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眉山市重点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眉山市重点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眉山市重点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眉山市重点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眉山市重点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皎洁震撼彷惶大彻大悟 B.迁徒沙砾演绎人情世故C.蠕动缭绕眺望漫不经心 D.奠定赋与缅怀不知所措2.(2分)下列关于《平凡的世界》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小说,获茅盾文学奖。B.在弟弟孙少平的指引下,哥哥孙少安最终由赞助电视剧转变为重修村小学。C.田润生最后突破世俗的偏见和侯玉英结婚了。D.小说结尾孙少平拒绝脱离苦难矿工生活,回到大牙湾煤矿。3.(2分)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道难题,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B.立身于风云变幻的世界上,我们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C.今年广西“三月三”民歌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观摩佳节庆典。D.时光流逝,相聚时的欢乐情景历历在目,现如今,你又逐梦何方?4.(2分)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柳絮般的雪,在空中飘舞一夜后,终于停了。第二天清晨,外面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地上铺了一层白地毯,它如绸、如锻、如银、如玉……极目远望,茫茫原野,群山奔驰,镶银点翠,分外妖娆。没过多久,孩子们都出来了。他们在雪地里跑一段、滑一段,跑一段、滑一段,玩乐着、欢笑着,谁能说整个世界不是他们的?A.选段中“柳絮般的雪”,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雪势大而猛。B.选段中反复运用“跑一段、滑一段”,突出了大雪过后,地面光滑、难以行走的特点。C.选段中运用“如……”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大地的细腻、柔美、洁白。D.“谁能说整个世界不是他们的?”运用了反问,表现了作者从雪后世界感受到的无限生机与活力。5.(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huí))糜子(méi)冗杂(rǒng)锵然(qiāng)B.连翘(qiáo)褶皱(zhě)气氛(fèn)龟裂(jūn)C.卑鄙(bǐ)彷徨(páng)寒噤(jìn)嵌入(qiàn)D.拙劣(zhuō)酝酿(liàng)模样(mú)砾石(lì)6.(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其实,姚明当选篮协主席,无论是欣喜,还是担忧,之所以引起关注,是因为体育人才的选用,关乎中国篮球乃至中国体育改革发展的方向。B.胡伟试说,龙芯的研制过程如此坎坷,除了研发流程需要完善外,根本原因在于团队,是否坚持自己开发核心模块,挑战的是难中之难的问题。C.系统采集、妥善保存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深入挖掘所蕴含的学术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财富。D.通过采访革命先烈及其后代,挖掘生动感人的故事,使历史记忆更好地保存,使红色基因有效传承,同时也激励人们不畏艰险砥砺奋进,创造新的辉煌。7.(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古代男子18岁成年,此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所以又称弱冠。B.《马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又称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谥号“文”,故称“韩文公”。C.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观点。D.《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他的作品大都批判了一些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8.(2分)选出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重庆的夜,微波荡漾在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纺车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A.B.C.D.9、(4分)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①世界需要爱。②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③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_____(,;)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④_______在爱的怀抱中,才能幸福快乐地成长。