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08月云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事业单位公开招考28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解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330题)1.炎热的夏季使人难以忍受,身强力壮的李刚躲进有空调的小汽车里过夜,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时,他已死在车里多时,经法医解剖,排除了李刚因疾病死亡的可能和被人谋杀的可能。那么李刚的死是因为:
A、汽车里缺氧而死
B、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C、一氧化氮中毒而死
D、温度调得太低冻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为生活常识。
汽车发动机启动会产生一氧化碳,在汽车静止状态下打开空调,会使发动机运转排出的一氧化碳逐渐聚集在车内,由于车厢内的空气难以流通,造成车内人员一氧化碳中毒。
故本题选B。
2.有三个小伙伴去吃火锅,点餐的时候他们对服务员讲了如下的话:甲:或者吃鸭血,或者不吃藕片;乙:只有不吃海带,才吃鸭血;丙:不吃豆腐泡,除非吃藕片;按照三位小伙伴的要求,服务员的下列哪些菜品组合一定不符合客人的要求。
A、有鸭血和豆腐泡
B、有海带,没有藕片
C、有豆腐泡,没有海带
D、有海带和豆腐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推理规则为:
甲:或吃鸭血或不吃藕片
等价于
藕片→血;
乙:只有不吃海带才吃鸭血
等价于
鸭血→不海带;
丙:不吃豆腐泡,除非吃藕片
等价于
豆腐泡→藕片;
连成推理链条可得:豆腐泡→藕片→鸭血→不海带
第二步:分析选项
题干让选一定不符合要求的。
A项鸭血和豆腐泡,因为有豆腐泡时可以推出有鸭血,符合客人要求,排除。
B项有海带没藕片,结合题干逆否命题“海带→非鸭血→非藕片”,符合客人要求,排除。
C项有豆腐泡没海带,结合题干推理链条豆腐泡推出不海带,符合客人要求,排除。
D项有海带和豆腐泡,因为题干中有豆腐泡时,就要推出没有海带,所以不符合客人要求,本题为选非题,所以选D。
故本题选D。
3.虚假相关指的是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间,基于一些其他未见的因素(潜在变量)而推断出因果关系,引致两个事件是“有所联系”的假象,但这种联系并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虚假相关的是:
A、童鞋的大小与孩子的语言能力
B、冷饮的销量与泳池溺水的人数
C、惯性的大小与汽车的核载重量
D、网民的数量与房屋的折旧程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其他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②基于潜在变量而推断出因果关系;③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
第二步:题目详解
本题选非。
C选项:质量越大惯性越大,那么汽车的核载重量越大,车的惯性就越大,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用客观试验来证实,不符合③,当选。
A选项:童鞋大小与孩子语言能力本身没有因果关系,符合①;但是可能穿鞋大的孩子年龄大,语言能力好,即基于潜在变量推断出因果关系,符合②;但鞋大的孩子也不一定年龄大,年龄大的也不一定语言能力好,即无法用客观实验证实,符合③。排除。
B选项:冷饮销量和泳池溺水人数本身没有因果关系,符合①;但是可能夏天热,吃冷饮的人多、游泳的人多,游泳的人多导致溺亡人数上涨,即基于潜在变量推断出因果关系,符合②;但冷饮销量也与冷饮质量有关,泳池溺水可能是泳池保护措施不到位,即无法用客观实验证实,符合③。排除。
D选项:网民数量和房屋折旧程度本身没关系,符合①;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人数会逐渐增多,房屋的折旧程度也会逐渐增高,即基于潜在变量推断出因果关系,符合②;但随着时代发展,网民人数逐渐趋于稳定,房屋折旧程度也无法用具体数据表示,即无法用客观实验证实,符合③。排除。
故本题选C。
4.山∶山脉
A、学生会∶学生
B、资本家∶工人
C、地主∶佃户
D、树木∶森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组成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山是山脉的组成部分,为组成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D选项:树木是森林的组成部分,为组成关系,当选。
A选项:学生是学生会的组成部分,为组成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相反,排除。
B选项:资本家和工人为并列关系,排除。
C选项:地主和佃户为并列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D。
5.有一个三位数,其百位数是个位数的2倍,十位数等于百位数和个位数之和,那么这三位数是:
A、211
B、432
C、693
D、82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多位数问题
第二步:分析作答:
使用代入排除法。
只有C选项693满足要求。
故本题选C。
6.①有些鸟类就因为食物缺乏、体能补充不足而夭折在迁徙途中②迁徙距离愈远,消耗脂肪愈多③因此,鸟类栖息地食物的充足就显得极为重要④飞越沙漠和大海的迁徙鸟类,由于途中无法获取食物,必须不停顿地一次完成迁徙,故而需要存储的脂肪更多一些⑤有的鸟种迁飞前脂肪积累可达体重的50%,有的鸟种迁飞结束时减重可达44%⑥鸟类迁徙期间的能量消耗完全依赖体内以脂肪形式储存的能量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⑥②①③
B、④②③①⑤⑥
C、⑥③①②⑤④
D、⑥②④⑤③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句子排序题,核心方法为话题一致
第二步:寻找重点
观察选项,首句在④⑥中。⑥提出鸟类迁徙期间只能消耗脂肪的观点,④是在解释迁徙鸟类要多存储脂肪的原因,⑥更适合作为首句,排除A、B。
③是在说栖息地食物充足的重要性,②指出迁徙距离和脂肪的关系,根据话题一致原则,⑥②联系更紧密,排除C。
故本题选D。
7.下列人物和典故对应不正确的是:
A、霍去病——封狼居胥
B、祖逖——闻鸡起舞
C、韩信——瞒天过海
