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这道题我给小明讲了好几遍,可他还是执迷不悟,做不出来。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2、(题文)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沙滩上的贝壳是俯拾皆是,但是肯把垃圾带走的人却屈指可数。B.“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学校组织的这次捐款赈灾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应袖手旁观。C.阳光明媚的西湖岸边,杨柳吹拂似母亲温柔的双手,落枝嬉戏的画眉鸟“喋喋不休”,似乎在诉说有关春天的故事。D.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不能高山仰止。3、下列关于撰写演讲稿的技巧,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演讲稿要着力锤炼语言,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尽量体现书面化、大众化的特点;多用长句,少用生僻词语。B.演讲稿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做到有的放矢。C.演讲稿要注意写好开头和结语,开头要吸引听众的关注,结语要调动听众的情绪,将听众的思考引向深入。D.演讲稿明确表达观点,把思路展现出来,要注意提高自己观点和思路的“辨识度”。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__________、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__________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__________、淡定超然?A.冷静运筹振作精神谦虚谨慎B.振作精神冷静运筹谦虚谨慎C.谦虚谨慎振作精神冷静运筹D.振作精神谦虚谨慎冷静运筹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有错误一项是()A.鲨鱼可以净化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系统名副其实的“清道夫”。B.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C.他这么说是强词夺理,站不住脚的,没有人会信服。D.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6、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荣枯,周而复始,年年如此。B.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C.在会场上,他认为自己权高位重,眼里目空一切,听不进任何建议。D.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7、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中对任何教育孩子,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B.《给青年的十二份信》是朱光潜先生20世纪20年代留学英国期间,以书信的形式,专门写给中学生的。C.《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带着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让人心醉。D.《名人传》中的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在于他们即使面对各种困苦,心中始终坚守着理想。就像米开朗琪罗“以痛苦讴歌欢乐”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勇敢地抗争。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成语大会》,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也让人们从参赛的学生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人口几乎减少了一倍。C.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开通,使广大群众的许多困难得到了及时解决。如今,“12345,服务找政府”的理念已深入人心。D.邵逸夫对国内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让他的名字不仅镌刻在千万学子的心里,更镌刻在一座又一座的教学楼上。9、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1)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5)____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6)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7)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诗经·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任务。经过不断创新与实践,我国高铁技术几乎涉猎所有地质环境,创造了最高运营时速、最低运营温度等世界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高铁“教科书”。兰新高铁垮越塞北风区,沪昆高铁wānyán岭南山川,哈大高铁chíchěng东北雪海,宁杭高铁穿梭江南水乡。①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wānyán(__________)chíchěng(___________)②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__,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③文段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余显斌的《铲除心灵的“糖皮”》,回答后面小题。①他是个问题学生,不是一般的捣蛋,而是特别捣。因此每个班主任接手这个班都对他皱眉不已,找他谈话,让他写保证,甚至有的让他转班。②他最大的缺点是爱吹泡泡糖,吹得大大的,啪一响,炸了。然后又吹,吹大,又炸。最后,嚼得没甜味了,“啪”的一声吐在地上。时间一长,教室地板上占着一个个泡泡糖皮,踩在上面黏黏糊糊的,很难受也很不卫生。过去的班主任也批评他,他脖子一硬说:“是我吗?谁看见?”弄得班主任无言以对转身走了。他却得意地笑了说:“问题学生嘛,当然得有问题。”③汪老师接班后,他照样如此,把糖皮吐得满地都是。教室地板上黑乎乎的糖皮,星星点点,让人看了很是不舒服。那天,汪老师让彻底打扫卫生,其中一项就是铲掉地板上的糖皮。任务下发后,大家都争着干,有的扫地,有的抹桌子,有的擦窗子。可是,就是没谁愿意铲糖皮。