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1页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2页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3页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4页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分)关于家用电器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电饭煲的电热丝最好选用超导材料

C.电视机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D.电吹风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2.(2分)估测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是50g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1.5m

C.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6V

D.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3m/s

3.(2分)如图是一个风力发电机模型。风吹过时,扇叶转动,小灯泡发光。下列选项中哪

幅图的工作原理与它相同()

风A

导体棒,,

A光滑演一星J

B,马这E

导体棒盖

C.厂

4.(2分)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

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塞”

C

竹筒

Bo

甲乙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r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5.(2分)2020年6月30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定点地球同步轨道。对

卫星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6.(2分)每一种经历都像一幕美丽的风景,就像每一幕美景的背后都有很多美丽的故事一

样。在这些美的背后,都包含着深奥的科学哲理。下面关于光现象的美景描述,原理属

于光直线传播的是()

A.匡衡凿壁偷光洞庭水月一色

沙漠海市蜃楼雨后七色彩虹

7.(2分)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变化而改变

C.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D.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8.(2分)下列四幅图呈现的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几种实验方案,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木板

\|木块上

毛巾

A.通过甲、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B.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C.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D.通过乙、丁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9.(2分)如图所示;小伙伴们在玩滑板车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

A.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

C.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0.(2分)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大

B.向桌上的空杯加水,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C.往装水的杯子中加盐,杯底受到的压强不变

D.人在站立时抬起一只脚后,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II.(2分)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

和时间。下面图中的四个图象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2.(2分)如图为工地搬运砖头的独轮车,人抬起车把时,车体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关于

这个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握的位置靠近把手末端时更费力

B.砖头的位置远离车轮时抬起更省力

C.轮子的中心是杠杆的支点

D.图中拉力F大于重力G

13.(2分)下列图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使用验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后端的金属部分

B.人应远离断线后落地的高压线

C.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上

D.不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灯

14.(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C.清晨结露冰雪消融

15.(2分)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块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16.(2分)需要制作一个具有如下功能的选答器:单选题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答案,与两个

答案对应的红绿灯分别由Si,S2两个开关控制,选择哪个答案就闭合对应的开关,使相

应的灯发光。下列设计简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17.(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Si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灯Li、L2串联

B.电流表Ai和A2示数相等

C.断开Si后,电流表Ai示数变小

D.断开Si后,电流表A2示数变小

18.(2分)如图所示分别是小明家上月初和上月末电能表的示数。结合表盘上的信息可知,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kW-h

I。⑶5|“6|口0|5|6|4|7回

电子式单相电能表电子式单相电能表

220vl0(40)A50Hz220V10(40)A50Hz

1600impkW-h16W睛

指示灯

A.小明家电能表的功率是2200W

B.小明家上个月消耗的电能为IOllkW・h

C.电能表上指示灯闪烁800次,表示家庭电路消耗电能0.5J

D.电能表上指示灯闪烁的次数越多,说明电路中消耗的电能越多

19.(2分)如图所示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i比灯L2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i

C

A.灯Li的电阻比灯L2的电阻小

B.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大于BC两点间的电压

C.灯Li的实际电功率比灯L2的实际电功率小

D.诵过A点的电流大于通过B点的电流

20.(2分)如图是小亮设计的“挂钩式电子秤”的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

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滑片P与挂钩固定在一起。不挂物体时,滑片P在R2最上端。

挂上物体时,滑片P随挂钩向下移动。在电子秤量程范围内,则()

A.不挂物体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

B.所挂物体越重,电流表示数越大

C.所挂物体越轻,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越大

D.所挂物体重量发生变化,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21.(4分)疫情期间,小明的爸爸在外地就地过年,小明在家帮妈妈准备过年。

(1)在乘公交车买菜时,他看到车右侧骑自行车的人在后退,这是以为参照

物的。

(2)超市售卖的袋装油的标识如图所示,小明买同家后用电子秤称其质量为426.5g,将

酱油倒出后称空袋的质量为6.5g,该品牌的酱油的密度为。

(3)到家后小明立刻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说明了。

(4)小明掀开蒸锅的锅盖后,手被烫的很痛,同时手上有水珠,说明液化现象会

热量。

炒菜冻拌,轻松出好味!

