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2学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面具立体制作沙河口区中心小学刘彦面具立体制作(教师指导方案)沙河口区中心小学刘彦活动背景:中国的面具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造型特点,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与原始乐舞、巫术、图腾崇拜以及民间歌舞、戏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从各个角度形象而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生活理想与审美趣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追求。而我国传统的戏剧脸谱,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面具造型艺术,经过历代艺人的长期实践,精心创造,形成了绚丽多彩的独特脸谱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精髓,面具艺术已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孩子们对于面具中承载的人类文化及蕴涵的艺术特色更是了解甚少,所以在美术课中进行相关的教学非常具有必要性.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面具制作”这一内容,这次的学农综合实践我选择这个课题,原因是:在平日的教学里,美术课比较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极少关注学生运用多种材料、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的动手实践活动;另外,课堂40分钟的学习时间也极大的限制了知识的衔接与拓展。综合性的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特点,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美术教师应在实践中寻找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学习环境之间的连接点,设计出可行的综合教学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美术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能进一步认识美术创作的多元化及美术与人类社会的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次所设计的多元化的面具制作,恰好符合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大段完整的活动时间,巧妙地运用学农基地的自然植物材料和模具设备,在选材、制作、美化装饰等一系列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合作探究,从而激发起了高涨的学习热情,陶冶了审美情操,提高了对材料的设计运用和互帮互助的合作能力;在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了解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文化、民俗、戏剧、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活动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面具艺术、脸谱艺术的特点,了解中国脸谱艺术丰富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面具、脸谱艺术的设计欣赏能力。2、利用学农基地的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和模具,设计制作不同内容、形式的面具脸谱,将多变的造型技法运用到制作中,采取剪,贴,画,插,编,雕刻等方法来制作面具。3、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学生对面具有新的认识,并能运用不同的手法和材料制作更有创意的面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合作动手能力,在设计和制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快乐,并通过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活动建议: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学生有一定的感知力、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模仿能力极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运用多种自然材料制作面具和用模具拓印制作立体脸谱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鲜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因此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路,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从而轻松愉快的完成学习任务。在活动前让学生收集有关面具的资料,特别是有关于自然材料的选择及运用纸条胶水拓印制作面具的方法,以便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制作,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效率。活动内容:面具所包含的内容和制作形式非常广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把本次活动主题分为三个活动过程,即《用植物作面具》、《有趣的环保面具》、《多彩的京剧脸谱》.