们所接受,流传十分广泛。①所选诗歌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②它们既表现了中国文字的艺术魅力③又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雍容典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④从感时怀伤到离别赠友、从凭古吊今到故园之思、从写景状物到羁旅之愁⑤《千家诗》选取唐、宋各朝名家名诗,每一首都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咏物拟人,富有情趣A.①④②③⑤B.③①②④⑤C.②③⑤①④D.①③②④⑤6.(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戏》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B.《大雁归来》一文,字里行间充盈着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和对他们命运的关怀。C.今春楼市回暖,房价回升,令许多购房者叹为观止。D.转瞬即逝也好,海枯石烂也罢,只要我们用心感受,一切都是美好的。7.(2分)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8.(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共产党人为老百姓做好事的标准是多多益善。B.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我要尽好地主之谊,怎么能不袖手旁观呢。C.他的耀眼夺目和你的温文尔雅结合得天衣无缝。D.那是一本叹为观止的书,不久他就趴在书上睡着了。9、(4分)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枝叶黑绿,树体高大,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①______出来的。它qiú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②______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③______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强悍()qiú()劲(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吸取”“强化”“搏斗”分别填入①②③处的横线上。10、填空。(8分)古诗文默写。(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____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5)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道之行》)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高铁时代”已到来王瑞良①你知道全球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在哪里吗?②告诉你,在我们中国。2009年12月26日,武汉到广州的客运专线正式通车运营。这条铁路就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③高速铁路是用高新科技支撑的新型铁路运输系统。在普通铁路线上,即便是特快列车,平均时速也只有60~90千米,而高速铁路线上的列车平均时速在200~300千米,最高可达400多千米。“和谐号”在试运行时时速曾达到394.2千米。所以,现在从武汉到广州整个行程1100千米,坐高速列车不到3个小时就能走完,真是“千里粤汉半日还”啊,而原来这段旅程至少需要十多个小时。④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提倡高速铁路运输,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运行会排放大量废气,而且消耗宝贵的石油资源(有统计认为,石油资源还可以用200年左右),因此,火车替代汽车运输成为必然。为此,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在世界各国十分流行,其中成效最明显的是法、德、日、西、韩、美等国。⑤你可能又要问,高速铁路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⑥当然,高速铁路不是谁都能发展起来的,它涉及牵引、制动、空气动力学、路轨铺设和自动化管理等许多方面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难度相当大。我国也是在技术全面提高后,才追赶上了其他国家。⑦为了提高车速,通常在列车的首尾要各配置一台大功率自控同步牵引机车,其车顶与高压电缆(又称接触网)相连,并采用特殊的加速装置。如“和谐号”就采用了“动力分散式”装置,即将多个小功率电动机分散安装在第[0-9]{1,}.(9分)[0-9]{1,}.(9分)[0-9]{1,}.(9分)⑧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为此,路轨的设计.上必须尽量降低PQ值(力学名词),以防列车行进在弯道时,由于强大的惯性作用,造成脱轨事故。其次,是采用电子计算机安全监控系统,借以监测列车的制动效果、转向架的稳定性、列车的行进速度,位置、与其他车辆的距离等。第三,尽量消除铁路与公路的平面交叉,防止汽车等误入铁路与火车相撞;在必须交叉的道口,则安装先进的报警装置。⑨乘坐过高速列车的人会发现,乘坐时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这是因为高速列车在舒适度上也有特殊的设计。如法国的一种新型列车精心设计了悬浮减震设备和低噪音空间设备。各个车厢宽敞、明亮,头等舱还有一个小“沙龙”,内有电话和现代音像设备。车门颜色也各不相同,一看便知该车厢属于何等级。美国的x2000型列车,每个座位都装有立体声耳机、计算机连线、瑞典梨木制作的餐盘和观看沿途田园风光的大型观景窗,车内还有会议室、传真机和娱乐设施等。乘这样的火车出行,真可以说是一种愉快的享受了。⑩高速铁路的崛起,是交通运输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其意义完全可以与20世纪50年代喷气式客机的问世媲美。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是武汉到广州的高铁客运专线。B.从武汉到广州,如果你坐在“和谐号”列车六号车厢,那么,你就是坐在动车车厢内。C.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推进铁路的高速化,旨在减少废气排放,节约石油资源。D.为了防止高速列车行进在弯道时造成脱轨事故,在路轨的设计上一般采取了尽量提高PQ值的技术措施。2.下列关于本文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③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B.第⑦至⑨在写法上运用并列关系,分别介绍了高速铁路的速度、安全与舒适度。C.第⑨段写高速铁路的舒适度,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分别列举法国、美国和瑞典的例子。