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杨万里传》_第1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杨万里传》_第2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杨万里传》_第3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杨万里传》_第4页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杨万里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宋史·杨万里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淳熙十二年五月,应诏上书曰:臣窃闻,论者或谓弃淮而守江,是大不然。昔者吴与魏力争而得合肥,然后吴始安;李煜失滁、扬二州,自此南唐始蹙。今日弃淮而保江,既无淮矣,江可得而保乎?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历枢密院检详,守右司郎中,迁左司郎中。万里为人刚而褊。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患,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年八十三。(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B.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C.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D.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及第者,分为三甲,一甲的第一名是状元,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为传胪。B.诚斋,杨万里的书斋名。古代文人常给自己的书斋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用以体现自己的品位和追求。C.孝宗,宋朝皇帝赵睿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D.“又书十四言别妻子”中“言”是“字”的意思,与《琵琶行并序》“凡六百一十六言”中“言”意思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栻因论说唐朝宰相张说被谪守袁州,杨万里上书直言请求留张栻在朝,又写信给宰相虞允文,用和同之说加以劝说。B.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在潮州用来镇慑盗贼的巢穴,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因居丧离职。C.王淮做宰相时,向杨万里询问宰相第一要务是什么,杨万里认为选拔人才最重要。他举荐的朱熹等六十人,先后被王淮提拔任命。D.因为杨万里闲居十五年期间不问政事,所以凡是有邸吏前来通报当时朝廷的政治形势,他的家人都隐瞒着不告诉他。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②臣窃闻,论者或谓弃淮而守江,是大不然。5.“万里为人刚而褊”,在对待权臣韩侂胄的事情上,杨万里的哪些做法体现了“刚而褊”的性格?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①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履危机,悔之何及?与其悔之而无及,孰若辞之而不居。愿殿下三辞五辞,而必不居也。”太子悚然。孝宗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宁宗嗣位,召赴行在,辞。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②。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赐谥文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有删改)【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②掖垣:皇宫的带垣。亦以称中书、门下两省。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B.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C.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D.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门谢客”与“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两句中的“谢”含义不同。B.崩,本义是指山倒塌,古时认为帝王或王后逝世,就好像山倒塌了一样,故常用来指帝王或王后的死。C.“孝宗不悦”与“俟其欣悦”(《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悦”含义相同。D.谥,即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万里虚心向学。他多次前往拜谒被贬谪永州的张浚,未果,后写信极力请求才拜见成功;他终身谨记张浚的教诲,把自己书斋取名为“诚斋”。B.杨万里治理有方。管理奉新县时,他不让官吏下乡催讨赋税,只是把欠税名单张贴在集市中,让老百姓自觉缴纳,不扰民就追回税款,使社会安定。C.杨万里慧眼识才。担任东宫侍读时,他认为选拔人才最为重要,他所举荐的朱熹、袁枢等六十人,先后被提拔任用,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D.杨万里能文能武。他进士出身,精于诗歌,曾著有《易传》流行于世;他亲自率兵讨伐进犯的盗贼,并且为潮、惠两州制定不同的防御贼人之法。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2)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还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入对,言:天下有无形之祸,其惟朋党之论乎!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前事已然愿陛下公听并观曰君子从而用之曰小人从而废之皆勿问其某党某党也”绍煕元年,会《孝宗日历》成,参知政事王蔺以故事俾万里序之,而宰臣属之礼部郎官傅伯寿。万里以失职力丐去,帝宣谕勉留。会进《孝宗圣政》,万里当奉进,孝宗犹不悦,遂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宁宗嗣位,召赴行在,辞。开禧元年召,复辞。明年,升宝谟阁学士,卒,年八十三,赠光禄大夫,赐谥文节。(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前事已然愿/陛下公听并观/曰君子从而用之/曰小人从而废之/皆勿问其某党某党也/B.