(1)给加点字注音:琼浆()(2)给第③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写在横线上______。(3)“谁也无法阻塞人生的风雨。”一句有词语搭配不当的语病,请将“______”改为“______”。(4)第③句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5)给第④句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__________(6)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再仿写一个句子。10、填空。(8分)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4)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送友人》(5)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桃花源记》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行医亦如行侠(1)说起侠,与日常较远,其实普通人一旦慈悲起来近乎侠,当他不但有慈悲心,进而有能力行慈悲事的时候,如那些坐堂良医,亦同仗剑走天涯之侠。(2)这几天翻看刘医师的医案,他的诊余絮语录,手书、竖行,像在看一册武功秘笈。不为练那里面的功夫,只为追慕身怀医技的人,有着怎样的解世间疾苦之心、之力。(3)刘医师家是祖传中医。我们一直叫他医师。医师医师,有医有师,是医是师,代表乡亲的尊重与信赖。他写的医案,日后有心人看到,学到,用到,相当于假手他人,使病人得益。治好了病,续人性命,也就是留份慈悲在世间。(4)我观察过他的那些病人---人生劳苦,肉体不安,无论他换到哪里,后面总跟着一串人。有部分面容焦枯,神色淡漠,看得出身上这条命放出去旷日持久,成了风筝一只,而手上的线愈来愈短,愈来愈细……难怪他的医案里都是癌症、怪病、慢性病。人们来到他面前,是要将手上的线头交到他手上,请他发力一同拉住这条命。(5)当然更多的还是普通病。流感,普通吧。跟他相知的人得流感,拔脚投奔而去,光景是在跟时间赛跑。行动敏捷的话一帖下去管够。当然如果有预感吃点他推荐的中成药就成,不劳他开方子。以我的推测,无非是不好的东西侵入,先从皮毛,然后一步步登堂入室,他的药便是赶在之前将其赶出来,所以早早迟迟决定着痊愈的快慢。比如还在敲你家门的时候就将其赶走,容易,等到了内室再往外推搡,必定费点手脚,连累家里的桌椅翻倒。(6)有时候,走路不小心扭了,也找他,然后到手一团青黑色的草药贴伤处。告诉我有毒,揭下来后要小心包好再扔,免得伤及小动物们。(7)有一回母亲住院多天,腿上长出的大肿块,连日来无论怎么打针吃药都没用,拿长针穿刺,也没有什么下文。找到他,又拿来了一团青黑色的草药,告诉我们找片鲜菜叶敷上就好——鲜菜叶保湿。第二天即消,忧惧苦痛消失。大家看着奇特,他自己看着平常。不过是毒素结在此处,解掉了便是,他说。(8)将刘医师与武侠联系起来,除了他神秘的医技,还有他的行事风格。(9)还在岛上的时候,他挺年轻。有一天值夜班,接诊了一位急腹症患者,异乡人,在此举目无亲。经诊断,需要尽快送到海港对岸镇里的人民医院动手术。一直以来,刘医师都是个坚定的中西医结合推崇者。(10)已近年关,正下着大雪。没有车子,只好敲开一位熟悉的拖拉机手家门,求他帮助送到渡口。气温低,柴油凝结,发动不出,抱了大堆的稻草烧化……顶着风雪到渡口,又没有船,当地派出所好不容易联系到了岛上唯一的机动船,正由手摇船改装,因未完工,只有一盏梢头灯。当年的船老大也只会摇橹,逼上梁山的刘医师只好第一次充当船老大,真正的船老大退而指引航道。(11)风雪交加的深夜,凭着一腔慈悲生出来的勇气,他闯过风雪、闯过浪涛、闯过黑暗、闯过所有艰险,将船平安开过海港。靠岸后,船老大守着船,他又独自将病人背上去。负重上坡,路面结冰……但脚踏实地的感觉比起刚才好得太多了。(12)病人当夜动了手术,不久痊愈。(13)那天的情形是,海天一片混沌,主宰这片混沌的唯有暴烈的风声、涛声与机声隆隆。然而病人在呻吟,落在他这个医师耳中,生命的呼救声顽强而清晰。在此,他的确越过了医师身份,直接化身为侠客,掌舵的双手如握剑,带着他的病人共度命运里的困厄。那一刻,他的命与病人的命也确切地联系在了一起,一沉俱沉,一浮俱浮。(14)尊重生命,爱世上的人,说说虽好,去做才更好。(15)只要天生血肉之躯,那里就是普通人无法洞悉的世界。幸而良医在此,殚精竭虑,袪邪扶正,相当于任侠仗义。至此,我相信了侠非虚拟。1.说说这篇文章的标题有哪些作用?2.简析“刘医师”这个人物形象。3.你是如何理解第5段划线句的含义的?4.分析第5段加点词语“拔脚”的表达效果。5.分析13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6.第7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7.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12、(16分)①春雨绵绵中,一批成长于故乡自留地里的番著被锄头一个个从温润的泥土中唤醒。秋日落地,春日回阳,这是南方番薯与大地亲密交流的轨迹。②地是自家的地,番暮却是老家的伯母所种为了传递深情的牵挂和浓厚的情意,一麻袋番薯从家乡雷州市善排村坐三轮车出发,先是到我们村子所在的南兴镇,又从南兴镇坐途客车,银转五百多公里来到深圳。我驱车把这袋番著接回家中,母亲迫不及待地按每人一个将番薯洗干净,放进锅里,约半个小时,一盘裂开嘴香喷喷的番著被端上来,真的是粉而甜,甜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着,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著花,虽不起眼,却是样盛张。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食品,母亲告诉我们,伯母为种好这一季番著,给番薯施的全是有机肥,似乎就想证明,来自故乡的味道,那香那甜,都是朴素且发自内心的,独一无二。③把番薯种到瓶子里,任其生出蓬勃的叶,长成一(A.抹B.道C.帘)绿色,这却是受好友的启发。那天,好友在朋友圈里晒了在自家书房一个玻璃瓶里种出的番著苗,据说,这棵番薯他已经种了三个春秋。