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对世界保持微微喜悦的心情,知道在的生活里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小环境里也有的梦想﹣﹣这些卑中至尊,贱中之美,小中之大,丑中之美,坏中之好,需要微细喜悦的心情才能体会。A.匮乏深远而且 B.匮乏远大乃至C.贫困远大何况 D.缺憾长远乃至2.(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D.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3.(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就是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②历史文物并不只是历史的沉淀、岁月的陈酿,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③让人们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④而是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与人们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⑤博物馆善用优质文化资源,以丰富的活动接续传统A.⑤③②④① B.②④⑤①③ C.③⑤④②① D.②①⑤④③4.(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抓住了主要矛盾,就牢牢把握了事物发展方向。②认准的、看好的事情,毫不犹豫、毫不放松地去抓去干。③否则,迟缓犹豫、畏手畏脚,走一步退三步,就会错失战机,贻误大事,让“有所为”变为“无所作为”。④所以,该“有所为”时,就要“敢为”“快为”。A.②③①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5.(2分)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A.“记”是古代散文的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其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抱负或阐述某种观点。B.庄子,名周,秦汉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主张“天下为公,天下无恶”,和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C.昊伯箫《灯笼》文中的“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作者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作家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D.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公认的当代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6.(2分)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B.作为时代的镜子,网络流行语也反映出民众的利益诉求。C.不动脑筋,不认真思考,提起笔来就写,怎么能写出中心明确、层次分明的文章不是很清楚吗?D.如何将各种弯曲的木料进行严丝合缝的连接,正可以体现大木匠师的营造智慧。7.(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B.元宵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了下来,周而复始,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劳作。C.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江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D.人与人之间应相互理解,和睦相处,不应挑拨离间、搬弄是非。8.(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冗杂(chén)陨石(yǔn)咀嚼(jué)龟裂(jūn)B.磅礴(bó)潺潺(chán)追溯(shuò)缄默(jiān)C.铸(chóu)驰骋(chěng)懈怠(xiè)缭绕(liáo)D.翌日(yì)旷野(kuàng)喧哗(huá)挂罥(juàn)9、(4分)结合下面的语境和括号里提示的内容,概括出相应的成语。(1)泰山之巅的景色令人____________(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2)一些过去种群繁盛的野生动物,由于被大肆捕杀,已经逐渐_____________(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了。(3)这个艺术家是个___________(形容不注意服饰、容貌的整洁)的人,难得见他剃须理发。10、填空。(8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2)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3)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_。(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8)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别忘了“精神颜值”陈鲁民①颜值高者处处沾光,当明星容易走红,找工作额外加分,做销售更好出货,似乎干啥都占便宜。所以,时髦的人出门则描眉画眼,约会则浓妆淡抹。要说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可是,人毕竟都是活在灵与肉两个层面,在高度关注肉体颜值的同时,也别忘了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②倘若说一个人的肉体颜值是父母给的,无法选择,听天由命,精神颜值则是自己挣的,好赖妍媸都要由自己全权负责。