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上半年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小平故里英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5人40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05月上半年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小平故里英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5人40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05月上半年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小平故里英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5人40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05月上半年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小平故里英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5人40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05月上半年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小平故里英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5人40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05月上半年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小平故里英才”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25人40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客观题库(共350题)1.春运不全是农民工“半城市化”带来的“副产品”。在许多大城市里,即使有了学历、有了户籍、有了事业的人,包括许多“白领”、成功人士等,到了春节也经常要举家返乡。这是长期农耕文明所形成的“家”文化和“年”文化,是在中国人心里保存的一种对亲情家庭和乡里故土的特殊感情和精神寄托。

下列符合文意的说法是:

A.春运是中国“家”“年”文化造就的社会现象

B.农民工并未“半城市化”

C.大城市的白领春节都要举家返乡

D.春运的主角是农民工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同时,需要注意,这类题目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无中生有、过于绝对、颠倒黑白、偷换概念等。由“这是长期农耕文明所形成的‘家’文化和‘年’文化”可知,A项表述符合文意。

由“春运不全是农民工‘半城市化’带来的‘副产品’”不能说明农民工并未“半城市化”,B项说法有误。

由白领到了春节也“经常”举家返乡可知,C项“都”说法过于绝对。

文段并未提及春运的主角是谁,D项无中生有。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对应“这是长期农耕文明所形成的‘家’文化和‘年’文化”,符合文意。B项对应“春运不全是农民工‘半城市化’带来的‘副产品’”,据此可推断农民工已经“半城市化”,属于曲解文意。C项对应“包括许多‘白领’、成功人士等”,将“许多”偷换为“都”,属于偷换数量。D项对应“包括许多“白领”、成功人士等,到了春节也经常要举家返乡”,可知春运的主角不仅仅是农民工,还包括白领、成功人士等,属于偷换概念。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文段一开始阐释了大城市中人们依然返乡的现象,第三句着重阐释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项,因为A项正符合文中最后一句“这是长期农耕文明所形成的‘家’文化和‘年’文化”。

“春运不全是农民工‘半城市化’带来的‘副产品’”不能说明“农民工并未‘半城市化’”,排除B项;

“经常要举家返乡”不是“都要举家返乡”,排除C项;

而D项在文中并未提及。

故正确答案为A。2.一个人的堕落往往经过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种种征兆觉察出来并及时采取措施,为身遭灾祸的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果你觉得孩子开始显得心不在焉,似乎只是本能表面地参加家庭生活时,你必须睁大眼睛,刨根问底。

作者主要阐明的观点是:

A.一个人的堕落是长期的过程

B.家长和教师应及时觉察孩子的反常行为,及时给以帮助,以免孩子堕落

C.家长应该给孩子帮助

D.家长和教师应该相互合作,发现孩子的问题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指出“一个人的堕落往往经过长期而缓慢的过程”,接着说明这一过程是家长和教师是可以觉察出来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和教师应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最后通过假设情况来论证前文观点。文段为“总—分”结构,第一句为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C项和D项为文段具体表述,偏离重点,排除A项、C项和D项。B项“家长和教师应及时觉察孩子的反常行为,及时给以帮助,以免孩子堕落”为文段作者主要观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3.骆驼的驼峰中储存的是沉积脂肪,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骆驼背部隆起像山峰状的部分,里面储藏大量脂肪,可供维持正常行动,因此骆驼可以较长时间不吃食物。同时,集中聚集在一处的脂肪可以使骆驼的体温保持恒定,而不会使身体各处过度发热,而脂肪被氧化后产生的代谢水可供骆驼生命活动的需要。

故表述正确。4.有的病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够治疗的。下列哪项判断与上述论断的涵义最为相近?

A.有的病是某些医生不能够治疗

B.有的医生不是包治百病的

C.有的医生可以治所有的病

D.有的病是所有的医生都不能够治疗的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所有……都……”,确定为集合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有的病不是所有的医生都能够治疗”可理解为:有的病有的医生不能够治疗。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与题干意思一致,可以推出;

B项:“有的医生不是包治百病的”意思是“有的医生不能够治疗所有病”,无法通过不能够治疗有的病推出不能够治疗所有病,因此无法推出,排除;

C项:题干中是“有的病有的医生不能够治疗”,该项与题干矛盾,无法推出,排除;

D项:“有的医生”不能够推出“所有医生”,因此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5.《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农事的历书。(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录农事的历书,一般认为成书时间为战国时期、两汉之间。本历书可窥见先秦中原农业发展水平,保存了古代中国的天文历法知识。

故表述正确。6.物理学研究与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是不能________,就只能千锤百炼,通过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来解开暗物质的谜团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守株待兔

B.一蹴而就

C.妙手偶得

D.灵机一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由“若是不能……就只能千锤百炼……”可知,该空应填入与“千锤百炼”语义相反的词语,即体现“轻松获得”的含义,且与“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守株待兔”指希望不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侥幸心理;D项“灵机一动”仅仅指人的反应敏捷机智。两者均不能体现“轻松获得”这一含义,故排除A项和D项。C项“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B项“一蹴而就”指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二者均含有“轻松获得”的含义,但“妙手偶得”原意是文学素养很深的人依靠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而“一蹴而就”则不能体现“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的语义,即不能体现与“艺术创作”的相似之处,排除B项。

因此,选择C选项。

7.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DNA是遗传信息中心。它一方面可以复制自身,把遗传信息从上一代生物传给下一代生物,或是从生物体的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另一方面又可以把遗传信息传达给RNA(核糖核酸),再由RNA翻译成各种蛋白质,由蛋白质来完成多数具体的生命活动一一包括协助DNA进行复制。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DNA可将遗传信息从生物体的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

