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西南名校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西南名校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西南名校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西南名校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西南名校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高三上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标准状况下,将VL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D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g/cn?,则此溶液的物

质的量浓度(mol/L)为()

A-X^-

MV+2240

1000V夕

'MV+2240

C22.4V+0.1/?

D.1000P>/W(iWV+2240)

2、下列实验方案和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除去SO?中少量的HC1,可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NazSOs溶液中

B.粘在试管内壁的硫单质,可用热的稀盐酸洗涤

C.稀盐酸、NaOH、AlCb、Ba(0H)2四瓶无色溶液,可用NaHCd鉴别

D.将硝酸镀晶体溶于水,测得水温下降,证明硝酸铉水解是吸热的

3、下列关于离子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有无电子转移,离子反应可以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互换反应

B.一般情况下,离子反应总是朝向所有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C.难溶物或弱电解质也能发生离子互换反应

D.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可以有分子参加

4、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B.高铁酸钾(LFeOD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

C.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D.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s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5、下图是FeSz催化氧化关系转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中,还原剂为Fe2+B.反应H中,FeSz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C.反应III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FeSz催化氧化关系中,NO是催化剂

6、制取肺的反应为2NH3+NaClO=N2H4+NaCl+H2O,下列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NaB.N2H4的结构式:TF

11H-N=N-H

C.C「的结构示意图:域)D.NaClO的电子式:Na+[:@©:『

7、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实验I:称量30.00gNaOH固体

B.实验H: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c.实验ni: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颜色变浅

D.实验W:配制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

CH;—C=CH:

8、下列8种有机物①;I②H,C「OH;③OH;④CH3cH2a⑤CC14⑥CH3cH20cH

CHJ

⑦HOCH2cH20H⑧CH30H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可分为

A.5类B.6类C.7类D.8类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22_

A.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012+3^0=2503+461'+6^

2t

B.CuSO”溶液吸收H2s气体:Cu+H2S=CuSI+2H+

3+

C.AlCh溶液中11口入过量的浓氨水:A1*+4NH3•H20—A102+4NH4+2H20

2tt2

D.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z稀溶液与NaHSOd稀溶液混合:Ba+20H-+2H+S04=BaSO4I+2H2O

10、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2+2+

A.已知: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Cu+Fe

2++

类推: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Cu+2Na

22+

B.已知: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T+SO4'+Ba+2OH=BaSO4;+2H2O

22+

类推: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H++SO4+Ba+2OH=BaSO4+2H2O

点燃

C.已知:铁和氯气反应2Fe+3cL2FeCl3

点燃

类推:铁和碘单质反应2Fe+312尘尘2Feb

2+

D.已知: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h:Ca+2C1O+CO2+H2O=CaCO31+2HClO

2+

类推: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th:Ca+2C1O+SO2+H2O=CaSOai+ZHClO

1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电解质:明机、氢氟酸、纯碱②胶体:淀粉溶液、豆浆、墨水③酸性氧化物:SO2、COz、N2O5④同位素:H、2H2、

诅⑤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⑥放热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钙高温分解、甲烷燃烧

A.②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⑤D.④⑤⑥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S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2HS-+Cu”=CuSI+H2st

B.将NO2气体通入H2O中:3NO2+H2O=2BT+NO3-+O2t

C.IC1和C12的化学性质相似,将IC1通入KOH溶液中:ICI+2OH-=1+CK)-+H2O

1

D.1.5mol•L100mL的FeBo溶液中通入3.36L(标准状况)CL2Br+Ch=Br2+2Cr

13、在ILlmol/L的氨水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HyHzO为Imol,溶质质量为35g

