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通用版9_第1页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通用版9_第2页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通用版9_第3页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通用版9_第4页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通用版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最新考纲,

1.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断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2.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3.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考向预测•

考情分析: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已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求参数,求直线的交点

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对称问题,过定点的直线系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往往和圆锥曲线综

合起来.题型多为解答题.

学科素养:通过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应用考查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

积累必备知识——基础落实赢得良好开端

一、必记3个知识点

1.两直线的平行、垂直与其斜率的关系

条件两直线位置关系斜率的关系

平行

两条不重合的直线/2,k\与女2都不存在

斜率分别为h,k

2垂直

k与依一个为零、另一个不存在

[注意J在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容易忽视斜率是否存在,若两条直线斜率存在,

则可根据条件进行判断,若斜率不存在,则要单独考虑.

2.两条直线的交点

3.三种距离公式

三种距离条件公式

两点间的

A(xi,yi),B(X2,y2)\AB\=____________

距离

点到直线

p(xo,和)到直线Ax+By+C=O的距离为dd=________________

的距离

两平行线直线4t+By+Ci=0到直线Ar+By+C2=0的

d=____________

间的距离距离为d

二、必明2个常用结论

1.两个充要条件

(1)两直线平行或重合的充要条件

直线/i:4x+Biy+G=0与直线以A2x+B2),+C2=0平行或重合的充要条件是4&一

481=0.

(2)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

直线A:4x+Biy+G=0与直线/2:A2x+B2y+C2=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lA2+B]B2=

2.六种常用对称关系

(1)点(x,y)关于原点(0,0)的对称点为(一x,—y).

(2)点(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一x,y).

(3)点(x,y)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为(y,x),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为(一y,—%).

(4)点(x,y)关于直线x=a的对称点为(2a-x,y),关于直线y=b的对称点为(x,2b-y).

(5)点(x,y)关于点(a,4的对称点为(2a—x,2b-y).

(6)点(x,y)关于直线x+y=k的对称点为(A—y,k~x),关于直线x-y=k的对称点为(上

+y,x~k).

三、必练4类基础题

(一)判断正误

I.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X”).

(1)当直线/|和/2的斜率都存在时,一定有用=&2=/1〃/3()

(2)如果两条直线与/2垂直,则它们的斜率之积一定等于一[.()

(3)若两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唯一解,则两直线相交.()

(4)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教材改编

2.[必修2-PIO9习题T3改编]若直线/nr—3y—2=0与直线(2—n?)x—3y+5=0互相平行,

则实数m的值为()

A.2B.-1

C.1D.0

3.[必修2Roi习题T2改编]已知点(a,2)(a>0)到直线/:x-y+3=0的距离为1,则a

的值为()

A.V2B.2一V2

C.A/2-1D.V2+1

(三)易错易混

4.(忽视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若直线(3a+2)x+(l-4a)y+8=0与(5。-2)田+3+4»—7=0

垂直,则a=.

5.(忽视平行线,问系数的对应关条)直线2x+2y+l=0,x+y+2=0之间的距离是

(四)走进高考

6.[2020.全国卷HI]点(0,-1)到直线y=A(x+l)距离的最大值为()

A.1B.V2

C.V3D.2

提升关键能力——考点突破掌握类题通法

考点一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基础性]

1.直线/i:y=ar与直线,2::+:=1平行,则“=(

A.-B.