看他拍的相片,这哪里是一棵著苗啊,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彩画,紫色的著藤,绿色和淡黄色相间的叶子,相互纠缠,既呈现生机,又藏有诗意。如此诗情画意,我是记在心上了。④这天,母亲又在阳台一角挑番著,准备送到锅里,我看到一个已经发了芽,便让母亲给我留下。我要带回单位去,要种番薯了。⑤水乃生命之源,水润万物。我把水像泥土一样装进玻璃瓶里,满满一瓶。著块的五之一泡在水中。母亲对我说,只要根长出来,番薯就算养活了。这让我对此甚是期待。每天早上我都要看看薯块上是否有根冒出来。直到一周后,当我看到第一条银白色的根从著块中挤出来,像一条尾巴在水中摇摆起来的时候,我才舒一口气,心头忍不住一阵欢喜。著根长越多,越长越快,不曲不折地伸长着,倒有点像南方的榨树根,一条一条,却是清晰可见,洁白而纯净。⑥紧接着,又有一个个新芽从著块上翘起来,嫩嫩的,每片嫩芽似乎都是一张笑脸,尽管娇柔,却饱含真情。⑦番薯叶长出来,一间随室仿佛都抹上新的色彩。一片片苍绿的番薯叶顺着不断伸长的著藤,长得认真而有序,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枝上有枝而不蔓,每片番薯叶被一枝枝叶柄举着。同一棵番薯上长出的叶子,形态各异,有的呈裂片宽卵形,有的三角状卵形,有的就像一颗心。叶子越长越密,紧随着时光,南方惯有的艳绿与北方秋季同步的黄,就这样结在了同一藤枝上。经遇风霜,整个瓶子也就变成一幅画,这与好友家的已有几分神似。有同事经过我办公室门口,站在远处好奇地问那是什么花时,我总会笑着让他们先看看,最后他们也都忍不住笑,怎么这么像一枝花啊?⑧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因为一份机缘,而得以存活,并像花一样活着,让故乡的味道,在异乡散发开来,既喂养我的目光,也温暖了我的情思。有时我在想,那叶柄上举着的或就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前世,尽管不是花,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便也努力地生发,像花一样绽放,没有那份娇媚,却也多一份随遇而安。⑨玻璃瓶种上了番著,自然成不了薯田,因为番薯属于根茎植物,薯块其实就是它根的一部分。但从一个供人果腹的农作物到一盆赏心悦目的风景,香薯已换了角色。⑩换了角色,同样活好,让叶子像花儿一样绽放,这或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1.有人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可拟为“故乡的番薯”:也有人说,拟为“我的番薯梦”更合适。请说说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2.文章第@段横线上应选填的词语是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3.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一片片苍绿的番著叶顺着不断伸长的薯藤,长得认真而有序,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4.下面这段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觉得放在哪两段之间异适,谈谈你的看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在农村长大的人,对番薯叶或许队有共同的记忆,那时的番著大多用于煮番薯饭。而到如今,连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这不由让我想起农村的岁来,那年月的我们是如何也不敢想,番著会有如此“尊贵”的待遇。5.文章结尾段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除了这个道理外,读了这篇文章,你还有哪些体会?尝试着写出一点。13、(12分)非文学类作品阅读地球“流浪”靠谱吗今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的特点收获大量好评。那么,这部电影中哪些说法具有较强的科学基础,哪些说法现在还只是幻想?流浪,并非说走就走的旅行《流浪地球》中最惊天地泣鬼神的想象是,利用成千上万个行星发动机,帮助地球离开太阳系。这就得说说让地球离开太阳系需要多少能量了。“地球绕太阳运行,离开太阳系,要能够摆脱太阳的引力势能束缚,所需能量可以计算得到,大概是2.65×1033焦耳。”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周礼勇分析。而当前人类生产的能源,可以拿全球发电量来估计。据统计,2017年全球总发电量大概是25571TWh,大约合9.21×1019焦耳。“也就是说,如果把现阶段全球所有的发电量都用来推动地球离开太阳,需要连续工作2.88×1013年,即近29万亿年。而宇宙年龄大概是130亿年。”周礼勇说。总之,带着地球去流浪,可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如果行星发动机要承担这一任务,那得无比厉害才行。重核聚变,目前只是科幻在《流浪地球》中,行星发动机实现上述任务,靠的是重核聚变技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蒙大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核聚变是指两个轻核素反应,聚合成一个质量素更重的核素。重核只能分裂生成两个轻于母核的核素。比如,铀-235裂变后会成质量为95—105的元素。“从现代核物理知识来看,90号以上的元素有裂变趋势,10号以下的元素有聚变趋势。若要重核发生聚变,目前没理论和实现条件。”蒙大桥说。看来,这样的行星发动机,目前只能出现在科幻中了。《流浪地球》的结尾十分惊险刺激:眼看地球离木星越来越近,情况万分危急,航天员刘培强驾驶载着燃料的空间站,点燃了木星上的氢气漩涡。