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前事已然愿/陛下公听并观曰/君子从而用之/曰小人从而废之/皆勿问其某党某党也/C.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前事已然/愿陛下公听并观曰/君子从而用之/曰小人从而废之/皆勿问其某党某党也/D.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前事已然/愿陛下公听并观/曰君子从而用之/曰小人从而废之/皆勿问其某党某党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父忧,指遭遇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遇父母丧事须回家居丧。B.国子博士是隶属国子监的学官,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国子生徒。C.东宫,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也用来借指太子。D.赐谥是古代大臣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称号来褒扬功绩,如文正、忠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万里屡受举荐提拔。张浚入朝为相,向朝廷推荐杨万里,陈俊卿、虞允文为相时交相举荐杨万里,东宫讲官缺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B.杨万里为人打抱不平。侍讲张栻因为奏论张说一事而出守袁州,杨万里上书直言请求留下张栻,并用和同之说来劝说张栻,但张栻最终还是没留下来。C.杨万里受到皇帝称赞。杨万里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时,盗贼沈师侵犯南粤,他率兵前去平定。孝宗称赞他有“仁者之勇”,并打算重用他。D.杨万里积极推荐人才。王淮做宰相时向杨万里询问宰相首先要致力于什么事,杨万里认为首先是招纳人才,并列出朱嘉、袁枢以下六十人奉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2)会《孝宗日历》成,参知政事王蔺以故事俾万里序之。14.杨万里是如何对待朝廷在江南使用铁钱一事的?请简要说明。答案1、B句意:杨万里失声痛哭,急忙叫人拿来纸写道:“韩侂胄是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发动战争残害百姓,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失声”指悲极气噎,哭不成声,故“失声”只能用来修饰“恸哭”,不能与“亟呼”连用,排除AC。“韩侂胄奸臣”是判断句,“韩侂胄”是主语,“奸臣”是宾语,故应在“奸臣”后断开,排除D。2.AA.“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及第者”说法错误,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D.正确。“又书十四言别妻子”中的“言”,字;句意: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凡六百一十六言”中的“言”,字;句意:总共有616个字。3.D“因为杨万里闲居十五年期间不问政事”说法错误,依据原文“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可知,家人隐瞒朝廷的消息不告诉杨万里的原因是担心他忧国成疾。4.①这时张浚被贬谪到永州,关起门谢绝来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能见到他,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②臣私下里听说,有的大臣认为应该放弃淮河而据守长江,这是非常不对的。5.①杨万里拒绝为韩侂胄南园作记;②杨万里因韩侂胄当权,居家十五年不仕;③杨万里听闻韩侂胄用兵事,写下文字激烈批判韩侂胄。参考译文: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考取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这时张浚被贬谪到永州,关起门谢绝来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张浚勉励他致力于正心诚意的学问,杨万里终身信服其教导,于是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诚斋”。时值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交相推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翰林侍讲学士张栻因论说唐朝宰相张说被谪守袁州,杨万里上书直言,要求留张栻在朝,又写信给宰相虞允文,用和同之说加以劝说,张栻虽然没有留住,但大家公认杨万里人格高尚。后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伐平定他。宋孝宗称他为“仁者之勇”,于是有重用他的意思,任命他为提点刑狱。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在潮州用来镇慑盗贼的巢穴,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因居丧离职。服丧期满,被征召为尚左郎官。孝宗淳熙十二年五月,杨万里应皇帝诏命上书说:臣私下里听说,有的大臣认为应该放弃淮河而据守长江,这是非常不对的。过去吴国通过与魏国激战而取合肥,然后吴国才安。李煜失掉了滁、扬二州,从此南唐开始破败。今天说放弃淮河而退保长江,既然没有淮河了,长江能保得住吗?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他说:“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杨万里就写上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呈现给王淮,王淮依次提拔任用他们。杨万里历任枢密院检详官,守任右司郎中,升迁为左司郎中。杨万里为人刚强而偏狭。宋孝宗当初爱惜他的才干,向周必大打听杨万里的情况,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的好话,因此他没有被起用。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并用高官厚禄许诺。杨万里说:“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韩侂胄非常生气,便改命他人做记。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把持国柄的时候。韩侂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非常忧愤,郁郁成疾。