2.[2022•上海市长宁区延安中学高三月考]"°=一1”是“直线办+(2“-1»+1=0和直

线3x+ay+3=0垂直”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经过直线2x-y=0与x+y-6=0的交点,且与直线2x+y-1=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

A.x+2y—8=0B.x~2y—6=0

C.x+2>-10=0D.x-2y+6=0

反思感悟由一般式确定两直线位置关系的方法

/i:4x+Biy+G=0(掰+BJW0)

直线方程

/2:4M+B2),+C2=0(心+欧ro)

/1与/2垂直的充要条件A\A2~\~B\B2=0

与/2平行的充分条件*=空£台(A2%C2WO)

A?D2匕2

取A2&WO)

1\与,2相交的充分条件

A202

与/2重合的充分条件4=暑=枭Az&QWO)

A?D2

考点二两直线的交点与距离问题[综合性]

角度1交点问题

[例1](1)已知点M(0,—1),点N在直线x-y+l=0上,若直线MN垂直于直线x+

2y—3=0,则点N的坐标是()

A.(-2,-1)B.(2,3)

C.(2,1)D.(-2,1)

(2)经过两直线/i:x—2y+4=0和,2:x+y—2=0的交点P,且与直线6:3x—4y+5=0

垂直的直线I的方程为.

听课笔记:

反思感悟(1)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就是解由两直线方程联立组成的方程组,得到方程

组的解就可以写出交点的坐标.

(2)求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先解方程组求出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再结合其他条件写

出直线方程,也可借助直线系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方程.

角度2距离问题

[例2](1)点(0,—1)到直线版一4),+1=0的距离为()

4

C.-D.1

(2)已知直线/i:y=3x—2,直线氏6x-2y+l=0,则与L之间的距离为()

A.更B.在

24

C.巫D.叵

24

⑶[2022.玉林市育才中学模拟卜轴上任一点到定点(0,2)、(1,1)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A.V2B.2+V2

C.V10D.V5+1

听课笔记:

反思感悟

1.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求法

可直接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来求,但要注意此时直线方程必须为一般式.

2.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求法

(1)利用“转化法”将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转化为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

距离;

(2)利用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对点训练】

I.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42,4),8(3,-6),C(5,2),则8C边上中线的长为()

A.V10B.2V10

C.11V2D.3V10

2.当点P(3,2)到直线y+1—2机=0的距离最大时,加的值为()

A.V2B.0

C.-1D.1

3.已知直线丫=区+2&+1与直线y=一1r+2的交点位于第一象限,则实数%的取值范

围是.

考点三对称问题[应用性]

角度1点关于点对称

[例3]过点P(0,1)作直线/使它被直线/i:2x+y-8=0和以x-3y+10=0截得的线

段被点P平分,则直线/的方程为.

听课笔记:

反思感悟点关于点对称的求解方法

若点M(xi,y。和点N(x,y)关于点P(a,b)对称,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y:2b-r进而求解•

角度2点关于线对称

[例4]已知直线/:2x-3y+l=0,点A(T,-2),则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4的坐

标为.

听课笔记:

反思感悟点关于直线对称的解题方法

若两点P|(XI,a)与P2(X2,>2)关于直线/:Ar+gv+c=o对称,则由方程组

V

yz~y\/A\.

八勺a可得到点p关于直线/对称的点2的坐标

(X2,")(其中BWO,X1WX2).

角度3线关于线对称

[例5]直线2x—y+3=o关于直线x-y+2=o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A.x—2y+3=0B.x—2y—3=0

C.x+2y+l=0D.x+2y—1=0

听课笔记:

反思感悟线关于线对称的解题方法

求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必有两种处理方法:

(1)在直线/1上取两点(一般取特殊点),利用求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方法求出这两点关

于直线/的对称点,再用两点式写出直线的方程;

(2)设点P(x,y)是直线,2上任意一点,其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P(xi,yi),根据点关于

直线对称建立方程组,用x,y表示出制,再代入直线八的方程,即得直线A的方程.