《用植物作面具》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领域的内容综合,通过学生搜集交流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体验面具的文化内涵及脸谱艺术绚丽多彩的美感。引导学生学会就地取材,运用基地丰富的植被资源,进行面具的艺术创作,为下一步多元化的创作做好准备。《有趣的环保面具》在对面具的特点、设计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本次活动加大了设计的难度,充分运用基地的自然材料和废弃物(蛋壳、花生壳、菜叶、蔬果皮、废餐盒、废纸杯等)变废为宝,根据材料的材质、色彩、肌理等方面的特点充分想象,创造出形态各异、效果独特的面具作品,提高对材料的设计运用能力。《多彩的京剧脸谱》是美术课堂知识的一个全新拓展,运用基地的脸谱模具,引导学生探究制作纸模的方法,即在模具里粘上剪成长三角形的纸条,晾干后在纸模上进行立体的京剧脸谱绘制,使学生全面了解模具工艺的制作知识,为以后立体的工艺制作做好准备。活动实施活动一:《用植物作面具》(1-2课时)活动目标: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及文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能运用不同的手法和多种植物材料制作有创意的面具。2、在了解面具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合作动手能力。3、感受艺术活动的乐趣,并体验设计制作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欣赏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请同学戴上师生共同准备的面具作品,进行化妆舞会的表演,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面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在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指出本次活动内容:运用不同的植物材料设计制作面具。二、欣赏体验:请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面具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师补充相关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了解有关面具的文化背景、不同民族地域的面具以及面具文化的发展简史,体验感受面具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三、分组讨论:1、教师展示精美的面具图片作品,引导分组讨论学生了解不同面具的设计风格特点,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基础。2、欣赏中国的两大著名面具:藏戏面具和傩戏面具,藏戏面具中,它们所用的颜色代表了一定的含义,如白色象征纯洁,金色代表着高贵……了解其特点:造型粗犷、奔放或细腻;写实或抽象夸张。色彩对比强烈,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对面部的五官形状进行图案、颜色的夸张装饰等.四、观察联想:了解以植物做面具的不同制作方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植物茎、叶、花、种子的大小、形状、色彩和质感等特征,通过摆放、拼接、组合等方法进行丰富的联想,确定创作的主题:人物面具、动物面具、自然景物面具、其它.各组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制作手法:粘贴、穿编、插接等。五、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多件富有创意的作品。(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任何一种植物茎叶花种进行单独创意,也可以将多种植物组合进行创作)六、讲评作品请同学戴上面具表演展示。鼓励有创意的作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七、活动小结。请学生发表对对本次活动的感受,鼓励学生平时多观察、多发现。努力挖掘出这些看上去很普通的材料里隐藏的美,将它们变成一件件美的艺术品,用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布置课后任务:在基地寻找其他的材料(废弃不用的)进行环保面具的创作。活动二:《有趣的环保面具》(2—3课时)活动目标:1、继续了解感受面具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基地的自然材料和废弃物(花生壳、蛋壳、菜叶、蔬果皮、废餐盒、废纸杯等),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作品。2、在制作面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审美能力。3、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感受脸谱艺术绚丽多彩的美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活动过程:一、魔术激趣,导入新课。教师即兴表演用环保的材料变出工艺品的小魔术(花生壳做的福娃娃、菜叶裙子、蛋壳玩具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环保工艺品的另类美感.二、交流资料,体验感受。师生共同展示收集的有关环保方面的工艺展示和工艺作品:塑料材质的服饰、餐盒纸杯工艺品、蛋壳粘贴画、矿泉水瓶工艺品等。引导学生发表对环保工艺品的不同感受。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世界缺少的不是美,而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罗丹),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会在看似平常的废弃物中,发掘出丰富多彩的作品来装饰我们的生活。吸管工艺品三、欣赏作品,分组讨论。