班长一看生气了,望着他说:“谁吐的谁铲。”他脸红了,脖子上筋一根根凸出来说:“谁吐的?我看是你吐的。”班长气红了脸说:“问问同学们,看究竟是谁吐的。”可是,同学们每一个人都不敢说,害怕他报复。④这时,汪老师笑着说:“没人铲,我来铲吧。”说完,拿出一把小刀,蹲下身子,用刀刃小心地对着糖皮四边一旋,再一铲,铲下一整块糖皮。接着,又这样一转一铲,铲掉一块糖皮。他站在那儿,呆呆地望着汪老师,望着他满头花白的头发。全班同学也望着班主任,静悄悄的。⑤班长忍不住了,忙站出来,准备去接汪老师手里的刀子,说:“汪老师,我们来吧!”汪老师不给,仍然笑笑的,望着全班同学说:“这糖皮,不管是谁吐的,总之都是我的学生。‘生不教,师之过’啊,我是班主任,有推脱不了的责任,自己罚自己。以后,如果还有,我还罚自己。”说完,又低下头小心翼翼地铲着。铲过之后的地板,干干净净能照见人影。教室里,仍然静悄悄的,有的女生甚至眼圈红了。他低着头,满脸通红,第一次安静下来。⑥铲到他面前,他脚前有两块。汪老师抬起头,望着他,仍笑笑地说:“让一下好吗,不然,我铲不成。”他没让,流了泪说:“老师,我——我来铲吧。”汪老师这次没推辞,笑着捶捶腰,把小刀递给他说:“真累了。好吧,铲干净点啊。”他点着头,蹲下,学着汪老师的样子,小刀在糖皮四边一旋,一铲,一块糖皮掉了。接着,又一旋一铲,一块糖皮掉了。他铲得很细致,也很认真。四周静静的,突然响起了掌声:有同学们的,也有汪老师的。⑦他仍在铲着,一下又一下。他没抬头,泪水一滴滴滑落在地板上。他走过的地方,地板一片洁净,像一面镜子,照见人影。其间,别的同学要来代替他,他摇着头怎么也不让。他的心里在惩罚自己。铲完,他站起来,回头望望,心里竟漾满一种幸福感。⑧以后,校园里一个问题学生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一个勤奋礼貌的他。大家都夸他变化快,出人意料。可是,他清楚,这是因为那个下午汪老师用一把小刀铲除了他心中的糖皮。他的心因此一片清洁,干净如洗。1.根据第③~⑥的内容,完成下表。主要事件“他”当时的反应“同学们”当时的反应“他”坚拒打扫任务蛮横害怕报复,不敢说话(1)______________震惊静静望着,非常吃惊汪老师笑着说理由(2)________眼圈红了,深深感动(3)_______________悔过(4)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1)请说出你对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啪”的理解。(2)简要说说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请你谈谈文章标题“铲除心灵的糖皮”的作用。4.阅读下面的两段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链接一)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魏巍《我的老师》)(链接二)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子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都德《最后一课》)本文中的第⑤段画线句子与上面的两段链接材料都与老师有关,请从表现老师的角度分析这三段文字的描写角度和作者这样设计的用心有何异同。12、页岩气——未来能源世界的“主导者”①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能源供给压力日益增大。作为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②页岩气,多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③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南方地区、华北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发育海相页岩,华北地区、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和松辽盆地等广泛发育陆相页岩,具备页岩气成藏条件,资源潜力较大。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国外石油科技发展报告》显示,全球总的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87万亿立方米,其中中国为1.08亿立方米,约占总量的20%,排名世界第一。④虽然我国页岩气开发起步晚,但国家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将其作为新矿种进行管理,国家先后于2012、2013年发布了《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及《页岩气产业政策》,从国家政策层面对这一新能源勘探、开发、利用加以支持。⑤目前,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仅为4%左右,较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上升到8%–12%。页岩气这种新能源,可以成为弥补我国常规天然气供给不足的有力补充。⑥国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校已经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页岩气生成机理、富集规律、储集和保存条件,探索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和多段压裂技术,并与壳牌等多家外国公司开展合作开发与联合研究。⑦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常规能源,页岩气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技术、资金和人员投入。而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刚刚起步,经验匮乏,技术不成熟,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内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我国页岩气资源的规模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根据文章内容,给“页岩气”下个定义。3.第③段“其中中国为1.08亿m³,约占总量的20%,排名世界第一”中加点“约”能否删去,为什么?4.第⑤段中的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5.根据全文所述,说说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元祐中锁试①礼部,每来见过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yuè)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节选自黄庭坚《题东坡诗后》)(注)①锁试:文中指东坡任主考官近两月间,不能与外界联络。②龠(yuè)古代容量单位。③谑弄:开玩笑,嘲弄。④翰墨:借指文章书画等。