B.RNA接收DNA传递来的遗传信息并将之翻译成各种蛋白质

C.DNA可以将遗传信息传达给RNA

D.RNA可以协助DNA进行复制活动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符合原文,对应“从生物体的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排除A项。B项符合原文,对应“另一方面又可以把遗传信息传达给RNA(核糖核酸),再由RNA翻译成各种蛋白质”,排除B项。C项符合原文,对应文段“另一方面又可以把遗传信息传达给RNA(核糖核酸)”,排除C项。D项不符合原文,对应文段“由蛋白质来完成多数具体的生命活动一一包括协助DNA进行复制”,是“蛋白质”来协助,而不是“RNA”。

因此,选择D选项。

8.上学∶逃课

A.上班∶打卡

B.经商∶偷税

C.炒股∶庄家

D.教学∶备课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上学”不能“逃课”,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上班”应该“打卡”,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对应方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经商”不能“偷税”,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庄家”“炒股”,二者属于主谓关系,排除;

D项:“教学”应该“备课”,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对应方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庄家:指能影响金融证券市场行情的大户投资者。

炒股:指倒买倒卖股票。

9.毛笔∶竹子

A.汤圆∶糯米

B.手电∶电流

C.皮鞋∶道路

D.玻璃∶琉璃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毛笔”的笔杆是由“竹子”加工制作而成的,二者属于成品与原材料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汤圆”是由“糯米”加工制作而成的,二者是成品与原材料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没有“电流”通过,“手电”就不会发亮,二者属于必要条件关系,排除;

C项:“皮鞋”与“道路”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琉璃”是由各种人造水晶烧制而成,“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10.有学者认为,现代社会的转变,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的

。大多数人不再“子承父业”,地理迁徙成为常态,大家族走向离散,家的样态愈发多元,人活成了一颗颗原子。

A.复杂性

B.失落感

C.空间感

D.流动性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根据后文解释性语句“地理迁徙成为常态,大家族走向离散”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现代社会迁移、搬家成为常态,大家族走向分离、分散的状态。

D项:“流动性”指经常变动、不固定的特点,可以与后文形成对应,当选;

A项:“复杂性”指多而杂的特点,与文意不符,排除;

B项:“失落感”指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与语境不符,排除;

C项:“空间感”指在绘画中立体的空间感觉,文段强调的是现代社会迁徙、流动成为常态,该项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当疏离成为当代人的常态,何处才是家?》11.计算机中操作码/数都由(

)数码表示。

A.二进制

B.三十二进制

C.八进制

D.十六进制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二步,二进制是在数学和数字电路中指以2为基数的记数系统,是以2为基数代表系统的二进位制。这一系统中,通常用两个不同的符号0(代表零)和1(代表一)来表示。数字电子电路中,逻辑门的实现直接应用了二进制,因此现代的计算机和依赖计算机的设备里都用到二进制。在计算机中,操作要求和操作数地址都由二进制数码表示,分别称作操作码和地址码,整条指令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指令的种类和多少与具体的机型有关。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三十二进制顾名思义也就是每32进1。三十二进制在应用场合相对比较少,一般用六十四进制替代使用。B项排除。

C项:八进制,缩写OCT或O,一种以8为基数的计数法,采用0,1,2,3,4,5,6,7八个数字,逢八进1。一些编程语言中常常以数字0开始表明该数字是八进制。八进制的数和二进制数可以按位对应(八进制一位对应二进制三位),因此常应用在计算机语言中。C项排除。

D项:十六进制(简写为hex或下标16)在数学中是一种逢16进1的进位制。一般用数字0到9和字母A到F(或a~f)表示,其中:A~F表示10~15,这些称作十六进制数字。D项排除。

12.1,2,2,5,4,11,8,(

A.18

B.21

C.23

D.24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多重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项数为8项,考虑多重数列,采用交叉的方法,奇数项为1,2,4,8,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偶数项为2,5,11,(

),做差后为3,6,前后之间为2倍关系,下一项为6×2=12,则所求项为12+11=23。

因此,选择C选项。13.新材料科学技术是高科技的基础,它的一个标志技术是半导体技术。(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

第二步,新材料技术被称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被誉为高新技术的基础。超导技术和纳米材料是新材料技术的标志性技术。

因此,本题错误。

①半导体技术是指半导体加工的各种技术,包括晶圆的生长技术、薄膜沉积、光刻、蚀刻、掺杂技术和工艺整合等技术。

②超导技术是研究物质在超导状态下的性质、功能以及超导材料、超导器件的研制、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某些物质在温度降低到一定值时电阻会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具有超导电性的物质称为超导材料或超导体。超导材料包括金属低温超导材料、陶瓷高温超导材料和有机超导材料等。超导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国民经济、军事技术、科学实验与医疗卫生等具有重大价值。

14.虚假记忆综合症是指一个人的认同和人际关系以一种创伤经历的记忆为中心,这种记忆在客观上是虚假的,但病人却对此深信不疑,它在病人内心是非常逼真的,几乎就是一种“客观现实”。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虚假记忆综合症的是:

A.甲在被蛇咬过后,看见所有像蛇一样的东西,会感到恐惧

B.乙参加婚庆不由自主回忆起自己结婚时的情境并感到幸福

C.丙看到路边可怜的乞丐会勾起痛苦的回忆而产生怜悯之心

D.丁通过反复洗手来排除内心强烈的肮脏感获得心灵的平静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创伤经历的记忆为中心;

②记忆在客观上是虚假的,但病人却对此深信不疑。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被蛇咬过是真实的记忆,不属于“记忆在客观上是虚假的”,不符合定义;

B项:结婚感受到幸福,是美好的记忆,不属于以“创伤经历的记忆为中心”,并且结婚的情景是真实的,不属于“记忆在客观上是虚假的”,不符合定义;

C项:丙痛苦的回忆是真实存在的,不属于“记忆在客观上是虚假的”,不符合定义;

D项:强行排除肮脏感属于以“创伤经历的记忆为中心”,反复洗手来确保干净,属于“记忆在客观上是虚假的”,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关键词。