D、晋文公——退避三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中国古代史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瞒天过海”典故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指的是薛仁贵用计使唐太宗渡海,与韩信无关。C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封狼居胥”记载于《汉书》,指的是西汉霍去病将军北击匈奴,于狼居胥山筑坛祭天。对应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B选项:“闻鸡起舞”典故出自《晋书》,指的是东晋将领祖逖一听到鸡鸣声就开始练剑,比喻有志之人勤奋刻苦。对应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D选项:“退避三舍”典故出自《左传》,指的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交战,晋文公重耳信守诺言将军队后撤九十里(一舍是三十里),比喻退步忍让。对应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故本题选C。
8.张娘去商店买上衣,售货员问她要哪种颜色的。张娘说:“我不像讨厌黄色那样讨厌红色,我不像讨厌白色那样讨厌蓝色,我不像喜欢粉色那样喜欢红色,我对蓝色不像对黄色那样喜欢。”张娘选择的颜色是:
A、黄色
B、蓝色
C、红色
D、粉色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推理规则为:
①讨厌黄色>讨厌红色,即喜欢红色>喜欢黄色
②讨厌白色>讨厌蓝色,即喜欢蓝色>喜欢白色
③喜欢粉色>喜欢红色④喜欢黄色>喜欢蓝色
第二步:分析选项
张娘喜欢的颜色程度为:粉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所以,张娘最喜欢粉色。
故本题选D。
9.当讲述自己幼年读书的时光时,作者_______的叙事,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好像也回到了童年读书时代,并从中受到了强烈的_______。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
震撼
B、娓娓动听
感染
C、活泼俏皮
触动
D、精辟深刻
感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修饰关系和语义关系。
根据“的”可知,本空为修饰关系。修饰对象是“叙事”。
“惟妙惟肖”指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与“叙事”搭配不当,排除A。
“活泼俏皮”形容女孩活泼可爱,还有点调皮;与“叙事”搭配不当,排除C。
再由“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说明叙事非常生动。
“精辟深刻”论证阐述精深透彻具有深意;不含“生动”的意思,排除D。
“娓娓动听”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语义恰当。
第二空代入验证。
“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说明讲述的很生动,很有感染力。“受到感染”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0.易感人群指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切实需要,极易对相关消息、传闻或网络信息、相关政策等产生共鸣,并采取转发、点评乃至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行动的方式放大相关信号的人群。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易感人群的是:
A、买了新房的小李夫妇经常关注有关商品房质量的投诉报道,拿到房后立即请专业人员对所购房屋进行详细查验,并将查验过程群发给所有朋友
B、小江今年参加高考,在填报志愿时,无法确定自己该填报哪几所高校,于是通过QQ询问了最要好的同学,之后小江选择填报了同类高校
C、吴某收到一条微信消息,说中国与某国签署免签证协议。因为他儿子在该国留学,于是立刻将这一消息转发到朋友圈
D、老王因儿子在美国工作,手头上有一些美元积蓄,平时非常关注美元的汇率及相关信息,并经常与朋友们交流分享他的看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社会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切实需要,极易对相关消息、传闻或网络信息、相关政策等产生共鸣;②并采取转发、点评乃至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行动的方式放大相关信号。
第二步:题目详解
本题选非。
B选项:小江无法确定自己该填报哪几所高校,于是通过QQ询问了最要好的同学,不属于“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切实需要,极易对相关消息、传闻或网络信息、相关政策等产生共鸣”,不符合①,本题选非,当选。
A选项:买了新房的小李夫妇经常关注有关商品房质量的投诉报道,属于“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切实需要,极易对相关消息、传闻或网络信息、相关政策等产生共鸣”,拿到房后立即请专业人员对所购房屋进行详细查验,并将查验过程群发给所有朋友,属于“并采取转发、点评乃至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行动的方式放大相关信号”,符合定义,本题选非,排除。
C选项:吴某因为儿子在该国留学而关注中国与某国签署免签证协议的微信消息,属于“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切实需要,极易对相关消息、传闻或网络信息等产生共鸣”,于是立刻将这一消息转发到朋友圈,属于“并采取转发、点评乃至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行动的方式放大相关信号”,符合定义,本题选非,排除。
D选项:老王因手头上有一些美元积蓄,平时非常关注美元的汇率及相关信息,属于“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切实需要,极易对相关消息、传闻或网络信息等产生共鸣”,并经常与朋友们交流分享他的看法,属于“并采取转发、点评乃至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行动的方式放大相关信号”,符合定义,本题选非,排除。
故本题选B。
11.旅行实际上可以让“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同时实现。行万里路会________我们读更多的书,所以旅行是生命中________的内容,也是人生不断自我释放、自我重构的__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激励
念兹在兹
机缘
B、引领
多姿多彩
场合
C、引导
无与伦比
场域
D、激发
不可或缺
契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所以”说明文段前后有因果联系。行万里路促使我们读更多的书,所以行万里路很重要,旅行很重要,横线处要体现出“重要”的意思。
A选项“念兹在兹”指对某人或某事牢记在心,念念不忘;不能体现出“重要”的意思,排除A。
B选项“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多样;不能体现出“重要”的意思,排除B。
