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页?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常,积累字词,理清情节结构,明确线索。2.归纳主题思想,探究中心人物,分析环境描写。3.依据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思想性格。4.分析理解语段内容作用,体会小说情节曲折、结构精巧的写作特色。重难点:1.归纳主题思想,探究中心人物,分析环境描写。2.概括人物思想性格。3.分析理解语段内容作用,体会小说情节曲折、结构精巧的写作特色。【第一课时】自主学习自学导入资料链接: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挖苦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人们精神的堕落。1.读课文,标段序,在文中给下面加点字注音,从注解中画出下面词语的解释。〔1〕给加点的字注音:拮据jié
jū
栈桥zhàn
煞白shà
撬开qiào
惊讶chà
牡蛎mǔ
lì
褴褛lán
lǚ〔2〕解释以下词语: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栈桥:码头上延伸到海里的长桥,供旅客上下船和装卸货物用。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苍白,没有血色。撬开:用棍棒刀、锥等的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扳另一头,使缝隙增大。惊讶:惊讶,觉得十分奇怪。牡蛎:一种软体动物,又叫蚝,肉鲜味美,可食用。褴褛:衣服破烂不堪。福音书:文中借指好消息,幸福的消息。2.按照开端、开展、高潮、结局把小说情节分为为四局部,并为每局部拟定一个小标题。提示:开端:〔
〕于勒——开展〔
〕于勒——高潮〔
〕于勒——结局〔
〕于勒〔每个括号内写一个字,是个动词〕3.概括小说的明线。提示:〔1〕上述四局部情节的主语都是谁?〔2〕扩号内所填的动词都是“主语〞对于勒的什么?〔3〕所填动词不同,可见这种什么也在怎样?4.归纳小说的暗线。〔1〕摘录每局部中主语对于勒称呼、评价的词语,并各用一个字概括于勒的经济状况〔遭遇、处境〕。〔2〕由此可见小说还有一条暗线是于勒的什么?小组交流组内交流上述学习问题,达成共识。班级展示班级分组展示交流上述学习问题,达成共识。抽签决定。预设提示2.第一局部〔1——4〕,盼。
第二局部〔5——19〕,赞。
第三局部〔20——47〕,见。
第四局部〔48——49〕,躲。3.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为线索,是明线。4.赶于勒: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全家的恐惧,厌恶诅咒,贫盼〔赞〕于勒:正直、有良心、好心、有方法的人、救星,全家唯一的希望,热切盼望,富遇〔骂、躲〕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出了大乱子了,咫尺不认,贫于勒的“贫——富——贫〞的遭遇又是一条线索,可以看成为暗线。【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探究主题思想〔1〕于勒和菲利普夫妇是什么关系?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能显示出这种关系嘛?是什么影响了这种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兄弟关系;不能,正常的兄弟关系已经异化;是金钱。小说主题之一: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菲利普夫妇的这种表现有没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小说主题之二:表现小人物的心酸。2.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也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表现的是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从菲利普夫妇立场看,他们为什么不认亲弟弟?首先是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应得的那份家产。于勒的恶行,将菲利普一家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而不能自拔。因为贫困,菲利普的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这不能不让做父母的焦急。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惟一救命稻草,是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他们遇见了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于勒也知道自己愧对哥哥一家,所以不肯回家〕,他们怎么办呢?认下于勒?等于生活更加穷困,等于扼杀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2.明确中心人物〔1〕除了菲利普夫妇,小说中还写到了哪些人物?于勒,“我〞——假设瑟夫,“我〞的两个姐姐、二姐的未婚夫〔2〕小说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主要人物是不是于勒?从所写人物篇幅的长短看,略写虚写了于勒的过去和现在,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从人物与小说主题关系看对于小说主人公的判断,关键是看谁是揭示主题的人物。本文要揭示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腐败现象,而文中最能揭示这一主题的是菲利普夫妇,而“我〞是见证人;于勒那么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3.分析环境描写小说中有两句环境描写,找出来,体会起表达作用?提示:在去哲尔赛岛和回来的时候各有一处。“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衬托出菲利普夫妇欢乐的心情。景色静谧,色泽美丽。“在我们面前,天遥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景物描写衬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小组交流组内交流上述学习问题,达成共识。班级展示班级分组展示交流上述学习问题,达成共识。抽签决定。【第三课时】自主学习1.分析概括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性格〔1〕第16段中的“上千种方案〞,有何表达效果?富有挖苦意味,毫无着落的财产,竟然列入了他们的开支方案,十分可笑,也显得可怜、可鄙。〔2〕21-24段中母亲的话表露了她怎样的心理和性格?说得冠冕堂皇:既爱惜自己,有关心别人;既疼爱孩子,又注意教育。但实际是什么?是既顾全面子,又节省开支。〔3〕摘录25-47段中关于菲利普的表现,说说这一局部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菲利普怎样的形象“突然……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心理骤然紧张,想躲开穷水手的眼睛,怕于勒认出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怕他们发现这个秘密;“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多年的美梦破灭了,心中充满了恐惧,怕穷弟弟又成为他的负担,而这一切给他的打击确是太突然、太沉重了。“他低声〞对妻子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么像于勒?〞——虽“像〞但仅仅是猜疑,还没有确定“是〞于勒,但菲利普夫妇已经被吓得失魂落魄了。小结:动作、语言的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使我们看到菲利普是个虚伪、势利、自私、冷酷、只认金钱不认人的势利者。