一个人如果其貌不扬,颜值不能秀外,那就想法子争取“慧中”,用知识、才华、成就让人刮目相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呢?③多读书,可美颜。北宋诗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可见,不读书人会变丑,就是天生的潘安之貌也会变成张松之容,西施之颜也会变成东施之貌。而多读书,勤思考,广学识,明事理,则会使人胸有沟壑,面有光泽,神采飞扬,充满自信,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④勤养心,可增色。清朝学者萧抡说:“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养心,就是涵养心性,强健心智,净化心灵,端正心术,保持精神健康。可通过读书、教育、反省、觉悟来摄取,也可通过效法先贤、追慕英雄来植入。具体来说,自强不息养进取心,寡欲戒贪养洁净心,宠辱不惊养平常心。心养好了,营养丰富,自然会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光彩照人。⑤广见闻,可添彩。人生要多游历,行万里路,遍览大好河山,可淡看云卷云舒;多经事,历千般苦乐,“惯看秋月春风”,能做到宠辱不惊。足迹遍布名山大川,可“一览众山小”,开阔心胸;身影留得名胜古迹,能“坐看云起时”,荡涤污秽。唐人张说,被贬岳州,因饱览大好江山,贴近黎民百姓,诗文进步神速,佳作迭出,精妙奇美,人亦显得神采不俗,气势豪放,骨骼清奇,面容姣好,被时人誉为“得江山助”。见多识广的人,不会大惊小怪,走南闯北的人,不怕大风大浪,他们的脸上平静、安详,呈现出一种成熟稳重的美。⑥俄国作家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生而为人,就应内外兼修,秀外慧中,既需要颜值美,也需要精神美。1.通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第①段从“颜值高者处处沾光”的现象谈起,有什么作用?。3.请简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4.第一段加点的“似乎”能否删去,为什么?12、(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古城信步李剑锋①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不久前,我踏上了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雨后的古城笼罩在幽情逸韵的氛围中,如同一幅中世纪风景油画。②古城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座位于云贵高原西部苍凉群山之中的古城,完好地保存了原来的城市架构。古城的一些房屋,经风历雨,千年不衰,古韵犹在,成为建筑活化石。因此,古城又有“活着的古城”之称。在我国所有城镇中,只有丽江古城与山西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③恍如梦境的古城,吸引了海内外游客陶醉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间,如痴如醉地呼吸远古空气,聆听纳西古乐,鉴赏东巴文字,领略滇西风情。④古城依着狮子山、象山、金虹山而建。街道连接小巷,小巷衔着万户门洞。门洞内为“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的纳西宅院。宅院既有北京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情调。这些蕴含纳西传统母房文化的宅院,主要由平房、妹楼、明楼、骑厦楼、古宗楼等组成。望着这些房子,我感觉到纳西民族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民族,她奇迹般地将东巴经书、东巴古典舞蹈、东巴音乐以及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东巴象形文字等完整地保存下来。⑤古城还是一座水中之城。我循着叮叮咚咚的水流声,走进了古城新华街。与江南水乡平静的水不同的是,古城的水是湍急地流着的。尽管水流急,但河岸很低,两岸绿树婆娑,垂柳依依。⑥古城的河上,有很多桥。桥是古城的神来之笔,它使古城充满灵性。在草丛中,在垂柳间,那一座座桥就像一条条彩虹,把古城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了蓝天、白云、绿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⑦到了阿余灿至大石桥一段的街道,我信步走上大石桥的桥头,往南眺望,古城北面的玉龙雪山直指苍穹,发出的炫目银光,折射得古城迷离而神奇。当我调整视线往桥下看时,惊呆了:河水留有雪山的倒影。抬起头,眼前的景色使我又醉了:河道上,一座座古栗木板桥离河面很低,掩藏在绿柳草丛中。河水碰撞岸堤溅起水花,洒在桥板上,增添了桥的鲜活情趣。就在这时,一曲空灵飘逸的纳西古乐,从不远处漫了过来,流遍我全身,沁入我肺腑。⑧随着音乐,我踅进一间古乐馆,择个临窗见河的位置坐下,一边品着清茶,一边聆听着台上十余位年逾古稀的纳西乐师的演奏。一曲曲古奥的音乐,使我尘念尽除,心静如水。⑨从古乐馆出来,行到大石桥至百岁坊的小巷时,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光滑、陡斜,顺着栗木板桥,望向对岸,纳西民居从河岸砌起,墙上攀满藤本植物,疏影横斜。在白沙铜街至“刮当阁”匀水处街道,水声大了起来。西河水流到这里,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刮当阁”匀水处两岸,种满粉团花树和柳树。柳条缠花枝,在风中轻轻起舞,微微发出簌簌声,蝴蝶翩翩翻翻,辨不清是花还是柳……这又是古城一处独特的景观。⑩傍晚时分,我走出古城,来到华灯高照的广场。这时,天又下起雨来,雨点打在身上,既像为我洗尘,又像为我洗礼。对我来说,古城之行,不就是一场文化洗礼吗?⑪雨中飘来的纳西古乐,显得更加悦耳,更加醉人。1.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向读者介绍丽江古城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介绍。2.