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对口单招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对口单招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对口单招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对口单招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对口单招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对口单招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分.)

1.(2分)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强迫(qidng)申习(an)建毙(yu)涉发(b6ng)

B.针硬(bidn)谄媚(chdn)电掣(chS)鞭笞(chi)

C.不啻(chi)叱哆(zha)逮捕(dai)嚓泣(chub)

D.发怵(chu)椽子(chuan)忖度(cSn)悲怆(chuang)

(2分)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隼路蓝缕迁延顾步重蹈覆辙不卑不抗

B.不落窠旧挥斥方遒咄咄逼人余音袅袅

C.不肖子孙左睇右盼曾经沧桑带月披星

D.人为刀俎殒身不恤蓊蓊郁郁瓮牖绳枢

3.(2分)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博闻强识(记忆)邙莫如深(隐瞒)不能自己(已经)

B.蒙莫能助(同情)不即不离(接近)固若金汤(金属)

C.安之若素(平常)陈言不去(一定)不以为券(对)

D.沧海一粟(谷子)振聋发牌(耳聋)惨淡经营(凄清黯淡)

4.(2分)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科学给我们许多惊奇,_________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自从法国的昆虫学大家发勃耳(Fabre)

仔细观察之后,给幼蜂做食料的事可就证实了。,这细腰蜂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

残忍的凶手,又是一个学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

A.即使却但是不论

B.虽然但而且不但

C.即使但而且不但

D.虽然却但是不论

5.(2分)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青年作家残雪认为鲁迅的作品实现了一种“突破”,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则使这种创造达

到了登峰造极.

B.网络运用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

小说越来越多发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

C.现在的医学理论着实让人震惊:不仅可以给患不治之症的人移植胎儿细胞,不久的将来,胚胎移植

还能创造奇迹--医治帕金森综合症、中风、糖尿病等疑难病症.

D.航空公司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后,飞机的油耗不仅大减少了,而且飞行速度也有所提高.

6.(2分)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

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B.经过多次的观察,我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一种极小的蜗,和它们比起来,蝉简直就是庞然大物

呢!

C.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D.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

7.(2分)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借代)

B.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比拟)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通感)

D.他马上就捞起“扰乱治安”这根稻草来.(比喻)

8.(2分)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北极狼不仅比温带地区的狼个子大,而且也要肥一些,身体更接近圆形.(说明)

B.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蔚蓝色的原野.(抒情)

C.我觉得,松针或者海绵似的柔草铺就的葱郁的地毯,比豪华奢侈的波斯小地毯更受欢迎.(描写)

D.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议论)

9.(2分)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

A.《我的母亲》散文汪曾祺中国

B.《寂静的春天》说明文雷切尔•卡森美国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普希金俄国

D.《语言的功能》学术报告王蒙中国

10.(2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美满的生活的憧憬,抒写了一个伟大的天才诗人崇高、

美好而现实的理想追求.

B.《过去的年》通篇写对童年过春节的回忆,文末又将思绪收回到现在,在今昔对比感慨中表达了深

刻的人生况味.

C.《工商文明的基因》引言部分从整体上阐明工商文明的作用;主体部分先标出其名称,然后分别对

该构成要素的表现、作用或意义进行阐述.

D.《茶馆》中的人物秦仲义代表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他梦想着用民族工业对抗帝国主义经济

侵略,拯救国家命运.他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1.(10分)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

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地上,好

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观点看,它不

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特称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丢弃的那

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

种则酸味较强。也有一些品种,肉的内壁有褐色层,果脐处即接近果蒂处,色更浓而质硬,这一类品种

不适于制作罐头荔枝。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宋代用盐梅卤和扶桑

花制成红浆,浸渍荔枝,然后晒干,壳仍红色,叫做红盐,现已失传。单纯晒干的叫做白晒,就是现在

通行的干制法。还有剥出肉来蜜渍的,现在也没有了。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

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

1800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

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蛇猛兽之害”

(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

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选自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句话照应了文章开头“膜如紫绡”,同时也给我们纠正了白居易的错误认识。

