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西藏达孜县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西藏达孜县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西藏达孜县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西藏达孜县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西藏达孜县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改正确的一项是()①凭借海天使简单的外形与透明的身体,使它常被误认为水母类生物,但它其实属于贝类大家族。②这种贝类都有双翼,因此统称为翼族类的原因。③海天使刚孵出时,身体还带有硬壳,不过大约3天左右就会将壳永久丢弃,变成无壳贝类。④海天使即使身长不过1--3厘米,最大也不超过7厘米,但靠着间歇性的摆动双翼,居然能在比其身躯大好几千倍的水层,上上下下来回移动。上升的时候,它总能保持如天使般优雅的姿态,缓缓由深海游到冰层下。A.句子①删去“凭借” B.句子②在“因此”后面加上“被”C.句子③删去“大约”或“左右” D.句子④把“即使”改为“虽然”2.(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学校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B.近日,贵州一女导游嫌游客购物少,与游客起冲突后将游客赶下车的恶劣行径在网络上热传,很多人看后都不敢再到贵州去旅游了。C.昆明南二环高架改造工程将于2018年5月30日前完成施工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在2019年春节前完工实现通车,施工时间大约为8个月左右。D.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宏观调控、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的根本要求。3.(2分)“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一句话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位主人公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时说的。下列对这位主人公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丽达 B.朱赫来 C.保尔 D.谢廖沙4.(2分)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B.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他与老子被后人合称为“老庄”。C.《礼记》,战国至秦汉时期道家学说的汇编,相传是西汉年间的经学家戴圣编纂的。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文学大家,他的诗取材广泛,形式多样,通俗易懂。5.(2分)(题文)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夏季来临,为了避免学生溺水的事情不再发生,学校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B.成都的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炎热、最烦闷、最让人觉得漫长难熬的季节。C.通过每天下午的体能强化训练,使我们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D.青城山那葱茏的美景让我深深地沉醉,我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驻足欣赏。6.(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B.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C.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D.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1)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2)心乐之(_____________)(3)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4)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8、(3分)湖上晚归蒋士铨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猎猎西风动,湖心月乍生。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虽然无一字写秋、写晚,却紧紧把握住了暮秋黄昏时绵雨暂歇的特定景色。B.颔联“寒钟过雨声”化无形为有形,具体地传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钟声。C.颈联描绘了一幅晚来檐角下群鸟归来,已见树丛中的那一星灯火的画面。D.西风、湖心月等意象写出了湖上晚归所见的暮秋景致。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晴衬阴,渲染出湖岸周围阴沉、荒凉的气氛。B.“寒钟过雨声”一句运用通感手法,将听觉(钟声)转化为触觉(寒)。C.古人有所谓“移步换形”,颈联就是以人的“移步”暗写景的“换形”,表明人归来时已经很晚。D.全诗表达了诗人回家时的喜悦与兴奋之情。9、(7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南门外泥中歇。(白居易《卖炭翁》)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母亲的明灯邹凤岭①夜深人静时,我常会点亮母亲的那盏灯,聆听火焰哔哔剥剥的微音,一如听着亲人的细语。②那天,下起了细雨,乡村提前降下了夜色。我站在泥土垒成的屋子木门边,眺望旷野。母亲离家已经三天了。每个夜晚,我总是站在大门前,望向那条通往远方的路,盼着那盏灯火的出现。母亲是村子里唯一经常提灯走夜路的人。③那是半个多世纪前,乡村缺医少药,十里八乡才有一家诊所。加之交通不便,村上人家贫穷,人们有个伤风头疼什么的,就只能在床上躺着,依靠自身的抵抗力挺过去。妇女生孩子,也只能在家里,那是“儿奔生,娘奔死”的过程。母亲用她自学的助产术为乡亲们服务,一生中接生了婴儿无数,全都母子平安,创造出了她的人生奇迹。④一次偶然发生的事,让母亲成了乡村接生婆。在她30岁那年,日本鬼子“扫荡”进村,乡亲们躲进了茂密的芦苇荡。因受到惊吓,加之用力奔跑,邻居家的姐妹即将生产。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母亲自告奋勇助产接生,孕妇顺利产下了一对双胞胎。打那以后,左邻右舍有人家媳妇临产了就请母亲去帮忙,母亲成了方圆数里唯一的乡村接生婆。⑤在乡村,助产是件艰难的事。尤其在水乡,村民住地分散,出门都是小田埂连着独木桥的路,母亲裹一双小脚,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可以想见其艰难。然而即使是风雪交加的夜晚,有人家媳妇临产了上门求助,母亲也总是毫不迟疑,提着一盏油灯,踏着泥泞小道,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产妇家。⑥这一次,母亲外出助产接生,一去就是三天。我去上学,走过金家庄时,村上人家正庆贺喜得男丁,准备举行新生儿“洗澡礼”。走在老巷上,听得婶婶们议论:“大喜啊,生了个大胖小子。”“是啊,多亏了接生婆,母子得平安。”⑦在那个年代,乡村里不通电,都用油灯照明。多少个夜晚,我一觉醒来,还能看到母亲挑着豆粒大的油灯,聚精会神地绣虎头鞋。红色的鞋面,金色丝线绣成的虎头图案,栩栩如生。在新生儿的“洗澡礼”上,母亲总会送上她亲手做的虎头鞋。婴儿穿上了这鞋,美好的祝福洋溢了一屋子。⑧多年后,仍时常见母亲精心擦拭、轻轻抚摸那盏油灯。母亲说,赶走了侵略者,成立了新中国,我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70年来,家乡巨变,村上办起了合作医疗,建起了乡镇卫生院。现如今,乡村人家生孩子,都进了市里的三甲医院,医疗保障有了极大提高。时代变了,母亲老了,不用再做乡村接生婆了。⑨一天,镇卫生院派人把母亲接走,请她给医护人员上了一堂课。母亲的提灯作为历史的见证物,高高地悬挂在会场讲台的正中央。⑩思念母亲,便会想起那盏灯。我常常想,在寂寞的长夜里,有一盏明灯在,就不会迷路。(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05月04日)1.选文以“母亲的明灯”为题,有什么好处?2.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3.选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4.