“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联系全文看,“别具一格”体现在哪些方面?3.品味分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西河水流到这里,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溅起了一片片水花。4.作者在第⑩段说“对我来说,古城之行,不就是一场文化洗礼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3、(12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小题。西湖绸伞①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携带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②伞,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据说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制作。古代的伞又称为“盖”,它和扇一样,最初是用鸟的羽毛制成。随着丝织品的出现,才逐渐采用罗绢作伞。发明了纸以后,油纸伞又风行起来。明清时代,我国制伞业尤为发达,从这时起,不少小说和戏曲都有写到伞。众所周知,《白蛇传》中许仙借伞的故事,就发生在杭州西湖断桥边。③西湖绸伞创制于本世纪30年代初,据说是由都锦生丝织厂工人竹振斐创作的,由于选料得当,制作精细,别出心裁,一上市就受到人们欢迎。到了1935年春天,杭州出现了第一家专门制造绸伞的作坊,这就是著名的“竹氏伞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办起了国营杭州西湖伞厂,又成立了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西湖绸伞组,有400多名职工,10多名研究人员,年产绸伞60万把上下,其中出口的占三分之二。由于提高了制伞技艺,绸伞越制越精,目前国际市场上虽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撑收自如的自动伞,但西湖绸伞仍以其独特风格,博得人们喜爱。④西湖绸伞选料考究,制作精巧。它的圆形是采用特制的伞面绸作的。这种伞面绸薄如蝉翼,织造细密,透风耐晒,易于折叠,色彩瑰丽,单是染色就有湖色、墨绿、果绿等颜色。仅仅是描绘山水、风光、花鸟、人物等图案就有西湖十景、古代仕女、龙凤、奔马、梅雀、蝴蝶等数十种,这是其他伞所望尘莫及的。伞骨则采用江南独特的淡竹制成,这种竹篾质细洁,色泽玉润,有枣红、桃红、天蓝、桔黄等20多种颜色,烈日曝晒也不会弯曲。在伞面上还采用喷、刷、绣、画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制作一把外型美观的西湖绸伞,要经过选竹、制伞骨、上伞面三大阶段。选竹,俗称“号竹”。每年伞厂会派出有经验的老师傅,到余杭、奉化、安吉、德清等淡竹产地,翻山越岭,在竹林中寻觅,挑选具有三年以上竹龄、粗细在五六公分、色泽均匀、没有阴阳面和斑疤的淡竹,过嫩、过老、过大、过小的竹都不能要,真是“百里挑一”,这样的淡竹每株仅取中段2至4节作伞骨。加工成伞骨要经过擦竹、劈长骨、编挑、整形、劈青篾、铣槽、劈短骨、钻孔等到十多道工序。一把绸伞35个根骨,每根骨4毫米宽。如果把一段竹劈成了36根,就需要“抽骨”以保持竹筒圆润,竹节平整。上伞面要经过缝角、绷面、上架、剪绷边、穿花线、刷花、摺伞、贴青、装杆、包头、装头、装柄、打钉口等十六道工序,道道工序都必须全神贯注,不得马虎。这样制成的伞重量只有半斤左右。收拢时,彩色的绸面不外露,伞骨恰好还原成一段淡雅的圆竹,结节宛然,十分朴素大方。撑开时,伞面五光十色,有的绯红如旭日一轮,有的蔚蓝同晴空一色,有的青绿像碧水一泓,美不胜收。⑤西湖绸伞的品种很多,有遮阳、遮雨的日用绸伞,有五彩缤纷的彩虹伞,有舞蹈演员在台上撑打的舞蹈伞,也有杂技团演员走钢丝用的杂技绸伞等。(链接材料)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拓,新的制作方法、新的材质、新的工艺层出不穷,使得我国的民间艺术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但在这种市场化的过程中,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有两点担心:一是市场放开后,各类民间艺术品的传承人过于盲目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互学”过程中,自己一些本来非常有地方和地域特色的东西就给丢失了。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手工的东西用机器来代替。比如牙雕、玉雕、石刻等,一旦用机器代替,很快就能生产出来,批量赚钱,但手工的东西没了,内涵也就没有了。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是从创制历程、材料选择、制作方法和品种样式四个方面介绍西湖绸伞的。B.最早的西湖绸伞是用羽毛制作而成的,后来才改成以竹作骨,以绸张面。C.制作西湖绸伞,必须经过选竹、制伞骨、上伞面三大阶段的工序才能完成。D.符合一定的竹龄、粗细、色泽要求,没有阴阳面和斑疤的淡竹才会被西湖绸伞选用。2.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结合链接材料,请你谈谈西湖绸伞受人们欢迎的原因。三、写作。(50分)14、作文守望是母亲起早贪黑辛苦操作的背影,守望是老师头上新添的白发,守望更是你孜孜以求的梦想。守望亲情,守望责任,守望未来……请以“守望”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得出现学校、班级、姓名等敏感信息;3.不得抄袭,套作;4.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B【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辨析能力。第一个空,“匮乏”缺乏,贫乏,困乏,多用以指物资;“贫困”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称之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现象;“缺憾”指不够完美、令人遗憾之处。联系后面的句子“便宜的食物也有好的味道”可知,此处语境是指物资缺乏,故选“匮乏”。第二个空,“深远”“远大”“长远”三个词中,与下文中“梦想”搭配恰当的应该是“远大”。第三个空,“而且”“何况”“乃至”都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一般“而且”使用的时候前面应有“不但”;“何况”是分句间的递进;词语的递进应该用“乃至”。综合以上分析,对照四个选项,B与之一致。故选B。2、C【解析】