C选项“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不能体现出“重要”的意思,排除C。
D选项“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就是“重要”的意思,保留。
第一空、第三空代入验证。
“激发”指激之使奋起;“行万里路会激发我们读更多的书”可以表达出旅行能够让我们更愿意去读更多的书,符合文意。
“契机”指事物转化(多指向好的方向转化)的关键、时机;可以表达出旅行是人生不断自我释放、自我重构的一次机会,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12.A、B两地相距400米,早上8点小周和老王同时从A地出发在A、B两地间往返锻炼。小周每分钟跑200米,老王每分钟走80米,问8点11分,小周和老王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A、0
B、80
C、120
D、2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行程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早上8点到8点11分,小周跑了200×11=2200米,老王走了80×11=880米;
均从A点出发,2200÷400=5…200,此时小周走了5个全程多200米,距A地(400-200)=200米;
880÷400=2…80,此时老王走了2个全程多80米,距离A地80米,两人相距200-80=120米。
故本题选C。
13.自我实现预言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自我实现预言的是:
A、小周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工程师,大学毕业后他终于到一家公司当上了软件工程师
B、今天是小王的生日,她希望爸爸下班时能买生日蛋糕回来,果然爸爸在下班的时候买了一个生日蛋糕
C、小佳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但他的父母望子成龙,不惜重金让他去读市里最好的高中,但最终小佳也只上了一所普通大学
D、小路是沈老师班上一名普通的学生,可是有一天一位智力测试专家告诉沈老师小路很有数学天分,于是以后数学课上沈老师对小路格外关注,终于在半年后的考试中小路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社会学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②使对方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第二步:题目详解
D选项:沈老师因为智力专家的话,格外关注小路,使小路的数学有了很大提高,符合定义,当选。
A选项:小周对自我期望,而不是别人对他有期待,不符合①,排除。
B选项:小王是对爸爸有期望,但是她的期望爸爸并不知情,并没有影响爸爸的行为,爸爸买蛋糕回来纯属巧合,不符合①,排除。
C选项:小佳最终只考上普通大学,其行为并没有向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不符合②,排除。
故本题选D。
14.中国传统节日基本上是按天人和谐的精神设立,按时令顺序相继排列的,与大自然的节律相适应。“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地”日月的节奏,那么也应当是“人”的节奏,它区隔出一年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展现出一年生活中各个阶段的含义,犹如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是连通自然节律与人生节律的“节点”。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是:
A、中国传统节日的主导观念是天人合一
B、中国传统节日的“节”有多重涵义
C、中国传统节日可以对应人生不同阶段
D、中国传统节日犹如自然与人生的标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争议题
中公选D;华图选C;其他选C;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根据文段第一句“中国传统节日基本上是按天人和谐的精神设立”可推出A正确。根据第二句“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地”日月的节奏,也应当是“人”的节奏……”可以推出B正确。根据第二句后半句“犹如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是连通自然节律与人生节律的“节点”,可知D正确,节点是有引号的,可以理解为D中的标记。
第三步:分析选项
C选项:文段最后一句“犹如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是“犹如”好像的意思,不是可以。所以C错。
故本题选C。
注:争议题是指各家答案不一样的题目。我们收录的各机构答案均来自于网络且有完整答案及解析截图,如果出现在我们公布完争议题答案后各机构更改答案,我们很开心。欢迎来电来函从知识层面探讨。
15.当公众把税和预算的治理权交给公共权力的代理者——政府的时候,并没有放弃自己对这个国家财政资源的所有权和统治权。政府只能在人民授予的范围之内行使权力,否则就是_______。市场经济中政府所拥有的权力,只是政府履行社会责任和提供公共服务的_______,政府是一个服务于全体纳税人的载体。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渎职
结果
B、垄断
基础
C、僭越
条件
D、侵权
核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转折关系。
由“否则”可知,本空为转折关系。横线处与“只能在人民授予的范围之内行使权力”构成转折,语义相反,所以横线处应填入表示“超越职权范围”的词语。
C选项“僭越”超越本分行事,含有“超越职权范围”的意思,保留。
A选项“渎职”指玩忽职守,不尽职;B选项“垄断”指独占,专卖;D选项“侵权”指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三项都没有“超越职权范围”的意思,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
“条件”能说明市场经济中政府拥有的权力只是保障政府能够履行责任提供服务的一个影响因素,恰当。
故本题选C。
16.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关于撤回上诉的说法正确是:
A、民事上诉人可以任意撤回其上诉,这是其有处分权的表现
B、民事上诉人在上诉被人民法院受理后就不能撤回上诉
C、民事上诉人只有在人民法院认定其上诉理由不充分时,方可撤回上诉
D、民事上诉人可申请撤回上诉,但是否准许,由二审人民法院审查后做出裁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诉讼法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民事诉讼法》第156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所以选D。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任意撤回某上诉”说法错误,需要批准,排除。