家里人知道他是忧国,因此凡是邸吏通报当时的政治形势的都不告诉杨万里,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忽然从外面回来了,就说起韩侂胄对金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哭,急忙叫人拿来纸写道:“韩侂胄是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发动战争残害百姓,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完就去世了,死时八十三岁。6、D句意:韩侂胄是个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阴谋危害国家,我空有这样的头颅,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韩侂胄奸臣”是判断句,句意完整,应在其后断开,据此排除A、B;“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都是四字句式,应分别断开,据此排除C。7.DA.正确。“杜门谢客”中“谢”解释为“谢绝”;句意:关闭大门,谢绝来客。“长跪而谢之曰”中“谢”解释为“道歉”;句意: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C.“孝宗不悦”中“悦”解释为“高兴”;句意:孝宗不高兴。“俟其欣悦”中“悦”解释为“高兴”;句意:等到他高兴起来时。D.“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错误,谥号有褒有贬,还有平谥,并非都是褒扬性质的8.C“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错误,结合原文“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可知,太子敬重他是因为他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而不是因为他慧眼识珠,举荐的人才都得到了提拔。9.(1)恰逢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共同举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2)孝宗起初喜爱他的才能,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参考译文: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他考取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做县丞。这时张浚被贬谪到永州,关闭大门,谢绝来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张浚勉励他致力于正心诚意的学问,杨万里(立志)一生都服从他的教诲,于是把书斋命名为“诚斋”。张浚入朝做宰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升任为临安府教授,还没有赴任,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老百姓有逃避赋税的只把他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纷纷前往缴税,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县里因而治理得很好。恰逢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共同举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宋孝宗称他为“仁者之勇”,于是有了重用杨万里的想法,提升他为提点刑狱。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潮州用来震慑盗贼的巢穴,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因母丧离职。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有一天太子读《陆宣公奏议》等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地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杨万里:“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杨万里就写上朱熹、袁枢等六十人的名字献上去,王淮陆续将这些人擢用。赶上高宗驾崩,孝宗想要执行三年守丧的制度,创建议事堂,命令皇太子参与决定各种政务。杨万里上奏章极力劝谏,又上书太子,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旦履行职务遇到危机,懊悔怎么来得及?与其懊悔来不及,不如推辞而不担此重任。希望殿下三番五次推辞,一定不居任。”太子为之恐惧。孝宗很不高兴,说:“杨万里把朕看成了什么样的皇帝!”因此杨万里以直秘阁出任筠州知州。宁宗即位,召杨万里赶赴朝廷,他辞却了。他以年老请求退休,进宝文阁待制,退休。嘉泰三年,皇帝下令进封他为宝谟阁直学士,赏赐衣带。孝宗起初喜爱他的才能,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韩侂冑当政后,想网罗四方知名人士为他的羽翼,他曾经修筑南园,让杨万里作记,答应日后请他任中书、门下省的高位。杨万里说:“官可以不作,记却不可以写。”韩侂冑非常生气,便改命他人作记。韩侂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道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忽然从外面回来了,仓促间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笔写道:“韩侂胄是个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阴谋危害国家,我空有这样的头颅,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扔下笔就去世了。杨万里精通作诗,曾经著有《易传》流行于世。死后赐谥“文节”。10、D句意:党论一起,它发端于士大夫,而祸及天下。以前的事已经是这样了,希望陛下公正全面地进行视听,是君子就加以任用,是小人就加以废除,都不要问他是哪党哪派的。“前事已然”,主谓宾成分齐全,应在“然”后断开;“愿”在文言文中表“希望”之意,一般用在句子最前面,故应在“愿”之前停顿,排除AB;“曰君子从而用之”“曰小人从而废之”结构一致,应在“曰”之前停顿,排除C。11.D“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称号来褒扬功绩”有误,大臣死后,天子依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称号。12.B“并用和同之说来劝说张栻”与原文不符,原文说“又遗允文书”,劝说的对象是虞允文。13.(1)张浚勉励他致力于正心诚意的学问,杨万里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