B.文中引用《咏荔枝膜》中的诗句是为了说明白居易《荔枝图序》的错误。

C.从植物学的观点看,荔枝真正的果肉恰恰是连同果壳一起扔掉的那一层膜。

D.“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的诗句是对壳膜的形状作形象的描写。

(2)文中对荔枝肉是假种皮的说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体现本文语言准确严密,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B.体现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具有文艺性的特点。

C.说明作者观察细致,能发现事物的微细和特殊之处。

D.说明白居易对荔枝果肉的认识完全正确。

(3)选文中没有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A.作诠释B.列数字C.下定义D.引用

(4)对文中引用杜牧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诗的用意在于讽刺唐代统治者为吃鲜荔枝劳民伤财。

B.此处的引用属于举例考证性引用。

C.作者引用该诗是为了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D.引用该诗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5)联系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释疑问-讲知识-提建议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B.文章主体部分是按照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C.在说明荔枝的果实时,根据结构特点由外到内进行说明的。

D.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按照考察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12.(8分)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然而,我们

必须记住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有关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科学和数学。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因此,在

很大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第二,我完全确信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当东方人民像我们在16世

纪那样,一旦抛弃了他们经院式的、论辩的方法,当他们一旦真正被实验精神所鼓舞的时候,谁知道他

们能为我们做什么,谁乂知道他们为反对我们而做什么呢?我们不要重蹈希腊人的覆辙,他们认为希腊

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就像

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不要忘记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协调,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

方。这种情况为什么不会再次发生?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

开双臂欢迎它。

--选自乔治•萨顿《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1)能作为全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B.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C.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D.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

(2)选文中没有用到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C.比喻论证D.引用论证

(3)下列各项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的“实验科学”是指20世纪20-50年代的操作主义学说。

B.“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东方科学比如埃及、阿拉伯和中国在数学和炼金术以及其他

应用科学方面都做过相当大的贡献,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

C.选文中作者引用希腊人拒绝接受犹太文化,把一切外国人视为野蛮人导致衰亡的历史教训,说明

了尊重外来文化的必要性。

D.选文为全文的引论部分,提出在科学方面要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的关系,论述了西方不能正确认

识东西方科学文明的原因及其危害。

(4)联系全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阐述科学史观原则的议论文,作者乔治•萨顿,美国科学家,近代科学史的重要奠基人。

作品有《科学史导论》等。

B.本文中所说的东方,在上古和中古时期,曾经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

明、阿拉伯文明、希腊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C.“光明从东方来”是以太阳从东方升起比喻来自东方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理念对西方的影响。作者

认为东方的人文主义理念比西方的法则更有价值。

D.本文既有严密的论证结构,也有开阖。文章结论部分由反入正,总结了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点,说

明两者不应该相互对立。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3.(1分)下列各句中“则”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金就砺则利

B.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项王日:“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14.(1分)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

A.虽趣舍万殊B.见狱吏则头枪地

C.小知不及大知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15.(1分)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此亡秦之续耳

B.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C.燕王,吾所立

D.伏尸百万

16.(1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是()

A.三子者出,曾皙后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拔剑撞而破之

D.是造物者之无尽臧也

17.(1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A.术业有半纹B.分裂山河

C.请以咸阳为赵王春D.且知方也

18.(1分)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六国论》一文借古讽今,针硬时弊,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B.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曾周游列国,晚年编写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

秋》).

C.《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

贬谪之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D.《将进酒》作者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渴望入世而不能的抑郁、悲愤、狂放之情.

四、简答题(共20分)

19.(10分)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

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请默写出词中所缺的句子。

(2)词的开头三句描写了眼前之景,这些景色的作用是什么?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中的“杨柳”、“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分别传达了什

么样的情感?

