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仙居2022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台州仙居2022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台州仙居2022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台州仙居2022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台州仙居2022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中考物理模似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2017山西卷)下列数据是小明对教室中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室温约48C

B.一张理综答题卡的质量约500g

C.门的高度约为4m

D.一盏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40W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

B.声音只可以传递信息

C.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产生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3.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

A.I-[钢笔“错位”-光的折射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小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4.如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当用它从水中吊起重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轮胎有花纹是为了减小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

B.此吊车运用了杠杆原理,此杠杆为费力杠杆

C.汽车固定后,吊起重物后与没有吊起重物相比,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D.将重物从水中匀速吊起时,出水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小

5.下列有关声现象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光导纤维中不断折射,把信息传递出去

B.3G或4G手机主要是使用电磁波传递数字信号的

C.吹笛子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D.超声波比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6.现在一般标准住宅户内配电系统都使用了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三线插座等设备,有一配电系统如图所示,以下

各个设备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空气开关

昌□

A.电能表上可以直接读出应该交的电费

B.所选空气开关的断路电流应等于或略小于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C.漏电保护器用于当灯泡的灯丝烧断时,将电流导入大地

D.漏电保护器跳闸可能因为其安装的位置湿度过大

7.2019年3月31号23时5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天琏二号01星”送入太

空,卫星成功进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关于火箭和卫星通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火箭点火起飞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火箭选用氢做燃料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C.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卫星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共21分)

8.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

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人们认为他们是运动的是因为o

9.“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于2016年5月18日在西北太平洋完成该海域的第三次科学应用下潜.“蛟龙”

号潜水器漂浮在海面上时,其受到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当“蛟龙”号下潜至

5000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pa.(P»*=1.0X103kg/m3)

10.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地球与嫦娥四号

不能直接通信,而要借助先前发射的“鹊桥”号中继卫星进行中继通信,说明电磁波是沿一(选填“直线”或“曲线”)

传播的;若嫦娥四号与地面进行单程通讯需要3s,则电磁波通过的路程约为一km.(c=3xl08m/s)

11.如图所示,用手把一个圆柱体物块浸没在水中.物块的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大小为14.7N,它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大小为20.5N,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浮力的方向为;若物块重为8N,放手后这个物块将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12.据报道,2018年5月5日,直-18改进型直升机阵落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甲板上,如图所示.该航母满载时排

水量为70000吨,在海水中吃水深度为Um.^p*=1.0xl03kg/m3,g=10N/kg.该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N,

最低处受到海水的压强为Pa;某架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若航母排开的海水体积减少了7m3,则该直升机的质量

是kg.

13.小明家买了一台新空调,空调接入家庭电路时必须使用(两孔/三孔)插座,师傅安装空调时用测电笔

检测插座时,发现就管发光,说明测电笔接触的是线.接着小明想利用电能表测量空调的实际功率,电能表

上标有3200imp/(kW.h),他首先断开家里的其他电器让空调单独工作,观察到电能表的指示灯在3min内闪烁160

次,则空调的实际功率是W.

14.如图是关于电阻Ri、R2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则RiR2,若将Ri、R2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中,

则干路的电流为A.

15.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时的示意图,O为支点,Fi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请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

的力臂L2;

16.如图丙所示,作出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A'B'C'.

()

B

17.如图所示,O为杠杆OA的支点,请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及所受阻力.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8.小明按如图所示电路图做“测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实验室可提供下列器材:

A.电流表

B.电压表

C.滑动变阻器R(阻值1〜21。)

D.电阻为5c的待测灯泡L,(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E.电源E(电压4.5V并保持不变)

F.开关S及导线若干

⑴根据电路图和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可判断出:闭合开关,通过灯泡的最小电流为A;加在灯泡两端的最大

电压为V;

⑵若小明所选电压表的量程为1〜3V、电流表的量程为1〜1.6A,实验要求测量时通过灯泡的电流至少为电流表满刻

度的三分之一.则测出的灯泡的功率范围只能是.

