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意象的丰富内涵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意象的丰富内涵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意象的丰富内涵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意象的丰富内涵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专题训练意象的丰富内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专题训练-----意象的丰富内涵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冬天里的一团火①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亲便要抽空去后山一趟,赶在风雪来临之前,烧一窑炭回家。上好的木炭被父亲送到集市换一些冬季必需品,稍次的木炭就存放在自家的楼板上。做完这一切,风雪就从北方赶到了我们村庄,摇着窗棂吱呀吱呀直晃,踢得多年失修的门板咣当咣当直响。风雪像一个被冻得气急败坏的小孩,要一头撞进家门。小妹哆嗦着把小小的脑袋从被窝里伸出来说:“风也被冻哭了呢!”②早晨起来,父亲已把家中四壁该固定的固定了,该糊实的糊实了。母亲则在房子中央燃了一团锣木炭火。我和小妹欢呼着跳下床,知道又到了漫长的烤火季节:我再不用去拾那拾不完的柴禾,再不用去扯那扯不完的猪草,父母手中也没了那些耕耙播割之类的活计,连小妹也用不着一个人伏在田垅上跟昆虫小蚁说话了。一家人团团围在一堆炭火旁,四双眼睛把一年到头都没有好好打量,甚至有些生疏的彼此认认真真端详一番。父亲的后脑勺居然稀稀拉拉有了些白发,而小妹剁猪草时左手的中指添了一道小小的疤痕。只有母亲总能及时记下丈夫和儿女每一点细微的变化。③话头总是母亲最先引出的。她飞针扬线的手从容雅致,嘴里则像一只吐丝的蜘蛛,把一家人一年来细细碎碎的事情都吐了出来,条理分明得就像一张蛛网。父亲口吐云烟的样子气定神闲,我和小妹则像小猴样互相抓挠不休。炭火很快平息了我和小妹年幼的躁动,凝眸处,眼前构筑了一个通透的世界;民间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于是给我们讲起故事来,从童话到传说,从演义到鬼怪。④我和小妹被炭火烤得昏昏欲睡,伸个懒腰站起来,窗外已是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一风雪把贫穷的村庄变得富有,把枯涩的村庄变得丰润。黄昏时分,雪停风静,孩子们个个要把自己玩成一块冰雪才肯回家。冰雪帮穷孩子剥掉了那张积劳成茧的外壳,还以花蕾般稚嫩的饨真,让再傻再痴的孩子也变得冰雪聪明。冰雪是另一种形式的炭火,在烤红孩子们双颊的同时还点燃了他们对关好日子的憧憬。玩累了,我和小妹就挟一团寒气闯进家里,坐下来,脱掉鞋子,把双脚揣进父母怀中。那种痒酥酥的暖意真有说不出的舒服。繁重的农事剥夺了一家人彼此应有的关爱,一年之中就这么一刻让我感到是在家的中心,是在爱的中心,是在幸福的中心。⑤晚上不点油灯,木炭火把陈旧的房子涂成年画的颜色,种种器皿都跳跃着金子的光泽,我们血色亏欠的脸庞也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木炭火烤焦了苦寒的岁月,木炭火煨软了坚硬的辛酸,木炭火烘托着我们对来年的种种幻想,木炭火用红光篡改了我们对苍白往事的记忆。而遗忘和幻想正是农人过日子的两大支柱。⑥冬夜漫长,有火则短。往往是一家人先聊些闲话,慢慢地,思绪渐渐飘飞,思维渐渐断散,睡意这时从深海处泅洇上来,将一切漫淹。最后的那句含含糊糊的闲话也不知是谁说的,说了些啥,就像雨后叶尖上最后那滴迟迟不落的水珠落在空明的湖心,漾开去,漾开去,了无痕迹。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母亲首先“唔”一声从半梦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使夜色漾起了新的涟漪。母亲低头见团锣里自燃的炭火巳蒙上了一层灰垢,就用火针拨了拨,火又鲜光起来,辐射出的热能将我们渐凉的身子重新抚暖。又不知过了多久,细碎的炭火终于星星般隐去了,我们才拖着醉步上床睡觉。这种醉当然不是因了酒,而是因为火。火是让人类沉醉的另一种方式。⑦冬天,我们一家予也会出门去做客,譬如说邻村的外婆总要在每年的冬天宰一只牲畜,叫我们去吃火锅,尽管冷,我们也决不会放弃这样难得的打牙祭的机会。这时,火就成了我们的管家,一家人急急切切地出门,将火独自留在家里守护家的温暖。等吃饱喝足后,又急急切切赶回,扒开事先用木灰掩埋好的炭火,暗红的炭火一下子就亮旺起来,那感觉就像是管家给风雪归来的每一个人上了杯热茶。