关键词为“以创伤经历的记忆为中心”、“记忆在客观上是虚假的”、“病人深信不疑”。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甲被蛇咬,是一种真实客观存在的创伤的经历,不符合定义关键词“记忆在客观上是虚假的”,排除。

B项:乙参加别人的婚庆想到自己结婚时的情景,乙曾经的婚礼是真实客观存在的,并且不是一种创伤的记忆,是美好的东西,不符合关键词“以创伤经历的记忆为中心”,不是虚假记忆综合症,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丙因为乞丐勾起痛苦的回忆,痛苦的回忆有可能是发生过的,并且选项中是对乞丐产生怜悯,没有体现这种记忆是非常逼真的,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丁通过反复洗手来排除内心强烈的肮脏感说明之前是发生过不好的事情,存在回忆,并且丁内心有强烈的肮脏感说明他内心的感觉非常逼真,当选。

比较A、B、C、D四项,A、B、C三项是明确不符合定义要求的,而D是一种可能符合,所以通过比较选D更合适。

故正确答案为D。15.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B.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位

C.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D.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观存在区别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首句即指出中国人喜欢《茶花女》,接着具体论述,末句得出原因“生逢其时”。因此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借法国人的口吻来评价中国人对法国文学的看法,然后引出“《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是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最后观点落在尾句,总结“《茶花女》在中国诞生是生逢其时”。文段为“分—总”结构,主旨即《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流行是由于当时的背景。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文段主体为《茶花女》,B、C、D项均未提及《茶花女》,与文段主体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材料由法国人对中国人喜欢《茶花女》表示轻蔑,引出为何这部在法国人眼中并不能代表法国文学的作品在中国得以流行的原因。原因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文段最后具体说明《茶花女》的流行是因为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项,A项符合文段意图。B项引申过度,材料并没有体现这点;C项“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D项仅为对材料前面部分的理解,过于片面,并非材料主旨。故B、C、D三项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16.2019年2月,某火锅店老板王某因使用“口水油”被检察院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批准逮捕。该火锅店侵害了顾客的:

A.人身权

B.生命健康权

C.隐私权

D.肖像权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第二步,生命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维持生命、维护生命安全利益、生理机能正常、维护健康利益的权利。生命是自然人的最高人格利益,是其他人格权和人格利益的基础。题干中,火锅店老板王某使用“口水油”有害人体健康,侵犯了顾客的生命健康权。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人身权,又称“人身非财产权”,是指与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没有直接的经济内容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等。身份权包括亲属权、配偶权、继承权等。由此可知,人身权包括生命健康权。由于本题选项中有生命健康权,所以不选人身权。A项错误。

C项: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等具有决定权。与题干中“火锅店老板王某使用“口水油”无关。C项错误。

D项:肖像权是公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他人利用自己肖像的权利。法律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与题干中火锅店老板王某使用“口水油”无关。D项错误。

17.有33个偶数的平均数,保留一位小数时是5.8,保留两位小数时,则该平均数最小的是:

A.5.76

B.5.75

C.5.78

D.5.82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问题。

第二步,已知保留一位小数时是5.8,可以得出保留两位小数时处于5.75与5.84之间,33×5.75=189.75,要使平均数最小,即这33个偶数的和为190,平均数为190÷33≈5.7575,保留两位小数为5.76。

因此,选择A选项。18.长途汽车首班车是7点整,第二班车是8点20分。首班车开走后,一位旅客急匆匆地赶到车站,问值班员现在是几点,值班员说:“首班车开走后经过的时间是现在到第二班车开车时间的3/5。”现在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A.7点半

B.7点40分

C.8点

D.7点45分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杂题。

第二步,设现在到第二班车开车时间为x分钟,首班车开走后经过的时间为x,则从首班车开走至第二班车开车期间的时间共为x,即x=80,解得x=50,则x=30,即现在是7点半。

因此,选择A选项。

19.如果月球表面曾经是岩浆海洋,那么许多元素的分布就应该是连续的。岩浆海洋掌握着解开月亮诞生之谜的钥匙。如果岩浆海洋的存在得到确认,那么“巨型冲击假说”将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那么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就不是连续的

B.如果“巨型冲击假说”没有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那么表明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都不是连续的

C.如果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不是连续的,那么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

D.如果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是连续的,那么“巨型冲击假说”将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词“如果……那么……”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理清题干逻辑关系,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进行推理即可。题干的逻辑关系为:①月球表面曾经是岩浆海洋→许多元素的分布就应该是连续的;②岩浆海洋的存在得到确认→“巨型冲击假说”将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

A项,根据条件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因此错误。

B项,由条件②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则可推出岩浆海洋的存在没有得到确认,再根据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因此B项错误。

C项,由条件①,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正确。

D项,由条件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因此不能进行有效推理。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月球表面是岩浆海洋→元素的分布是连续的

②岩浆海洋的存在得到确认→“巨型冲击假说”将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是对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B项:“巨型冲击假说”没有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是对②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岩浆海洋的存在没有得到确认”,推不出“元素分布都不是连续的”,排除;

C项:“元素分布不是连续的”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可以推出;

D项:“元素的分布是连续的”是对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

第一句:月球表面曾经是岩浆海洋→许多元素的分布就应该是连续的,第二句:岩浆海洋的存在得到确认→“巨型冲击假说”将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选项是否正确。利用逆否规则。

A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就不是连续的,“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属于否前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A项错误,排除;

B“巨型冲击假说”没有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都不是连续的,这两个条件没有任何联系,B项错误,排除;

C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不是连续的→月球表面不曾是岩浆海洋,是题干第一句推导关系的逆否等价,C项正确,当选;

D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是连续的→“巨型冲击假说”将成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说,“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是连续的”属肯后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D项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20.辛迪是非洲大草原上的一只“明星”狮子,狮子是非洲大草原的动物之王,因此辛迪是非洲大草原的动物之王。

以下哪项与上述论证方式不一样?