⑶小明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进行实验,由于电路中某一处有故障,当闭合开关时电压表无示数.为查出电路故障,

小明进一步观察并检查电路.当检查到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及其连接都完好时,小明结合前面的观察,

就可判断出电路的故障:

如果小明观察到,则故障是;

如果小明观察到则故障是.

(4)排除故障后,小明继续进行实验,在对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时,他设计了如下表格.你认为这张表格的设计是

(正确/错误)的.

次数U/VI/AP/W平均值P/W

1

2

3

19.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

实验中,要比较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只需比较与之相连的U形管

R,=5Q&=5Q

中.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后,(填“左”或“右”)侧容器中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乙装置中的电阻&的作用主要是,如果乙装置中心发生了断路,保证通电时间相同,

与步骤(3)相比较,则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利用甲装置还可以

研究电压一定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可将甲装置做如下改动:将接在B接线柱上的导线改接在

A处,再取一根导线连接在____两个接线柱之间即可.

20.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两烧瓶中的电阻丝相同。实验中,必须取(选填“体积”

或“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出A、B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所示,分析图乙可知(选填"A”或"B”)的吸热能力更强。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已知A的比热容为

2.4x103j/(kg・℃),则B的比热容为J/(kg«℃)«

2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g

h

1

l=

gl=50

50l=-

20dg430

5g占

l=三

=

|=20

|=

7丁10

|=三-

3=

=

=

甲7.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0刻度线上,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

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硅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g;

(1)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cm1;

(4)利用密度计算公式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g/cm1.

22.为了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组同学进行了讨论并形成了

两个猜想。猜想(一)认为h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夕液有关;猜想(二)认为h的大小可能与正方体物块的密度。物有

关。为此,他们与老师一起设计了探究方案如下:

探究步骤(一):探究h与液体密度p的关系

(1)测出正方体物块的边长H。

(2)将这个正方体物块分别漂浮于不同液体中,测出相应的h值。

(3)记录数据并归纳总结结论。

探究步骤(二):探究力与的关系

(1)选用不同密度的若干正方体物块,要求它们的边长相等,测出边长

(2)将不同密度的正方体物块分别漂浮于水面上,测出相应的值。

(3)设计记录数据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

实验序号物块的密度。物(千克/立方米)水的密度。液(千克/立方米)%(厘米)“(厘米)

1

2

3

・・・

(4)记录数据并归纳总结结论。

探究步骤(三):进一步综合分析并归纳总结结论。

①你认为探究步骤(一)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答:.

②请你填写完整,,探究步骤(二):探究h与的关系”。

③该小组同学在完善方案后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其中实验步骤(二)收集到的数据如表二所示:

表二

实验序号物块的密度夕物(千克/立方米)水的密度。液(千克/立方米)M厘米)“(厘米)

26001000410

38001000210

•・・.・・•・・……

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初步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物块,o

④根据表二的数据可以推测:若露出水面高度为零时,物块的密度。物与水的密度。液的比值等于.

⑤关于正方体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h与它的边长H的比值正确的是.

«。液n。物「液一夕物c。物一月液

A.-----B.-----C.-------------D.-------------

「物。液「液Q物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23.如图所示是我国一艘装备精良的现代化综合公务船正在钓鱼岛巡航的示意图。(海水密度取1.02X103kg/m3,g取

10N/kg)

(1)若该船的声呐探头距海面深度为10m,则该声呐探头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该船满载时排水量为35003则船受到的浮力多大?

(3)当该公务船以45km/h的速度匀速航行lh,若航行时受到阻力为船重的0.05倍,则这一过程中动力所做的功是

多少?