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①有乞书者(_______)②不择精粗(_______)③书遍乃已(_______)④虽谑弄皆有义味(______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例句: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A.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B.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C.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D.然而禽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然不能四五龠(yuè)已烂醉3.翻译下列句子(1)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4.为什么黄庭坚称苏东坡是“神仙中人”?(用自己的话概括)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蜃说[宋]林景熙尝读《汉书·天文志》,载“海旁蜃气像楼台”,初未之信。庚寅季春,予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未尝有。父老观之以为甚异。”予骇而出,会颍川主人走使邀予。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列如岫,隐见不常。移时,城郭台榭,骤变起,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屠老子之宫,三门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日近晡,冉冉漫灭,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笔谈》记登州“海市”事,往往类此,予因是始信。噫嘻!秦之阿房,楚之章华,魏之铜雀,陈之临春、结绮,突兀凌云者何限,运去代迁,荡为焦土,化为浮埃,是亦一蜃也。何暇蜃之异哉![注]海旁蜃气像楼台:《汉书·天文志》有“海旁蜃气像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之句。此指“蜃气”形成“楼台”的景象,即“海市蜃楼”。庚寅:指元至正27年(1290),时作者避元初战乱于浙江沿海。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家僮走报怪事(_____)(2)鱼鳞相比(_____)2.本文从不信《汉书》所记关于海市蜃楼的说法起笔,有什么好处?3.文中写了海市奇景的哪三次变化?多次运用比喻,有什么好处?4.作者把秦之阿房、楚之章华等历代宏伟建筑比作瞬息即逝的海市蜃楼,表达了什么样的深意?5.本文的文题可否改为“蜃”或“海市蜃楼”?为什么?四、作文(40分)15、题目:生活需要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B【解析】

“执迷不悟”的意思是“坚持错误而不觉悟”。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不合语境。故选B。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D项使用不正确,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与语境不符。3、A【解析】

A.错误,演讲稿的语言可以有不同的风格,或庄重严肃,或轻松活泼,但总体来说应该尽可能体现口语化、大众化的特点。多用短句,少用生僻词语。故选A。4、B【解析】本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结合语境义来选择相应的词语即可。5、D【解析】

D项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有错误。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使用对象错误。A项,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使用正确。B项,怒不可遏: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使用正确。C项,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使用正确。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C项使用不正确,“目空一切”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本句中的“眼里”与“目空一切”有语意的重复。7、D【解析】

“以痛苦讴歌欢乐”“扼住命运的咽喉,勇敢地抗争”的是贝多芬,不是“米开朗琪罗”。故选D。8、A【解析】

A.正确。B.“减少”不能用“倍数”,可把“一倍”改为“一半”。C.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D.语序不当,把“千万学子的心里”与“一座又一座的教学楼上”位置互换。故答案为A。9、(1)无为在歧路(2)浮云游子意(3)禅房花木深(4)心忧炭贱愿天寒(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1)到(6)属于直接性默写题,(7)属于理解性默写题。只要平时既注意记忆、积累,又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解答本题并不难。名句默写题答题时要认真细致,务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需要注意“歧、禅房、炭贱、乱贼、不作、祗辱、骈死、槽枥”等字词的书写。10、①蜿蜒驰骋②垮跨③比喻、排比【解析】

①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只有读准字音,才能得出相应的词语。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蜒”不要误写为“延”,“骋”不要误写为“聘”。②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跨越”指动作,身体跃过了某个障碍,和脚有关,故应为“跨”。③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判定。“东北雪海”把东北的雪地比作“海”,是比喻的修辞;这四个句子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构成了排比。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1)汪老师笑着铲糖皮;(2)感动;(3)“他”主动要求铲糖皮(4)响起掌声,热情鼓励2.(1)这是一个拟声词(象声词),准确地描摹出了“他”故意把糖皮吐在地板上时的声响之大,表现了“他”的肆无忌惮。(2)运用比喻,将地板比作镜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铲除糖皮后地板的洁净,也突出了他以实际行动惩罚自己后纯净、幸福的心情(或者汪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真诚的爱心感化了他)。