1、多变的制作方法展示环保材料制作的面具图片作品,欣赏各种木制材料(方便筷、树枝、牙签)、塑料制品(塑料瓶、瓶盖、方便面盒)、植物、纸类(报纸、画报、包装纸)、食品皮壳(蛋壳、豆类、蔬果)等制作的面具作品,了解其特点:性格突出,形象鲜明,造型夸张,富有创造性。引导学生感受对材料进行创造性地设计、组合,使废旧物品变成了令人耳目一新、构思奇妙的艺术品,增强了环保意识,激发了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2、选材构思请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材料的材质、色彩、肌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想象创作.小组派代表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他人进行补充。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四、分析探究制作步骤:1、构思:根据所带的材料确定面具的内容(人物、动物、植物、其它)2、设计外形:先用大块材料做成脸的形状,(塑料餐盒、包装纸、大的植被叶子等),不必拘泥一定的模式,可以剪成圆的、方的,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夸张、变形,然后把五官挖刻好。3、装饰:用在基地收集到的和自带的物品进行五官的装饰,如毛毛草、麻绳等可以作为头发、胡须,而一些羽毛、树叶、豆粒、废蛋壳、花生壳、菜叶、蔬果皮等可以作为装饰物。可用粘、绑、插、刻、挖等手法进行组合.装饰面具脸上的色彩时要尽量做到生动、艳丽,能够吸引人的目光。五、分组创作先讨论选择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确定出主题,然后用收集到的物品,进行面具的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注意会出现的意外问题。六、展评作业请小组代表把自组的作品介绍给大家,说说各自的创作灵感及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设计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评出最有创意的面具。播放音乐,师生带着自制的面具,进行面具表演。活动三:《多彩的京剧脸谱》(2-3课时)活动目的: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按正确的步骤拓制纸模,运用丰富的花纹、色彩装饰设计立体的京剧脸谱.2、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及动手制作能力。3、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展示立体的京剧脸谱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二、活动新授:1、欣赏体验,了解京剧脸谱。1)师生共同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脸谱的意义及艺术价值。2)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冷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2、了解京剧脸谱的谱式特点:1)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2)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3)十字门脸:从脑门顶至鼻了尖,用黑色或其它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4)碎花脸: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为复杂的谱式。5)歪脸:色彩、构图小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3、了解脸谱的色彩知识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好、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蓝色一一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黄色——代表袅勇、凶猛的人物,如:字文成都.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金、银色——现各种神怪形象。分析的同时师生共同展示脸谱的图片资料.4、分析探究制作步骤:1)制作立体纸模。引导学生探究总结纸模的制作方法.学生自选模具(脸型、瓢型),将有胶的纸条沾满模具的内侧,注意纸条的衔接方向和胶水的浓淡控制(内可衬一保鲜膜便于取下来).晾干后取出纸模。2)在晾干的纸模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3)着色。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再涂颜色,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要按由浅入深地顺序涂,最后着墨色.三、活动实践学生分组完成作品,鼓励学生可在传统谱式色彩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教师巡回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学生设计制作.四、活动讲评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认真完成制作的学生,表扬有创意的作业,肯定合作默契的小组.五、活动小结活动评价:在进行美术活动表现评价时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进行开放性的教学评价,以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激情.