B.NH4+为Imol,溶质质量为18g

C.溶解状态的NH3分子为Imol,溶质质量为17g

D.氨水中NH3、NHyH2O>NH4+三种微粒总的物质的量为Imol

14、向2mL0.5moi的FeCb溶液中加入3mL3moi【TKF溶液,FeCb溶液褪成无色,再加入KI溶液和CCL

振荡后静置,CCL层不显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3+不与「发生反应

B.Fe3+与F-结合成不与「反应的物质

C.F-使厂的还原性减弱

D.Fe3+被F-还原为Fe2+,使溶液中不再存在Fe3+

15、氮气可以作食品包装、灯泡等的填充气,也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实验室制备氮气的反应式:

A

=

NH4Cl+NaNO2NaCI+N2f+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电负性:N>O>H

B.氮气分子的电子式:NVN

c.钠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①>②

①②

D.水中的氢键可以表示为:O—H…O,其中H…O之间的距离即为该氢键的键长

1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溶解度:Na2CO3<NaHCO3B.沸点:CzHsSHcC2H50H

C.热稳定性:HF<H2OD.酸性:H3PO4<H2SiO3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某药物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DC的名称是O

(2)F-H的反应类型为一,B-C的试剂和条件是。

(3)H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在下列哪种仪器中可以显示物质中化学键和官能团类型____(填字母)。

A.质谱仪B.元素分析仪C.红外光谱仪D.核磁共振氢谱仪

(4)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o

(5)在E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六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3:2:

2:1;1的是o

①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③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j:OOH

Iu[ri]I

(6)参照上述流程,以D和乙醛为原料合成一7(其它无机试剂自选),设计合成路线

6

18、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①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物

质;②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③D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1;©E

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⑤C与E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写出化合物D2c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

⑶化合物A2c和A2E中,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

(4)化合物EC2常温下呈气态,将其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和NO气体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⑸元素A、B、C按原子个数比2:1:1组成的化合物是常见的室内装修污染物,该物质的分子空间构型为

;该化合物中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19、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请写出该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同时装置B也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

堵塞时B中的现象:.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n、in处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应是(填

字母编号)。

编号IIIm

a干燥的有色布条碱石灰湿润的有色布条

b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有色布条

c湿润的有色布条浓硫酸干燥的有色布条

d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嗅、碘单质的氧化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

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漠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

(5)装置F的烧杯中的溶液不能选用下列中的(填字母编号)。

A.饱和NaOH溶液B.饱和Ca(0H)2溶液C.饱和Na2c溶液

20、某小组探究B。、L能否将Fe2+氧化,实验如下。

实验试剂X现象及操作

卜试剂X滨水i.溶液呈黄色,取出少量滴加KSCN溶液,变红

0

碘水ii.溶液呈黄色,取出少量滴加KSCN溶液,未变红

FeSO,溶液

(1)实验i中产生Fe3+的离子方程式是o

(2)以上实验体现出氧化性关系:BnI2(填“>"或

(3)针对实验ii中未检测到Fe",小组同学分析:L+2Fe?+—2Fe3++21-(反应a),限度小,产生的c(Fe3+)低;若

向ii的黄色溶液中加入AgNCh溶液,可产生黄色沉淀,平衡向移动,c(Fe3+)增大。

(4)针对小组同学的分析,进行实验出:向ii的黄色溶液中滴加足量AgNCh溶液。现象及操作如下:

I.立即产生黄色沉淀,一段时间后,又有黑色固体从溶液中析出;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填操作

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含有Ag。

n.静置,取上层溶液,用KSCN溶液检验,变红;用CCL萃取,无明显现象。

(5)针对上述现象,小组同学提出不同观点并对之进行研究。

①观点1:由产生黄色沉淀不能判断反应a的平衡正向移动,说明理由:.经证实观点1合理。

②观点2:FeJ+可能由Ag+氧化产生。

实验iv:向FeSCh溶液滴加AgNCh溶液,(填现象、操作),观点2合理。

(6)观点1、2虽然合理,但加入AgNCh溶液能否使反应a的平衡移动,还需要进一步确认。设计实验:取ii的黄色

溶液,(填操作、现象)。由此得出结论:不能充分说明(4)中产生Fe3+的原因是由反应a的平衡移动造成的。

21、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和CaCO3]为原料制备KCKh的流程如下:

H2()Cl2KCI

电石渣一打浆一氯化过滤f转化—一KCK)3固体

I

滤渣

(1)氯化过程控制电石渣过量、在75°C左右进行。氯化时存在C12与Ca(OH)2作用生成Ca(ClO)2的反应,Ca(ClO)2进

一步转化为Ca(ClO3)2o

①电石与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C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提高CL转化为Ca(ClO3)2的转化率的可行措施有(填序号)。

A.适当加快通入CL速率

B.充分搅拌浆料

C.加水使Ca(OH”完全溶解

(2)氯化过程中C12转化为Ca(ClO3)2的总反应方程式为:6Ca(OH)2+6C12===Ca(ClO3)2+5CaCl2+6H2O,氯化完成后

过滤。

75℃时Ca(ClO)2进一步转化为Ca(CKh)2的反应方程式为»

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⑶向滤液中加入稍过量KC1固体可将Ca(ClO3)2转化为KCICh的原因是

o

H

r

/一

3

«

温度(X?)

若溶液中KC1O3的含量为100g1T,从该溶液中尽可能多地析出KCKh固体的方法是

2022-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VV

【题目详解】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质量为——Mg,溶液的体积为

22.422.4

用Mg+lOOmLxlg/cm+MV+22401,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X?g/mL22.4p22.4x1000/7

V]

m

2?4°lOOOVp1,T

mO1/L>

W+2240L^^^故B正确;

22.4x10000

故选B。

2、C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SO2、HC1都可以与Na2s03溶液发生反应,不能用Na2s。3溶液除杂,要用饱和的NaHSOa

溶液,错误;B.S不溶于水,也不能溶于盐酸,所以粘在试管内壁的硫单质,不可用热的稀盐酸洗涤,要用热的NaOH

溶液洗涤,错误;C.NaHCC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放出气体;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与AlCb溶液混

合产生沉淀,同时有气体产生;与Ba(OH)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四瓶无色溶液,现象各不相同,因此可用NaHCCh

鉴别,正确;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或实验结论正误判断的知识。

3、B

【题目详解】A.如有电子转移,则为氧化还原反应,也可发生离子互换反应,如复分解反应不发生电子转移,故A

正确;

B.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并不是所有的离子浓度都减小,如醋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醋酸

根离子浓度增大,故B错误;

C.难溶物可发生沉淀的转化、溶解等;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可发生中和反应,故C正确;

D.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在发生离子反应时,以分子形态参加,故D正确;

答案选B。

【答案点睛】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为离子反应,导致某些离子浓度减小,反应类型可为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4、D

【答案解析】A.“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A正确;B.高铁酸钾(QFeOQ是一种新

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其还原产物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因此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B正确;C.高

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所以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C正确;D.使用含

nc的产品仍然产生CO2,不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D错误,答案选D。

5、D

【题目详解】A.根据图示,反应I中,还原剂为Fe(NO)2+,故A错误;

B.反应II中,FeSz中S元素由-1价升高到+6价,是还原剂,不是氧化剂,故B错误;

C.根据图示,反应III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根据图示,FeSz催化氧化过程中,NO参与了反应,但经过反应后还变成NO,因此NO是催化剂,故D正确;

故选D。

6、B

【题目详解】A.Na是11号元素,质子数是H,中子数为12的钠原子质量数是11+12=23,故该原子可表示为:«Na,

A正确;

B.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在N2H4分子中,每个N原子上有1对孤电子对,N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2个N原子

之间形成一个共价键,每个N原子再分别与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故N2H4的结构式为"",B错误;

H-N-N-H

C.C1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C1-,核外电子排布是2、8、8,故C1-的结构示意图:或,,C正确;

