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课外古诗词诵读示范教案第1课时_第1页
【教学方案】课外古诗词诵读示范教案第1课时_第2页
【教学方案】课外古诗词诵读示范教案第1课时_第3页
【教学方案】课外古诗词诵读示范教案第1课时_第4页
【教学方案】课外古诗词诵读示范教案第1课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词。2.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豪放派与婉约派词作的不同艺术风格。3.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积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会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创造意境的方法。4.理解并体悟晏殊与欧阳修的人生追求与人格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教学重点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豪放派与婉约派词作的不同艺术风格。2.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积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会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创造意境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体悟晏殊与欧阳修的人生追求与人格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浣溪沙》一、情景导入词究竟有多美?著名传统文化倡导者叶嘉莹先生曾说:诗词不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兴发感动”是中国诗歌的生命,且这个生命生生不已。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四首词,读懂它们从千年前传来的深情厚谊。首先,让我们走进晏殊的《浣溪沙》。二、自我研学1.词人简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谥号元献。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词人。他与其第七子晏几道,并称“大晏”“小晏”。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今存世的作品有《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2.创作背景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从太常寺奉礼郎官至宰相。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晏殊知人善任,当世名人范仲淹、孔道辅都出其门下,欧阳修、宋祁等人均被重用,他庭前“门前桃李重欧苏,堂上葭莩推富范”的对联,是他选贤任能的真实写照。晏殊热心教育事业,1027年,他留守南京(今河南商丘)时,“大兴学校,以教诸生”,使五代以来荒废了的教育事业,很快由衰复兴,体现了他为国兴学,培养人才的战略眼光和实干精神。文体知识·婉约词宋词按词风可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即风格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之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李煜等。整体感知1.播放情境课文:朗读诗歌,注意读音、节奏、语速及语调。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词语解释【落】凋落。【香径】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2.读懂诗意译文: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眼前)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返回。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办法的,只有归来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真是无可奈何啊)(我)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小路上走来走去。四、合作探究1.赏析“去年天气旧亭台”这句的妙处。明确:“去年”两个字就把今昔两幅相同的画面重叠在一起,写出了作者故地重游的怀旧心情。虽然眼前还是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但是时过境迁,时光易逝难回,让人徒增伤感。这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四两拨千斤,勾勒出怀旧感伤的心情。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仔细体会思考“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话的含义。明确:“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西下”是谁也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3.怎样理解这首词结尾三句的意思?作者是如何传达内心的情感的?明确:“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看见燕子回来,好似可聊以自慰,但实则使词人内心的愁苦更加强烈。词人面对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寂寞之中,只能独自徘徊在花园的小路上,在记忆中寻找逝去的年华。4.这首词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明确:本词的对比手法比较突出,例如“新”与“旧”的对比,(“去”与“来”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与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五、本词小结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历来人们对其内容的理解却很不一致,有的说是表现年华易逝的伤感,有的说是抒发故旧之情。正因为其主题含蓄蕴藉,才使得它回味悠长、脍炙人口吧。《采桑子》一、自我研学1.词人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六“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再加上他本人一老翁。2.作品简介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二、整体感知1.播放情境课文: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语速及语调。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词语解释【棹】桨。【西湖】这里指颍州(今安徽阜阳)的西湖。【绿水】清澈的水。【逶迤】弯曲延伸的样子。【琉璃】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缸、砖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涟漪】微细波纹。【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2.内容理解上阙: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明确: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下阙: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明确: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合作探究1.上阙词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去写景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去写的。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西湖春景,营造出一片安谧、恬静的气氛,表达了作者游湖时的愉悦心情。2.在下阕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明确:作者采用静中有动、动中显静、动静互衬的手法来创设意境的。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3.有评论者说这首词首句一个“好”字统领全词,请你说说词人为什么说西湖好,究竟好在哪里?明确:在词人眼中,西湖的好就在一个“空”字上:群芳已近,笙歌散尽,西湖便只剩词人孑然一身,独自品味暮春时节的幽静空旷。也正是因为这份幽静,因此才惹来双燕,于细雨中蹁跹,更增添几分闲适,所以词人觉得此时的西湖是好的。四、本词小结这首词写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