B选项:“不能撤回上诉”说法错误,经批准可以撤回,排除。
C选项:可以自己主动撤回,排除。
故本题选D。
17.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16吉林乙062】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似且组成元素相同,优先考虑位置关系。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每个图元素相同,相同元素重复出现,优先考虑遍历。
本题规律:
九宫格优先看横行。
圆形出现三次,→蘑菇出现三次,←蘑菇出现两次,故?处图形应为←蘑菇,排除A、B选项。
再次观察,第一二行中各自均有两个图形有阴影,第三行应满足此规律,已知前两幅图均有阴影,故?处图形应为空白无阴影,排除D选项。
故本题选C。
18.确实是一种巧妙的安排,让我们这个地球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火、土资源。但是,藉此而赖以生存的人类决不满足于仅仅从这些自然资源中获取谷物等以填饱肚子。当然,也只有当他们远离饥饿的时候,才有心思去利用其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周围丰富的联想能力以及由此而迸发出的无限创造力,从而将某些自然物转换成为人所需的人造物,创造出一种与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式——制陶。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温饱问题的解决是艺术创造的必要的物质基础
B、制陶技术是人类创造性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
C、人类生产形式的改进源于提升生活方式的需求
D、制陶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标志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争议题
中公选C;华图选B;其他选B;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第一句话说我们地球拥有不尽的资源。第二句话“但是”后面说人类不满足于从资源中填饱肚子。第一句和第二句比,第二句重要。第三句话补充说明,只有当人类不满足于填饱肚子的时候,才会创造性地将某些自然物转换成为人所需的人造物,创造出与人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形势,制陶就是一个例子。因而,文段的重点就是在第三句,重点说明人有更高的需求后,才会创造出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正确答案选择C。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的重点并不是温饱问题,所以A错。
B选项:“制陶”只是生产形式改进的一个典型例证,所以B错。
D选项:制陶技术只是人类利用自然满足所需能力的其中一种技术,并不是“标志”,且文段中的“制陶”只是生产形式改进的一个典型例证。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注:争议题是指各家答案不一样的题目。我们收录的各机构答案均来自于网络且有完整答案及解析截图,如果出现在我们公布完争议题答案后各机构更改答案,我们很开心。欢迎来电来函从知识层面探讨。
19.从四个图中选出唯一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19江苏C078】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异,优先考虑数数量、对称、一笔画、曲直、连接形式等;最后考虑找共性。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图1明显为轴对称图形,优先考虑对称。
本题规律:
题干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处图形也应该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只有B选项符合此规律。
故本题选B。
20.现实地看,近几年快速增长的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以及发展了20多年的核电都难以改变我国的电力结构。依靠新能源的替代作用,实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并不现实。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中,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达到15%,其中水电要从2008年的1.7亿千瓦增长到3亿千瓦,是最大的增量。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只能占到4%左右,发电量的比例还要更低。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新能源难以改变我国的电力结构
B、依靠新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并不现实
C、水电在未来的发展是有最大的增量
D、新能源发电量的比例越来越低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首句说风电、核电等无法轻易改变我国电力结构;第二句说依靠新能源实现节能减排不现实;第三、四句以数据再次说明新能源无法轻易改变我国电力结构。文段为“观点+解释说明”结构,重点是首句观点:新能源无法轻易改变我国电力结构,对应A选项。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对应第二句,是对首句的补充说明,非重点,所以B错。
C选项:举例部分,非重点,所以C错。
D选项:“越来越低”没有体现,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2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2013广东(一)071】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异,优先考虑数数量、对称、一笔画、曲直、连接形式等;最后考虑找共性。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线条清晰,优先考虑直线。
本题规律:
直线数依次为2,3,4,5,故?处图形直线数应为6。选项图形直线数量依次是6,4,3,4。只有A选项符合。
故本题选A。
22.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09国考069】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中图形都有曲线,考点为曲线数量、位置、交点、长短、围起来的面积、对称等。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每个图都有曲线,优先考虑曲线位置。