要通过观察分析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行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等方面的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即可穿插在活动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一种评价标准"大胆表述,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学生可贵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保护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参考资料1、面具与脸谱的区别严格地说,面具是可剥离的脸谱,脸谱是不可剥离的面具,二者不是一回事。但从理论上说,面具与脸谱的功能相近,在学术研究中常见这两个词被当作可以互换的同义词来用,因此学习活动中把这两个词并列使用。2、面具的起源于发展面具,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都会遇见的,走进商场、工艺品商店,比比皆是,已经不足为奇。可真正知道面具来历的人恐怕就不是很多了。面具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面具?面具代表的是什么意义?三星堆兽面具面具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民族所认可的,是祖先灵魂和魂魄寄居的场所.神或祖先去世以后,灵魂便可以寄居在面具里。于是就有了面具的出现。面具的出现其实已经有7-8000多年的历史。甚至更早,具体的出现时间,目前学术界尚且没有得到确切的说法。面具具有很深的宗教色彩,从三星堆的出土文物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三星堆出土的面具里,其中有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面具:兽面具、纵目面具、人面具.这三个面具在同一个祭祀坑里出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最完美的解说。兽面具的由来,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主要是依据自然环境,在人类还不懂得耕种的时候,他们的食物主要来自于狩猎,因为动物赐给了人类丰富的事物,所以在哪个时期,人便对动物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崇拜。人们渴望通过各种宗教活动来乞求上苍赐给他们更多的食物于是就有了兽面具的形成。而兽面具实际上代表的是自然神。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开始懂得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人们学会了先进的技术,懂得了农业的耕种。于是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逐渐的开始向人类神的崇拜进行转变.这样就出现了人面具.而最能说明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纵目面具的出现,纵目代表的是眼睛凸出的意思,古代说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其中总目便是这千里眼了,所以有纵目,是因为人们需要看的更远,更适合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这在今天我们也可以找到解释,在海洋的深处很多海洋生物的眼睛都是突出,这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而特别演化出来的。三星堆人面具
面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才演化到今天,并产生了它相应的衍生物——脸谱。脸谱又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的开始细化并形成系列,有的代表情绪,有的代表代表一种图腾,有的代表一种理念……在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脸谱,比如非洲一些国家的图腾上,中国的戏剧里,还有我们常去的寺庙里.都可以看见。就拿寺庙来说,我们常常为很多不同表情的塑像而迷惑,其实不同的塑像代表了一种宗教的含义。但总体上来所分成两大类别,一类是怒面,一类是善面。从宗教派别的角度上来说,和人类社会一样,分成很多层级,也有很多的护法,光护法就有九界内护法,九界外护法、善面护法和怒面护法等等很多分工。我们平时看见的那些面目狰狞的实际上就是怒面护法,他的主要工作是抵御敌对教派。所以总是面目狰狞的表情,而这一类护法一般都在手里拿着某种武器或法器,脚下踩着一些生灵,其实那些脚下的生灵实际上是代表敌对教派的势力。而善面护法主要的工作是传播自己教派的思想,自然就应该是以和蔼的面容针对信徒了。3、藏面具的制作和分类藏族面具艺术之所以引起现代人的极大兴趣,其主要原因是它表现了藏族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观,以及在人工制作过程中表现出的粗犷、朴实的自然美。面具的制作及其原料的选择藏族面具种类繁多,主要是由布、树胶和面粉等材料制作而成.其制作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硬塑型和软塑型两类。硬塑型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将泥制面具模型彻底风干后,在其表层敷上掺有液体树胶和面粉熬制而成的糨糊。用一小块净布小心翼翼地将泥模包好裹贴严实,然后在其上敷一层柴薪混合物,同样用另一块布把泥模包实,反复四五次后,将泥模放置一处让它自然干透。而后用一根棍子敲打出包在里面的泥模,这样就形成了布、树、胶和面粉做成的一种面具。最后彩绘加一层清漆,面具光彩夺目。面具的牙齿一般用珍珠或贝壳制成。也有直接用泥制作彩绘的面具,但其数目不多,通常被视为劣质面具.硬塑型多用于寺院的“羌姆”(宗教舞蹈)之中,其制作方法因而有严格的规定。大寺院的面具制作用料、工序、宗教仪轨都有讲究,而小寺院则较为简单粗犷.各寺院都有专门制作面具的喇嘛艺匠,方法较为完善.软塑型面具,又可分为硬质和软质两种。硬质用木板或纸板为胎,然后用布、兽皮在表面包糊而成。软质面具由单一动物毛皮制作,其后逐渐发展为各种材料缝制的多种形式,如兽皮、布、纸和绸缎等。有的制作方法极其简单,只挖空眼部和嘴部即可,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这种面具多见于民间戏剧、歌舞和说唱等表演活动,制作古朴、粗犷,且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原始面具艺术的痕迹。