D.“速度快了,行车安全也变得更为重要”中的“更为”,不能去掉,这更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备性。3.高速铁路“将改变人们的地理概念和生活方式”。高铁现已修到我们家乡,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请举例说明,至少答出两点)12、(16分)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①古往今来,月亮——曾经唤起多少科学家们的执着探索?②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③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千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甲)”。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④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乙)”。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⑤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丙)”的人已经比较少了。⑥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但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选文有删改)1.说说文章第一小节的作用。2.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应填入的内容是________。A.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B.俘获说分裂说同源说C.同源说俘获说分裂说D.分裂说同源说俘获说3.(1)第②段加点字“太空悬案”具体指的是。(不超过8个字)(2)联系全文,第③段加点字“很可能”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13、(12分)阅读余显斌的《铲除心灵的“糖皮”》,回答后面小题。①他是个问题学生,不是一般的捣蛋,而是特别捣。因此每个班主任接手这个班都对他皱眉不已,找他谈话,让他写保证,甚至有的让他转班。②他最大的缺点是爱吹泡泡糖,吹得大大的,啪一响,炸了。然后又吹,吹大,又炸。最后,嚼得没甜味了,“啪”的一声吐在地上。时间一长,教室地板上占着一个个泡泡糖皮,踩在上面黏黏糊糊的,很难受也很不卫生。过去的班主任也批评他,他脖子一硬说:“是我吗?谁看见?”弄得班主任无言以对转身走了。他却得意地笑了说:“问题学生嘛,当然得有问题。”③汪老师接班后,他照样如此,把糖皮吐得满地都是。教室地板上黑乎乎的糖皮,星星点点,让人看了很是不舒服。那天,汪老师让彻底打扫卫生,其中一项就是铲掉地板上的糖皮。任务下发后,大家都争着干,有的扫地,有的抹桌子,有的擦窗子。可是,就是没谁愿意铲糖皮。班长一看生气了,望着他说:“谁吐的谁铲。”他脸红了,脖子上筋一根根凸出来说:“谁吐的?我看是你吐的。”班长气红了脸说:“问问同学们,看究竟是谁吐的。”可是,同学们每一个人都不敢说,害怕他报复。④这时,汪老师笑着说:“没人铲,我来铲吧。”说完,拿出一把小刀,蹲下身子,用刀刃小心地对着糖皮四边一旋,再一铲,铲下一整块糖皮。接着,又这样一转一铲,铲掉一块糖皮。他站在那儿,呆呆地望着汪老师,望着他满头花白的头发。全班同学也望着班主任,静悄悄的。⑤班长忍不住了,忙站出来,准备去接汪老师手里的刀子,说:“汪老师,我们来吧!”汪老师不给,仍然笑笑的,望着全班同学说:“这糖皮,不管是谁吐的,总之都是我的学生。‘生不教,师之过’啊,我是班主任,有推脱不了的责任,自己罚自己。以后,如果还有,我还罚自己。”说完,又低下头小心翼翼地铲着。铲过之后的地板,干干净净能照见人影。教室里,仍然静悄悄的,有的女生甚至眼圈红了。他低着头,满脸通红,第一次安静下来。⑥铲到他面前,他脚前有两块。汪老师抬起头,望着他,仍笑笑地说:“让一下好吗,不然,我铲不成。”他没让,流了泪说:“老师,我——我来铲吧。”汪老师这次没推辞,笑着捶捶腰,把小刀递给他说:“真累了。好吧,铲干净点啊。”他点着头,蹲下,学着汪老师的样子,小刀在糖皮四边一旋,一铲,一块糖皮掉了。接着,又一旋一铲,一块糖皮掉了。他铲得很细致,也很认真。四周静静的,突然响起了掌声:有同学们的,也有汪老师的。⑦他仍在铲着,一下又一下。他没抬头,泪水一滴滴滑落在地板上。他走过的地方,地板一片洁净,像一面镜子,照见人影。其间,别的同学要来代替他,他摇着头怎么也不让。他的心里在惩罚自己。铲完,他站起来,回头望望,心里竟漾满一种幸福感。⑧以后,校园里一个问题学生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勤奋礼貌的他。大家都夸他变化快,出人意料。可是,他清楚,这是因为那个下午汪老师用一把小刀铲除了他心中的糖皮。他的心因此一片清洁,干净如洗。1.根据第③~⑥的内容,完成下表。主要事件“他”当时的反应“同学们”当时的反应“他”坚拒打扫任务蛮横害怕报复,不敢说话(1)______________震惊静静望着,非常吃惊汪老师笑着说理由(2)________眼圈红了,深深感动(3)_______________悔过(4)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1)请说出你对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啪”的理解。(2)简要说说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请你谈谈文章标题“铲除心灵的糖皮”的作用。4.阅读下面的两段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链接一)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魏巍《我的老师》)(链接二)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子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都德《最后一课》)本文中的第⑤段画线句子与上面的两段链接材料都与老师有关,请从表现老师的角度分析这三段文字的描写角度和作者这样设计的用心有何异同。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好的书籍,就像一棵不老的常春藤,永远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妤的书籍,就像不谢的鲜花,永远散发着馥郁的芳香。请以“我记忆中的那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本人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D【解析】
D.“他从没有灰心丧气”表述有误,因为他也曾一度灰心丧气,想自杀,但坚强的革命信念又使他走出了低谷。故选D。2、B【解析】试题分析: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B选项中使用语境明显错误。改为“诚惶诚恐”等词。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3、A【解析】