本题规律:
图形均由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组合而成,且直线图形均覆盖于曲线图形之上,故?处图形也应满足此规律,只有A选项符合。
故本题选A。
23.通常来说,第一产业对就业表现为一种剩余劳动力“蓄水池”作用,虽然表面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但实际上有效吸纳能力有限;第二、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在同样的经济规模下(即同样的GDP),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比例越高,则某区域的劳动力人口承载力越大。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第一产业有效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B、区域产业结构不同,劳动力人口承载力也存在差别
C、第二、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应该重点发展
D、经济规模对劳动力人口承载力有很大影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由分号引导两个并列结构。第一个分句说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第二个分句说第二、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概括两部分内容,即不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同,B项为同义表述,当选。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对应第一个分句,表述不全面,所以A错。
C选项:对应第二个分句,表述不全面,所以C错。
D选项:文段表述为“同样经济规模下,二、三产业比例越高,劳动力人口承载力越大”,并没有提及经济规模的影响,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24.钙需求的推荐量是根据人体每天从汗液、尿液等途径损失的钙量,同时考虑钙的吸收效率估算出来的。欧美国家的推荐标准是青少年每天1300毫克,成年人每天1000毫克,而老年人则是1200毫克。不过WHO/FAO联合专家组指出这个标准是基于欧美人群的,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地方的人群。他们指出,钙的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骨折高发的人群中,应该每天摄入400-500毫克以上的钙来减轻骨质疏松,但是对于骨折发生率低的地方则没有推荐。相比于欧美人群,亚洲人的骨折发生率就比较低。如果要直接回答“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钙”的话,答案是对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中国人,还缺乏确切的科学数据。下列选项最适合做文字标题的是:
A、中国人要不要补钙
B、一般人群要补多少钙
C、中国人要补多少钙
D、正常体质者要不要补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标题选择题,方法为在总结原文基础上找一个吸引人的选项
第二步:寻找重点
第一句介绍钙需求的推荐量怎么算的。第二句列举了欧美国家的标准。第三句说这种标准只使用于欧美,不适合其他地方。最后引出文段重点,说“我们到底需要多少钙”还缺乏确切的科学数据。因此重点是讨论我们需要多少钙,所以选C。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的重点是要多少钙,不是要不要钙,所以A错。
B选项:文段后面问的是中国人,不是一般人群,所以B错。
D选项:文段最后的重点是中国人要多少钙,不是正常体质,也不是要不要补钙,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25.支付宝“蚂蚁森林”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于植树尽责形式创新的需要。它采取的是社会认养模式,由企业捐资,地方专业单位造林,公益机构管理,实质上是实现了义务植树的专业化。只要有植树造林的意愿,不管身在何方,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台上实现自己的植树责任。这对于普及社会的义务植树意识,降低参与门槛,无疑大有裨益。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这一项目的根本目的
B、社会公益活动如何有效地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
C、“蚂蚁森林”对植树尽责形式的创新及其意义
D、大众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的多元化和专业化趋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首先指出“蚂蚁森林满足了社会对于植树尽责形式创新的需要”,接着就蚂蚁森林如何创新形式作了具体解释说明,突出了“蚂蚁森林”的特点,进一步论述了“蚂蚁森林”满足了社会对于植树尽责形式创新的需要。尾句通过“这”进行指代强调“蚂蚁森林”的意义。文段为并列结构,重在强调“蚂蚁森林”满足了社会对于植树尽责形式创新的需要以及其意义。所以选择C。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未提及“根本目的”,无中生有,所以A错。
B选项:偏离文段核心主体“蚂蚁森林”、“植树”,所以B错。
D选项:偏离文段主体,文段侧重强调“蚂蚁森林”对“植树”的意义,并非探究大众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的趋势,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26.某村农民小周培育30亩新品种,每培育成功一亩获利800元,如果失败倒赔200元,年终小周共获利18000元,问他培育成功多少亩新品种:
A、25
B、24
C、23
D、2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鸡兔同笼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假如30亩新品种全部成功,则获利800×30=24000元,实际获利18000元,所以培育失败了(24000-18000)÷(800+200)=6亩,故成功30-6=24亩。
故本题选B。
27.围湖造田∶饮鸩止渴
A、卧薪尝胆∶学以致用
B、忍辱偷生∶削足适履
C、兢兢业业∶刻苦奋进
D、山穷水尽∶柳暗花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围湖造田和饮鸩止渴词义间无明显关系,考虑词语本身结构。