・造修油》含

22.(2分)图中物体A重为N,弹力产生的原因是弹簧发生了

0t-o

1二二1

2:r2

3T

44r4

5-二5

23.(2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纸板要放置在

平面镜上;图中反射角度数为

24.(2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的

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茶壶是利用原理工作的。

25.(2分)如图所示,用200N的拉力F把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2m,此时拉力F所做的

功为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26.(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塑料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看到

瓶内出现白雾。此时,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能,与四冲程内燃机

(选填“压缩”或“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27.(2分)某同学用两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连接串联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灯

不亮。为了查找原因,老师帮助他用导线分别连接a、b和b、c.连接a、b时,两灯不

亮,连接b>c时,Li很亮,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两灯都不亮时,a、b两

点之间的电压是Vo

Li为

——I卜/-------

S

28.(2分)小军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当电路正常工

作且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产生的热量多;若通过R1的电流为1A,通电时间

为ios时,阻值为ion的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J。

10Q

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题(29题2分,30题4分,31题5分,32题7分,33题6分,共

24分)

29.(1分)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小球由a点沿轨道滚下,请画出小球运动至最高点c

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30.(1分)在图中画出A点的电流方向。

31.(4分)小明和小亮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委|川||“甲||而舸||川甲川|川平川||希川川平川||郁Ti|iinpi叫川平川|川||\

切OcmlO2030405060708090100限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o

(2)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了这一

成像规律;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

的像,应将光屏向移动。

(3)小亮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

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

32.(5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

容器(图中用虚线形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实验前,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两种液体吸热的多少可通过(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

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

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

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温较高。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

供暖物质,则应选择液体。

33.(7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②③④⑤

(1)如图①,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则物体受重力

是4N,依据是。若此时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体将«

(2)分析(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的深度无关。

(3)分析③⑤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4)若先完成实验②,再完成实验①,则测得的浮力将(选填“偏大”或“偏

小”)。

(5)根据图中实验数据计算出物体的质量为kg,密度为kg/m\(g

=10N/kg)

34.(6分)小明和小华一起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器材有新干电池两节,5。、10。、20(1

的定值电阻各一只,“20Q1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电路补充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减小;

(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到最端。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

压,可能是定值电阻R出现了故障;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I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

乙所示,大小为A;

(4)小明逐一将10C和20Q的电阻接入电路,继续进行实验。当C的电阻接入

电路后,无法将电压表示数调节到IV.于是,他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重新依次进行

实验。调节后的电压值应该不低于V;

(5)实验结束后,小华觉得可以通过调整顺序来避免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顺序

是。

四、计算题(34题10分,35题8分,共18分)

35.(10分)外卖小哥小明的质量为60kg,摩托车质量为150kg。(g=10N/kg)

(1)小明摩托车停在快餐店门前的水平地面上,摩托车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50cm2,求

摩托车对地面的压强。

(2)小明将30kg的外卖装上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1000m,行驶时受到的阻

力为总重力的0.1倍,消耗的生物燃料30mL,求生物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和摩托车

发动机的效率。(pj«i4=0.8X103kg/m3,q=4.0X107J/kg)

36.(8分)如图甲所示为某电烤箱的内部简化电路,Si为自动控制开关,Ri和R2均为电

热丝,图乙是电烤箱正常工作时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求:

(1)低温挡工作时的功率。

(2)电热丝R2的阻值。

(3)15min内电烤箱消耗的电能。

(4)若开始工作时实际总电流为9A,试计算电热丝R2的实际功率。(电热丝的电阻保

持不变)

fI/A

10---------1

6---------!i

II

-1——'——:----►

05101511nin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分)关于家用电器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B.电饭煲的电热丝最好选用超导材料

C.电视机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D.电吹风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解答】解:A、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A正确;

B、超导体的电阻为零,而电热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所以超导体不能用作电

热丝,故B错误;

C、电视机靠接收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来完成信号的接收并工作的,故C正确;

D、电吹风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故D正确。

故选:Bo

2.(2分)估测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是50g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1.5m

C.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6V

D.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3m/s

【解答】解: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

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

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故C不符合实际;

D、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l.lm/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3.(2分)如图是一个风力发电机模型。风吹过时,扇叶转动,小灯泡发光。下列选项中哪

幅图的工作原理与它相同()

【解答】解:A、如图电路中有电源,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故A错误。

B、如图是电流磁效应,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线圈匝数关系,故B错误。

C、如图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是

电磁感应,故C正确。

D、如图是奥斯特实验,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D错误。

故选:C»

4.(2分)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

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解答】解:A、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振

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吹出的哨音响度由吹管口的力度决定,故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响度,故C

