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与防控_第1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与防控_第2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与防控_第3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与防控_第4页
学校常见传染病与防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学校常见传染病与防控第1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常见传染病传染病报告与处置计划免疫第2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学校为突发事件的高发场所,且以乡小学和乡中学为主70%以上的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3~6月高峰,9月后出现小高峰主要与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及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事件高发有关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食物中毒事件第3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0年共报告870起,占报告事件总数的65%;报告病例33913人,占73%;死亡16人,占4.0%乡小学和乡中学共报告事件389起,占学校报告事件总数的45%;共报告病例17201人,占51%与去年相比,报告事件数下降55%,病例数下降60%,死亡数上升167%第4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事件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为主传染病中,以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及风疹等为主第5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学校传染病第6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风疹第7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种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列为丙类传染病管理是人类尚未有效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第8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9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流感流行2009年4月,墨西哥、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暴发甲型H1N1流感,随后出现席卷200多个国家的大流行截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31个省份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20498例包括境内118244例,境外输入2254例;已治愈110064例,在院治疗7092例,居家治疗2694例,死亡648例第10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11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12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山东省2009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学校暴发99起幼托1起81人确诊2人小学377319176中学30483711514中专1437398125大13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我国南方省市流感样病人标本检测第14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流行病学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第15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发热(腋下体温≥38℃)、头痛、肌肉疼痛、乏力少数有腹泻、呕吐等原有基础疾病可加重,并发肺炎等,重症患者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第16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预防措施传染源管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疫苗预防健康教育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纸巾掩住口鼻

教室、寝室里每天通风换气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增强自身抵抗力流行期间,避免集体活动患者用具、公共活动教室等要彻底消毒第17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高的急性病毒性眼病在我国列为丙类传染病管理病原为肠道病毒70型和柯萨奇病毒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第18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

通过接触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多发于夏秋季第19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数小时至48小时起病急,双眼可同时或先后起病。眼红、异物感,刺痛,流泪,畏光,及水样分泌物增多耳前淋巴结肿大少数患者可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等症状;极个别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病程7-10天,对症治疗,抗菌药治疗无效局部应用抗病毒眼药,全身应用抗病毒药物。预后较好第20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预防控制发现病人,隔离治疗,隔离期7-10天病人可能污染的场所消毒流行期可停止开放游泳池等场所健康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用脏手揉眼不要和病人接触、握手接触患者后应用75%乙醇消毒双手分用毛巾、洗脸盆,并注意经常消毒在公共游泳池游泳要注意眼睛的消毒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方法预防眼病第21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起高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2010年9月上旬以来,青岛地区部分学校和幼托机构出现聚集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以儿童和学生为主。某大学9月5日开学,9月8-19日共报告493例,罹患率为2.73%(493/18048)。所有患者均为大学生,多以同宿舍、同班级首例9月8日5例高峰9-13日(71.4%)末例19日2例核酸检测结果为

CVA24v第22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疫情处理成立防治小组,建立了疫情监控病人隔离治疗(7~10d)患者接触过的场所及物品进行湿性清扫、消毒、空气喷雾消毒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加强健康教育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及消毒、通风换气限制外来人员进入第23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经空气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孕妇感染可对婴儿产生先天性损害,导致流产等在我国列为丙类传染病管理第24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风疹流行状况北京市1990--2010年风疹流行病学分析共报告风疹61002例,年平均发病率24.04/10万发病以l~19岁人群为主,推广疫苗后,近年成人发病上升以4~6月最多外来人员发病高于本地人员2倍以上第25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风疹病毒披膜病毒科(Togaviride)、风疹病毒属(Rubivims),直径50—70nm,球形,单股正链RNA病毒有一个血清型病毒对紫外线、脂溶消毒剂敏感第26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流行病学传染源风疹患者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母婴传播--母亲孕期感染,可通过胎盘侵入胎儿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母传抗体大多在出生8月内消失常见4-10儿童;成人可发病以冬春、春末初夏高峰第27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临床表现风疹感染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先天感染指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风疹潜伏期:14-21天早期表现低热、头痛、乏力、咳嗽、打喷嚏等症状,发热一两天后,面、颈部首先出疹,很快蔓延到全身(一般掌心、足底不出疹),浅红色。躯干、背部较密集,一般1-4天消退,不留色素沉着耳后、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第28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临床表现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孕妇早期感染RV,流产达20%出生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耳聋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脾大、溶血性贫血和智力发育不全等无特异治疗方法,主要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必要时手术治疗第29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预防控制疫苗免疫传染源管理病人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一周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3周早期孕妇感染及时处理(如终止妊娠)第30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起风疹暴发疫情的调查2011.3.23~4.7,泰州市某中心小学陆续出现以发热、皮疹为主要症状的病人52例该校有6个年级,共18个班,735名学生;病人主要在3、4年级症状较轻,多为低热,全身皮疹首例为四2班一男生,3月23日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到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为风疹,给予对症治疗,未要求住院或在家隔离否认接种过风疹疫苗第31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一起风疹暴发疫情的调查调查处理采集7例病人血清标本检测,4例风疹抗体阳性学生、家长防病知识宣传加强晨检,发现发热出疹病例及时就诊隔离治疗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在校学生进行麻腮风疫苗的应急接种暴发原因分析乡村医生疫情意识淡漠,没有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学生无接种过风疹疫苗,无免疫力因病缺课监测流于形式,未及时报告家长对防治知识了解较少,担心影响学习未隔离上课第32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水痘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属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也可在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第33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为疱疹病毒科,DNA病毒,同心圆状人类疱疹病毒3型,含有70个基因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间基因序列有差异病毒对常用消毒剂敏感第34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传染力强,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一般经空气飞沫传播接触患者新鲜水疱液或粘膜分泌物传播母婴传播易感人群以婴幼儿、学龄儿童发病较多