(4)揣摩全词的内容和意境,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扩展成5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

用一种修辞手法。

20.(10分)明月悬在中天,光辉、静穆;车辆与行人都很稀少;檐下的冻雀睡梦中喝啾了几声--这境

界一时之间使人想起乡村教堂边上的墓地。风琴师奏出的赞美诗使铁栏杆前的苏比入定了,因为当他在

生活中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瑕的思想与衣领时,赞美诗对他来说是很熟悉的。

苏比这时敏感的心情和老教堂的潜移默化会合在一起,使他灵魂里突然起了奇妙的变化。他猛然

对他所落入的泥坑感到憎厌。那堕落的时光,低俗的欲望,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这一切

现在都构成了他的生活内容。

一刹那间,新的意境醒醐灌顶似地激荡着他。一股强烈迅速的冲动激励着他去向坎坷的命运奋斗。

他要把自己拉出泥坑,他要重新做一个好样儿的人。他要征服那已经控制了他的罪恶。时间还不晚,他

还算年轻,他要重新振作当年的雄心壮志,坚定不移地把它实现。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他内心起

了一场革命。明天他要到熙熙攘攘的商业区去找事做。有个皮货进口商曾经让他去赶车。他明天就去找

那商人,把这差使接下来。他要做个恒赫一时的人。他要--

苏比觉得有一只手按在他胳膊上。他霍地扭过头,只见是警察的一张胖脸。

“你在这儿干什么?”那警察问。

“没干什么。”苏比回答。

“那你跟我来J警察说,“你因为闲荡的罪名被捕了。”

第二天早上,警察局法庭上的推事宣判道:“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

--选自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

(1)从小说情节划分来说,选文属于小说的哪个阶段?

(2)选文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画线句运用了何种描写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4)这篇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作者设计这样的结尾有什么目的?

五、文言文阅读(共10分)

21.(10分)庖丁释刀对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

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嶷,因其

固然,技经肯紫之未尝,而况大靴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

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硼。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

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硼。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

刀甚微,^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选自庄周《庖丁解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球庖月更刀

②每至于原

(2)“而刀刃若新发于硼”是什么句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因其固然,技经肯繁之未尝,而况大聊:乎!

②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六、口语交际(8分)

22.(8分)小李在当地一大型商场某品牌专柜购买了一双鞋子,十天后拿出来穿时发现两只鞋子一大一小。

但因发票遗失,专柜营业员不肯退换,产生争执,小赵投诉到值班经理处。经理该如何处理这起投诉?

请设计投诉处理过程的对话。对话不少于三个回合。

七、综合实践(8分)

23.(8分)班级举办“分享我的创业策划”综合实践活动,你和其他五位同学组成一个创业团队,确定了

一个创业项目。你还被团队推荐为成果汇报人,向同学们分享你们的团队创业项目。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写出本次活动目的,至少两点。

②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③你认为影响创业项目选择的因素有哪些?请写出两个。

④你们团队被评为最佳策划团队,请你代表团队向评委团致谢,50字左右。

八、应用文写作(10分)

24.(10分)由新华中专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的“校园十佳歌手”比赛将于2021年3月28日下午两点在

校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比赛现场除了老师组成的评委团,还有60名学生组成“大众评审团”参与比赛

的评比活动。

请根据上述内容写一则海报,要求格式正确。

九、作文(50分)

25.(50分)1999年以后,在国际马拉松比赛上出现了被称为“兔子”的配速员,他们按照身上的标签的

速度匀速跑完全程,给参赛选手以参照,让选手们更科学地制定自己的速度策略,从而更优质地完成比

赛。尽管配速员永远拿不到比赛冠军,但在帮助别人完成马拉松梦想的过程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根据以上材料,请以《每个人都是最闪亮的星》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

字。

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对口单招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2021•盐城二模)下列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强迫(qidng)谙习(an)痍毙(yu)迸发(beng)

B.针眨(bian)谄媚(chan)电掣(ch。)鞭笞(chi)

C.不啻(chi)叱咤(zha)递捕(dai)理泣(chud)

D.发怵(chu)椽子(chudn)忖度(cun)悲怆(chudng)

【考点】11:字音.

【分析】读音辨析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记忆,部分词语也可以根据词义和词性来辨别读音.