结合选文,分析第⑩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11、(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松鼠(节选)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②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者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臊到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A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递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③松鼠不躲避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在晴明的夜晚,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跑,玩耍,吃东西。它们也捕捉鸟雀,不是肉食善类,B常吃的是杏仁、子、榛子、榉实和橡栗。④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决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树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⑤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叉结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去;窝口上有一个圆雏形的盖,把整个寓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1.给下列句子填上适当的词语。它们________也捕捉鸟雀,________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结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3.画线句A、B都与松鼠的饮食有关,但作者为什么却分两处写?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名著阅读。1.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_________,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_____,以及他的妻子_____2.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13、(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但没有任何一次苦难能够打垮我们,最后都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节选自《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百年弹指一挥间,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无数青年学子怀揣满腔热血,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汇聚成推动国家前进的强大力量,大学生们通过集会罢课、游行请愿、街头讲演等集体活动的方式来表达爱国情怀。100年后的今天,在和平与繁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们会选择哪些方式来表达爱国情怀?“五四”前夕,新华网记者走进100所大学,对近2000名不同专业、年龄、生活背景的大学生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如下:调查对象情况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段演讲的对象主要是当代中国青年,从“青年”“青春”等词可见。B.这段演讲词表达的主要观点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C.从“调查对象情况”图中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对象是95后在校本科生。D.以上材料表明一百年来青年学子的爱国方式虽有不同但爱国情怀始终不变。2.与一百年前的青年学子相比,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气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要求:(1)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6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B【解析】

②句是句式杂糅,“因此”和“的原因”是两个句式,应该去掉“的原因”;或者去掉“因此”,并且在“因此”后面加上“被”。故选B。2、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病的辨析能力。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选项错误。B.语句正确。C.“大约”和“左右”重复啰嗦,删去其中任意一个即可。选项错误。D.词序不当,“实施宏观调控、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词序不当,正确的应该是“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选项错误。故选B.3、B【解析】

“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一句话是朱赫来到修路工地视察时说的。故选B。4、C【解析】

C.“战国至秦汉间道家学说的汇编”表述有误,应改为:战国末年至秦汉间儒家学著的汇编。故选C。5、B【解析】试题分析:B没有语病。A否定不当,“再发生”需要“避免”,删掉“不”。C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D语意重复,“停下脚步”与“驻足”重复。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6、B【解析】试题分析:B没有使用修辞手法。A“犬牙差互”比喻;C“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夸张、比喻、拟人;D“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排比、反复。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1)翻卷(2)以…为乐(3)像狗的牙齿那样(4)离开2.(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3.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卷”,重点实词,意为“翻卷”;“乐”,意动用法,以……为乐,意为“对……感到快乐”;“犬牙”,名词作状语,意为“像狗的牙齿那样”;“去”,古今异义,今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古义为“离开”。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两句中重点的词有:澈,穿透;布:照映;以,因为;清,凄清。3.本题考查对作者心情的理解概括能力。联系文章内容、主旨及写作背景作答。文章的主旨是作者含蓄地抒发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的心情。“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凄清环境中,自然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回答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也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和写作背景。遭到贬谪的柳宗元,内心是愤懑的,虽然游览山水可以暂时排遣心中的抑郁之情,但是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8、1.B2.C【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即可。B项理解不正确,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2.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词,逐句进行分析。C项理解不正确,古人有所谓“移步换形”,这里却以景的“换形”而暗写了人的“移步”。9、(1)缺月挂疏桐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2)心忧炭贱愿天寒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疏”“缥”“缈”“拣”“洲”“辙”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母亲”点明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3)“明灯”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3)“明灯”是母亲美好心灵和品质的象征。2.