3.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运用比喻,“心灵的糖皮”比喻“问题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很顽固,屡教不改,生动形象。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铲除心灵的糖皮”是指汪老师通过铲除教室地板糖皮的事感动了“问题学生”,让他下决心痛改前非,变得勤奋礼貌。表现了汪老师对学生的耐心爱心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表现了他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4.描写角度:本文第⑤段画线句子和链接一都是从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的角度;链接二则是从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的角度。设计用心:三段材料都是为了赞美老师;本文赞美了汪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我的老师》赞美了蔡老师的温柔、美丽和慈爱;《最后一课》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在国土沦亡时的悲痛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解析】1.根据题干提示找到汪老师和同学们活动的事件,找出概括出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参照例子总结填写即可。2.(1)考查对文章语句含义的理解,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啪”是他把嚼得没甜味的泡泡糖吐在地上发出的声响,泡泡糖能发出声响之大,说明“他”的这种行为是故意的,准确表现了“他”的肆无忌惮。(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此句将“地板”比作“镜子”,运用了比喻,表达效果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一下又一下,铲除糖皮后地板的洁净程度,从而突出了他以实际行动惩罚自己后纯净、幸福的心情。3.此题着眼于考查考生对文章题目以及文章行文线索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记叙文的题目一般与文章中心、线索有密切关联,有时也与文章的写作意图有关,而此题恰恰兼具这些方面的特点。一定要在阅读全文、深刻把握主旨的基础上考虑答题。答题时,力求全面,不只要抓住一点。故事围绕吐在地上的糖皮展开,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运用比喻,“心灵的糖皮”比喻“问题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很顽固生动形象;以极平常的糖皮为题目,引起读者的兴趣;文章的中心事件是“铲除心灵的糖皮”的经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耐心教育使得他知错能改。4.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第⑤段划线句子通过写“教室里静悄悄的”“有的女生甚至眼圈红了”,从侧面描写来衬托汪老师耐心爱心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的效果。【链接一】“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也是从侧面描写“我们”对老师的喜爱。【链接二】则是通过神态、动作,直接描写韩麦尔先生。有些人物正面描写或不易表达出精神,或太显露,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如本文为了赞美了汪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我的老师》为了赞美了蔡老师的温柔、美丽和慈爱,就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最后一课》运用正面描写的方法来突出韩麦尔先生在国土沦亡时的悲痛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12、2.页岩气是一种多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3.不能,约字表示估计,文中的20%并不是一个确数,而是引用数据时的一个估计,删去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列数字和作比较。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较低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我国天然气消费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做比较,突出强调了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较低的现实,使说明更加醒人眼目。5.有利因素: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页岩气资源丰富;国家高度重视。不利因素:起步晚,经验匮乏;技术不成熟。【解析】2.试题分析:本题考的是将多个分句合成一个单句,同时单句的形式又要符合下定义的要求。下定义的一般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此题要抓住第2段的“页岩气,多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压缩整理即可。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约”表估计,文中的20%并不是一个确数,而是引用数据时的一个估计。这是实事求是的一种说法。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4.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仅为4%左右”“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明显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较低……较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这是明显的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较”就是作比较说明方法的标志性词语。两种说明方法都在说明一个道理: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较低。