24.中国人民解放军05高速两栖突击车系列是当今世界上水上速度最快,也是最先进的中型两栖突击车系列。它由功

率强大的发动机推动,可以在水上高速航行,如图所示。该两栖突击车的总质量为293发动机的功率为lO'w,该车

陆地行驶采用两条宽履带牵引,每条履带与地面接触面积为4m2,海上最大行驶速度为40km/h,p*=1.0X103kg/m3,

(g取10N/kg)求:

突击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突击车搭载4名战士在水中演练时,若4名战士的

总质量为300kg,该突击车排开水的体积;突击车在海上以最大速度行驶0.8km,发动机所做的功。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四号探测器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巡视器被命名为“玉兔二号”。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

的档案资料。

为什么我们总看不到月球背面呢?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并且月

球背向地球的半球离地球远,受到地球的引力小。如果月球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周期不相等,那么月球上同一部分

与地球距离会发生变化,使其所受地球引力发生变化。这导致月球不同岩石之间产生摩擦,逐渐减慢自转的速度,最

终使得月球自转与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即月球被地球引力“潮汐锁定”。由于“潮汐锁定”,使得月球自转的周

期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因此总是同一面朝向地球。

为了解决探测器到达月球背面后没有信号的问题,2018年5月21日,科学家把一颗叫“鹊桥”的中继卫星放在了地

球和月球连线外侧的“拉格朗日点”(L2)上,在这个点上,中继卫星在地球和月球共同的引力作用下围绕地球运动,

且始终悬停在月球背面的上空。这颗卫星负责地球与着陆器、月球车的通讯,为我们传回嫦娥四号的观测数据,有了

这颗卫星做通讯保障,探测器才敢在月球背面着陆,这也是人类首次。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之后经过地月转移、

近月制动、环月飞行、降轨,最后着陆月球。

2019年1月3日,10时15分,嫦娥四号迎来制动时刻,7500牛发动机开机,动力下降开始;10时21分,降落相机

开机,开始抓拍落月全过程;10时25分,嫦娥四号转入悬停模式,随着现场工作人员一声令下,嫦娥四号探测器从

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探测器的速度逐步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降为零。经历了近700秒的落月过

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区着陆。

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

功。

嫦娥四号采取新的能源供给方式--同位素温差发电与热电综合利用技术结合,也就是两面太阳翼收集的太阳能和月

球车上的同位素热源两种能源供给。据科学家介绍,“嫦娥四号”主要还是太阳能板供电,使用的核电源功率还比较

小,仅2瓦,与电脑上的USB接口供电能力差不多,仅在月夜采集温度的时候采用。为了更直观地说明为什么我们总

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可以构建月球绕地球运行过程的动态模型,构建这个模型应抓住的关键是.“鹊桥”卫星是

靠传递信息的。绕月运动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受到的是(选填平衡力作用,非平衡力作用),其运动状态

(选填变化着,不变)。月球上没有空气,不能使用降落伞降落,只能使用反推力火箭产生的阻力实现探测器软着陆,

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从悬停经700秒落月过程中,嫦娥四号探测器作(选填加速,减速,匀速)运动。

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上装有摄像机和照相机,摄像机和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选填凸透镜,凹透镜,

平面镜),能成倒立、缩小的(选填实像,虚像)。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表面后,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对着

太阳方向,太阳能帆板供电时,将能转换为能。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动车因为具有轻便、快捷和环保等优点备受大家喜爱.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蓄电池作为能量来源.为了能使蓄电池

的使用寿命更为长久,作了放电余留20%左右即停止电能输出的电路设计.如表是某型号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数据.

整车质量40kg

最高车速10m/s

整车

最大噪音62dB

效率75%

容量0.5kW•h

蓄电池

供电电压48V

电动机额定电压48V

(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如下图中的

丁的关于电动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电瓶车手把相当于轮轴B.紧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倾导致人的动能变大

C.行驶过程中轮胎发热,轮胎内能一定增大D.后视镜用凸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电动车中改变车速的控制器相

当于是实验室中的(填物理实验器材名称),它和电动机应该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一起

使用.该电动车最多能输出的机械能为J.立志考一中高中部的李晨滔同学骑着该电动车,以最大规定速度

在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且该电动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摩擦力/随车辆和人的总质量M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

该过程中电动车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225W,则晨滔同学的的质量是kg.(g取10N/kg)

27.某小组在学习了地磁场知识后,查阅资料发现地球的磁极并不会总停留在同一个地方.地磁S极的位置已从100

年前的加拿大移到了北冰洋俄罗斯境内,而且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磁极移动速度加快,正在从原来的每年约15公

里上升到了每年约55公里,科学家对地磁S极的预测轨迹如图所示.下表记录了1994年、2001年、2007年地磁S极

的实际经纬坐标.

