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备考全命题作文指导《我读懂了鲁迅》(共38张PPT)_第1页
中考作文备考全命题作文指导《我读懂了鲁迅》(共38张PPT)_第2页
中考作文备考全命题作文指导《我读懂了鲁迅》(共38张PPT)_第3页
中考作文备考全命题作文指导《我读懂了鲁迅》(共38张PPT)_第4页
中考作文备考全命题作文指导《我读懂了鲁迅》(共3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指导系列讲座二全命题作文写作指导(二)《我读懂了鲁迅》写作指导鲁迅简介

鲁迅(1881.9.26—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出生在浙江绍兴府城内东厂房口,他幼年丧父,生活寒苦,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

鲁迅作品1918年5月,先生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鲁迅生平

先生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13岁那年,他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间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这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后来鲁迅弃医从文,从事文学活动。

1918年,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鲁迅名言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7、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8、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9、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10、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名人评论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叶圣陶

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郑振铎纪念鲁迅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

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

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鲁迅笔下人物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成年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选自《故乡》“豆腐西施”杨二嫂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故乡》

寿敬吾先生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也和学生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藤野先生》

孔乙己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孔乙己》

祥林嫂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第一次来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二次来鲁镇)

祥林嫂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祝福》

《我读懂了鲁迅》

写作指导指导思想◆前提————充分准备,了解鲁迅简历,了解鲁迅作品,了解鲁迅名言,了解鲁迅轶事,了解鲁迅精神……多多益善。◆切忌————材料的简单罗列◆秘诀————对材料进行深加工,选取一两点,做大做强文章。

吃进大量的草,挤出新鲜的奶。

认真审题◆题目————《我读懂了鲁迅》

◆审题————读懂是真正的明白,彻底的顿悟。这里的鲁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以从鲁迅简历,鲁迅作品,鲁迅名言,鲁迅轶事,鲁迅精神……选取给你启发最大,影响最远的一两个方面创意作文。写作导航◆六巧————巧立意巧选点巧布局巧刻画巧点题巧议论◆绝招————

化大为小化叙为描展开想象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思路导引1.开头——三言五句吸人眼球尽快点题

切忌大脑袋(1)从鲁迅外貌入手先声夺人_____

长方形的脸庞,根根直立的黑发,炯炯有神的眼睛,隶书“一”字的浓密胡须,这些“零部件”优化组合,就构成了一个伟人————“民族魂”鲁迅。(2)从鲁迅作品入手耳目一新————“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他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的创作者,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领路者。他就是鲁迅。(3)从鲁迅名言入手简洁明了————

轻轻地吟诵那句名言,那句家喻户晓的惜时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就不由得想起您————鲁迅。(4)从名人评论入手大气磅礴————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高度评价过这样一个人:“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他就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

(5)从笔下人物入手形象鲜明———

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的闰土;凸颧骨,薄嘴唇,像细脚伶仃圆规的杨二嫂;高而瘦,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的寿敬吾……他们栩栩如生,各具特点,他们都出自一位大家之手,这位大家就是大名鼎鼎的鲁迅。(6)从鲁迅遗言入手掷地有声———

这是一份特殊的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分钱,但朋友的,不在此列。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与众不同,语重心长,给家属立下这份遗言的就是中国第一等圣人鲁迅。(7)从上海民众送葬入手沉痛悲壮——

1936年10月,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上海虹桥万国公墓挤满了男女老少,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配着白花,沉痛悼念以笔代戈,战斗一生的鲁迅先生。(8)从特定生活场景入手亲切自然——◆夜空深邃,繁星闪烁,午夜过后的大上海开始寂静下来,一个人坐在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鸡鸣的时候,他在坐着,街上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他还在坐着……他就是鲁迅先生。◆三味书屋,黑油的竹门,古朴的书房,对面墙壁中间挂着一块匾,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房内,几套桌椅古色古香,其中,在一张书桌的一角刻着一个小小的“早”字,它像一朵冒雪凌寒的梅花,飘出一股股幽香。这是鲁迅曾经用过的书桌。2.过门——三言两语蓄势设疑

切忌前言不搭后语

鲁迅是巍峨雄伟的高山,是浩瀚无边的海洋,是博大精深的巨著。今天有幸走近这位伟人,让我明白好多,懂得好多……3.主体——精选材料泼墨如水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切忌只叙述不描写(1)以鲁迅人生经历为线索选材构思————

●少年,在艰难的日子里————夏天,奔波于药铺和当铺,三味书屋的桌角上小小的“早”字。我读懂了责任。

●青年,在求学的道路上————深冬,用金质奖章换来书和辣椒,昼夜苦读。我读懂了刻苦。

●成年,在奋斗的岁月中————秋夜,奋笔疾书,以笔代戈,写就一部部作品。我读懂了拼搏。

少年,在艰难的日子里

晨光熹微,江南水乡绍兴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一位夫人眉头紧锁,她一声声的叹息似乎要打破这片宁静和温馨。老爷重病在身,花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当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物品,昨天晚上,医生又开了方子,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十三岁的鲁迅怀里抱着玲珑剔透的羚羊木雕出现在她面前,这件木雕是十岁时爷爷送给他的生日礼物,这是他唯一的,最珍贵的生日礼物呀!“娘,我把这破木头疙瘩卖掉,给父亲抓药。你不用担心,爹会好的!”他坚定地说完,就跑出了家门。

早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气喘吁吁的鲁迅身上时,他把药递给了母亲,背上书包,向学校奔去。他迟到了,那位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的先生丢下了一句不冷不热的话:“下不为例。”课间,鲁迅在桌角刻下了一个小小的“早”字,也刻在的自己的心里。从此,不再迟到,时时早,事事早,走在时间的前列。在那艰难的日子里,鲁迅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从他来去匆匆的身影上,从那个像梅花一样飘出幽香的小小“早”字中,我读懂了责任。(2)从鲁迅生活的各方面构思作文———

●从鲁迅工作时间表中,我读懂了惜时。●从鲁迅弃医从文中,我读懂了执著。●从鲁迅关心文学青年中,我读懂了热情。

(3)从鲁迅精神的某一方面构思选材——

比如: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晚餐桌上,鲁迅跟侄女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我读出长辈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寒冬黄昏,鲁迅为黄包车夫包扎伤口,我读出了先生对下层劳动人民生活上的关照。●深秋夜晚,鲁迅为萧红精心编订《生死场》,我读出了先生对文学青年创作上的帮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