错误;

D、吹出的哨音响度由吹管口的力度决定,若吹的力度相同则响度相同,若吹的力度不同

则响度不相同,与拉动活塞无关,故D错误。

故选:Bo

5.(2分)2020年6月30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定点地球同步轨道。对

卫星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解答】解:

卫星从地面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卫星是加速升空的,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

增大;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卫星升空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

弹性势能;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增大。

故选:B„

6.(2分)每一种经历都像一幕美丽的风景,就像每一幕美景的背后都有很多美丽的故事一

样。在这些美的背后,都包含着深奥的科学哲理。下面关于光现象的美景描述,原理属

于光直线传播的是()

A.匡衡凿壁偷光B.洞庭水月一色

沙漠海市蜃楼雨后七色彩虹

【解答】解:A、匡衡凿壁偷光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A符合题意;

B、洞庭水月一色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折射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南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7.(2分)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变化而改变

C.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D.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解答】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A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物体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像的大小也不发生变化,

故B错误;

C.本实验中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C错误;

D.为探究物与像的大小关系,需要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故D正确。

故选:D。

8.(2分)下列四幅图呈现的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几种实验方案,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甲、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B.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C.通过乙、丙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D.通过乙、丁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解答】解:A、通过甲、乙对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通过簧测力

计示数表现摩擦力的大小,由此可知,通过甲、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

大小的影响,故A正确;

BC、通过乙、丙对比,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相同,压力大小不同,两个变量,因此不能

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故BC错误;

D、通过乙、丁对比,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同,压力大小不同,两个变量,因此不能探究接

触面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故D错误:

故选:A»

9.(2分)如图所示;小伙伴们在玩滑板车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

C.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解:

A、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蹬地时,人的脚对地施加了一个力,使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对人的脚产生了一个支

持力,所以该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故B正确;

C、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的原因是车受到阻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

动状态,而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

D、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人和车将做匀速直线运

动,故D正确。

故选:BD。

10.(2分)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大

B.向桌上的空杯加水,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C.往装水的杯子中加盐,杯底受到的压强不变

D.人在站立时抬起一只脚后,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解答】解:A、气体的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故A错误;

B、向桌上的空杯加水,杯子和水的总重力变大,而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杯子和水的总重

力,故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由于受力面积不变,则由p=E可得,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

S

大,故B正确;

C、往装水的杯子中加盐,当盐溶解后,盐水的密度变大,而盐水的深度几乎不变,由p

=p淞gh可得,杯底受到的压强变大,故C错误;

D、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人的重力,当抬起一只脚后,人与地面的受

力面积减小,由p=E可得,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大,故D错误。

S

故选:B。

11.(2分)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

和时间。下面图中的四个图象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答】解:①的图象是s-t图象,说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②的图象是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说明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的图象是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的图象是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②③。

故选:C«

12.(2分)如图为工地搬运砖头的独轮车,人抬起车把时,车体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关于

这个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

A.手握的位置靠近把手末端时更费力

B.砖头的位置远离车轮时抬起更省力

C.轮子的中心是杠杆的支点

D.图中拉力F大于重力G

【解答】解:

A、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手握的位置靠近把手末端时,动力臂大,则动力小,

更省力,故A错误;

B、砖头的位置远离车轮时,此时的动力臂和阻力大小不变,阻力臂变大,根据杠杆的平

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抬起更费力,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整个杠杆是绕轮子的中心转动的,所以轮子的中心是杠杆的支点,故C

正确;

D、图中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小于阻力,即F小于G,

故D错误。

故选:Co

13.(2分)下列图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L(火线)

ABCD

A.使用验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后端的金属部分

B.人应远离断线后落地的高压线

C.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上

D.不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灯

【解答】解:

A、使用验电笔时,手要与笔尾金属体接触,这样才能辨别零线和火线,故A正确;

B、人靠近断线后落地的高压线,易发生跨步电压触电,所以人应远离断线后落地的高压

线,故B正确;

C、控制灯泡的开关要接在火线上,开关断开时,灯上没有电,便于维修或更换灯泡,图

中接反了,故C错误;

D、生活用水是电的导体,用湿布擦正在工作的电灯时,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发生触电

事故,故D正确。

故选:Co

14.(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解答】解:A、湿手烘干是手上的水汽化为水蒸气,故A正确。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C错误。

D、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Ao

15.(2分)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块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内能,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A错误;

B、内能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有关,故B错误;