坐标

地磁S极的经度地磁s极的纬度

年份

1994年104°W78°N

2001年110°W81°N

2007年121°W84°N

(1)甲同学认为随着地磁S极的移动,在北极点的小磁针所受地磁场的作用力会发生改变,你是否赞成他的观点并说

明理由.下面是小组成员根据相关资料所预测的2021年地磁S极的经纬度,你认为合理的是:

A.166°W;87°NB.166°E;87°NC.166°W;85°ND.166°E;85°N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人的体感温度在25℃左右,教室内温度感觉舒适,在25℃左右,故A错误;一张理综答题

卡的质量不到1g.故B错误;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而门的高度约为4m,此值大于3m,故C错误;日光灯正

常工作的电流在0.2A左右,其额定功率约P=UI=220Vx0.2A=44W,故D正确;故应选D。

【考点定位】电功率;温度;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2、C

【答案解析】所有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A错误;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B错误;禁止鸣笛是从

声源处防止声音的产生,C正确;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声现象。(1)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3)噪音

的防治有三个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4)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

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

3、C

【答案解析】

钢笔错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相符;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相符;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C不相符;倒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相符;应选C.

4、B

【答案解析】

A.汽车轮胎上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

B.吊臂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正确;

C.汽车固定后,吊起重物后与没有吊起重物相比,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接触面积不变,根据公式p=F/S可知对地面

压强变大,故C错误;

D.货物在出水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浮力,满足G=F+尸浮,出水过程中浮力减小,重力不

变,所以拉力变大,故D错误。

5、B

【答案解析】

A.光在光导纤维中发生的是全反射而没有折射,故A错误;

B.手机发送与接收信号,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的,故B正确;

C.吹笛子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空气柱的长短,进而改变音调,故C错误;

D.速度只与传播介质有关,与频率无关,故D错误.

6、D

【答案解析】

A.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仪表,但不能直接读出应该交的电费,故A错误;

B.空气开关与保险丝的作用相同,因此所选空气开关的断路电流应等于或稍大于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否则

会因经常跳闸而影响正常用电;故B错误;

C.漏电保护器只有在电路发生漏电或有人触电时才会切断电源,而灯泡断路时,没有电流,此时漏电保护器不会起

到保护的作用,故c错误.

D.因通常情况下水是导体,能将电流导入大地,因此湿度大可能造成漏电,引起漏电保护器跳闸,故D正确.

7、C

【答案解析】

A.火箭点火起飞时,首先是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给火箭提供动力,故A正确,

不符合题意;

B.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转化成其他的能量也多,火箭升空需要较大的能量,所以选用

热值大氢做燃料,故B正确。

C.火箭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一定减小,若加速上升,动能增大,故C错误。

D.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并且不需要介质,所以卫星通信传递信息就是利用的电磁波,故D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共21分)

8、7.69m/s相对于观众(或跑道等)有位置变化

【答案解析】

根据题中“小明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可知,本空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根据速度公式丫=£解答;根据“看电视

t

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可知,本空考查运动的相对性,

选取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题目详解】

由速度公式丫=£可得,小明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t

SH50m+50m=",

n=论=----------x7.69m/so

t&6s+7s

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但人们认为他们是运动的,是因为相对于观众(或跑道等)有位

置变化。

9、等于5xl07

【答案解析】

潜水器漂浮在海面上时,其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

当“蛟龙”号下潜至5000m深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p»*gh=1.0xl03kg/m3xl0N/kgx5000m=5xl07Pa.

10、直线9x105

【答案解析】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地球指挥中心、“鹊桥”、月球探测器三者之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是沿直

线传播的;电磁波通过的路程约为:S=M=3xl08m/sx3s=9xl()8m=9xl05km.

11、5.8竖直向上下沉

【答案解析】

(1)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s=20.5N-14.7N=5.8N;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G物=8N>F浮,所以放手后,这个物

块将下沉.

【答案点睛】

(1)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将受到的液体(或气体)对它产生的压力,求出合力,即受到的浮力,从而得

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2)根据浮力和重力的大

小关系,判断物块最后的状态.