对此,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支招说,他有更好的点燃木星的办法:例如,可以用高功率激光器点燃木星,毕竟核聚变反应需要使用高功率激光器点火。“理论上可以,但需要功率足够强大才行。”蒙大桥分析说,按照这一思路,点燃木星的速度确实更快,但惊险程度就会少了几分。太阳什么时候会灭亡电影里,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太阳急速老化,不断膨胀,导致地球不适合人类生存,因此要去寻找新的家园。但是现实中太阳也会如此吗?从恒星的演化规律上来讲,太阳是会有熄灭的一天,不过是在遥远的50亿年之后。简单来讲,当太阳核心中的氢燃烧殆尽,生成氦元素在引力的作用下坍缩,释放的能量进一步升高温度,点燃核心周围的氢壳层,然后太阳迅速膨胀,成为一颗红巨星。有理论认为,太阳演化生成的红巨星非常巨大,最远能够膨胀到地球轨道。这样,水星、金星和地球都会逐渐坠入太阳而毁灭。其实,早在太阳吞噬掉地球之前,地球上的海洋早已被膨胀的红巨星烤干,不复存在。凌晨(科幻作家):科幻作品中的科学,更多指的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而不是现有的科学理论。科幻作品的科普功能,更多是激发公众对科学产生兴趣,而不是对现有科学技术进行讲解说明。可以确定的是,国产科幻电影引起这么热闹的讨论,还是第一次。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很多观众对其中的科学情节“揪”着不放。探讨过程中,一些干巴巴的科学问题也变得有趣起来。尽管带着地球去流浪并不现实,但它所引发的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已足以令人欣慰。1.作者认为带着地球去流浪并不现实,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理由。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A.2017年全球总发电量约9.21×1019焦耳,人类要用近29万亿年的发电量,才能推动地球离开太阳。B.用高功率激光器点燃木星比驾驶载着燃料的空间站点燃木星方法更好,但在感官上不够刺激,因此电影《流浪地球》选用了后者。C.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蒙大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重核聚变没有理论基础,因此不可能实现。D.科幻作家凌晨认为科幻作品中的科普功能,是为了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的,因此更注重科学思维和方法,现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不重要。3.大志和小志就本文的说明方法展开热烈讨论,请根据语境补全他们的对话。大志:这篇文章的理论看似深奥,但我们能读得懂,因为他运用很多说明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知识,我很喜欢。例如文中“铀-235裂变后会成质量为95—105的元素。”就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重核的铀裂变成两个95-105的元素,具体形象地说明了重核只能分裂生成两个轻于母核的核素,通俗易懂。小志:是的,文章中还有别的说明方法,例如这句“如果把现阶段全球所有的发电量都用来推动地球离开太阳,需要连续工作2.88×1013年,即近29万亿年。而宇宙年龄大概是130亿年”,4.这篇文章准备刊登在《中学生天地》杂志上,你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的标题?请说明理由。A.地球“流浪”靠谱吗B.地球脱离太阳系需要的条件三、写作。(50分)14、作文你受过别人的欺负吗?你欺负过别人吗?请你以“欺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拟题目,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卷面整洁。④文中不得明写或暗示自己(或同学)的姓名和所在的学校、班级。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C【解析】

A.彷徨。B.迁徙。C.正确。D.赋予。2、C【解析】

C.侯玉英——郝红梅。故选C。3、A【解析】

大彻大悟: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大词小用,不分轻重。可改为“豁然开朗”或“茅塞顿开”。故选A。4、D【解析】【解答】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喻为柳絮。B项中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孩子们在雪地上玩的自在、快乐的情状。C中不是写大地,而是写“白地毯”。【点评】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对偶、反复、顶真等。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要对修辞手法的概念、作用真正理解并熟练掌握,且在读书时认真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5、C【解析】

A.徘徊(huái),B.气氛(fēn)。D.酝酿(niàng)。故选C。6、A【解析】

A.正确;B.误用否定词。把“是否”删除;C.搭配不当。“道德修养”不能用“挖掘”;D.成分残缺。“通过”和“使”不能连用,去掉其中一个;故选A。7、A【解析】

A.古代男子20岁成年,因此题干中说的“18岁”是不正确的。故选A。8、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例句运用的修辞是比喻中的明喻。题目中的①③句运用的也是明喻。②句运用是暗喻。④句运用的是拟人。据此,答案为C。9、(1)qióng(2);(3)“阻塞”改为“阻挡”(4)比喻(5)只有(6)示例: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清凉。【解析】