【解答】A、“强”的正确读音为qidng;

B、“硬”的正确读音为bidn;

C、正确;

D、"怆”的正确读音为chudng。

故选:Co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多音字、音近字的读音,以及方言误读字的读音,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

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

2.(2分)(2021•盐城二模)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箪路蓝缕迁延顾步重蹈覆辙不卑不抗

B.不落窠旧挥斥方遒咄咄逼人余音袅袅

C.不肖子孙左睇右盼曾经沧桑带月披星

D.人为刀俎殒身不恤蓊蓊郁郁瓮牖绳枢

【考点】12:字形.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同音字和音似字,由于音相同或相近,在使用中极易造成错误.

【解答】A"不卑不抗”应为“不卑不亢”;

B“不落窠旧”应为“不落窠臼”;

C“带月披星”应为“披星戴月”;

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字形问题,关键弄清词语的意义,本着以意取字的原则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平时积

累过程中,对于固定词语的搭配一定要烂熟于心.

3.(2分)(2021•盐城二模)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博闻强识(记忆)邙莫如深(隐瞒)不能自已(已经)

B.蒙莫能助(同情)不即不离(接近)固若金汤(金属)

C.安之若本(平常)陈言不去(一定)不以为然(对)

D.沧海一粟(谷子)振聋发月贵(耳聋)惨淡经营(凄清黯

【考点】13:字义、词义辨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义、词义辨析,做这类题目首先要掌握词语的含义,然后从词语的适用范围、

感情色彩等方面进行辨析.

【解答】A、讳:隐晦;已:停止;

B、爱:爱惜;金:指金属造的墙。

C、正确;

D、麒: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惨淡:苦费心思。

故选:Co

【点评】字义词义辨析,术语表达应用,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也是检查大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的题目,

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部分词语、成语,并且能正确使用这些词语、成语,特别是做这类题目要结合句

子的语言环境.

4.(2分)(2021•盐城二模)下列各组关联词,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科学给我们许多惊奇,__________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自从法国的昆虫学大家发勃耳(Fabre)

仔细观察之后,给幼蜂做食料的事可就证实了。,这细腰蜂是普通的凶手,还是一种很

残忍的凶手,又是一个学识技术都极高明的解剖学家。

A.即使却但是不论

B.虽然但而且不但

C.即使但而且不但

D.虽然却但是不论

【考点】IB:i关联词语.

【分析】本题考查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要分析句子间关系和关联词语的搭配。宜用排除法。

【解答】第一空和第二空之间是转折关系,所以排除A、C.第三空后面的内容是前面内容的递进,选

“而且”。第四空用“不但”和下句的“还”相搭配,排除D;

故选:B。

【点评】常见的关联词语的种类有:

1、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此、因而)、之

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2、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然…又、

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3、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

也(决)不。

4、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虽然(虽是、虽说、

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去[1、不过、然而、只是。

5、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才、除非…才、只要…

就、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6、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光)…

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

7、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假使、假如、要是、

倘若、要是)…那么(就)、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仍然、还是)。

5.(2分)(2021•盐城二模)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青年作家残雪认为鲁迅的作品实现了一种“突破”,而《故事新编》中的《铸剑》则使这种创造达

到了登峰造极.

B.网络运用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

小说越来越多发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

C.现在的医学理论着实让人震惊:不仅可以给患不治之症的人移植胎儿细胞,不久的将来,胚胎移植

还能创造奇迹--医治帕金森综合症、中风、糖尿病等疑难病症.

D.航空公司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后,飞机的油耗不仅大减少了,而且飞行速度也有所提高.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解答病句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

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

重复都可用此法;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

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

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

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解答】A.语意重复,“登峰造极”就有“达到”的意思,删去“达到了”;

B.搭配不当,修饰语“越来越多地”与中心词“引起”不搭配,删去“越来越多”;

C.表述正确;

D.语序不当,“不仅…而且”连接的两个句子主语不一致,主语应分别位于关联词的后面,改为“不

仅飞机的油耗大减少了,而且飞行速度也有所提高”

故选:C。

【点评】常见的赘余现象有:

“当前”和“当务之急”的连用,“十分”和“酷”的连用,“十分”和“悬殊”的连用,“防止”和“不

再”的连用,“令人”和“堪忧”的连用,“过分”和“溢美”的连用,“悬殊”和“很大”的连用,“更

为”和“弥足”的连用,“过分”和“苛求”的连用,“可以”和“堪称”的连用.