A.语序不当、把“掌握、接受和理解”改为“接受、理解和掌握”。B.重复赘余,用词不当。把“举行的”。把“告诉”改为“宣布”。D.用词不当。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趋之若鹜: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故选C。3、B【解析】
本语段论述的对象是“历史文物”,②点明了写作对象,应位于句首,排除AC;④中的“而是”紧承②中的“不是”,③中的“让”紧承①中的“就是要让”,排除D。故选B。4、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仔细阅读这段话,句①是“因”,句④是“果”,然后句②从正面具体论述怎样“敢为”“快为”,句③从反面进行论述。据此分析排序为①④②③,选C。5、B【解析】
“天下为公,天下无恶”是儒家的思想。故选B。6、C【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C项有语病,句式杂糅,删去“不是很清楚吗?”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7、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用在此句不恰当。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8、D【解析】
A.冗杂(rǒng)。B.追溯(sù)。C.铸(zhù)。故选D。9、(1)叹为观止(2)销声匿迹(3)不修边幅【解析】
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对阅读时遇到的词语要利用工具书解决并进行归类整理。这样,作答时就能得心应手。“叹为观止”的意思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销声匿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不可作“消声匿迹”。“不修边幅”意思是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10、(1)城阙辅三秦;(2)黄发垂髫;(3)悄怆幽邃;(4)教然后知困;(5)蒹葭萋萋;(6)骈死于槽枥之间;(7)布衾多年冷似铁;(8)系向牛头充炭直。【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阙,蒹。二、阅读理解。(42分)11、1.在高度关注肉体颜值的同时,也别忘了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或“别忘了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答标题亦可)2.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在高度关注肉体颜值的同时,也别忘了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从生活中常见现象谈起,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先提出观点“多读书,可美颜”,再引用黄庭坚名言佐证观点,接着从反面论述不读书之弊,最后从正面论述读书之利。4.不能删去,似乎暗含否定,强调未必“干啥都占便宜”,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论点,既要关注肉体颜值,也要提升“精神颜值”。【解析】1.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炼,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中间部分以及标题。从文中“可是,人毕竟都是活在灵与肉两个层面,在高度关注肉体颜值的同时,也别忘了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这句话来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高度关注肉体颜值的同时,也别忘了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做答。从内容上看,“颜值高者处处沾光”的现象说明了一个人颜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如“当明星容易走红,找工作额外加分,做销售更好出货”;从结构上看,引出下文对中心论点的论述,即在高度关注肉体颜值的同时,也别忘了提升自己的“精神颜值”。3.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即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在第三段中,作者先是提出了观点,即“多读书,可美颜。”,然后,引用了黄庭坚的名言,即“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进行论证,接着从反面论证了不读书的危害-----不读书会变丑,最后从正面论证了读书的好处,即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4.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需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去做答。从表层义看,“似乎”是好像的意思,并不是一个定论,即不一定干啥都能占便宜,如果删去,就不能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从深层义看,可以引出下文对中心论点的论述。12、1.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先写出对古城的整体感受,然后依次写了纳西宅院、古城新华街、古城的桥、古乐、纳西民居及“刮当阁”,最后走出古城来到广场。