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从第3段的“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第4段的“国家高度重视”,第5段的“可以成为弥补我国常规天然气供给不足的有力补充”,说明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页岩气资源丰富,且国家已经重视。从第4段的“我国页岩气开发起步晚”,第7段的“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刚刚起步,经验匮乏,技术不成熟”等句可分析出不利因素。点睛: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1)①……的人②选择③停止、止④即使(2)D2.然/不能四五龠(yuè)/已烂醉3.(1)(他都会)神情严肃地责问他,有时到底(最终)也不给(他)一个字。(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4.为人率真(自己喜欢书法,从不给别人;酒量不行也要喝醉);书法技艺高超(酒醒后写的字潇洒飘逸)。【解析】选自《题东坡诗后》作者:黄庭坚年代:北宋参考译文:苏东坡平时极不吝啬自己的书法,但却不可求他写。凡是求他写的,他都会严肃地拒绝,有时到底也不给一个字。元祐年间他在礼部任职,每次来见到桌上有纸,他会不择好坏地在上面写,写完了才停止。他天性好酒,然而饮上四五龠便会醉,不管什么场地,倒头便睡,鼾声如雷。不久醒后所写的字落笔如风雨般潇洒,即使是开玩笑也是非常有意味的,真像是神仙中的人呀!这哪里是当世的书法创作者能与他争高下的呢?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已”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停止”的意思。(2)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D项和题干中的“然”意思相同,都是表示转折。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正确。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然而饮上四五龠便会醉。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责”“或”“寓”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从文中“东坡居士极不惜书,然不可乞,有乞书者,正色责之,或终不与一字”“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可以看出苏东坡的率真;从“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可以看出他的书法技艺高超。14、1.(1)跑。(2)紧靠并列。2.引出话题,经过亲见,终于相信。首尾照应,结构紧凑。3.一是奇山异峰,二是繁华都市,三是各种物像。多以比喻描写,十分生动传神。4.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告诫统治者:历代王朝的崩溃皆始于自身的腐败堕落。5.不能。文章除了描述“蜃”或“海市蜃楼”之外,更有感叹历史“蜃楼”之深意,“说”字就表明了这层意思,因此不能去掉。【解析】选自《霁山集》作者:林景熙年代:宋参考译文:我以前曾经读到《汉书·天文志》上有记载道:“海边有蜃吐气,形状很像楼台。”一开始时我并不相会有这样的事情。唐寅三月,我为了躲避兵乱,暂住在海滨。有一天正在吃午饭时,家僮急急忙忙地跑过来报告外面发生了怪事:“大海里突然涌现几座大山,全是以前没见过的,父老们看了觉得非常惊奇。”我听了以后十分惊诧,赶忙跑出去看,正巧遇到颍川主人派人来邀我前往共赏此奇景。到了海边,我和颍川主人一同登上聚远楼向东望去,只见在广大无边的海面上,直立的蜃景像奇特的山峰、连绵的蜃景像重迭的山峰、排列成行的蜃景像高峻的山峰,时隐时现。过了一会儿,城墙亭阁忽然浮现,犹如一座人口多的城市,几十万户人家像是鱼鳞般整齐而密集地排列着,其中有佛寺、道观、三门,高大雄伟;钟楼和鼓楼像鸟的翅膀一样分别护着寺观的左右两侧,屋檐翘出如牙的建筑装饰,历历可辨,就是穷尽公输般的技巧也没有办法超越它。又过了一会儿,蜃景又起了变化,有的像站立着的人,有的像野兽在逃散,有的像飘扬的旌旗,有的像瓮盎之内的器具,千姿万态,变幻不定,直到傍晚时分,蜃景才慢慢消失,先前所看到的奇异景象那里去了呢?大海还是像往常一样风平浪静。沈括在《笔谈》上所记载的登州所出现的海市蜃楼,大概就像是这样吧!我是因为亲眼看过,所以才开始相信有这回事的。唉!想来秦朝的阿房宫、楚国的章华台、曹魏的铜雀台、陈朝的临春阁和结绮阁,如此高耸入云的楼台殿阁,历代不知有多少,可是物换星移、朝代交替,这些宫殿楼阁都已经荡然无存,化为焦土、尘埃,这也算是一种海市蜃楼吧!想到这些,那里还有闲暇工夫去讨论这种蜃景的奇异现象呢?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家僮走报怪事”的意思是“家僮急急忙忙地跑过来报告外面发生了怪事”,“走”的意思是“跑”;“鱼鳞相比”的意思是“像是鱼鳞般整齐而密集地排列着”,“比”的意思是“紧靠并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2.此题考查的是首段的作用,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开头用“海旁蜃气像楼台”引出了写作内容,“初未之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从结构上来看,与文章结尾“何暇蜃之异哉”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从“海中忽涌数山,皆未尝有”“移时,城郭台榭,骤变起,如众大之区”“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可知海市奇景的三次变化,分条概括即可。比喻的运用,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4.本题考查的是人物在文中表达的感情。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结合重点句子,来分析其在描写人物情感。“运去代迁,荡为焦土,化为浮埃,是亦一蜃也”这几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慨,他认为政治的腐败会导致国家的灭亡。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妙处的分析。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蜃”或“海市蜃楼”只是点明了文章的描写对象,并没有表现出作者的感慨,而“说”表示议论,能够全面概括文章的内容。四、作文(40分)15、生活需要懂得品尝在很小的时侯,就发现新华书店旁有一个老人在拉二胡.二胡悠扬的声音成了我童年对书店为数不多的记忆.不久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又在书店门前,遇见了他.老人和过去一样,坐在第二级青白色的大理石上.老人身着黑装,持着二胡.也许是以为二胡老旧的缘故吧,它发出的声音总觉得怪怪的.听着听着,二胡声似乎有些耳熟,细细一想,才知道这是一首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冥冥之中,仿佛看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