2)面具的分类藏族面具从用途上可分宗教型和民间型两大类。宗教型面具多用于寺院的跳神舞中。各个寺院所用的面具有所不同.这类面具多为立体或半立体,系脱胎的硬塑型面具,因而属于雕塑艺术之列。由于佛教徒认为宗教面具系神灵的象征,其制作因而非常重视严肃性和不变性。严格的规范化制作使宗教面具艺术的形式走向程式化和固定化.宗教面具除在一年一度的“羌姆”活动中使用外,其他时间悬挂在寺内供奉,特别是护法神面具,要供奉在主要位置,有的面具甚至成为本寺的护寺之宝。民间型面具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多用于民间歌舞、戏剧和曲艺说唱等艺术中,如藏戏中的白面具、蓝面具、黄面具,歌舞中的牦牛面具和鼓舞面具等。这类面具讲究娱乐性,制作随意自然。民间型面具是藏族面具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间溶进了藏族人民的风土民情,体现出藏民族的思想、个性和气质。藏族面具从内容上又可以归纳为三类:魔怪面具:主要有九头妖王、山神、海神、龙神、鬼怪等。动物面具:主要有牛、马、羊、兔、蛇、猴、狮、虎、狼、狗、豹、象、鹰、鹿、狐狸等。人物面具:主要有巫师、咒师、隐士、女妖、牧民、长寿老人、八大藏戏人物如哈姜等。3)面具的使用及其色彩含义从表演形式上看,面具最大的特点是展现喜怒哀乐,反映真善美丑。从使用的颜色来看,随着长时间与自然抗衡,人们开始对红、黄、绿、蓝、白等颜色有了一定的认识。如白色象征纯洁、温和,因为藏区是一个雪的世界,白色是高原的象征,自然成了高原的吉祥色。藏族面具的制作最初用动物毛皮不同的自然色彩来分别代表白、黑、花、黄、蓝等颜色。这就是面具使用色彩的最早根源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色彩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藏族面具多为平面造型,其色彩的运用具有独特的含义,大大丰富和突出了各种人物性格的表现.黄色面具:表示学识渊源,具有远见卓识。八大藏戏中的《苏吉尼玛》和《诺桑王子》两部剧中的贡贝和罗哲所佩戴的就是黄色面具。红色面具:表示智勇双全,能够用计谋教诫来征服和训化对方。《朗萨雯波》中的主人公扎贝巴;《顿月顿珠》中的郭恰等人物所使用的就是红色面具.绿色面具:表示功德业绩、聪明善良。《朗萨雯波》中朗萨雯波的母亲娘察赛仲,《白玛文巴》中白玛之母董坚玛等具有聪明才智、善良慈祥的人物使用的就是绿色面具.半白半黑面具:表示口是心非、变化多端、不可信任.《苏吉尼玛》中阴谋陷害苏吉尼玛的女巫甘德桑姆使用的就是半白半黑面具。黑色面具:表示凶恶残暴.如《白玛文巴》剧中大臣岗觉旺贝等与国王共谋恶计,强迫诺布桑布八海取宝,想借恶龙之手陷害他,剧中类同人物就用黑色面具。紫色面具:表示嫉妒憎恨。《卓娃桑姆》剧中的女魔哈姜就戴紫色面具出场。她迫害卓娃桑姆的计划落空后,将国王噶拉旺保关在地牢,并先后指示屠夫、渔夫和猎人去暗杀卓娃桑姆三岁的王子和六岁的公主,结果反被王子贡都勒巴所杀.白色面具:象征和平、吉祥.《苏吉尼玛》、《白玛雯波》、《卓娃桑姆》等戏中人物的白色面具就是善良、友好、和平和温柔性格的象征。蓝色面具:表示英雄无畏。藏戏中代表正义的人物都使用蓝色面具。4、傩面具的制作艺术傩面具作为一种雕塑艺术,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和创作手法,在其数千年的进程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它不得不和各种宗教相互渗透并吸收民俗传说的养料,以获取民众的认同。多种多样的傩面具无不琦玮谲诡,充满着鬼气灵性,这是因为民间艺人不是用手而是用心灵来进行面具的制作,他们所创作的面具是要人们用强烈的情感来膜拜的神圣形象,是要人们相信并对此敬畏的超自然物。他们刀下的形象必然凝聚着制作者和信仰者的宗教情绪。因为神灵没有统一的规范,这就给民间艺人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机会,尽管每个艺人的造型五花八门,但手下创作的人、鬼、神形象都力求变形和夸张,目的是要信仰者在视觉上与神鬼产生心里距离。民间艺人认为,神灵本身存在于树身里,他们仅仅是用刀把它显露出来,因而,傩面具的美学趣味就在于这种写意的象征,造成了其放纵不羁的艺术风格。傩面具一般都具有鼓眼、立眉、高颧、大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河池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巴中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线路施工安全合同协议书
- 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临沧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佛山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ab卷
-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梧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台中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邢台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b卷)
- 2025至2030可穿戴生命体征监护仪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教师待岗人员管理办法
- 规培中医基础理论
-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包含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
- 2025至2030中国碳中和产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 食品生产许可培训课件
- 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
- 培训机构教师如何有效跟家长沟通
- 腾讯人力资源与组织管理体系
- 科室药品耗材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CA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