【对点训练】

1.点(1,2)关于直线x+y—2=0的对称点是()

A.(1,0)B.(0,1)

C.(0,-1)D.(2,1)

2.[2022.青铜峡市高级中学月考]已知直线/与直线2x-3y+4=0关于直线x=1对称,

则直线/的方程为()

A.2x+3y-8=0B.3x~2y+I=0

C.x+2y—5=0D.3x+2y-7=0

微专题31直线系方程的灵活应用思想方法

在求解直线方程的题目中,可采用设直线系方程的方式简化运算,常见的直线系有平行

直线系,垂直直线系和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

直线系方程的常见类型

(1)平行于已知直线AA-+By+C=0的直线系方程是:Ax+By+X=0(A是参数且2WC);

(2)垂直于已知直线Ar+B.y+C=0的直线系方程是:Bx—Ay+4=0(2是参数);

(3)过两条已知直线八:ABi),+。=0和,2:A2x+B2y+C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是:

Aix+fily+Ci+;.(^2x+B2y+C2)=0(ACR,但不包括/2).

一、平行直线系

[例1]求与直线3x+4y+l=0平行且过点(1,2)的直线/的方程.

解析:由题意,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3x+4y+C=0(CWl),又因为直线/过点(1,2),

所以3X1+4X2+C=O,解得C=—ll.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3x+4y—ll=0.

二、垂直直线系

由于直线4x+8iy+G=0与A2x+B2)'+C2=0垂直的充要条件为4A2+8由2=0.因此,

当两直线垂直时,它们的一次项系数有必然的联系.可以考虑用直线系方程求解.

[例2]求经过点A(2,1),且与直线2x+y-10=0垂直的直线/的方程.

解析:因为所求直线与直线2x+y-10=0垂直,所以设该直线方程为x—2y+G=0,

又直线过点A(2,1),

所以有2—2X1+C=O,解得G=0,

即所求直线方程为x-2y=0.

三、过两直线交点的直线系

[例3]经过两条直线2x+3y+l=0和x—3y+4=0的交点,并且垂直于3x+4y—7=0

的直线方程为.

„.,,,,(2x+3y+1=0,解得|x=:"即两直线交点为(一|,I),

解析:万法一由万程组]

(x-3y4-4=0,(y=g,

・・,所求直线与直线3x+4y—7=0垂直,

,所求直线的斜率为上=/

由点斜式得所求直线方程为y-[=g(x+|),即4x-3),+9=0.

方法二由垂直关系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4x-3y+m=0,

由方程组可解得两直线交点为(一,9,代入4x—3y+%=0,得加

=9,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4x-3y+9=0.

方法三由题意可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2x+3y+l)+2(x-3y+4)=0,

即(2+»x+(3-3/l)y+1+42=0,①

又•.•所求直线与直线3x+4y—7=0垂直,

.•.3(2+»+4(3—32)=0,

.*.2=2,代入①式得所求直线方程为4x—3y+9=0.

答案:4%—3y+9—0

名师点评

1.本例3法一采用常规方法,先通过方程组求出两直线交点,再根据垂直关系求出斜率,

由于交点在y轴上,故采用斜截式求解;法三则采用了过两直线4x+Biy+G=0与Avc+Biy

+C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A|x+Biy+G+M42x+&y+C2)=0,直接设出过两直线交点

的方程,再根据垂直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2.与直线Ar+By+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4v+By+Ci=0(GW。;与直线儿+By

+C=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为Bx-Ay+Ci=0.

[变式训练]已知直线心mx+8y+〃=0与氏2x+,町,-1=0互相平行,且小右之间

的距离为求直线人的方程.

第二节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积累必备知识

1.k\=kik\ki=—\

3.J(句-*2)2-(>1-I)?

|4%o+8Uo+c|Ig-Ql

V7i2+e2Vi42+s2

三、

1.答案:(1)X(2)X(3)7(4)V

2.解析:两直线平行,其系数满足关系式-3m=-3(2一加),解得/”=1.

答案:C

3.解析:由题意知"=1,所以|a+l|=&,又。>0,所以。=四一1.

答案:c

4.解析:由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得(3a+2)(5。一2)+(1—4°)3+4)=0,解得:a=0

或a=\.

答案:0或1

5.解析:直线Zv+2y+1=0,x+y+2=0之间的距离即直线2r+2y+l=0,2x+2y+4

=0之间的距离1=第当=学.