6.(2分)(2021•盐城二模)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

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B.经过多次的观察,我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一种极小的蜗,和它们比起来,蝉简直就是庞然大物

呢!

C.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D.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

【考点】21:标点符号.

【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解答】A.省略号运用不当,“这样想着”紧承前文的“惦着江南了”,此处无省略内容,故省略号应

删除。

B.“我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中,“这种危险是什么”虽然有疑问词,但它做了“知道”的宾语,且

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问号使用错误,应将问号改为逗号。

C.“苟活到现在的我”含有深意,它既是作者的自我剖析,更是对于刘和珍赞扬,应突出强调,需要

加引号。

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还要注意梳理标点符号使用的常见错误,有助于

快速判断、选择.

7.(2分)(2021•盐城二模)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借代)

B.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比拟)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通感)

D.他马上就捞起“扰乱治安”这根稻草来.(比喻)

【考点】24:修辞方法.

【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分析.

【解答】A正确,用“文字”借代“文章”;

B正确,这一句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把人当作鸟来写。句子中的“像”表感觉,不是比喻词,句子没

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C错误,此句意思是“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

沉、呜咽断续的声音”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正确,将“扰乱治安”比成救命“稻草”;

故选:Co

【点评】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著名文学

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

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

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

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8.(2分)(2021•盐城二模)对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括号内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北极狼不仅比温带地区的狼个子大,而且也要肥一些,身体更接近圆形.(说明)

B.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和蔚蓝色的原野.(抒情)

C.我觉得,松针或者海绵似的柔草铺就的葱郁的地毯,比豪华奢侈的波斯小地毯更受欢迎.(描写)

D.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议论)

【考点】2E: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识记辨析文学常识的能力.

【解答】C项,根据“我觉得",便知后面的内容是在谈自己的观点,所以是“议论”:

故选:C。

【点评】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

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

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9.(2分)(2021•盐城二模)下列作品、文体、作者及其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

A.《我的母亲》散文汪曾祺中国

B.《寂静的春天》说明文雷切尔•卡森美国

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普希金俄国

D.《语言的功能》学术报告王蒙中国

【考点】2E:文学常识.

【分析】作答文学常识题,关键在于平时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答题时审清题目要求,弄清楚选项中

作家、作品、人物、内容等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

【解答】A《我的母亲》散文胡适中国。

故选:Ao

【点评】《我的母亲》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胡适的作品.《我的母亲》是一篇自传体散文,作者通过

具体的事例,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关心以及与家人和睦相处的过程,展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母

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该文没有花哨的文字,没有华丽的比喻,语言简洁流畅,举重若轻,显示了白话文的美感与魅力.

胡适的母亲对胡适的教育严而有宽,宽容不纵容.这种方法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让胡适有了是非

意识,学会担当.有了过失就必须自己承担后果.胡适的母亲没有直接灌输给胡适多少知识,但她重德

垂范,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始终勉励儿子一心向学,鞭策儿子学有所成.该篇文章经改动后收进中国中

学语文课文.

10.(2分)(2021•盐城二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美满的生活的憧憬,抒写了一个伟大的天才诗人崇高、

美好而现实的理想追求.

B.《过去的年》通篇写对童年过春节的回忆,文末又将思绪收回到现在,在今昔对比感慨中表达了深

刻的人生况味.

C.《工商文明的基因》引言部分从整体上阐明工商文明的作用;主体部分先标出其名称,然后分别对

该构成要素的表现、作用或意义进行阐述.