⑧我们每天都要从楼上拿一簸箕木炭下来,待到楼上的木炭即将告罄,冬天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过了休养生息的冬季,来到万物复苏的春天,怀揣热力的我们又开始忙于一年初始的事情。小妹是最后一个走出家门的。那天小妹走出家门,对着屋前的几树桃花打了个哈欠,泪眼婆娑地惊叫一声:“哟呵,火星子都跑到屋外了!怎不叫我早点出来?!”⑨也许是吧,花朵是绿色生命另一种形式的燃烧,所有花朵都开放了,春天就会被烤得暖暖和和,舒舒服服。1.本文的核心意象是“火”,它被赋予了哪些丰富的内涵?请分条概括。二、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逝川迟子建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这种鱼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渔妇们这时候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仿佛得到了意外的温暖,心安理得了。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如果你乘着小船从逝川的上游经过这个叫阿甲的小渔村,想喝一碗喷香的茶,就请到吉喜家去吧。要认识吉喜并不困难。在阿甲,你走在充满新鲜鱼腥气的土路上,突然看见一个丰腴挺拔有着高高鼻梁和鲜艳嘴唇的姑娘,她就是吉喜,年轻时的吉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她发髻高绾,明眸皓齿,夏天总是穿着曳地的灰布长裙,吃起生鱼来是那么惹人喜爱。而现在你若想相逢吉喜,也是件很容易的事。在阿甲渔村,你看哪一个驼背的老渔妇在突然抬头的一瞬眼睛里迸射出雪亮的鱼鳞般的光芒,那个人便是吉喜,老吉喜。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不用说,雪花来了,泪鱼也就要从逝川经过了。吉喜的木屋就面对着逝川。吉喜醒来是被敲门声惊醒的,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胡刀懊丧地连连说:“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候……”。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吉喜打发胡刀回家去烧一锅热水。她吃了个土豆,喝了碗热茶,把捕鱼工具一一归置好,关好火炉的门,戴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吉喜望了望逝川,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他就被葬在逝川对岸的松树林中。那时的吉喜不但能捕鱼、能吃生鱼,还会刺绣、裁剪、酿酒。胡会那时常常到吉喜这儿来讨烟吃,吉喜的木屋也是胡会帮忙张罗盖起来的。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吉喜洗了洗手,询问反应有多长时间了,有什么感觉不对的地方。胡刀家正厅的北墙上挂着胡会的一张画像。胡会歪戴着一顶黑毡帽,叼着一杆长烟袋,笑嘻嘻的,那是他年轻时的形象。时光倒回五十年。吉喜正站在屋檐前挑干草。落日掉进逝川对岸的莽莽丛林中了,吉喜这时看见胡会从逝川的上游走来。他远远蠕动的形象恍若一只蚂蚁,而渐近时则如一只笨拙的青蛙,走到近前就是一只摇着尾巴的可爱的叭儿狗了。吉喜笑着将她体味到的类似蚂蚁、青蛙、叭儿狗的三种不同形象说与胡会。胡会也笑了,现出很满意的神态。吉喜在那个难忘的黄昏尽头想,胡会一定会娶了她的。然而胡会却娶了另一个女人做他的妻子。产妇再一次呻吟起来,吉喜用毛巾擦了擦产妇额上的汗。产妇朝她歉意地笑了,“吉喜大妈,您去捕泪鱼吧。没有您在逝川,人们就觉得捕泪鱼没有意思了。”吉喜说:“我去捕泪鱼,谁来给你接生?”大约午夜十一时许,产妇再一次被阵痛包围。羊水破裂之后,吉喜终于看见了一个婴孩的脑袋像只熟透的苹果一样微微显露出来,那颗猩红的果实终于从母体垂落下来,那生动的啼哭声就像果实的甜香气一样四处弥漫。“吉喜大妈,兴许还来得及,您快去逝川吧。”产妇疲乏地说。吉喜听着逝川发出的那种轻微的呜咽声,不禁泪滚双颊。她再也咬不动生鱼了,那有质感的鳞片当年在她的齿间是怎样发出畅快的叫声啊。她的牙齿可怕地脱落了,牙床不再是鲜红色的,而是青紫色的,像是一面旷日持久被烟熏火燎的老墙。她的头发稀疏而且斑白,极像是冬日山洞口旁的一簇孤寂的荒草。吉喜就这么流着泪回到她的木屋,她将鱼网搭在苍老的肩头,手里提着木盆,吃力地朝逝川走去。逝川的篝火玲珑剔透,许多渔妇站在盛着泪鱼的木盆前朝吉喜张望。吉喜将网下到江里,又艰难地给木盆注上水,然后呆呆地站在岸边等待泪鱼上网。她开始起第一片网,网从水面上刷刷地走过,那种轻飘飘的感觉使她的心一阵阵下沉。一条泪鱼也没捕到,是个空网。又过了一段时间,曙色已经微微呈现的时候,吉喜开始起第二片网。她小心翼翼地拉着第二片网上岸,被收上来的网都是雪白雪白的,她什么也没看见。