V22+224

6.解析:方法一点(0,—1)到直线y=«r+l)的距离为4=,若四=舄,注意

到N+122限于是2便+1)》评+2bH=|Jt+lF,当且仅当&=1时取等号.

即k+l|WVFT1-V2,所以d=接詈故点(0,-1)到直线y=k(x+l)距离的最

大值为VI.

方法二由题意知,直线/:y=&x+l)是过点p(—1,0)且斜率存在的直线,点。(0,-

1)到直线/的最大距离在直线/与直线尸。垂直时取得,此时&=1,最大距离为|PQ|=&.

答案:B

提升关键能力

考点一

1.解析:直线b:|+~=1的斜率为k]?=—p

因为直线11:y=ax与直线h:;+:=1平行,所以a=k]z=—点

答案:D

2.解析:若直线ox+(2q—l)y+1=0和直线3x+〃y+3=0垂直,

则3〃+〃(2〃-1)=0,解得4=0或〃=—1,

则“。=—1"是"直线〃X+(2Q—l)y+1=0和直线3x+ay+3=0垂直”的充分不必要条

件.

答案:A

3.解析:由题意,联立方程组'?;):)。,解得即交点为尸(2,4),

设与直线2x+y—1=0垂直的直线方程为x—2y+〃?=0,

把点尸(2,4)代入工-2),+机=0,即2—8+加=0,解得加=6,即所求直线方程为工一2》

+6=0.

答案:D

考点二

例1解析:(1)因为点N在直线x—>+1=0上,所以可设点N的坐标为(如,xo+1).根

据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得如'二生起上二会.因为直线MN垂直于直线x+2y—3=0,

XOXo-

直线x+2>—3=0的斜率k=-\,所以ZMNX(-;)=-1,即汩=2,解得刈=2.因此点N

2\2/XQ

的坐标是(2,3).

⑵由方程组「黄片;,得忧;,

即尸(0,2).因为/,/3,所以直线/的斜率&=一%所以直线/的方程为y—2=一色,即

4x+3y—6=0.

答案:⑴B(2)4x+3厂6=0

例2解析:(1)点(0,—1)到直线3x—4y+l=0的距离为1=邑^^^辿=|=L

⑵直线ly的方程可化为6x—2)-4=0,则h与6之间的距离占最=半.

(3)x轴上任一点到定点(0,2)、(1,1)距离之和的最小值,就是求解(0,2)关于x轴的对称

点,连接对称点与(1,1)的距离即可,

因为(0,2)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0,-2),

所以J(l—0)2+(l+2)2="U.

即x轴上任一点到定点(0,2),(1,1)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4U.

答案:(l)D(2)D(3)C

对点训练

I.解析:设边BC的中点为。(x,y).

因为8(3,-6),C(5,2),所以x=^=4,丫=昔=一2,

即。(4,-2),所以A£>=J(2—4>+(4+2)2=24U.

答案:B

2.解析:直线〃比一丫+1—2根=0过定点Q(2,1),

所以点P(3,2)到直线y+1—2%=0的距离最大时,PQ垂直该直线,

Ep—1,—

3-2

答案:c

_2-4k

y=kx+2k+1,

3.解析:由方程组,解得-2k+l'

y=-|x+26k+l

、z丫-2k+l

,交点坐标为(瞪,貌)

又・・,交点位于第一象限,

(言》0,

(—>0,

I2k+l

解得一«y"

oz

答案:(~ba

考点三

例3解析:设h与1的交点为A(a,8-2a),

则由题意知,点A关于点P的对称点B(—a,2a—6)在b上,把B点坐标代入L的方程

得一a—3(2a—6)+10=0,解得a=4,即点A(4,0)在直线1上,所以由两点式得直线1的方

程为x+4y—4=0.

答案:x+4y—4=0

例4解析:设4(x,y)

由已知得

y+22

x+lX3=-1,

x-1y—2

{2X^--3X^-+1=0,

33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