(作者行踪及主要景观写出来既可)。2.①成为建筑活化石的房屋;②古色古香的街巷;③丽江是水中之城;④拥有古老而丰富的民俗文化。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西河水比作野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水的湍急,表达出作者对丽江的喜爱之情。4.作者游览了丽江古城,领略了古城保存的原始风貌、古城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艺术魅力,自己的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所以作者说此次古城之行“是一场文化洗礼”。【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的线索。作者先是对古城做了整体的介绍,根据文中“我循着叮叮咚咚的水流声,走进了古城新华街。”、“到了阿余灿至大石桥一段的街道,我信步走上大石桥的桥头”、“随着音乐,我踅进一间古乐馆,择个临窗见河的位置坐下”、“从古乐馆出来,行到大石桥至百岁坊的小巷时”、“傍晚时分,我走出古城,来到华灯高照的广场。”可知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2.本题考查对关键信息的提炼。根据“古城的一些房屋,经风历雨,千年不衰,古韵犹在,成为建筑活化石”、“恍如梦境的古城,吸引了海内外游客陶醉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间,如痴如醉地呼吸远古空气,聆听纳西古乐,鉴赏东巴文字,领略滇西风情。”、“城还是一座水中之城”等句子进行归纳。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需要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用词角度等方面去作答。从“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这句话可知,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西河水的湍急,表达了作者对古城的喜爱之情。4.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需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去作答。从表层义看,我来到古城游玩,见到了美景,同时也领略了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为之震撼;从深层义看,古城保存的原始风貌、独特的民俗习惯以及壮丽的自然风光,不断地净化着我的心灵,让我的精神得到了升华。根据以上内容作答即可。13、1.B2.打比方或举例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撑开时的西湖绸伞五光十色、美艳动人的特点。3.具有精良的制作方法;选用优质的材料;保留传统的工艺技术;保留着地域特色风格;蕴含着人文内涵。【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筛选。最早的伞是用鸟的羽毛制成的,但最早的西湖绸伞并不是用羽毛制成的。故选:B。2.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或举例子,生动形象地写出撑开时的西湖绸伞五光十色、美艳动人的特点。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点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做假设等。运用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找出合适的内容即可。如可从制作方法、优质的材料、传统技术、地域风格、人文内涵等角度作答。三、写作。(50分)14、守望深秋的雨总是那般蒙蒙眬眬地飘着,薄纱一般地笼在每一处静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用电服务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委托内部审计服务合同协议书6篇
- 2025年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理论知识)经典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施工项目管理案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焊工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题库
- 2025年几何形体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针灸医院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橡塑保温材料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秋季营销力量
- 中国乐杀螨项目创业计划书
- 蒙古族民俗风情
- 全国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节 《设计创意挂件》教学设计
- 餐饮服务员工岗位培训教材汇编
- 2025年园林绿化工(二级)职业技能鉴定机考仿真500题(附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配件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报告
- 邮政快递安检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广西邕衡教育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施工导师带徒汇报
-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完整版)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故事教学探究课件
- 电厂入场安全培训要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