A.公司决定解雇市场部的全部员工,赵小姐是市场部的新员工,所以她也同样面临公司的解雇

B.大家都喜欢看电视剧,《大宅门》是电视剧中的精品,自然是人人都喜欢看

C.创业者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希望,张明是杰出的创业者,因此,张明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希望

D.无领导小组讨论是一种常用的面试形式,公司招聘必然会用到面试,因此无领导小组讨论一定会被用在公司招聘中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与上述论证方式不一样”,确定为平行结构选非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

题干的论证中存在一个错误,就是将非集合概念与集合概念混淆,“明星”狮子是一个非集合概念,是辛迪的个体属性,而第二句中的“狮子”是一个集合概念,“动物之王”是集合概念的属性,集合概念所具有的属性不被其中的某个个体所具有。而题干中由集合概念的“狮子”是动物之王,推出非集合概念的“明星”狮子辛迪是动物之王,属于偷换概念,推理错误。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解雇市场部的全部员工”其中自然包括了市场部的新员工,这里的“全部员工”是集合概念,但员工也是赵小姐这个非集合概念的属性,因此也要被解雇,A项论证方式无误,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

B项:电视剧中的精品是一个非集合概念,是《大宅门》的个体属性,而电视剧是一个集合概念,大家都喜欢看是集合概念的属性,集合概念所具有的属性不被其中的某个个体所具有。而题干中由集合概念的电视剧大家都喜欢看,推出非集合概念《大宅门》人人都喜欢看,属于偷换概念,推理错误,与题干论证方式一致,排除;

C项:杰出的创业者是一个非集合概念,是张明的个体属性,而创业者是一个集合概念,代表社会发展的希望是集合概念的属性,集合概念所具有的属性不被其中的某个个体所具有。而题干中由集合概念的创业者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希望,推出非集合概念张明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希望,属于偷换概念,推理错误,与题干论证方式一致,排除;

D项:常用的面试形式是一个非集合概念,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个体属性,而面试是一个集合概念,招聘必用是集合概念的属性,集合概念所具有的属性不被其中的某个个体所具有。而题干中由集合概念的面试是公司招聘必用,推出非集合概念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一定会被用到公司招聘中,属于偷换概念,推理错误,与题干论证方式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翻译题干。

题干中“明星”狮子是一个非集合概念,是辛迪的个体属性,而第二句中的“狮子”是一个集合概念,“动物之王”是集合概念的属性,集合概念所具有的属性不被其中的某个个体所具有。而题干中由集合概念的“狮子”是动物之王,推出非集合概念的“明星”狮子辛迪是动物之王,属于偷换概念,推理错误。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解雇市场部的全部员工”其中自然包括了市场部的新员工,这里的“全部员工”是集合概念,且员工也是赵小姐这个非集合概念的属性,因此也要被解雇,A项论证方式无误,但与题干论证方式不同,当选;

B项:“电视剧中的精品”是一个非集合概念,是《大宅门》的个体属性,而“电视剧”是一个集合概念,“大家都喜欢看”是集合概念的属性,集合概念所具有的属性不被其中的某个个体所具有。而题干中由集合概念的电视剧大家都喜欢看,推出非集合概念《大宅门》人人都喜欢看,属于偷换概念,推理错误,与题干论证方式一致,排除;

C项:“杰出的创业者”是一个非集合概念,是“张明”的个体属性,而“创业者”是一个集合概念,代表社会发展的希望是集合概念的属性,集合概念所具有的属性不被其中的某个个体所具有。而题干中由集合概念的创业者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希望,推出非集合概念张明代表了社会发展的希望,属于偷换概念,推理错误,与题干论证方式一致,排除;

D项:“常用的面试形式”是一个非集合概念,是“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个体属性,而“面试”是一个集合概念,招聘必用是集合概念的属性,集合概念所具有的属性不被其中的某个个体所具有。而题干中由集合概念的面试是公司招聘必用,推出非集合概念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一定会被用到公司招聘中,属于偷换概念,推理错误,与题干论证方式一致,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与题干论证方式不一样的选项,需明确题干的论证方式,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题干的论证方式:第一个“狮子”特指“辛迪”,第二个“狮子”泛指“非洲大草原上的狮子”,而结论将二者的概念偷换。

A项,市场部的全部员工包含市场部的新员工,市场部的新员工包含赵小姐,因此,解雇市场部的全部员工,自然也就解雇赵小姐。与题干证方式不一样。

B项,电视剧泛指所有的电视剧,《大宅门》特指一部电视剧,而结论将二者的概念偷换,与题干论证方式一样。

C项,创业者泛指所有的创业者,张明特指一个创业者,而结论将二者的概念偷换,与题干论证方式一样。

D项,招聘面试是泛指所有的面试方式,无领导小组讨论特指一种面试方式,而结论将二者的概念偷换,与题干论证方式一样。

故本题选A。21.公文格式即公文的书写格式。(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公文格式,即公文规格样式,是指公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方式,它和文种是公文外在形式的两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挥。包括公文组成(即公文的书写格式)、公文用纸和装订要求等。

故本题错误。22.道德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主导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概述知识。

第二步,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道德对生产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的精神状态来实现。道德能有力地激励人的精神逐步完善,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当一种道德观念为人们所接受以后,必然对其劳动态度,工作效率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地影响社会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因此,本题错误。

劳动者,也就是人,主导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3.自然人一出生就成为独立自主,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民事主体。(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该法条规定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就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因此,本题正确。

自然人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的确定:

《民法典》第十五条,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

《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4.垂直思维是以逻辑与数学为代表的传统思维模式,强调事物的确定性,从前提作出严谨推导;水平思维则注重创新,考虑事物多种选择的可能性,追求思考的丰富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水平思维应用的是:

A.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所以金属能导电

B.凯库勒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推断出苯的结构

C.法拉第认为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用元素周期表预测未知元素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水平思维”,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注重创新;

②考虑事物多种选择的可能性,追求思考的丰富性。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通过金、银、铜等均能导电来推出金属能导电,是由个体到一般的过程,体现了“事物的确定性,从前提作出严谨推导”,符合“垂直思维”,不符合定义;