放完泪鱼的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吉喜慢慢地站起来,将两片鱼网拢在一起,站在空荡荡的河岸上,回身去取她的那个木盆。她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竞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弥漫下来了。吉喜用尽力气将木盆拖向岸边。她跪伏在岸边,喘着粗气,用瘦骨嶙峋的手将一条条丰满的泪鱼放回逝川。这最后一批泪鱼一入水便迅疾朝下游去了。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天际,使阿甲渔村沉浸在受孕般的和平之中。(选自《人民日报》2020.12.5,有删改)2.家乡的众多河流以其流动与丰盈给了迟子建创作源泉,成为她作品中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意象,使其作品流淌着丰饶的生命之歌。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文中“逝川”的丰富内涵。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桥在水上王周生①那是2005年9月,我应邀参加爱尔兰科克市国际短篇小说节。那是一次意外的收获。那是星期天的清晨,一片宁静。天空飘过几朵雨云,稀稀拉拉洒下几点雨滴。而后,初升的太阳从东边云层斜射出来,一道道金红色的光,把整个城市装饰得精致典雅。②爱尔兰的科克市有许多座桥,眼前的这座叫圣帕特里克桥。圣帕特里克是爱尔兰的守护神,爱尔兰的国庆就叫圣帕特里克节。桥总是架在水上。我站在桥栏旁,看清澈的河水在桥下缓缓流淌。③全世界都一样,星期天的早晨城市醒得很晚,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下躺着个流浪汉。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在这里,行人不时给他一点钱。④一辆红色小轿车出现在河对岸空荡荡的街上,停在桥头边。车门开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女。在宁静的清晨,冒出三个鲜活的人儿,格外亲切。小男孩6岁模样,米黄T恤背带裤;女孩小一些,牛仔短裙白色连裤袜;女人白衬衫,深蓝色长裙,粉红围巾。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⑤两个孩子手里各抱一个纸袋,奔到流浪的男子身旁站住。“早上好!先生。”男孩女孩异口同声说。⑥“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裤脚湿漉漉的。⑦“这是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这是你的苹果!”女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过去。“谢谢你们!”流浪男子感激地接了过去,放在身旁的地上。⑧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先生,你吃吧,我妈妈做的三明治,热的!”⑨流浪男子疲惫地说:“很遗憾,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男子的英语有些生硬。女孩说:“哦,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只喝果汁,你要果汁吗?”男子赶紧摆摆手:“不,不!”⑩我不能老盯着他们看,这是不礼貌的。可是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耳朵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⑪“先生,”男孩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呢?”⑫“我的家在罗马尼亚,我家的房子被大水冲掉了,我现在没有家了!”男孩和女孩沉默了。过了会儿,女孩问:“先生,我能不能抱抱你呢?”“不,不不,”男子惊恐地缩了缩身子,低头看看肮脏的衣服,“我很久没有洗澡了……”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流浪男子的脖子,男子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个人紧紧拥抱。⑬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一动也不敢动,怕扰了桥上这无比温馨的一幕。可是我的内心正掀起惊涛骇浪。我问自己,我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拥抱一个肮脏的发过烧的流浪汉吗?我知道,我是宁愿给钱给物也不愿让孩子这样做的。