D.《茶馆》中的人物秦仲义代表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他梦想着用民族工业对抗帝国主义经济

侵略,拯救国家命运.他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考点】2E: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主要了考查了作家作品内容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A"抒写了一个伟大的天才诗人崇高、美好而现实的理想追求”错误,应该是“抒发了诗人的

向往幸福而又孤独凄凉之情。”

故选:A。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抓住各个时代重要的、一流的作家、作品,进行分类筛选、力争全面,注

重强化记忆、加深理解.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共18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1.(10分)(2021•盐城二模)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说它

“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

和膜丢落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观点看,它不

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特称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丢弃的那

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

种则酸味较强。也有一些品种,肉的内壁有褐色层,果脐处即接近果蒂处,色更浓而质硬,这一类品种

不适于制作罐头荔枝。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宋代用盐梅卤和扶桑

花制成红浆,浸渍荔枝,然后晒干,壳仍红色,叫做红盐,现已失传。单纯晒干的叫做白晒,就是现在

通行的干制法。还有剥出肉来蜜渍的,现在也没有了。

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

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

1800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

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蛇猛兽之害”

(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

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选自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选文第一句话照应了文章开头“膜如紫绡”,同时也给我们纠正了白居易的错误认识。

B.文中引用《咏荔枝膜》中的诗句是为了说明白居易《荔枝图序》的错误。

C.从植物学的观点看,荔枝真正的果肉恰恰是连同果壳一起扔掉的那一层膜。

D.“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的诗句是对壳膜的形状作形象的描写。

(2)文中对荔枝肉是假种皮的说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体现本文语言准确严密,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B.体现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具有文艺性的特点。

C.说明作者观察细致,能发现事物的微细和特殊之处。

D.说明白居易对荔枝果肉的认识完全正确。

(3)选文中没有用到的说明方法是C

A.作诠释B.列数字C.下定义D.引用

(4)对文中引用杜牧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原诗的用意在于讽刺唐代统治者为吃鲜荔枝劳民伤财。

B.此处的引用属于举例考证性引用。

C.作者引用该诗是为了说明荔枝不耐贮臧。

D.引用该诗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5)联系全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从全文看,作者是按照释疑问-讲知识-提建议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B.文章主体部分是按照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C.在说明荔枝的果实时,根据结构特点由外到内进行说明的。

D.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按照考察顺序来进行说明的。

【考点】4A:一般实用类阅读.

【分析】文意概括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围绕题干找到文中的关键语句然后分点作答.筛选之前要先依据

题干确定答题的区域,然后再找与之相关的内容.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

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

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

【解答】(1)B“为了说明白居易《荔枝图序》的错误”错误,应该是描绘了吃荔枝的画面.相关内容

在文章第一段.

(2)A这是一篇说明文,要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所以应该是“准确严密”而不是B项的“形象生动”,

选A.C项“作者观察细致”不是文章要体现的内容.D“白居易对荔枝果肉的认识完全正确”错误,

白居易对荔枝果肉的认识主要是易变质,与“荔枝肉是假种皮”无关.

(3)C“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是作诠释;“在21

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是列数字;引用最为显眼.故选:C.

(4)B"考证性引用”错误,杜牧的诗并没有对其他诗句起到验证的效果.

(5)A"按照释疑问-讲知识-提建议的顺序进行说明的"错误,从全文看,先主后次,由表及里,

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在重点介绍荔枝生态时,引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一句话作为说明的纲,由表

及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答案:

(1)B

(2)A

(3)C

(4)B

(5)A

【点评】完成选择题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

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

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义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指称代词与称代内容

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12.(8分)(2021•盐城二模)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

立的。然而,我们必须记住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有关科学的种子,包括实验科学和数学。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因此,在

很大程度上,实验科学不只是西方的子孙,也是东方的后代,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第二,我完全确信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当东方人民像我们在16世

纪那样,一旦抛弃了他们经院式的、论辩的方法,当他们一旦真正被实验精神所鼓舞的时候,谁知道他

们能为我们做什么,谁又知道他们为反对我们而做什么呢?我们不要重蹈希腊人的覆辙,他们认为希腊

精神是绝无仅有的,他们还忽视犹太精神,把外国人一律视为野蛮人,他们最后衰亡,一落千丈,就像

他们的胜利顶峰曾高耸入云一样。不要忘记东西方之间曾经有过协调,不要忘记我们的灵感多次来自东

方。这种情况为什么不会再次发生?伟大的思想很可能有机会悄悄地从东方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必须伸

