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物理学史_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物理学史_第2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物理学史_第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物理学史_第4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巩固练习:物理学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高中物理学史》梳理必修部分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的观点(即质量大的物体下落快)。他还通过构思的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的观点。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2、1687年,英国科学家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著名的三条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该规律称为。4、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科学家;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提出三大定律。6、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和法国天文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8、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选修部分一、选修3-1、3-2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的值。2、1752年,在费城通过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3、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4、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通过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5、1911年,荷兰科学家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6、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7、法国物理学家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和左手定则。8、荷兰则物理学家发现运动电荷产生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9、英国物理学家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10、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11、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发明了回旋加速器。12、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俄国科学家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即定律。13、1835年,美国科学家发现自感现象。三、选修3-51、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2、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效应,证实了(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样适用于微观粒子)。3、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5、1897年,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6、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m。7、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8、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9、1896年,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10、1919年,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11、1932年,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12、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3、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三、选修3-31、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一布朗运动,由此推断。

2、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3、热力学第二定律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填可能或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填可能或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还可表述为: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填增大或减小)的方向进行。4、1848年,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即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度转换关系为T=t+

K。5、气体实验定律科学家发现了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时的规律,写成公式为;科学家发现了气体发生等容变化时的规律,写成公式为;科学家发现了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时的规律,写成公式为。《高中物理学史》巩固练习1.(多选)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C.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感应电流遵从楞次定律所描述的方向,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2.伽利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下面关于伽利略的观点和研究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伽利略运用“控制变量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的论断C.伽利略最早提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D.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总体的思想方法是:对观察现象的研究→提出假说→逻辑推理→实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3.(多选)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规律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4.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首先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B.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得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D.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5.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伽利略首创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C.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量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6.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为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位移相加代表整个过程的位移,物理学中把这种方法称为“微元法”.下面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A.在计算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若电荷量分布对计算影响很小,可将带电体看做点电荷B.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过程中,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小段内认为弹簧的弹力是恒力,然后把每小段做功的代数和相加C.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过程中,控制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D.在求两个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那两个力的合力7.理想化模型是简化物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它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下列理想化模型建立的表述正确的是()A.质点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质量B.点电荷作为理想化模型忽略了物体的电荷量C.理想变压器忽略了能量损失D.理想电压表忽略了电压表的内阻8.物理学中在建立下列物理概念时,都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A.质点,电场强度 B.平均速度,点电荷C.弹力,电势 D.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9.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基本电荷的数值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E.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1132421309329816452625582436611924971600648210410.下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具有惯性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11.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环流假说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12.对玻尔的原子理论的评价和议论,不妥当的有()A.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为量子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B.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是引入量子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