围湖是为了造田,饮鸩是为了止渴,为目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B选项:忍辱是为了偷生,削足是为了适履,为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A选项:卧薪和尝胆是并列关系,排除。
C选项:兢兢和业业是并列关系,排除。
D选项:山穷和水尽是并列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B。
28.在市场经济里,供求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大企业往往可以通过大规模生产获取大量利润,但也可能因为供求错位一时无法立即作出反应而造成重大损失。而小型企业虽说利润不算很高,却能灵活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转产。因此:
A、在市场经济中小企业要比大企业好得多
B、大规模的经营组织方式不可取
C、不能简单否定小型经营模式
D、搞小企业是小打小闹,浪费精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①大企业可以获取大量利润但也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②小企业利润不高但能及时转产以适应市场。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题干没有指出谁好谁坏,所以A错。
B选项:题干没有明确表示哪一种方式可取,所以B错。
C选项:题干提到小企业有灵活适应市场变化的优势,因此不能简单否定小型经营模式,所以选C。
D选项:题干没有表明小企业浪费精力,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29.教育均衡,是指通过法律法规确保给公民或未来公民以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制定与调整及资源调配而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实施教育均衡的行为是:
A、某市教育局规定,市郊与市中心城区的中小学教师、优秀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实行常态化的轮流调岗
B、某校要求,所有老师每年必须发表一篇论文,否则,下一年度考核视为不合格,学校将不予聘任
C、某市决定,不再实行经费拨付的“扶优扶强”政策,而是对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倾斜,力争三年内使本市所有学校办学硬件条件基本平衡
D、某市发文通知,从本学期起,取消重点中小学差别,所有学生就近入学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法律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义务;②提供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③实现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的相对均衡。
第二步:题目详解
本题选非。
B选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教育机会的公平没有关系,不符合②,当选。
A选项:教育局规定教师实行轮流调岗从而确保各个地区孩子受教育的公平性,符合定义,排除。
C选项:经费拨付倾向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是为平衡学校硬件条件,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符合定义,排除。
D选项:取消重点中小学,学生就近入学,是为保证教育机会和条件均等,符合定义,排除。
故本题选B。
30.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2021江苏A082/江苏C082】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异,优先考虑数数量、对称、一笔画、曲直、连接形式等;最后考虑找共性。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每行均含有曲线,考虑图形曲直性。
本题规律:
九宫格优先看横行。
第一行图形曲直性依次为直线、曲线、曲直,验证第二行符合此规律,第三行前两幅图曲直性依次为直线、曲线,故?处图形应为曲直图形。
选项中图形曲直性依次为直线,直线,曲线,曲直,只有D选项符合。
故本题选D。
拓展:
通过九宫格竖列得出,第一列均为直线图形,第二列均为曲线图形,第三列前两幅图均为曲直图形,故第三行?处应为曲直图形。根据此规律也可得出本题选D选项。
31.某高校准备选派2021年第一批出国访学的中青年学者,选派分为高级访问学者以及青年骨干教师两类,选派的条件分别为:前者要求是教师或者科研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上且具有高级职称;后者要求是具有博士学位的近三年新进校的教师。关于该校选派出的2021年第一批出国访学人员,以下哪项判断一定为真?
A、选派为青年骨干教师的都不具有高级职称
B、没有博士学位的都在40周岁以上
C、科研人员都不是近三年新进校的
D、具有博士学位的都是近三年新进校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推理规则为:
选派的2021年第一批出国访学的中青年学者中
①要么高级访问学者,要么青年骨干教师,
②高级访问学者→(教师或者科研人员)且年龄40周岁以上且有高级职称
③青年骨干教师→博士学位且近三年新进校教师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根据①可得青年骨干教师非高级访问学者,结合②根据“否前无法推出否后”,即无法得出青年骨干教师和高级职称之间的关系,所以A错。
B选项:“没有博士学位”是对③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得到“非青年骨干教师”结合①可得选派的是“高级访问学者”,然后根据②可得“年龄40周岁以上”,可以推出,所以选B。
C选项:“科研人员”是对②后件的部分肯定,肯后无法必然性结论,所以C错。
D选项:“博士学位”和“近三年新进校教师”都是③的后件,两者之间并无推理关系,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32.下列选项中,符合所给图形的变化规律的是:【2016上海B107】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元素相同,常考考点有移动、旋转等。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图形元素种类、数量完全相同,角度不同,优先考虑旋转。
本题规律:
图一上方短线每次沿逆时针旋转45°,图一下方短线每次沿逆时针旋转90°;
故?处图形也应符合此规律,只有D选项符合。
故本题选D。
33.内太阳系的岩石行星与外太阳系的气态行星最初的物质构成________。科学家此前认为,由于木星质量大、引力强,可以在一些物质到达内太阳系之前将其________,阻止了内外太阳系物质的混合。但研究表明,木星的成长速度不足以阻止外太阳系物质源源不断流入内太阳系,这意味着内外太阳系行星将拥有________的成分。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同小异