B项:由于梦境的场景用蛇来推断苯的结构,不是逻辑思维,并没有体现思考的过程,不符合定义;

C项:法拉第认为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属于逆向思维,是法拉第创新的想法,体现了“考虑事物多种选择的可能性,追求思考的丰富性”,符合定义;

D项: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周期表预测未知元素,其推理体现了“从前提作出严谨推导”,符合“垂直思维”,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25.7,23,47,83,137,(

A.209

B.218

C.262

D.265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数列增长较平缓,考虑做差得到新数列为:16,24,36,54,是公比为1.5的等比数列,新数列下一项为,则所求项为。

故正确答案为B。26.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核心。(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人生观中,人生目的是核心,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就会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故表述错误。27.某活动开幕式上,某表演方阵减少一行和一列,则刚好减少25人,则此方阵原来共有(

)人。

A.144

B.169

C.196

D.225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方阵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此方阵为n阶方阵,则每边人数为n,由“减少一行一列会减少25人”可得:n+(n-1)=25,解得n=13(人)。

第三步,故原队列人数为13×13=169(人)。

因此,选择B选项。

28.行政决策,是指行政部门的决策,涉及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决策知识。

第二步,行政决策是指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所做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它是公共组织,特别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做出的决定。

因此,本题正确。

29.某医院护士小娟从抗疫前线胜利归来,单位同事小红、小丽和小明三人结伴来看望她。他们送给小娟一束鲜花及一些慰问品。小娟问这些礼物是谁买的?三人笑着回答:

小红:我没有买,小丽也没有买;

小丽:我没有买,小明也没有买;

小明:我没有买,是她们两人共同买的。

后来小娟得知,他们三人每人说的话都是一半对、一半错。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礼物是小红买的

B.礼物是小丽买的

C.礼物是小明买的

D.礼物是三人共同买的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题干信息不确定,优先考虑代入法。

代入A项,小红前半句错,后半句对;小丽前半句对,后半句也对,和题干要求一半对、一半错矛盾,排除;

代入B项,小红前半句对,后半句错;小丽前半句错,后半句对;小明前半句对,后半句错,符合题干要求,当选;

代入C项,小红前半句对,后半句对,和题干要求一半对、一半错矛盾,排除;

代入D项,小红前半句错,后半句错,和题干要求一半对、一半错矛盾,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0.像昆虫叮咬能引起瘙痒一样,皮肤与植物的毒素接触也能引起瘙痒。对栎叶漆树引起的瘙痒研究发现,当与植物的毒素接触后,皮肤细胞会释放出引起红肿和发痒的组胺,利用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能治疗这类瘙痒。但还没有适合的药物来治疗特异反应性湿疹等引起的瘙痒。对于后者,最好的建议就是,穿宽松的衣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手抓痒。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皮肤瘙痒症状相同但机理可能不同

B.减少皮肤摩擦有助于抑制组胺活性

C.苯海拉明不能治疗特异反应性湿疹

D.抗组胺药物可以用于治疗皮肤瘙痒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查找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像昆虫叮咬能引起瘙痒一样,皮肤与植物的毒素接触也能引起瘙痒”可得出。

B项,由“穿宽松的衣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手抓痒”不能推出B项结论。

C项,由“还没有适合的药物来治疗特异反应性湿疹等引起的瘙痒”可得出。

D项,由“利用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能治疗这类瘙痒”可得出。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利用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能治疗这类瘙痒,但还没有适合的药物来治疗特异反应性湿疹等引起的瘙痒”,符合文意。B项对应“利用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能治疗这类瘙痒”,符合文意。C项对应“像昆虫叮咬能引起瘙痒一样,皮肤与植物的毒素接触也能引起瘙痒”“利用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能治疗这类瘙痒,但还没有适合的药物来治疗特异反应性湿疹等引起的瘙痒”,说明两个症状都会引起瘙痒,但植物引起的瘙痒有治疗办法,特异反应性湿疹无治疗办法,说明病症机理可能不一样,符合文意。D项对应“当与植物的毒素接触后……穿宽松的衣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手抓痒”,在文段中没有提到反应性湿疹引起的瘙痒与“组胺”有关,而减少摩擦对应的是反应性湿疹,因而减少摩擦与组胺之间没有关系,属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细节判断。材料中“穿宽松的衣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手抓痒”即减少摩擦的建议是针对特异反应性湿疹等引起的瘙痒提出的,而不是针对发痒组胺引起的皮肤瘙痒,因此减少摩擦未必有助于抑制组胺活性,D项说法与原文不符。A项可由“但还没有适合的药物来治疗特异反应性湿疹等引起的瘙痒”得出;B项可由“皮肤细胞会释放出引起红肿和发痒的组胺,利用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能治疗这类瘙痒”得出;C项正确,材料谈到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物能治疗皮肤红肿等皮肤瘙痒,但还没有适合的药物来治疗特异反应性湿疹等引起的瘙痒,由此可知皮肤瘙痒的机理可能不同。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1.波音737飞机出现后的50年中,航空发动机的直径越来越大,所以新一代的737MAX系列不得不将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向机翼的前方移动,并尽可能升高,但这又可能会使飞机在飞行中自动向上抬头,导致失速。为解决这一问题,737MAX新增MCAS(机动特性增强系统),在必要的时候实现飞机“自动低头”的功能。但有专家分析,最近737MAX机型接连发生两次空难,可见MCAS系统并不可靠。

以下陈述如果为真,哪项可以作为专家的论据?