D.NaClO是离子化合物,Na+与CO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其电子式为:Na+[:O:C1:]',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7、C

【题目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称量时不能放在纸片上,应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

故A错误;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应该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煮沸得到红褐的液体;若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

氢氧化铁沉淀,故B错误;

C.碘易溶于有机溶剂,苯能够萃取碘,苯的密度小于水,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颜色变浅,故C正确;

D.配制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应该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故D错误;

故选C。

8、A

【题目详解】①’一骁~属于烯愚②属于酚;④83cH2。、⑤CCL属于卤代后③OH、

⑦HOCH2cH2OH、⑧CH3cH20H属于醇;⑥CH3cH2cmCH属于快炮共5类,故选:A„

9、B

【答案解析】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B.CuSCh溶液吸收H2s气体,反应生成的

2++

硫化铜不溶于硫酸,离子方程式为:Cu+H2S=CuSi+2H,故B正确;C.氨水不能溶解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故C

错误;D.等体积、等浓度的Ba(OH)2稀溶液与NaHSO」稀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氢氧化钠,以及水,离子

2++

方程式为:Ba+OH+H+SO?=BaSO4;+H2O,故D错误;故选B。

10、B

【题目详解】A.金属铁可以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钠投入到铜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不会置换出铜,A错误;

2+

B.NaHSO4与Ba(OH)2按照2:1反应生成硫酸领、硫酸钠和水,溶液呈中性,离子方程式为:2H++SO4、Ba+2OH-

=BaSO4j.+2H2O,B正确;

C.碘的氧化性较弱,与铁反应时生成FeL,C错误;

D.向Ca(C10)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2++3CKT+SO2+H2O=CaSO41+Cr,D错

误;故答案为:B,

11,A

【答案解析】①明砒、纯碱是电解质,氢氟酸是HF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

质,错误;②淀粉溶液、豆浆、墨水都属于胶体,正确;③SO2、CO2、N2O5都属于酸性氧化物,正确;

④旧2、2H2、3H2是氢气,不能归为同位素,错误;⑤C60、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⑥盐

酸与氢氧化钠、甲烷燃烧属于放热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属于吸热反应,错误;答案选A。

12、A

【答案解析】A项,CuS不溶于盐酸或硫酸,为沉淀,HS-属于弱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分,因此离子反应方

程式为2HS+Cu2*=CuSI+H2st,故A正确;

B项,将Nth气体通入H2O中,发生3NO2+H2O2HNO3+NO,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2NO3*NOt,

故B错误;

C.CKT具有氧化性,会把「氧化成L,二者不可共存,因此反应为:IC1+2OH-=IO-+C「+H2O,故C错误;

D项,Fe*的还原性强于Br;所以氯气先与Fe?+反应,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有n(Fe2+)+n(Br-)=n(CL)X2,其中,

n(Fer)=0.15mol,n(Ch)=0.ISmob解得n(BC=0.15mol,FeZ+与Br-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相同,因此离子反应方程

23+

式为2Fe+2Br+2Ch=Br2+4Cr+2Fe;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A。

【答案点睛】

进行选项D解析时,一定要掌握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的顺序:r>Fe»>Br-,当加同一种氧化剂时,反应按还原性的强

弱先后进行,因此FeBn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2时,可能只氧化亚铁离子,也可能氧化全部亚铁离子和部分溪离子,

也可能全部氧化Fe2+和Br,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3、D

【答案解析】氨水中溶质是氨气,A不正确。氨水是弱碱,不能全部电离,B不正确。部分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

水合氨,C不正确。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14、B

【题目详解】A.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二者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加入氯化铁中加入氟化钾,FeCb溶液褪成无色,说明铁离子参加了反应生成了无色物质,再

根据加入碘化钾也没有明显现象,进一步证明Fe3+与『结合生成的物质不与「反应,故B正确;

C.氟离子与碘离子不反应,氟离子不会使碘离子的还原性减弱,故C错误;