A.“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含贬义,此处褒贬误用;B.“鳞次栉比”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使用正确;C.“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使用正确;D.“获益匪浅”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使用正确;故选A。4、A【解析】
B.语义重复,去掉“的原因”或“造成的”;C.否定不当,去掉“不说”的“不”;D.成分残缺,在“一体”后加上“的方法”。故选A。5、C【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代词的指代对象,②“它们”应该指唐诗和宋诗,故放在首位,又根据“既……又”顺序,确定③在②后,①④⑤三句的顺序要考虑总分关系,⑤先总括《千家诗》特点,①后分说内容丰富,④再列举内容的分类。所以选C。6、C【解析】
C.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不合语境。故选C。7、A【解析】“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这句和后面的“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一句的提示,知道空缺处应该填的是和风有关,所以答案是A。语意上也更连贯。考点:语句衔接8、C【解析】
A项“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用法不恰当;B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与“不”构成双重否定,使用错误;C项“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使用正确;D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使用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9、(1)hàn虬(2)决不绝不(3)强化-搏斗-吸取【解析】
(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强悍”:强有力,勇猛。读“qiánghàn”,注意据义定音。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如“虬劲”:盘曲而有力。注意据义定形。(2)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决不”表示一定不、决心不、坚决不(表示坚决否定的主观愿望)。“绝不”表示完全不(强调客观上的完全不可能)。当强调客观上否定的绝对性时,应该用“绝不”而不用“决不”。注意据义定形。(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或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它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如一空,陈述“这绝壁之松”是怎么来的,自然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而来,其它两个词语不符语境。二空,强调的是虬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怎么来的,自然是长期与风雨“搏斗”而来。由此答案已出。10、(1)在河之洲窈窕淑女(2)所谓伊人(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半匹红绡一丈绫(5)潭影空人心(6)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解析】
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庇”“绡”“绫”等字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C2.C3.示例:举例略①出行更方便、快捷、舒适。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③促进城市间的交流。④促进家乡经济的繁荣等。【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有误,“武汉到广州的高铁客运专线”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的高速铁路干线;B.有误,“和谐号”第[0-9]{1,}.(9分)[0-9]{1,}.(9分)[0-9]{1,}.(9分)D.有误,应该是“必须尽量降低PQ值”。故选C。2.此题综合考查了说明方法、说明文结构、说明文语言等知识点,需要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作答。C项有误,从“如法国的一种新型列车精心设计了悬浮减震设备和低噪音空间设备”“美国的x2000型列车,每个座位都装有立体声耳机、计算机连线、瑞典梨木制作的餐盘和观看沿途田园风光的大型观景窗,车内还有会议室、传真机和娱乐设施等”可知,文章列举法国和美国的例子来说明高速铁路的舒适度,并没有列举瑞典的例子。故选C。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有助于让学生独立发表见解,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此题可以围绕“交通便利”“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等方面来回答。12、1.(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运用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3)引出了下文科学家们的三种推测,(4)与文章结尾“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面纱”相呼应。2.A3.(1)月亮(或月球)的起源(2)“很可能”表示猜测,说明后面所写的“情况”只是有很大可能性,但不绝对,与第②段中所说的“三个可能”相呼应。【解析】1.说明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①内容上概括本段内容,引出说明对象,说明这个对象的特征;②形式上主要从说明方法的作用回答;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引出下文的说明。本文开头“古往今来,月亮——曾经唤起多少科学家们的执着探索?”引出了下文科学家们的三种推测,与文章结尾“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面纱”相呼应。这是个问句,这样就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结合第③段文字“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甲】。”