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新民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模拟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新民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模拟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新民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模拟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新民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模拟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新民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塞畔(pàn)

尹(yǐn)B.一束(shù)

卞(biàn)C.寂寞(jì)

飞奔(bèn)D.装饰(shì)

舵手(duò)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炒勺

喧哗

忌炜

骂骂咧咧B.账房

贪婪

富裕

吃喝嫖赌C.鼎盛

转悠

支吾

爱答不理D.侦缉

捣蛋

凄惨

狗仗人势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走进来时,鸦雀无声的教室里只有同学们的说笑声。B.烈日当空,花园里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C.我们不要无缘无故地怀疑别人,尤其是我们的朋友。D.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被当作异想天开的无土栽培技术已经付诸实践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小明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快乐英语”、“英语角”栏目主持,真让人佩服。B.不管气候条件或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C.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D.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____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回答下面小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

间:参与。B.小大之狱

狱:监狱。C.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D.既克,公问其故

既既:已经。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限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宣传单李新①移到桥西头的太阳,掉进楼房背面,王可从城区澴水河东岸的机配制造公司下班了。②忙碌一天,虽然疲惫,想到妻子可口的饭菜和聪明伶俐的女儿,回家路上,王可不禁哼唱起了《农民工之歌》,“昨天我是农民,今天当工人,城市的新主人意气风发……”③回到桥东街道最尽头的住处,进得厨房,王可向妻子递上一个鼓嘟嘟的大红包,得意地说:“俺的奖金!”(感叹号,表示语气的强烈,体现王可获得先进人物称号后在妻子面前的得意与自豪)。惊喜不已的妻子,忙端上饭菜,顺手递过一张宣传单。④王可瞅了一眼,上面写着“高薪招聘焊接技术工。”展开细看,是一家生产大型风电设备的国有企业招聘,最基本应聘要求高中文化、5年工作经历、有焊工证、埋弧焊等操作经验。王可全都符合。⑤“你干了这么多年电焊工,一个月才赚3000多元,这是个好机会,试试吧。”妻子说,用手指着传单的大红字体,“看清楚,这月薪可是9000元起呀。”⑥王可是偏远的大山村里人,读了3年职业高中,学的是机电专业。毕业后在广东打工时认识同乡的妻子,结婚有了女儿后,便进了县城机配制造公司当电焊技工。收入虽不高,养家糊口还成,工作还算稳定。王可常对在超市打工的妻子说,“咱一个山旮旯的农民当上工人,也算知足了吧。”⑦王可所在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按客户订单要求,由车工、钳工、焊工、钣金工等照订单图纸设计的流程加工和组装。工作尽管辛苦,但王可有一席用武之地,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员工。上周,王可又获得年度先进人物称号,今天从财务部领回4000元奖金。⑧去年初,公司引进最新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从用料到加工、组装、再到装车发货,所有工序一气呵成,员工需要做的只是在生产线旁进行数控操作。⑨智能生产线上马后,工作轻松了,也不需要那么多员工。80多人的车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自然减员到19人。王可较幸运,他不懂数控技术,公司上智能生产线时,王可获得商家培训员工的机会,最终保住了岗位。但商家培训只针对该设备的基础操作,为期仅15天。说是数控操作,其实只是照本宣科。超出设备之外的,比如最关键的自动化编程,王可连常识都不懂。这给王可带来了危机感。⑩工作虽然保住了,但因为劳动强度下降,工资也跟着降掉了500元,拿到手3500元。加之,家里最近在县城贷款买房,孩子快上初中了,经济上捉襟见肘,妻子只能敦促他加劲努力赚钱。⑪工资少了,妻子一直耿耿于怀。王可只是告诉她想自费报自动化编程培训班,学费7500元,每周上课一天半,学习一年半。当初培训工程师说:“如果学会自动化编程,一个月拿1万元工资不成问题。”目标很是激励人,但公司不给员工进修提供任何资助。妻子说又费钱又误工,不同意。⑫今天,王可盯着宣传单上“9000元起”的数字,对妻子摇头说:“我怕是干不了这个活。”“你不试一烙铁,又怎晓得呢?”妻子激将着王可。⑬眼见王可不自信且犹豫的怪样,妻子便直接打开手机免提语音,替王可拨通传单上电话。对方询问年龄、工作经验后,问道:“机械加工的数控切割编程熟练吗?”⑭王可迟疑着说:“这个……能看懂,但,不熟。我现在干的都是固定编程的几种部件。”对方公司又抱着希望耐心地问:“图形转换编程可以吗?”王可再度结结巴巴,对方随后又问了几个数控编程方面的问题,终于,失望地挂断电话。⑮王可把传单递给旁边的妻子,说:“真的不行,丢掉吧。”⑯妻子这时不再说话,转身进了房间。出来时,拿着3500元连着刚才的红包递给王可说:“明天就去交自动化编程培训班的学费吧。”⑰王可愣着神,妻子把宣传单往桌子上一拍:“吃饭!”王可笑呵呵地看着妻子,也把桌子一拍:“好!吃饭!”(选自2019年5月7日《孝感日报》,有删改)1.梳理全文,完成下表。情节到城里工作智能生产线上马(2)______妻子鼓励王可心理(1)______感到危机失望不舍(3)______

2.小小宣传单,却在王可和妻子的生活中起到了大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

3.联系上下文,品读第⑯段划线句子,说说妻子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4.本文在叙述故事时匠心独运,采用了插叙的方式,其中介绍王可“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员工”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5.仿照第③段中对感叹号所做的阅读批注,为第⑭段中的省略号做阅读批注。

6.你觉得王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文用这个人物表达了什么主题?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纵向回忆,回顾自己一生中的两件大事:一是经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B.颔联中诗人巧用比喻,用“风飘絮”和“雨打萍”来比喻坎坷的身世和危亡的国势,形象地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C.颈联中“惶恐”“零丁”是诗人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体现,但战争的艰难和被俘的命运并没有使诗人变得消沉。D.这是一首言志诗,前六句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反复渲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