D.铁离子氧化性较弱,不会与氟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本题答案选B。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了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合

理分析、理解题干信息,然后得出正确结论。

15、C

【题目详解】A.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的电负性:O>N>H,与题意不符,A错误;

B.氮气分子的电子式::NqN:,与题意不符,B错误;

C.②时,最外层电子跃迁到3P能级,具有较高的能量,则钠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①〉②,符合题意,

C正确;

D.水中的氢键可以表示为:O—H…O,其中H…O之间的距离即为分子间的作用力,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16、B

【答案解析】A.相同温度下,NaHC(h溶解度小于Na2cCh;

B.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

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强;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题目详解】A.溶解度:Na2CO3>NaHCO3,A错误;

B.沸点:C2H5sH相对分子质量较C2H50H大,但C2H50H分子间存在氢键,故C2H50H沸点更高,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性F>O,热稳定性:HF>H2O,C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律,非金属性P>Si,酸性:H3PO4>H2SiO3,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CHOHO—CHCH2COCH3

17、苯甲醇加成反应NaOH水溶液、加热C5<>NaQH溶液

CH)COCHj+

CHsCHOOCH

【分析】根据D结构简式及A分子式知,A为君: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B为。犷。142。,B发生水解反应生

成的C为0^CH2°H,c发生催化氧化生成D;D与丙酮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根据F分子式知,E发生消去反应

CH=CHC0CH3

-kH~~CH-ET

6;F和G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以D和乙醛为原料合成6|,结合流程中D-E

构建碳干骨架,苯甲醛和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然后发生消去反应、氧化反应、最后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题目详解】(DC为。YH2°H,C的名称是苯甲醇,故答案为:苯甲醇;

(2)F-H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B-C为卤代烧的水解反应,该反应的试剂和条件是NaOH水溶液、加热,故答案为:

加成反应;NaOH水溶液、加热;

(3)A.质谱仪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不符合题意;

B.元素分析仪测定元素,不符合题意;

C.红外光谱仪测定化学键和官能团,符合题意;

D.核磁共振氢谱仪测定H原子种类及各类氢原子个数之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CHOHO—CHCH2COCH3

(4)D-E的化学方程式彳、"NaOH溶液彳、,故答案为:

|||-------------------------*11]

CHOHO-CHCH2coe为

/^5%NaOH溶+;

013coc«3+rj]-----------------------*rij

(5)E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

①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HCOO-;

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说明含有苯环;

③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如果取代基为HCOO-、CH3cH2cH2-,有邻间对3种;

如果取代基为HCOO-、(C%)2CH-,有邻间对3种;

如果取代基为HCOOCH2-、CH3cH2-,有邻间对3种;

如果取代基为HCOOCH2cH2-、CH3-,有邻间对3种;

如果取代基为HCOOCH(CH3)-,CH3-,有邻间对3种,

CH3CHOOCH

符合条件的有1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六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3:2:2:1:1的是,故答案为:15;

CH;

CH3CHOOCH

CH;

(6)以D和乙醛为原料合成,结合流程中D-E构建碳干骨架,苯甲醛和乙醛发生加成反应,然后发生

消去反应、氧化反应、最后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其合成路线为:cycHoTs^

浓硫酸、CH=CH-CHO银然溶液、CH=CH-COOH

CHCH3cHo浓硫酸、r^V-CH=CH-CHO银级溶液、

O-°-5%NaOH溶液)|OJOHA>U—

+2+

18、第二周期第IVA族Na[:O:O:]-Na离子键、共价键H2O

2++2

3SO2+3Ba+2NO3+2H2O=3BaSO4l+2NO+4H平面三角形sp

【分析】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①A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

的物质,则A是H元素;②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倍,则B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核外

电子排布是2、4,B是C元素;③D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1,则D核外电子排布式是2、8、1,

D是Na元素;④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则E核外电子排布是2、8、6,E是S元素;⑤C与E同