我遥望对面桥头的那位母亲,她依然站立在那里,粉红的围巾飘动着。⑭“我能和你玩一会儿吗?”一转眼,女孩已经坐到流浪男子的膝盖上,把他当做自家亲人一样。⑮女孩说:“那我和你比赛玩汽车吧?”⑯“好!”流浪男子说。小男孩追过去,把玩具汽车拿了出来。三个人一起在桥上玩了起来。“咯咯咯”的笑声在空气里回荡,传得很远。⑰天空越来越晴朗,太阳升高了。桥头的母亲抬手看了看手表,喊道:“孩子们,时间到了,该走啦!”两个孩子依依不舍地站起来,和流浪男子挥手说再见。可是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再次飞奔而来,每人在流浪男子手里放了一张纸币。女孩说:“妈妈说了,谢谢你陪我们玩,我们玩得很开心!”男孩说:“谢谢你让我们有这样快乐的早晨!”“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佝偻着身子,不停地挥手,“谢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来到爱尔兰最快乐的一天!”⑱我依然凝立,心潮起伏。桥下流淌的水像我们的日子,每天一样;可是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仿佛置身天堂,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这朗朗的天空,这清澈的河水,这圣帕特里克桥,这天使般的男孩女孩,是天堂里的景象啊。⑲桥总是在水上。人造了桥,才得以穿越。可是,我的桥呢,在哪里?⑳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流浪男子10欧元。我说我都看到了,我很感动。男子正在流泪,他说他有5个孩子,他们都在罗马尼亚亲戚家住着,等他打工赚钱寄回去。可是他没有身份不能打工,只能天天在桥上乞讨,昨晚发烧了,头痛欲裂,他曾想从桥上跳下去,可是今天,这两个天使的拥抱,让他一定要活下去……㉑几天时间匆匆过去,科克市的秋天留给我极美的印象;在一位小说家的庄园里举行的读书分享聚会让我领悟到古老欧洲的独特魅力,让人沉醉;突然,我发现在人群中粉红的围巾在眼前一闪……那一抹红色如此鲜艳绚烂……爱尔兰的秋天到处都是色彩斑斓的景色,人在其中,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童话世界,偶尔一阵北风掠过,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就像一曲欢快的奏鸣曲。(有改动)3.文中多次出现了“粉红的围巾(一抹红色)”,请概括这一意象的内涵。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登临黄洋界贺小林①我对井冈山黄洋界最初的认识,是“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词句。在这些词句的吸引下,登临黄洋界的想法一直在我的心里萦绕不去。②终于,有机会走进黄洋界。通往黄洋界的山路九曲回肠,两边郁郁葱葱的竹林,沿着蜿蜒的山路一直向上延展。随着高度上升,云雾开始清淡,远处的竹林也变得明晰起来。峰回路转间,黄洋界的雄姿就在前方。③踏上黄洋界,仰望纪念碑。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再次在脑海里闪现。1928年8月,驻扎湘、赣两省的敌军合谋“会剿”井冈山。红军凭借黄洋界哨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势天险,利用漫山遍野的毛竹,制作竹钉埋在哨口通向山下的路旁草丛中。同时,将滚木礌石推下山坡,乱敌阵形。战斗中,敌军发动多次进攻,却始终无法接近哨口。大小五井赤卫队、暴动队等群众武装力量埋伏在附近山头,配合红军作战。红军与数倍于己的敌军激战,誓死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走到当年红军战士阻击敌军的哨口,巨石和木头还在,战壕遗址还在,见证战斗胜利的参天古木还在,沐浴辉煌的那尊迫击炮还在。那载入史册的隆隆炮声,仿佛又在我的耳边响起。这场创造奇迹的战斗,如今已经成为一段经典的历史,为人们所铭记。⑤哨口下,一条崎岖的山路向山谷里延伸。山路狭窄,只容一人行走,齐腰的青草在路两旁恣意生长,有的路段甚至被小草所掩盖。当年,为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将士从宁冈运粮到井冈山上,以防被敌人长期围困。他们正是行走在这条崎岖的小道上,每天都要翻越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的黄洋界高峰,并且,是背着或挑着几十斤重的稻谷。由于敌人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井冈山革命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