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油灯火焰发出的微音比作亲人的细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灯火焰声音的温和轻柔,衬托出深夜的寂静,表达出“我”对油灯的喜爱之情和对母亲的眷恋之情。3.(1)医术精湛,品德高尚。母亲用自学的助产术为乡亲们服务,一生中接生了婴儿无数,全都母子平安,创造出了她的人生奇迹。给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上课,油灯被高高挂在会场讲台的正中央。(2)聪明能干,勇于担当。母亲30岁时自告奋勇助产接生并成功,由此成为成了方圆数里唯一的乡村接生婆。(3)真诚善良,关爱他人。在新生儿的“洗澡礼”上,母亲总会送上她亲手做的虎头鞋。4.(1)结构上:照应开头,使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完整;篇末点题,深化了主题。(2)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深化了母亲的美好形象,揭示了母亲这盏“明灯”在“我”人生道路上的引领作用。【解析】1.考查标题的作用。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母亲的明灯”从结构上看,是贯穿全文的行文线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从内容上看,点明刻画的主要人物形象;从对主题的意义上看,“明灯”是母亲美好心灵和品质的象征。这样分几个角度作答,既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又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2.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聆听火焰哔哔剥剥的微音,一如听着亲人的细语”运用了典型的比喻修辞手法。也是环境描写,用油灯火焰声音的温和轻柔来衬托出深夜的寂静,也就是以声衬静的写法,同时还要答出对油灯的喜爱之情和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一定要答出此句的修辞手法对表达文章中心的意义。3.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文章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母亲接生了婴儿全都母子平安等情节中可概括出其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的性格特征。再如从母亲总会为婴儿送上她亲手做的虎头鞋等情节,可以分析出她真诚善良,关爱他人的性格特点。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4.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在结构上就有收束全文,照应开头的作用。在内容上就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一定要把文章所表达的中心答出来。即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突出强调了母亲这盏“明灯”对“我”人生的引导意义。【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11、1.虽然却2.运用拟人修辞,写了松鼠的动作,表现了松鼠的灵巧与能干,也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3.严谨。A句是说松鼠怎样吃东西,B句是说松鼠常吃的食物。【解析】1.本题考查运用关联词语。“捕捉鸟雀”与“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是转折关系,所以用“虽然……却……”。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种问题,首先对句子进行定性,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景物描写句还是人物描写句,其次结合该手法的表达效果和句子的含意分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首先可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运用拟人修辞,对松鼠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松鼠的灵巧,最后结合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分析作答。3.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品析能力。品析说明文语言,一般从准确性和生动性两个方面来考虑。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如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词语等。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A句“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递东西吃”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松鼠是怎样吃东西的;B句“常吃的是杏仁、子、榛子、榉实和橡栗。”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松鼠常吃的东西有哪些。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和严谨性。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冬妮娅丽达达雅2.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娅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来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第二位是他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丽达。还有一位是他的妻子达雅。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他身上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高尚的道德情操,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据此可作答。13、1.C2.一百年前的青年学子爱国的表达方式是组织或参加集体活动;当代青年学生的爱国表达方式强调(关注)提升自身修养,从自己做起。意对即可。【解析】1.考查对图表内容的分析。从材料二的图表看,本次调查对象是90后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故C项中的“调查对象是95后在校本科生”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一百年前,“大学生们通过集会罢课、游行请愿、街头讲演等集体活动的方式来表达爱国情怀”来表达爱国情怀。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的表达则可以概括图表显示的“学好知识,服务国家”“做好自己,尽绵薄之力”“从自己做起,维护国家形象”来概括作答。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范文:坚持天性质地坚硬、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这些是石头的本性,只有这样的石头才是自然的石头,才是真正的石头,能发挥石头真正的价值——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之美。而那些被海水淘洗过打磨过的卵石,纵有莹润的肌理,也失去本真、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即使它的美可以装点人们的生活,也不过是人们随时可以弃置的玩物而已。不泯的天性、不屈的自我构成人价值的一部分。昔日的放牛娃阿宝以毫无修饰伪作的原生态歌声夺得“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并登上春晚的舞台。虽然那儿有无数技艺娴熟、唱法专业的表演者,但他(她)们那些被训练过的好声音却都敌不过放牛娃发自内心的歌声,因为他(她)们离歌声的本性太远了,真正的音乐未必在乐谱上,有时却是在黄土高原的狂风中,那一声从胸腔喷薄出的呼喊,瞬息之间可以让人的心弦震颤。想起那一条条“北方的河”,是额尔齐斯河的冰寒汹涌,是黄河的浑涛翻滚,而张承志笔下的“我”正是在这些血性方刚的原始的河里找到自己,拾回本性;想起庄子笔下那些无用的大葫芦、弯弯曲曲的树,正是凭借这些不改变的天性,它们才得以与自然共存永生啊;想起在政局动荡之中,嵇康临行前从容索琴而弹的风姿,不知道青史之间被磨得圆滑平庸的卵石究竟有多少,但山峰上伫立的山石坚定永存。人也是一样,在岁月里、在世事里、在命运里挣扎着蜕变着,这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彻底地妥协,变成光滑的卵石,就彻底失去自己、迷失本性了。不必仍那么原始、遍布棱角,但每一个棱角每一分天性都是你与别人相区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