A.不少执飞737MAX机型的飞行员并不熟悉新款MCAS系统,错误操作可能导致事故

B.飞机传感器出现故障,使得MCAS接收到错误数据,进而不断执行“自动低头”的指令

C.两次空难均显示飞行速度大幅超过限制,进而产生飞机结构无法承受的气动力

D.两次空难均显示起飞后,飞行员与MCAS系统争夺控制权,但都没能阻止MCAS的“自动低头”功能,最终导致飞机俯冲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思路点拨:本题要求选择可以作为专家论据的一项,需首先明确专家的结论,专家的结论为“最近737MAX机型接连发生两次空难,可见MCAS系统并不可靠”,专家的论据需说明MCAS系统的确存在问题。专家的结论:最近737MAX机型接连发生两次空难,可见MCAS系统并不可靠。

A项,指出737MAX发生空难的原因是飞行员不熟悉新款MCAS系统,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专家的结论,不能作为专家的论据。

B项,指出737MAX发生空难的原因是飞机传感器出现故障,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专家的结论,不能作为专家的论据。

C项,指出737MAX发生空难的原因是飞行速度大幅超过限制,属于另有他因,质疑了专家的结论,不能作为专家的论据。

D项,指出飞行员与MCAS系统争夺控制权,但都没能阻止MCAS的“自动低头”功能,说明737MAX发生空难的确是MCAS系统造成,可以作为专家的论据。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作为专家的论据”,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最近737MAX机型接连发生两次空难,可见MCAS系统并不可靠。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是由于飞行员不熟悉MCAS系统的原因导致事故,而非MCAS系统不可靠,具有削弱作用。

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是由于飞机传感器出现故障导致事故,而非MCAS系统不可靠,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是由于飞机飞行速度超过限制导致事故,而非MCAS系统不可靠,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MCAS系统会和飞行员争夺控制权,同时还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所以MCAS系统不可靠,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最近737MAX机型接连发生两次空难,可见MCAS系统并不可靠。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说的是MCAS系统并不可靠,则需补充论据加强论点,即证明MCAS系统不可靠。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的是飞行员不熟悉新款MCAS系统,而错误操作可能导致事故,说明空难可能是由于飞行员错误操作导致的,而不是MCAS系统本身存在问题,可以削弱,无法加强,排除;

B项:该项说的是飞机传感器出现故障使MCAS接收到错误数据,说明空难可能是由于飞机传感器出现故障导致的,而不是MCAS系统本身存在问题,可以削弱,无法加强,排除;

C项:该项说的是两次空难均显示飞行速度大幅超过限制,进而产生飞机结构无法承受的气动力,说明空难可能是由于飞行速度大幅超过限制导致的,而不是MCAS系统本身存在问题,可以削弱,无法加强,排除;

D项:该项说的是两次空难均显示MCAS系统主导了“自动低头”功能,最终导致飞机俯冲,说明MCAS系统就是空难产生的原因,加强论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32.填入划横线①处的词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预防、诊断、治疗

B.诊断、预防、治疗

C.预防、治疗、诊断

D.诊断、治疗、预防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通过基因干预加以①”可知,该空应填入的三个词语间应有事理顺序。应是先“预防”,预防不了,再“诊断”,最后根据诊断结果再“治疗”。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预防、诊断、治疗”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预防:事先防备。诊断:在给病人做检查之后判定病人的病症及其发展情况。治疗:干预或改变特定健康状态的过程。

33.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

A.是不可靠的

B.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是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的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认识必须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性和外部联系。而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C。34.在本案的诉讼法律关系中,HX区人民医院与杨某的法律地位是:

A.第三人

B.原告

C.复议申请人

D.行政相对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诉讼原告是行政诉讼的一方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司法保护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故,HX区人民医院与杨某的法律地位是原告。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A项排除。

C项:行政复议申请人,是指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法定的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C项排除。

D项: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D项排除。

35.小贾骑车从起点出发向东骑行3千米后,折向南骑行7千米,又向东骑行5千米后,再向北骑行1千米。现在,小贾距离起点的直线距离是多少千米

A.6

B.8

C.10

D.16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终点位于起点向东(3+5)千米、向南(7-1)千米处,借助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求终点与起点的距离。

小贾的骑行路线如图中的线段,起点为A,终点为E,所求为AE。延长DE和AB相交于点F,则AF=AB+BF=AB+CD=3+5=8,EF=DF-DE=BC-DE=7-1=6,则AE=

=10千米。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可得图,A点为起点,B点为终点,线段AB就是所求。

第三步,延长AC和DB并相交于点E,那么,AE为8,BE为6,三角形AEB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公里)。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如图AE为起点与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直角三角形AEF中公里,公里,则根据勾股定理公里

故正确答案为C。

36.荣先生向商店订购某种商品80件。每件定价100元。荣先生向商店经理说:“如果你有减价,每减1元,我就多订购4件。”商店经理算了一下,他如果减价5%,那么由于荣先生多订购,仍可获得与原来一样的利润,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A.65

B.70

C.75

D.8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用方程法解题。

第二步,设这种商品的成本为x,若不减价,则商店可获得的总利润为80×(100-x);若减价5%即减价100×5%=5(元),则荣先生多订购4×5=20(件),此时商店可获得的总利润为(80+20)×(100-5-x)。根据题意知:两种方式获得的利润相同,即80×(100-x)=(80+20)×(100-5-x),解得:x=75(元),这种商品的成本是75元。

因此,选择C选项。

37.新龟兔赛跑,上次乌龟输给兔子后很不服气,约定再战,比赛跑5000米。假如兔子的速度是每秒10米,乌龟的速度是每秒2米,但是兔子每跑完1分钟要休息5分钟,而乌龟不需要休息,请问最后谁赢了?(

A.兔子赢了

B.乌龟赢了

C.并列第一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兔子速度是每秒10米,每跑完1分钟要休息5分钟,可知兔子每跑米需休息5分钟,即每6分钟为1个周期,可跑600米。跑完5000米需,即完整的8个周期后再跑200米,分钟,秒,兔子共需48分20秒。乌龟用时为,乌龟用时更少。