水痘主要发生于儿童;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带状疱疹多发生于成人和老年人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是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容易引起暴发第35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人群流行状况深圳市部分人群抗体流行调查人群抗体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5岁11.36%5-10岁43.59%11-15岁70.83%16-20岁82.28%21岁以上93-94%第36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临床表现水痘--初次感染病毒机体缺乏免疫力则发生潜伏期:10~21天主要临床表现发热38~39℃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多数疱疹数日后结痂。无继发感染者痂脱后不留痕全身症状轻,并发症少见部分患者病毒潜伏于机体神经结内,免疫力下降时被激活,表现为带状疱疹一般治疗和护理:可在2周内痊愈第37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临床表现带状疱疹--是潜伏病毒复发感染的结果临床表现头痛、畏光、皮肤感觉异常(从痒和烧灼感至感觉过敏和剧痛)有时伴发热。单侧、皮节分布、疼痛性疱疹,2-4周内康复。局部皮肤可留有瘢痕或色素沉着。以腰背和面部皮节受累最常见神经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50岁以上20-30%,可持续1-6个月治疗抗病毒疗法为一线治疗用阿昔洛韦静滴或口服,肌注a-2b干扰素,口服营养神经药、非甾体抗炎药等破溃处外用聚维酮碘液第38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住院带状疱疹病人分析2007一2010年某医院住院带状疱疹87例临床表现典型的红斑、水疱及神经痛等年龄

50岁以上54例

<50岁疹33例患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病34例恶性肿瘤18例糖尿病10例第39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预防措施疫苗接种严格管理传染源,发现病人及时送诊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患者接触物品和环境彻底消毒定时开窗,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第40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008年5月2日,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第41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病原属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无外壳、正20面体、直径20-30nm、单链RNA第42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病原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等型,B组的2、3、4等型埃可病毒4、6、9、11等型肠道病毒71型(分为A、B、C3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以及C1和C2亚型)等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第43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流行病学传染源

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传播途径消化道:粪-口传播。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主要途径):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等用品医院感染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第44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流行病学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显性:隐性=1:100患者多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不同病原型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人群可反复感染台湾资料:EV71家庭接触传染率为52%四季均可发病,5~7月高峰,托幼机构易发生暴发第45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46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临床表现潜伏期:2~10d,平均3-5d普通病例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小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手足部斑丘疹,皮疹主要于手背、指间,偶见臀部、上臂等处,疱疹周围有炎症红晕,2~3日自行吸收,不留痂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恶心、呕吐、头痛。部分仅有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多在一周自愈第47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手、足、口第48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临床表现重症病例3岁以下多见病情进展迅速,多在病程2-5天发生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精神萎靡、嗜睡及抽搐等呼吸、循环系统症状呼吸、循环衰竭、面色苍灰、出冷汗等重症并发症患者可死亡,主要病原为EV71第49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50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托幼机构预防措施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立即送诊、居家观察;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用具;活动室、教室、门把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第51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疫情控制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本病扩散最有效措施隔离治疗期7~10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做好密切接触者观察,注意儿童的体温,口、足、手的皮疹,及时发现病人与感染者对玩具、便器,鼻咽、粪便分泌物消毒控制集体活动,减少人与人接触机会1周内同一班级2例及以上,班级停课10天;1周内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托幼机构停课10天第52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极易发生、高发的人群每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接触密切传染病的集散场所学生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其年龄儿童、少年到青年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条件极易实现季节性变化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流行一样,具有明显季节性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为主年龄特点小学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第53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日常预防控制措施做好常规晨检工作发现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做好日常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室内通风换气、定期对公共用具等消毒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免疫接种建立学生个人健康档案第54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常见传染病疫情控制疫情及时报告坚持晨检制度病人隔离治疗执行疫情日报告环境清洁与通风消毒开展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减少大型集体活动

第55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传染病报告与处置第56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5]8号)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卫办疾控发[2006]65号)

学校传染病防治的依据第57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学校传染病防治职责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督促与检查负责与卫生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学校和托幼机构有关人员传染病防控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协助同级卫生部门制定本地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相关要求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本地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第58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学校传染病防治职责学校和幼托机构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制度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因病缺勤等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与卫生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校长或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第59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学校传染病防治职责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要求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优先考虑必须为学校或者托幼机构的在编人员学校疫情报告人职责在校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疑似)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协助本单位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第60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学校传染病监测晨检应在学校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及疑似传染病人时,应及时报告因病缺勤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了解其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第61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1、因病缺勤;2、传染病早期症状;3、疑似传染病病人。第62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学校及托幼机构集中发热登记报告表报告单位:

报告日期:

报告人:

单位负责人签字:

注:流感疫苗接种史:请注明接种日期;转归:包括痊愈,住院等,并请注明日期。

第63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传染病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及时限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第64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法定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有3类38种甲类:1.鼠疫2.霍乱乙类: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非甲非乙、未分型)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杆菌病23.淋病24.梅毒(原发、续发、先天性)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27.疟疾丙类: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34.黑热病35.包虫病36.丝虫病37.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外)38.手足口病第65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疫情报告病例分类疑似病例、临床诊断、实验室确诊、病原携带者、(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

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献血员)艾滋病分型报告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肺结核(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阴性)疟疾(间日疾、恶性疾、未分型)乙型肝炎、血吸虫分急性和慢性第66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传染病突发疫情报告法定报告的甲类和按照甲类控制的乙类传染病学校内发现甲类(霍乱、鼠疫)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的散发病例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疑似或确诊散发病例第67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法定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集体单位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发生麻疹(1周)2例及以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3例及以上;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性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均1周)10例以上肠道传染病集体单位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1周)、伤寒、副伤寒(1周)

5例及以上;痢疾(3天)及丙类肠道传染病(1周)10例及以上传染病突发疫情报告第68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其他应报告的传染病集体单位内出现集聚性水痘(1周)等非法定传染病病人以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应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集聚性上感高热疫情:集体单位在一周内出现5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人的,应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食物中毒:集体单位在短期内发生因食品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症状的病人10例及以上,应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传染病突发疫情报告第69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乙类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2小时内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2小时内(电话、传真)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其他乙、丙类传染病,应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第70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传染病报告报告方式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第71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传染病报告流程学生教师学校疫情报告人

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幼托机构)领导所属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第72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突发疫情处置及时与家长联系,将病人送医院隔离治疗或居家隔离治疗积极配合区县疾控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流行病调查、样品采集和消毒等工作协助做好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服药对师生员工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以及卫生宣教暂停集体活动、必要时采取停课、停学等紧急措施,经主管教委部门和当地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患传染病的师生经隔离治愈后,必须有医院开具康复证明方可上课第73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常见传染病隔离期第74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计划免疫第75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计划免疫依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计划免疫是根据国家传染病防治规划,使用有效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所制定的规划、计划和策略第76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疫苗分类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规定接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公民自费、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第77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第一类疫苗)

2007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第78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免疫程序乙肝疫苗对象:

0、1月、6月龄,3剂次,0.5ml/剂肌内,上臂三角肌中部注射在本市大学/大专就读的非本市户籍新生,接种≤2剂者予以免费补种居住在本市18岁以上人群,以“自愿”为原则免费接种

卡介苗儿童出生时接种,1剂,剂量0.1ml,皮内,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注射出生时未接种卡介苗者,<3月龄人群可直接接种,≥3月龄人群须先作PPD试验,阴性者接种1剂。≥7岁人群不再接种卡介苗第79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免疫程序脊灰疫苗

2月、3月、4月龄和4岁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接种剂量1粒;口服百白破疫苗3月、4月、5月和18月龄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

接种剂量0.5ml/剂。肌内,臀部或上臂三角肌中部注射第80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免疫程序白破疫苗儿童6岁和16岁(初三)各接种1剂。共接种2剂

接种剂量0.5ml/剂。肌内,上臂三角肌中部注射

麻疹疫苗接种1剂,儿童8月龄时接种。≥18月龄如未接种过麻疹疫苗,须先接种1剂麻疹疫苗,间隔1个月再接种麻腮风疫苗接种剂量0.5ml/剂。皮下,上臂三角肌外下缘注射

第81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免疫程序麻腮风疫苗儿童18月龄和4岁各接种1剂。共接种2剂。

接种剂量0.5ml/剂。皮下,上臂三角肌外下缘注射其他年龄人群可以自愿自费接种乙脑疫苗(减活)8月龄和2岁各接种1剂。共接种2剂。接种剂量0.5ml/剂。皮下,上臂三角肌外下缘注射

第82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免疫程序A群流脑疫苗儿童6月龄和9月龄各接种1剂。共接种2剂。接种剂量:0.5ml/剂。皮下,上臂三角肌外下缘注射。

A+C群流脑疫苗儿童3岁和6岁各接种1剂。共接种2剂。接种剂量:0.5ml/剂。皮下,上臂三角肌外下缘注射其他年龄组人群可以自愿自费接种第83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免疫程序甲肝疫苗(灭活)18月龄和2岁各接种1剂。共接种2剂接种剂量0.5ml/剂。肌内,上臂三角肌中部注射其他年龄组人群可以自愿自费接种第84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预防接种组织形式常规接种群体性预防接种应急接种第85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预防接种证、卡(簿)的管理预防接种证、卡(簿)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接种单位对适龄儿童在实施预防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做好记录。根据托幼机构、学校对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的报告,发现未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及时补种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第86页,共95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预防接种实施通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告知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