开双臂欢迎它。

--选自乔治•萨顿《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1)能作为全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C

A.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特别是在其发展的现阶段)来看,东方和西方是极端对立的。

B.东方是母亲,西方是父亲。

C.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方。

D.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

(2)选文中没有用到的论证方法是D

A.举例论证B.对比论证C.比喻论证D.引用论证

(3)下列各项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选文中的“实验科学”是指20世纪20-50年代的操作主义学说。

B.“科学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东方科学比如埃及、阿拉伯和中国在数学和炼金术以及其他

应用科学方面都做过相当大的贡献,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

C.选文中作者引用希腊人拒绝接受犹太文化,把一切外国人视为野蛮人导致衰亡的历史教训,说明

了尊重外来文化的必要性。

D.选文为全文的引论部分,提出在科学方面要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的关系,论述了西方不能正确认

识东西方科学文明的原因及其危害。

(4)联系全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A.本文是一篇阐述科学史观原则的议论文,作者乔治•萨顿,美国科学家,近代科学史的重要奠基人。

作品有《科学史导论》等。

B.本文中所说的东方,在上古和中古时期,曾经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

明、阿拉伯文明、希腊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C.“光明从东方来”是以太阳从东方升起比喻来自东方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理念对西方的影响。作者

认为东方的人文主义理念比西方的法则更有价值。

D.本文既有严密的论证结构,也有开阖。文章结论部分由反入正,总结了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点,说

明两者不应该相互对立。

【考点】49: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

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

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解答】(1)C、从文本第二段可以得知“我完全确信正如东方需要西方一样,今日的西方仍然需要东

方”,这是文章的核心内容要素,ABD三项表述准确,但是没有系统全面介绍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故

选C.

(2)D、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

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选文简洁明了,没有使用到这种论证方法.故选D.

(3)D、“论述了西方不能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文明的原因及其危害”无依据,选文并没有就此问题展

开具体的论述.故选D.

(4)B、“希腊文明”不属于东方文明,属于西方文明;C、"作者认为东方的人文主义理念比西方的法

则更有价值”错误,从文末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作者的表述意图,只是说要兼容并蓄,相互学习;D、

“总结了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点”无依据.故选A.

答案:

(1)C

(2)D

(3)D

(4)A

【点评】一般论述类文本以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

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论述类文章一般以议论文的面目出现,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述观点、

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主要内容,它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三、文言文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3.(1分)(2021•盐城二模)下列各句中“则”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金就砺则利

B.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项王日:“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考点】32:文言虚词.

【分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时,要结合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句子的意思进行辨析.

【解答】A.连词,就;

B.连词,就;

C.连词,却;

D.连词,就;

故选:Co

【点评】“则”作连词时的几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2.表示顺承关系

(1)所连接的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或解释.可译为“有“就是"''就是因为"等,或随上下文

义灵活译出.

例: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而事秦者,何也?则有功者,秦之深仇也(《史

记•苏秦列传》)

按:“则有功”句:就是因为凡是有功绩的国家,都是秦国刻骨的仇敌.

(2)所连接的前一部分表原因,后一部分表结果,或在事理上有相承关系.可译为“就”“便”等,或

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表示转折关系

(1)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反而”“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

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A.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B.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埠》)

按:B.他家虽在我近旁,人儿却象在远方.

(2)用在由相同的两个词(或词组)构成的复合谓语中,表示让步.可译为“是”“倒是”等.

例: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按:(燕国)治倒是治理好了,但这并不是信的原意啊.

4.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

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1)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按:(1)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助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祸害,国家

常会因此灭亡.

14.(1分)(2021•盐城二模)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是()

A.虽趣舍万殊B.见狱吏则头枪地

C.小知不及大知D.生孩六月,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