故正确答案为B。38.从所给的四个图形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规律。观察发现有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等腰”元素,优先考虑对称性。题干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排除D项。再观察发现每个图形均含有内外两个图形,且内外图形的相交位置分别在下、左、上、右,?处图形应由内外两个图形组成,且相交位置应该在下,排除A、C两项。

故正确答案为B。39.软件用户的调查显示,通常一个软件会有1000个用户采用,如果一个软件每天被下载安装的次数达到55次,这个软件的流行度会急速上升,最多时有1200万个用户采用,大量用户几乎是完全根据其他用户的行为来选择安装这个软件,而很少关注其本身的内在特点。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推出:

A.网站上最流行的软件未必是最实用的软件

B.参考别人选择安装软件是不明智的

C.网站上推出的软件未必都是有用的

D.用户安装在电脑上的一些软件或许会被删除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内容推出的一项,需准确理解和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A项,题干说明很多用户是根据其他用户的行为来选择安装软件,而很少关注软件的内在特点,因此,很多最流行的软件未必最实用,该项正确。

B项,题干只是指出很多用户存在参考别人选择安装软件的行为,但并未说明这种行为是否明智,该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项,软件是否有用在题干中并未提到,该项无法由题干推出,排除。

D项,用户安装的软件是否会被删除在题干中并未提到,该项无法由题干推出,排除。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中“大量用户几乎是完全根据其他用户的行为来选择安装这个软件”说明该软件是流行的软件,但是“很少关注本身的内在特点”说明对于用户个人来说该软件未必实用,可以推出;

B项:题干中未提及参考别人选择安装软件是否明智,排除;

C项:选项中说的是“网站上推出的软件”,但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流行的软件”,排除;

D项:题干中未提及软件是否会被删除的问题,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日常结论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A项:大量用户安装软件仅仅是因为随大流,而不是因为软件本身。所以,流行的软件不一定本身优质,可以推出,当选;

B项:参考别人的就是不明智的,说得过于绝对,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不能推出,排除;

C项:网站推出的软件未必是有用的,文章主要强调的是流行的软件而非网站推出的软件,偷换概念,不能推出,排除;

D项:用户安装的软件是否会被删除原文中没有提到过,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0.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抑制或者促进作用的一类物质,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目前在全世界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针对人们对其安全性的质疑,业内人士指出,根据批量检测结果,看不出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存在。因此,可以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是比较可靠的。

下列哪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业内人士的观点?

A.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洒后,将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不易分解

B.有些发达国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有严格的管理规定

C.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即便是广泛使用的产品也未必是安全的

D.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即使含量检测不出,如果长期食用,也可能致病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是比较可靠的。

论据:根据批量检测结果,看不出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存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易分解,但却无从得知安不安全,与论点中的“安全性”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是否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与论点中的“安全性”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不明确项。广泛使用的产品未必安全,不能说明广泛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不安全,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切断联系。即使含量检测不出,也可能致病,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联系切断,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因“根据批量检测结果,看不出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存在”得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是比较可靠的”,要求选择最能质疑该观点的一项,即说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不安全的。题干中业内人士的观点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是比较可靠的”,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根据批量检测结果,看不出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存在”。

A项,植物生长剂在土壤中不易分解与题干论述无关,不能削弱题干观点。

B项,发达国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与安全性无关,不能削弱题干观点。

C项,“未必是安全的”也不一定就不安全,无法质疑题干结论。

D项,植物生长调节剂长期食用会致病,说明了其安全性并不可靠,直接削弱了观点。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植物生长调节剂安全性是可靠的。

论据:批量检测未检测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存在。

本题中论点强调的是安全性,论据强调的是未检测出,论点论据话题不一致,优先考虑拆桥项。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D项:在检测不出和安全性之间拆桥,削弱了论证,当选;

A项:涉及在土壤中不易分解,而不易分解到底是好还是坏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因此,不能削弱,排除;

B项:涉及使用的严格规定,与题干无关,为无关项,排除;

C项:是在广泛使用和安全性之间拆桥,对象错误,虽然也有削弱作用,但弱于D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4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地壳中元素含量较多的前四位依次是:氧、硅、铝、铁。其中,氧和硅都是非金属元素,铝和铁是金属元素,即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因此,选择C选项。

42.荷花虽生长于池塘的污泥中,但荷叶却出污泥而不染,其主要原因是:

A.荷叶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能与太阳光发生光合作用,产生自清洁

B.荷叶表面光滑,具有非常强的光洁度,污泥很难在它的表面吸附

C.荷叶含有疏水的纳米级蜡质,雨露落在上面会形成水珠清洁叶面

D.荷花枝干细长,水珠落在荷叶上,容易造成荷叶晃动,甩出污泥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荷叶之所以能出污泥而不染是由荷叶叶面上存在着复杂的多重纳米和微米级的超微结构决定的: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下可以清晰看到,荷叶表面上有许多微小的乳突,它上面长满茸毛,乳突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空气,这样就在紧贴叶面处形成一层极薄的只有纳米量级厚的空气层。这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降落在叶面上后,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从而雨水会自动聚集成球形水珠,而水珠的滚动会把落在叶面上的尘土污泥吸附掉滚出叶面,使叶面始终保持干净,这就是著名的“荷叶自洁效应”。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常理法和排除法解答。结合常识可知,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和“清洁”关系不大,A项错误。荷叶的表面有明显的叶脉和茸毛,并不是光滑的,B项错误。根据生活经验,水珠落在荷叶上的力度并不能大到甩出污泥的地步,D项不合常理。排除A、B、D。荷叶表面有一层茸毛和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水在这些纳米级的微小颗粒上不会向荷叶表面其他方向蔓延,而是会形成一个个球体(水珠),只要叶面稍微倾斜,水珠就会滚离叶面,带走表面的灰尘,达到自我洁净的效果。荷叶正是由于有这种特性而获得了“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名。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荷叶的结构特点。

第二步,荷叶的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同时由于叶面上蜡质的不易黏附性,因此当污物或灰尘掉落在叶面上时,极易被风吹走或被水冲净。荷叶正是由于有这种特性而获得了“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名。