12、7x108l.lxlO57xl(P

【答案解析】

(1)该航母满载时排水量:m排=70000t=7xl07kg,航母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浮=Gi#=m拌g=7xl()7kgxlON/kg=

7X108N;(2)满载时该航母最底处受到海水的压强:p=p»gh=1.0xl03kg/m3xl0N/kgxllm=l.lxl05Pa.(3)因为

航母漂浮在水面上,则F滓=G,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则F浮,=G,,由于直升机飞离该航母后,直升机的重力G^=

.K辛。淞❷&

G-G',则△F浮=F浮-F浮,=G-G'=G直,根据F浮=p^gV排和G=mg可得:直升机的质量m直='~"

gg

=p«AV排=l.()xl03kg/m3x7m3=7xl()3kg.

点睛:(1)知道航母满载排水量(排开水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该舰满载时所受浮力;(2)已知深度,利用液

体压强公式p=pgh求出海水的压强.(3)航母漂浮,则浮力等于重力,利用重力、密度公式和阿基米德原理表示出航

母在舰载机飞离前后排开海水的体积,然后列出等式,计算舰载机的质量.

13、三孔火1000

【答案解析】

空调属于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因此与空调外壳相连接的是地线,即空调接入家庭电路时应使用三孔插

座,这样即使金属外壳带电,电流也会通过地线导入大地,防止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在使用测电笔时,

应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用笔尖接触导线,当测电笔的覆管发光,则说明接触的是火线,当窟管不亮

时,说明接触的是零线;电能表的指示灯在3min内闪烁160次消耗的电能:W=160/3200kW・/i=l/20kW・h,

则空调的实际功率:P=W/Z=l/20kW«h3/60h=lkW=1000W.

14、&It;1.5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当电压相同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较大,所以可知,较大的电阻是R2;当电阻并联时电压

相等,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由图示可知,当电压为2V时,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分别为1.4A和1.1A,所

以干路中的电流为1.5A.

【考点定位】电压;电阻;电流

三、作图题(共7分)

15、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从。做F2的垂线段就是F2的力臂L2,如图所示:

考点:力臂作图.

点评:关键是会找出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会根据力臂的画法做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C

【答案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8C的端点A8C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C',连接4、V、。点即为物体

ABC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答案解析】

由图知尸为动力,过支点0做动力F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心..重物对杠杆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为阻力,作用点在杠杆

上,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8、1.184.51.24-1.5W电流表无示数滑动变阻器断路电流表有示数灯泡短路错误

【答案解析】

(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时,电路电流最小,为/量小=。/岛,+火最大=4.5V/6C+21QM.18A;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时,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大,等于电源电压,为4.5V;

(2)由题意知道,流过电路的最小电流等于电流表量程的三分之一,为/最小=1.6A/3=1.2A,灯泡的最小功率P最小=/

最小2RL=(L2A)2X6C=1.24W,当灯泡两端电压等于电压表最大值3V时,灯泡功率最大,灯泡最大功率是:P袱=U

最大2/RL=(3V)2/6C=I.5W;则灯泡的功率范围是1.24W-1.5W;

(3)如果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存在断路,电路只有一处故障,故断路位置可能是灯泡断路或滑动变阻器断路,如果

灯泡断路,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示数不为零,如果滑动变阻器断路,电路中无电流,电压表与电源两极不

能相连,则电压表示数为零,所以,电路故障是滑动变阻器断路;如果电流表有示数,电路不存在断路,如果灯泡短

路,则与灯泡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为零,所以电路故障是灯泡断路;

(4)灯泡电压增大,电流增大,实际功率增大,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不同,求不同电压下功率的平均值是错

误的,所以这张表格的设计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测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涉及实物电路的连接、求电路电流、灯泡电阻、电路故障分析、

实验表格设计评价等问题,需要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及电功率公式.