主族,原子序数小于Na,大于C,则C是O元素。结合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H,B是C,C是O,D是Na,E是S元素。

⑴B是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IVA族;

⑵化合物D2c2是NazCh,该物质中Na+与02?-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中两个O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所以其电子式

为:Na+[:0:0:]2-Na+;该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

⑶化合物A2c是H2O,A2E是H2S,由于在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物质气化消耗较

多的能量,因此沸点较高的是H20;

⑷化合物EC2是SO2,在常温下呈气态,该物质具有还原性,将其通入Ba(N(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和NO气体放出,

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3Ba2++2NO3-+2H2O=3BaSOS+2NO+4H+;

(5)元素A、B、C按原子个数比2:1:1组成的化合物CH2O是常见的室内装修污染物,该物质的分子中,C原子采

用sp?杂化,与O原子形成共价双键,再与2个H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有电子转移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根据题干信息正确推断元素是

解题关键,能很好的反映学生对饮水机化合物的性质及物质结构理论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19、Ca(CIO)2+4HCl(浓)=CaC12+2CLT+2H2。除去CL中的HC1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dE中溶

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色不能过量的CL也可将「氧化为12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氯气氧化性的验证的实验题目,实验室中可采用漂白粉与浓盐酸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来制取氯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气体,用装

置C验证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潮湿的氯气才有漂白性,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溶于苯中显橙红

色,可以证明氯气具有氧化性,氯气有毒,最后用碱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环境。

(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K))2,具有氧化性,HC1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价的C1和-1价的

C1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L,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h+2CLT+2H2。

(2)氯气中含有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而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较低,故饱和食盐

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C中如果发生堵塞,B中的氯气增多,压强变大,将会使B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进

入长颈漏斗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故B可起安全瓶的作用,故本空答案为: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形成水柱。

(3)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IO才有漂白性,故潮湿的氯气才具有漂白性。B装置中出来的是

潮湿的氯气,选项a:I处放干燥的有色布条,布条褪色,n处放碱石灰,得到干燥的氯气,但m处放的湿润的有色布

条也会褪色,m处应该放置干燥的有色布条,a错误。选项b:II处的硫酸铜粉末主要是检验水的存在,不适宜干燥气

体,b错误。C选项中的浓硫酸应放置在试剂瓶中,不能放置在U形管中,c错误。d选项:氯气通过I处湿润的有色

布条褪色,再经过无水氯化钙干燥,m处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可以说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潮湿的氯气才有漂

白性,d正确,答案选d。

(4)D中C12与NaBr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液态澳单质,将溶有浸单质的D中的溶液滴入碘化钾溶液中,B。与KI发生

置换反应生成L,h单质易溶于苯中,显紫红色,又因为苯的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所以混合溶液分两层,上层为

溶有12的苯溶液显紫红色,下层为近乎无色的水层。D中溶液中还含有溶于水的CL,也能将1-氧化为L单质,出现和

上面相同的实验现象,故该现象不能说明漠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本题的答案为: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

为紫红、不能、过量的CL也可将I-氧化为

(5)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在空气中,可以用饱和NaOH溶液吸收:Ch+2NaOH=NaCl+NaClO+H2O,也可用饱和

NazCCh溶液吸收:CI2+H2O+2Na2CO3=NaClO+NaCl+2NaHCOj,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饱和Ca(OH)2

溶液的浓度较小,吸收氯气不充分,故不能用饱和Ca(OH”溶液吸收氯气,答案选b。

点睛:解答第4小问时,注意生成的Bn的溶液中还含有过量的CL,Cb也能将「氧化,产生与Bn氧化厂时相同的实

验现象。

2+3+

20、2Fe+Br2=2Fe+2Br>正向加入浓硝酸,黑色固体消失,生成红棕色气体。再向溶液中加入NaCl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碘水与AgNCh溶液反应产生黄色沉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