可知这里应是“俘获说”;结合第④段文字“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理解,这里应是“同源说”;结合“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分析,这里是“分裂说”。故选A。3.(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分析全文,对照内容,同时尽量联系全文,找出答案。可根据前文中“‘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回答此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把握能力。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解答此题的步骤:①(定性)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②解释句意的变化。(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分析,不能删除。“很可能”表示猜测,说明后面所写的“情况”只是有很大可能性,但不绝对,与第②段中所说的“三个可能”相呼应。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3、1.(1)汪老师笑着铲糖皮;(2)感动;(3)“他”主动要求铲糖皮(4)响起掌声,热情鼓励2.(1)这是一个拟声词(象声词),准确地描摹出了“他”故意把糖皮吐在地板上时的声响之大,表现了“他”的肆无忌惮。(2)运用比喻,将地板比作镜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铲除糖皮后地板的洁净,也突出了他以实际行动惩罚自己后纯净、幸福的心情(或者汪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真诚的爱心感化了他)。3.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运用比喻,“心灵的糖皮”比喻“问题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很顽固,屡教不改,生动形象。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铲除心灵的糖皮”是指汪老师通过铲除教室地板糖皮的事感动了“问题学生”,让他下决心痛改前非,变得勤奋礼貌。表现了汪老师对学生的耐心爱心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表现了他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4.描写角度:本文第⑤段画线句子和链接一都是从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的角度;链接二则是从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的角度。设计用心:三段材料都是为了赞美老师;本文赞美了汪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我的老师》赞美了蔡老师的温柔、美丽和慈爱;《最后一课》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在国土沦亡时的悲痛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解析】1.根据题干提示找到汪老师和同学们活动的事件,找出概括出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参照例子总结填写即可。2.(1)考查对文章语句含义的理解,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啪”是他把嚼得没甜味的泡泡糖吐在地上发出的声响,泡泡糖能发出声响之大,说明“他”的这种行为是故意的,准确表现了“他”的肆无忌惮。(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此句将“地板”比作“镜子”,运用了比喻,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一下又一下,铲除糖皮后地板的洁净程度,从而突出了他以实际行动惩罚自己后纯净、幸福的心情。3.此题着眼于考查考生对文章题目以及文章行文线索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记叙文的题目一般与文章中心、线索有密切关联,有时也与文章的写作意图有关,而此题恰恰兼具这些方面的特点。一定要在阅读全文、深刻把握主旨的基础上考虑答题。答题时,力求全面,不只要抓住一点。故事围绕吐在地上的糖皮展开,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运用比喻,“心灵的糖皮”比喻“问题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很顽固生动形象;以极平常的糖皮为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文章的中心事件是“铲除心灵的糖皮”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耐心教育使得他知错能改。4.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第⑤段划线句子通过写“教室里静悄悄的”“有的女生甚至眼圈红了”,从侧面描写来衬托汪老师耐心爱心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的效果。【链接一】“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也是从侧面描写“我们”对老师的喜爱。【链接二】则是通过神态、动作,直接描写韩麦尔先生。有些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服务机器人多场景落地瓶颈与突破路径研究报告
- 2025-2030快锁接头行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物流行业智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报告
- 2025年金融行业智能投资理财工具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智能家居系统与智能家电研究报告
- 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案例分享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分析报告
- 2025年出版行业数字化出版内容创新与传播模式研究报告
- 智能家居产品销售方案设计
- 大型珠宝展营销策划与推广方案
- 危重新生儿救治应急预案
- AI 智能体运行安全测试标准(英文)
- 小区里人车分流管理办法
- 韩国历史文化课件
- 船舶管路修理技术要求
- 中建土木-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图册(试行)
- 生育支持政策效果评估-洞察及研究
- 医学检验科PDCA质量改进案例解析
- 《汽修维修业务接待实务》课件项目1-任务3-积累保养知识(保养+养护用品)
- 中国银行笔试英语真题
- 2025年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