(1)对于字音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一定要查字典。注意据义记音。琼: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读qióng。(2)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分句里包含逗号,因此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用分号。(3)“阻塞”和“风雨”搭配不当,把“阻塞”改为“阻挡”。(4)“爱”是本体,“如”是比喻词,“漆黑长夜里的明灯”是喻体,因此,本句是比喻。(5)本句是条件复句,“只有”和“才”搭配。(6)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题所述应为“爱”;运用比喻;句式为“爱如……”;要能写出“爱”给人的慰藉。符合此四个条件即可。10、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其翼若垂天之云零落成泥碾作尘青山横北郭豁然开朗【解析】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顷、墨、漠、翼、碾、郭、豁、朗”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二、阅读理解。(42分)11、1.吸引读者关注;概括了文章所叙之事;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2.医术高超、心地善良、祛邪扶正、尊重生命3.含义:形象地写出治病要趁早4.“拔脚”一词既生动形象地写出病人对刘医师的信任,又从侧面衬托出刘医师医术的高超。5.环境描写作用:写出环境的恶劣;渲染了气氛的危急、紧张;烘托了刘医师尊重生命、救死扶伤、行侠仗义的高尚品德。6.对比作用:突出刘医师医术的高超7.总结全文;点题;照应开头【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文章题目的作用主要有:①文章的线索;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③揭示文章中心;④吸引读者、新颖;⑤语意双关;⑥具有象征意义;⑦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做此题要认真阅读文章,从文章内容、中心等方面去解析。即:结构上:“行医亦如行侠”贯穿全文,是写作的线索;内容上:概括了文章所叙之事;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刘医师”的语言与当时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医术高超、心地善良、祛邪扶正、尊重生命的人。3.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理解句子本着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此句中“比如”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治病要趁早。4.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拔脚”一词既生动形象地写出病人对刘医师的信任,又从侧面衬托出刘医师医术的高超。5.考查对环境描写的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0-9]{1,}.(9分)[0-9]{1,}.(9分)[0-9]{1,}.(9分)6.考查对对比写法的理解。先是写母亲住院多天,腿上长出的大肿块,连日来无论怎么打针吃药都没用,拿长针穿刺,也没有什么下文。找到他,又拿来了一团青黑色的草药,告诉我们找片鲜菜叶敷上就好,第二天即消,忧惧苦痛消失。通过母亲前后病情的对比,对比,突出刘医师医术的高超。7.考查结尾段的作用。结尾段的作用:结构上: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内容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这里是总结全文;点题;照应开头。12、1.我觉得以“故乡的番薯”为标题更合适。因为全文都是围绕“故乡的番薯”这一事物来展开的。作者写故乡的番薯到了城市里,换了角色,也依然能蓬勃生长,并且由此感悟到了生活的哲理。2.C“帘”与上句中“蓬勃的叶”相照应,更能表现出番薯旺盛的生命力。“抹”和“道”所表示的“绿色”的范围要小一些,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意对即可)。3.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番薯叶比作“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番薯叶的繁茂和可爱情状,表现了作者对番薯叶的喜爱之情。4.放在⑥⑦两段之间。这是作者在玻璃瓶里养番薯后生发的感慨,同时,也引出下文对番薯叶的描写。5.即使身处异乡,即使换了角色,我们也要像番薯一样学会适应,努力向上。这应该是我们在面对新环境、接受新挑战时应该具备的心态。读这篇文章,我还体会到了亲情的可贵(作者对番薯苗的喜爱和赞美;浓浓的故土情结)。【解析】1.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以“故乡的番薯”为线索,依次写的了接番薯、吃番薯、栽番薯、忆番薯、赏番薯、悟番薯。“让故乡的味道,在异乡散发开来”由故乡写到城市的番薯,“故乡的番薯”更符合文章内容。而“我的番薯梦”则范围小的多。所以以“故乡的番薯”为标题更合适。2.考查根据语境选用词语。根据番薯“蓬勃的叶”可知“抹”“道”不能突出番薯叶的茂盛,“帘”更能突出番薯叶蓬勃茂盛,表现出番薯旺盛的生命力,故而选用C。