19>液面高度差的变化电阻右使通过R和&的电流不相等变小BD

【答案解析】

(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实验前,应使两个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相同,容器内空气温度的

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

(2)甲装置中,将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他们的电流/与通电时间f相同,电阻不同,探究电

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左边容器中的电阻小于右边容器中的电阻,由。=?Rf可知,右边容器中的电阻产生的热

量多,温度升得较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3)图乙的装置在实验中,右侧容器的外部,将一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再接入原电路,

使通过左边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与通过右边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

关系;

(4)当乙装置中心发生了断路时,电路中只有Ri和&串联,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根据焦

耳定律。=尸次在相同时间内,电阻丝拈产生热量变小,与步骤(3)相比较,则左侧U型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变小;

(5)利用甲装置还可以研究电压一定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应将两电阻丝并联,所以将接在B

接线柱上的导线改接在A处,再取一根导线在BD两个接线柱之间即可.

【答案点睛】

要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需要将两电阻丝并联,据此分析甲装置的改动方案.

20、质量A1.2x103

【答案解析】

根据c=—幺一可知实验中应该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所以必须取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根据如图乙,A、B两

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A升温:30℃-10℃=20℃,B升温:

5O'C-1(TC=4O℃,可知A的吸热能力更强;若加热过程中无热量损失,已知A的比热容为2.4x1伊J/(kg」C),B升温是A升

温的2倍,根据c=—&一,在吸热热量。与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则B的比热容为:

m❷t

gx2.4x103J/(kg-*C)=1.2x103J/(kg-"C)。

21、右78.4107.84

【答案解析】

(1)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由图知道,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横梁的右端上翘,

所以右端或左端的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因为使用天平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祛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所以,金属块的质量

是:m=50g+20g+5g+1.4g=78.4g;

(1)由乙图知道,金属块的体积是:V=40ml-10ml=10inl=10cm1;

(4)由知道,金属块的密度是:p=/n/r=18.4g/10cm1=7.84g/cml=7.84x10'kg/m1.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测量固体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涉及内容较多,天平的

使用、质量的测量、体积的测量和密度的计算等.

22、记录不同液体的密度p*物体的密度p物体积相同,物体密度越大,露出液面的高度越小1C

【答案解析】

①探究物块露出液面的高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改变液体的密度,记录不同液体的密度,所以步骤(一)中缺少记

录不同液体的密度;

②步骤(二)中需要探究”的大小与正方体物块的密度〃物的关系;

③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中的数据,正方体物块的边长相等,物块的密度越大,露出液面的高度越小;

④由表中数据可知,物块的密度增加200kg/m3,露出的高度〃减小2cm,所以当物体的密度为lOOOkg/n?,露出的高

度为o,所以物块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为粤a^=i;

1000kg/m

hp泗—

⑤设物块的底面积为S,物块处于漂浮状态,.••F泮=G,〃浓gV持=〃物gV物,P»gSCH-h)=pimgSH,,

H夕液

故C正确。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5710

23、(1)1.02X10Pa;(2)3.5X10N;(3)7.875X10Jo

【答案解析】

(1)探头受到海水的压强:

p=pg%=1.02义103kg/m3X10N/kgX10m=1.02X105Pa;

6

(2)该船满载时排水量ms=3500t=3.5X10kg,

公务船所受到的浮力:

产浮=6排=机排8=3.5乂106kgx10N/kg=3.5X1(TN;

(3)由y=上可得,船匀速航行lh通过的路程为:

t

s=vf=45km/hXlh=45km=4.5X104m,

因为船漂浮,

7

所以船的重力:G=Fs=3.5X10N;

因船匀速行驶,

所以船受到的动力:

F=/=0.05G=0.05X3.5X107N=1.75X106N,

动力所做的功:

W=Fs=1.75X106NX4.5X104m=7.875X1OloJ»

24、(1)3.625xlO4Pa;(2)29.3m3;(3)7.2xlO7J(>

【答案解析】

(1)突击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F=G车=加车g=29xl()3kgxlON/kg=2.9xl()SN,对地面的压强:

F2.9X1Q5N

=3.625xlO4Pa;

2x4m2

J5

(2)突击车搭载4名战士在水中演练时的总重力:G&=。"车g=(29xl0kg+300kg)xlON/kg=2.93xlON,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