C、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与物体内能多少无关,故C错误;

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是能量发生了转移,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

体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Do

16.(2分)需要制作一个具有如下功能的选答器:单选题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答案,与两个

答案对应的红绿灯分别由Si,S2两个开关控制,选择哪个答案就闭合对应的开关,使相

应的灯发光。下列设计简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解答】解:单选题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答案,与两个答案对应的红绿灯分别由Si,S2两

个开关控制,红灯和绿灯都能各自独立工作,所以这两个灯泡是并联的,控制灯泡的开

关都接在各自的支路中,故A正确。

故选:A。

17.(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Si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灯Li、L2串联

B.电流表Ai和A2示数相等

C.断开Si后,电流表Ai示数变小

D.断开Si后,电流表A2示数变小

【解答】解:

A.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Si后,Li与L2并列连接即为并联,故A错误;

B.闭合开关S、Si后,电流表Ai测Li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表A2的示数大于支路电流表

Ai的示数,故B错误;

C.断开Si后,电路为Li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均测通过Li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Li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i的示

数不变,故C错误;

D.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断开Si后,电路的总电流变小,

则电流表A2示数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18.(2分)如图所示分别是小明家上月初和上月末电能表的示数。结合表盘上的信息可知,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kW-h

I。I5|5|4|6|臼0I5I6|4|7|回

电子式单相电能表电子式单相电能表

220V10(40)A50Hz220V10(40)A50Hz

1600impkW.h1600impkWh|>O

指示灯

A.小明家电能表的功率是2200W

B.小明家上个月消耗的电能为1011kW・h

C.电能表上指示灯闪烁800次,表示家庭电路消耗电能0.5J

D.电能表上指示灯闪烁的次数越多,说明电路中消耗的电能越多

【解答】解:

A、电能表时测量电路中消耗电能的仪表,几乎不消耗电能,电功率几乎为0,更不会达

到2200W,故A错误;

B、小明家上月消耗的电能为:5647.8kW・h-5546.7kW・h=101.1kW・h,故B错误;

C、1600imp/(kW,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l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1600次。指示灯

闪烁800次时,家庭电路消耗的电能:W=_^2_kW・h=O.5kW・h,故C错误;

1600

D、1600imp/(kW・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l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1600次,则电能

表上指示灯闪烁的次数越多,说明电路中消耗的电能越多,故D正确。

故选:Do

19.(2分)如图所示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i比灯L2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iL2

——I——

A.灯Li的电阻比灯L2的电阻小

B.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大于BC两点间的电压

C.灯Li的实际电功率比灯L2的实际电功率小

D.诵过A点的电流大于通过B点的电流

【解答】解:

由图知,两灯泡串联;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所以通过L1的电流等于通过

L2的电流,故D错误;

Li比L2更亮,说明Li的实际功率较大,而电流相同,根据P=UI可知,灯Li两端的电

压较大,即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大于BC两点间的电压;

由I=U可知,灯Li比灯L2的电阻大,故B正确,AC错误。

R

故选:B»

20.(2分)如图是小亮设计的“挂钩式电子秤”的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恒定,Ri为定值

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滑片P与挂钩固定在一起。不挂物体时,滑片P在R2最上端。

挂上物体时,滑片P随挂钩向下移动。在电子秤量程范围内,则()

A.不挂物体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

B.所挂物体越重,电流表示数越大

C.所挂物体越轻,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越大

D.所挂物体重量发生变化,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解答】解:

由图知,定值电阻Ri、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

电路中的电流;

A、不挂物体时,滑片P在R2最上端,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则电压表示数为0,

故A错误;

B、所挂物体越重,滑片P向下移动的距离越大,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大,总电阻越

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小,即电流表示数越小,故B错误;

C、同理可知,所挂物体越轻,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小,总电阻越小,由欧姆定律可

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根据P=UL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越大,故C正确;

D、所挂物体重量发生变化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

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所以该比值会发生变化,故D

错误。

故选:Co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21.(4分)疫情期间,小明的爸爸在外地就地过年,小明在家帮妈妈准备过年。

(1)在乘公交车买菜时,他看到车右侧骑自行车的人在后退,这是以公交车为参

照物的。

(2)超市售卖的袋装油的标识如图所示,小明买同家后用电子秤称其质量为426.5g,将

酱油倒出后称空袋的质量为6.5g,该品牌的酱油的密度为1.2Rcm3。

(3)到家后小明立刻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小明掀开蒸锅的锅盖后,手被烫的很痛,同时手上有水珠,说明液化现象会放

出热量。

炒菜原拌,轻松出好味!