3.考查赏析句子。题目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伸长”“长得认真而有序”“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可得知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番薯叶长得柔嫩、可爱,表达对番薯叶的喜爱之情。4.考查材料的衔接与连贯。第⑤段写的是“我”栽番薯,第⑥段写番薯叶长新芽,第⑦段写番薯叶长出来,材料也是写的是番薯叶,是由养番薯后生发的感慨,也引出下文对番薯叶的描写,故而放在⑥⑦两段之间,与上下文衔接紧密。5.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根据“换了角色,同样活好,让叶子像花儿一样绽放,这或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自己从一个农家子弟,来到个陌生的城市工作,自己即便只是番薯叶,也要努力地生发,像花一样的绽放,过好自己需要的生活,表达作者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读了这篇文章,还体会到:人要学会适应环境;故乡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要忘本;学会创新,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13、1.以现有的发电量,即使连续工作,直到整个宇宙寿终,都达不到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的电量;重核聚变技术支撑的发动机,目前没有理论和实现条件,只在幻想中;太阳变成红巨星时,地球将不复存在。2.B3.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列出如以现有发电量来推动地球需要的年数;说明流浪地球的不靠谱。(或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以现有发电量来推动地球需要的年数与宇宙年限比较,说明流浪地球不靠谱。)4.示例一:我选A。这个标题清晰地告知了全文的内容,;用简洁的问句表达,一下子吸引了中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这个标题适合《中学生天地》这样的刊物。示例二:我选B。这个标题平实,比较全面地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科技文的特征,刊登在《中学生天地》上,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文章从三个方面就《流浪地球》是否具有科学性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以现有的发电量,即使连续工作,直到整个宇宙寿终,都达不到推动地球脱离太阳系的电量;第二部分用举例子的书名方法指出“若要重核发生聚变,目前没理论和实现条件”“目前只能出现在科幻中了”说明了重核聚变技术支撑的发动机,目前没有理论和实现条件,只在幻想中;第三部分指出“太阳演化生成的红巨星非常巨大,最远能够膨胀到地球轨道。这样,水星、金星和地球都会逐渐坠入太阳而毁灭。其实,早在太阳吞噬掉地球之前,地球上的海洋早已被膨胀的红巨星烤干,不复存在”说明太阳毁灭时,地球已经不复存在了。据此分析作答即可。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文中指出“如果把现阶段全球所有的发电量都用来推动地球离开太阳,需要连续工作2.88×1013年,即近29万亿年”所以题干跟文中的意思不相符;B.正确;C.文中指出“若要重核发生聚变,目前没理论和实现条件”说的时“目前”没有理论基础,所以题干与原文不符;D.根据文章内容“科幻作品中的科学,更多指的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而不是现有的科学理论。科幻作品的科普功能,更多是激发公众对科学产生兴趣,而不是对现有科学技术进行讲解说明。”并不是说现有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不重要,因此该选项不符合题意。3.考查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从题干中小志指出的句子“需要连续工作2.88×1013年,即近29万亿年。而宇宙年龄大概是130亿年”可以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了如以现有发电量来推动地球需要的年数,以此来说明流浪地球是不靠谱的。同时,作者将以现有发电量来推动地球需要的年数与宇宙年限作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流浪地球是不靠谱的。据此分析作答即可。4.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确定。解答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选择的时哪一个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分析说明。文章从三个方面就《流浪地球》是否具有科学性进行了分析,选择A,用疑问句作为标题,清楚的告诉了读者文章要说明的问题时什么,刊登在《中学生天地》上,能够吸引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选择B,这个标题比较直接的介绍了文章要说明的内容,体现了科技文的特征,刊登在《中学生天地》上,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据此分析作答即可。三、写作。(50分)14、不要欺负那个爱你的人无意中看到一篇感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