因此,选择C选项。43.月球对地球所施的万有引力是(

)现象的原因之一。

A.台风

B.地震

C.潮汐

D.干旱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台风(属热带气旋的一种),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B项错误,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C项正确,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D项错误,干旱是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

故正确答案为C。44.某位人民代表说,作为人民代表,不能只“张张口,举举手”,这是因为他认识到人民代表应该(

)。

A.履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B.直接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

C.履行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D.直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协助宪法和法律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A项错误,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人民赋予的,不是政府赋予的。

B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

C项正确,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大作为权力机关,履行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D项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故正确答案为C。45.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曝光效应,是指人们会对自己熟悉的事物产生好感,会有“________”的感觉。曝光效应就是广告营销的心理学基础。不过________,心理学上还有一个概念叫“过度曝光”。研究发现,一个事物在被试面前连续呈现10到20次后会增加好感度,但是超过这个次数,反而会让被试产生厌烦感。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似曾相识

不言而喻

B.情有独钟

无独有偶

C.心旷神怡

如出一辙

D.如沐春风

物极必反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通读文段,第一个空和第二个空所填词语要构成一对反义词,第一空给“曝光效应”下定义,第二个空给“过度曝光”下定义。因此可以根据“过度曝光的概念”去填第一个空,文段说“研究发现,一个事物在被试面前连续呈现10到20次后会增加好感度,但是超过这个次数,反而会让被试产生厌烦感”。那么第一空填入词语要有“给人留下特别好的感觉”的意思。A项“似曾相识”指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情有独钟”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C项“心旷神怡”指心胸开阔,精神愉快;D项“如沐春风”形容心情愉快舒服。三者均可放在第一空。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出现在“不过”之后,说明后者和前者相反。B项“无独有偶”指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如出一辙”指两件事完全一样,前后构不成反向对立,排除C项。D项“物极必反”指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D选项。

不言而喻:形容道理很明显。

46.1,,,,,(

A.

B.

C.

D.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非整数数列中的分数数列。

第二步,分子分母分别成规律。

分子数列:后一项分子=前一项分子×前一项分母,所求项分子=30×11=330;

分母数列:后一项分母=前一项分子+前一项分母,所求项分母=30+11=41。

所求项为。

因此,选择D选项。

47.随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进入高楼大厦,人们接触日光的机会变少,研究发现,日光是合成维生素D的必要条件,而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因素。因此有人得出结论:现代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等因缺钙引起的疾病。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骨质疏松疾病患者多晒太阳就可以缓解或治愈

B.现代人饮食结构中的含钙食品比以前丰富很多

C.骨质疏松症患者接触日光的时长与其他人无异

D.口服维生素D片是加了促吸收剂的合成配方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缺乏阳光导致现代人更容易患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症。论据:现代人接触日光的机会变少,日光是合成维生素D的必要条件,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因素。

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论点强调的是骨质疏松等缺钙疾病,论据强调的是缺少日光、维生素D,两者对象不一致,可以考虑不搭桥削弱论证。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说的是骨质疏松疾病的缓解和治愈措施,而论点说的是引起骨质疏松疾病的原因,二者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B项说的是人们饮食结构中的含钙食品多了,但是摄取的这些食物是否能被有效地吸收无法在选项中体现,无法证明人们是否会因缺钙而患骨质疏松,属于无关选项,排除;C项骨质疏松患者接触阳光时长与他人一样,意味着阳光和骨质疏松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削弱论证,当选;D项中的维生素D是否添加合成配方与题干讨论的话题不一致,属无关选项,无法削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现代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等因缺钙引起的疾病。

论据:人们接触日光的机会变少,日光是合成维生素D的必要条件,而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因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本项讨论的是骨质疏松疾病的“治愈”问题,而论点讨论的是引起骨质疏松疾病的“原因”,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食品中含钙量与人体是否缺钙无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切断联系。“无异”说明骨质疏松症患者患病与接触日光较少无关,切断了“骨质疏松”与“日光”之间的联系,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维生素D片的配方与引起骨质疏松疾病的“原因”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研究发现”后面的内容,题干论点为“因此有人得出结论”后面的内容,即接触日光的机会少导致现代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等因缺钙引起的疾病。要质疑该结论,可以说明接触日光少并不会导致患骨质疏松症题干由现代人接触日光机会少而日光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因素,推出现代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等因缺钙引起的疾病。D项说明接触日光时长和患骨质疏松没有关系,切断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削弱了题干结论。A项加强了题干结论;B项含钙食品丰富与是否能吸收没有关系,不能削弱;C项不确定现代人是否口服维生素D片,无法削弱。故答案选D。48.研究人员完成了两项记忆实验,实验一中参试者学习40组单词,实验二中参试者学习一系列手指信号。两实验中,只告诉一半参试者10小时后将接受测试,实际上所有参试者都将接受测试。只安排一部分参试者在学习和测试之间小睡。结果发现,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组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该结论的一项是:

A.实验一中参试者都是记忆力较好的、在某语言专业学习的年轻人

B.有些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小睡时没有睡着,他们无意识地在大脑中复习所学过的内容

C.安排小睡时间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而众所周知,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比较好

D.实验二中部分小睡的参试者以放松的心态参加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反驳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通过记忆实验得出结论,即“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要反驳该结论,可以说明实验结果是另有他因。

题干由“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组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推出“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

A项,指出实验一中参试者的整体情况,而非一个实验中部分参试者的情况,不能反驳题干结论。

B项,指出有些参试者没睡着,但有些参试者的情况对题干结论的反驳力度较弱。

C项,指出安排小睡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而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比较好,说明实验结果是另有他因,反驳了题干结论。

D项,指出实验二部分参试者心态放松,但部分参试者的情况对题干结论的反驳力度较弱。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反驳”,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睡眠有助于大脑存储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

论据:研究人员完成了两项记忆实验,结果发现,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组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削弱论据。该项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