,选修独

【解答】解:(1)在乘公交车买菜时,他看到车右侧骑自行车的人在后退,这是以公交

车为参照物,因为自行车上的人相对于公交车是运动的。

(2)酱油的质量为:m=426.5g-6.5g=420g,酱油的密度为:p=EL=_l型&_=1Zg/cn?。

V350mL

(3)到家后小明立刻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说明了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小明掀开蒸锅的锅盖后,手被烫的很痛,同时手上有水珠,说明液化现象会放出热

量。

3

故答案为:(1)公交车;(2)1.2g/cm;(3)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放出。

22.(2分)图中物体A重为1.2N,弹力产生的原因是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o

【解答】解: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测力计示数为1.2N。由于拉力与

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物体A重力为L2N;

(2)物体的拉力使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弹力。

故答案为:1.2;弹性形变。

23.(2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纸板要竖直放置在

平面镜上;图中反射角度数为40°.

【解答】解: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要水平放置,白纸板要竖直放置

在平面镜上;入射角为90。-50°=4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40°。

故答案为:竖直;4()。。

24.(2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大

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茶壶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解答】解:(1)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样在

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压进吸管里。

(2)茶壶中水不流动时,两边水面总是相平的,是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故答案为:大气压;连通器。

25.(2分)如图所示,用200N的拉力F把300N的重物匀速提升2m,此时拉力F所做的

功为800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

F

J、

【解答】解:

(1)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X2m=4m,

拉力F做的总功:

W总=Fs=200NX4m=800J,

(2)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300NX2m=600J,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ioo%=75%。

W总800.T

故答案为:800;75%。

26.(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塑料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看到

瓶内出现白雾。此时,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与四冲程内燃机3

功(选填“压缩”或“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瓶塞

【解答】解:当瓶塞跳起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了小水滴,形成了瓶口的白雾,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

能,瓶塞跳起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相同。

故答案为:机械;做功。

27.(2分)某同学用两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连接串联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灯

不亮。为了查找原因,老师帮助他用导线分别连接a、b和b、c.连接a、b时,两灯不

亮,连接b、c时,Li很亮,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L2断路。两灯都不亮时,a、b两

点之间的电压是0V。

LiL;

11一

【解答】解: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不亮;用导线连接a、b时,两灯不亮,说明ab之

间是正常的,其它地方断路了,此时ab间的电压为0;连接b、c时,Li很亮,说明与

导线并联部分发生了断路现象,即L2断路。

故答案为:L2断路;0。

28.(2分)小军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当电路正常工

作且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R1产生的热量多;若通过R1的电流为1A,通电时间为

10s时,阻值为10H的电阻R2产生的热量为25Jo

10S2

【解答】解:

(1)由图可知,R2与R3并联后与R1串联,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11=12+13,所以

而RI=R2=10Q,

由Q=I?Rt可知,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R1产生的热量多;

(2)因为R2与R3并联,所以两者电压相等,电阻也相等,由1=乜•知,通过R2和R3

R

的电流相等,

所以11=12+13=212=1A,

l2=0.5A,

所以通电10s时R2产生的热量:

Q=l22R2t=(0.5A)2X10nxi0s=25Jo

故答案为:R1;25o

三、作图题与实验探究题(29题2分,3()题4分,31题5分,32题7分,33题6分,共

24分)

29.(1分)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小球由a点沿轨道滚下,请画出小球运动至最高点c

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以小球与斜面接触的点为作用点垂直斜面向

30.(1分)在图中画出A点的电流方向。

电源।

【解答】解:由图可知,小磁针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

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如图所

不:

电源।

31.(4分)小明和小亮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川||川甲||巾皿川|||川|川|||川|川||||用|||川甲||||||川小|||川|川|||川|川||川||设

矽loan102030405060708090100限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照相机的就是利用了这一成像

规律;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3)小亮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

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

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

【解答】解:(1)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

倒立缩小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物距变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

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调节,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变小些;

(3)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

反。

故答案为:(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照相机;左;(3)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

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

32.(5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

容器(图中用虚线形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实验前,按自下而上(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两种液体吸热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

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

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

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温较高。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

供暖物质,则应选择A液体。

【解答】解:(1)因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实验前,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根据转换法,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

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加热时间长,故A吸收的热量较多;

质量相等的A和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