阻拦
共同
B、相去甚远
消灭
全新
C、千姿百态
捕获
独特
D、大相径庭
吞噬
类似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从第三空入手
第三空:本空为因果关系。
根据“这意味”可知,本空为因果关系,关键信息是“外太阳系物质源源不断流入内太阳系”,这使得内外太阳系有相似的成分了,那么本空应该填写含有“相似”意思的词语。
A选项“共同”、D选项“类似”都含有“相似”的意思,保留。
B选项“全新”指全部都是新的、C选项“独特”指特殊的,二者都没有“相似”的意思,排除B、C。
第一空:本空前后为解释关系。
本空前后为解释关系,关键信息是“科学家此前认为……阻止了内外太阳系的混合”,就是说以前认为内外太阳系没有混合过,所以太阳系内外是不同的。所以本空应填写一个含有“不同”意思的词语。
A选项“大同小异”指大部分相同,小部分有差异。强调的是大部分相同,与题干意思不符,排除A。
D选项“大相径庭”指差别很大,极为不同。是“不同”的意思,保留。
第二空代入验证。
“可以在一些物质到达内太阳系之前将其吞噬”,语义通顺。
故本题选D。
词义解释:
相去甚远:指互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34.职场小说在近几年间形成热潮,很多职场小说的作者不是著名的专业作家而是资深的职业白领。所以,被职场文化建构和影响的职业白领本身正是创作职场小说、倡导职场文化的核心群体。文化需求和供应主体的高度重合,决定了作为准教科书的职场小说将会长时间处于热销状态。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职场小说的:
A、产生社会背景
B、未来发展趋势
C、阅读和创作群体
D、长期热销的原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第一句介绍了职场小说的作者多为自身职业白领,第二句强调职业白领被职场文化影响又推进其建设。第三句进行总结,由于文化需求和供应主体的高度重合,使职场小说长期热销。由于第三句观点是在第一二句的基础上提出,所以重点为第三句。选择一个和第三句重点一致的答案,正确答案选择D。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社会背景”无中生有,所以A错。
B选项:与D项相比较不够明确、具体,D项表述有因有果,B项只有果,且“未来发展趋势”就是“长期热销”,表述不够明确,所以B错。
C选项:“阅读群体”无中生有,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35.人类选择月球作为探测宇宙星际航行的第一站的主要原因是:
A、探索月球的危险性小
B、月球上富含地球上稀缺的矿种,且分布广泛
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D、月球上有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环境,这是将来加工工业的理想场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自然环境常识。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探测难度较低,便于日后探索宇宙。
故本题选C。
36.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能够透过太阳的短波辐射,但同时吸收地面放射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产生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表平均气温将会是零下18度。正是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存在,地球现在的地表平均气温为:
A、零上5度
B、零上10度
C、零上15度
D、零上20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物理相关常识。
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能够透过太阳的短波辐射,但同时吸收地面放射出的长波辐射,从而产生了温室效应。因为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存在,地球现在的地表平均气温为零上15度。
故本题选C。
37.鲁迅精神_______于当代文化建设的,首先就是在“立人”这件事上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产业_______重要,但如果人“立”不住,产业将不可避免地空壳化。这不仅因为产业需要内容做_______,更因为内容是需要人来创造的。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昭示
固然
支撑
B、明示
当然
支持
C、暗示
虽然
后盾
D、显示
肯定
支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词语辨析。
“鲁迅精神_______于当代文化建设的,首先就是……”,是说鲁迅精神告诉、指示了我们。“昭示”、“明示”符合语境,答案在A、B之中。
第二空:本空为转折关系。
根据“但”可知,本空为转折关系。“固然”、“虽然”表转折,语义恰当,答案锁定为A。
第三空代入验证。
“产业需要内容做支撑”,意思是内容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语义恰当。
故本题选A。
38.很多人都喜欢将自己眼中的世界分门别类,并用固有的认知打上标签。这种“刻板印象”的存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认知________,但也将我们的思维框定到已有的版图中,周边世界千变万化,而我们却在熟悉的境地里________、停滞不前。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层次
泥足深陷
B、水平
闭门造车
C、效率
固步自封
D、能力
一意孤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为并列关系。
由顿号可知,本空为并列关系,关键信息为“停滞不前”即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横线处应填一个与“不前进”意思相近的词语。
A选项“泥足深陷”比喻陷入麻烦的境地却无法轻易脱离;题干没有陷入麻烦境地的意思,排除A。
B选项“闭门造车”比喻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只凭主观想法办事,该词主要强调只凭主观办事,并非“不前进”,排除B。
C选项“固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守着老一套,即“不前进”的意思,恰当。
D选项“一意孤行”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不能体现出“不前进”的意思,排除D。
第一空代入验证。
“提高认知效率”搭配得当。
故本题选C。
39.劳动者∶农民
A、野兔∶草
B、动物∶脊椎动物