〔4〕摘录25-47段中关于克拉丽丝的表现,说说这一局部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克拉丽丝怎样的形象和菲利普一样,美梦刚破灭时,她内心惊恐,神态异常,语无伦次。当她亲眼看到那个卖牡蛎的正是于勒后,哆嗦着说:“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这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她人生哲学的秘密。对于远游归来的于勒,她多么厌恶啊!可正是她昨天还在不停的赞赏:“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由此看来,她对丈夫的亲弟弟于勒的态度前后是截然不同的!透过她两次不同的语言,我们析其内心世界,不难看出:在她心目中于勒是好是坏,该亲该疏,完全取决于他是否有钱!正是人物自己的语言,使读者看出了她唯利是图、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3.分析概括于勒形象〔1〕于勒到美洲后做生意发财了,最后又成为穷水手,你觉得这样的情节合理吗?于勒又成为穷水手不外乎挥霍无度或竞争失败,既出乎人们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他从小“行为不正,糟蹋钱〞,沾染了资产阶级的恶习,很容易挥霍浪费、入不敷出;而竞争失败,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事情。〔2〕综合全篇,根据提示用三个词概括于勒的的一生:年轻时(
),中年时〔
〕,老年时〔
〕。综合全篇,根据提示用三个词概括于勒的的一生:年轻时浪荡,中年时得意,老年时沦落。〔3〕小说对于于勒的外貌性特征有四次正面描写,仔细阅读,分析这四次描写对于塑造于勒形象有什么作用,并总结一下四次描写的顺序。四次描写暗示了于勒的生活穷困潦倒,地位卑贱可怜,饱经人世沧桑,也寄语了作者隐秘难言的同情之心。描写顺序由远及近,从无意到有意,从整体到局部,从模糊不清到皱痕毕现〔特写〕3.分析概括“我〞的形象〔1〕“我〞在小说中叫什么名字,和其他人物是什么关系?假设瑟夫,菲利普夫妇的小儿子〔2〕“我〞对于勒的态度和菲利普夫妇一样吗?表现在哪里?不受父母影响,仔细观察叔叔;心中默念叔叔;给了叔叔十个铜子。〔3〕“我〞默念的那句话有何表达作用?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包含挖苦意味的心理话。〔4〕总结“我〞的形象?是一个涉世未深、比拟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比照。〔5〕“我〞除了是作品中的一个人物,还扮演了什么角色?叙事的主题贯穿全篇的线索人物;作者的代言人,寄语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人间多一点亲情,多一点爱,少一点金钱下的冷酷〕,寄托靠作者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小组交流组内交流上述学习问题,达成共识。班级展示班级分组展示交流上述学习问题,达成共识。抽签决定。【第四课时】自主学习小组交流预设提示1.第一段交代了什么?写出了什么?首段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及“我〞的家境。“并不是〞、“刚刚够〞、“有两个姐姐〞,概括写家境“拮据〞。2.第二段采用怎样的结构,从哪几方面把家境具体化了?第二段用几件虽显琐细却很具代表性的小事,把家境的“拮据〞具体化了。①样样——都要节省〔无一例外〕总二
②请吃——不敢容许〔以免回请〕
拮③买货——减价底货〔拮据至极〕分
——穷段
④长袍——自己做的〔无可奈何〕
据⑤花边——计较半天〔爱慕虚荣〕3.第三、四自然段,通过对人物哪两方面的描绘表达了人物怎样的心情?“永不变更〞有何表达效果?父亲“只要一看见……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行动和语言两方面简练、生动的描绘,竭力渲染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急迫心情。“永不变更〞意味着父亲那句话已说过无数次了,极写盼望之情的强烈。4.菲利普一家如此盼望于勒归来,那么,于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要这样焦急的盼望他归来?小说开篇这样写属于什么写法?有何表达效果?设下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5.速读4-19段,分析思考:〔1〕引起菲利普夫妇“恐怖〞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局部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局部。〞〔2〕于勒成为全家唯一的希望,是因为什么?于勒来信表示“希望能够赔偿……损失〞,从而“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6.从全文看13-15段有何作用?照应第一局部,再次竭力渲染,铺排盼望之情,也为后文于勒再为“恐怖〞作好铺垫。7.17、18段语言风格如何?与小说开头的交代有何联系?与小说主题有何联系笔触幽默有趣:姐姐们28、26岁了还“老找不着〞对象,从一个新的角度是“拮据〞;公务员看中二姐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含蓄的指出,他是看到即将到来的财产才上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8.19段写二姐结婚的事情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作用?顺着二姐结婚的情节,自然的引出了去哲尔赛岛旅行的情节。9.21-24段写了什么内容?从情节安排上看又何作用?插写菲利普故作高雅,主动邀请女儿、女婿吃牡蛎的情节。这看来好象与情节主线无关,但不知不觉中却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因为正是父亲请吃牡蛎,才有可能进一步认清、认出水手。10.用五个词概括25-47这几段的情节。可概括为这样一个过程:猜疑——肯定——恐怖——愤怒——躲避11.书后练习三原文开头是: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假设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中级)《软件设计师》智慧海洋监测算法设计模拟考核试卷
- 旅游平台短视频内容创意策划考核试卷
- 媒体融合中的媒体融合人才培养计划策略考核试卷
- 模具激光表面处理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专题攻克试题(含答案解析)
- 学生自主学习导学资源的建设及其应用研究
- 基于“计数单位”视角:苏教版教材中数与运算的整体化与一致性探究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生活中的透镜专项训练试题(详解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综合练习练习题(解析版)
- 2025年建筑节能政策咨询合同协议
- 海上风电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国际道路应急预案
- 人防指挥所信息化建设方案
- 生死疲劳阅读报告课件
- 胸椎管狭窄症诊疗规范
- 2025年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945人正式启动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夜班护士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九讲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 (元朝时期)-2025年版
- 2025至2030中国城际出行市场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分析报告
- 征拆工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