C、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昆虫∶鱼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种属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农民属于劳动者,为种属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B选项,脊椎动物属于动物,与题干关系一致,所以选B。
A选项:野兔吃草,为对应关系,所以A错。
C选项: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都属于动物,为并列关系,所以C错。
D选项:昆虫和鱼类都属于动物,为并列关系,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40.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14河北政法干警065】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中都有阴影,常考考点有叠加、移动、数量、面积、形状、分布、阴影部分(空白部分)联通、阴影部分(空白部分)对称、阴影部分形状、阴影部分笔画数等。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相邻图有公共部分,考虑颜色叠加运算。
本题规律:
第一组黑白叠加运算规律为:白+白=白,黑+黑=白,黑+白=黑,白+黑=黑。
第二组遵循规律,黑白叠加运算得出?处应为C选项。
故本题选C。
41.树木的年轮不仅记录着树的年龄,而且指示着方向。年轮一般总是一面稀疏、一面密集。那么,在中国北方平原上的树木,年轮密集的一面指向的是:
A、东向
B、西向
C、南向
D、北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自然环境常识。
北半球的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树干朝南一面受阳光照射较多,形成层原始细胞分裂也较迅速,径向生长加快,导致茎干南面的年轮也较宽。而在茎干背阴朝北的一面,年轮则明显狭窄密集。
故本题选D。
42.如图所示,小球用橡皮筋固定在天花板上。如果让小球从A点落下,B点是橡皮筋的自然长度,C点是小球达到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B点时,小球的重力等于橡皮筋的张力
B、小球在C点受到2个力的作用
C、小球在C点受力平衡
D、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等于动能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应用定理------受力分析及势能转换
第二步:题干解答:
A选项:在B点时,皮筋为自然长度,因此橡皮筋没有张力,所以A错。
B选项:在C点时,皮筋伸长,产生弹力,因此小球受皮筋拉力和自身重力两个力的作用,所以选B。
C选项:在C点时,小球的重力做功=小球重力×AC距离,皮筋对小球的拉力做功=拉力×BC距离,C点时小球速度为0,故重力做功与拉力做功相等,因为AC距离大于BC距离,故小球受到的拉力大于自身重力,所以C错。
D选项:在A点时,小球速度为0,故动能为0,此时重力势能不为0,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43.“屌丝”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的自我标注,它是和各种“二代”相比时的自称,同时还可能被用在自谦上,被夸赞时怯怯地说一句“我就是一枚屌丝”。事实上,这种自我矮化动机很复杂,不是一句“爱谁谁”就可以收尾的。在现实情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完全逆反的两种情形,有人把本是外在的嘲弄或者自嘲内化成心理垢污,自我设限,直至“不能直立行走”,而有的人却在用内心的坚定祛除外在卑庸的“鱼鳞”,并终于学会了奔跑与飞行,从这个角度讲,“屌丝逆袭”者其实更是一种心态提档的超越。作者最终想表达的观点是:
A、“屌丝逆袭”这是人人艳羡的对象
B、“屌丝逆袭”者真正逆袭的其实是心态
C、自我矮化其实并不可取
D、“屌丝”其实是很多人自谦的说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第一句提出“屌丝”是现在年轻人的自我标注。第二句“事实上”进行转折,指出这种自我矮化的动机复杂。第三句指出了两种自我矮化的情形:一种是“不能直立行走”,另一种是“学会奔跑与飞行”,后面的“而”进行转折说明后面更重要,指出“屌丝逆袭者更是一种心态提档的超越”,选项B与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一致,所以选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没有说到是“人人艳羡的对象”,无中生有,所以A错。
C选项:文段最后重点在说自我矮化的一种好的情形,因此不是不可取,所以C错。
D选项:是文段开始引出“屌丝”概念的说法,不是重点,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44.小王登山,上山的速度是4km/h,到达山顶后原路返回,速度为6km/h,设山路长为9km,小王的平均速度为____km/h:
A、5
B、4.8
C、4.6
D、4.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普通行程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上、下山总距离为9×2=18km;
总时间为9÷4+9÷6=3.75h;
所以平均速度为18÷3.75=4.8km/h。
故本题选B。
45.口供是案件中的主要证据、直接证据,对案件的证明往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贿赂犯罪、毒品犯罪等______强、客观证据相对较少的案件中,口供对认定案件十分______,对口供的审查应当______,要进行合法性审查、客观性审查、系统性审查和补强印证审查等。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破坏性
重要
严格
B、复杂性
珍贵
深入
C、隐蔽性
关键
全面
D、关联性
有用
认真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并列关系。
关键信息为“客观证据相对较少”。所以横线处要体现证据少的意思。
A选项“破坏性”指破损、损坏,强调毁坏程度,不能体现出证据少,排除A。
B选项“复杂性”强调的是数量多而杂,不能体现证据少,排除B。
C选项“隐蔽性”强调隐藏、遮掩。隐蔽性强可以体现出证据少,保留。
D选项“关联性”强调事物之间有联系,不能体现出证据少,排除D。
第二空代入验证。
“口供对认定案件十分关键”,语义通顺,恰当。
第三空代入验证。
“对口供的审查应当全面”,语义通顺,恰当。
故本题选C。
46.某产品售价为67.1元,在采用新技术生产节约10%成本之后,售价不变,利润可比原来翻一番。则该产品最初的成本为(
)元。
A、51.2
B、54.9
C、61
D、62.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利润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设该产品最初成本为x元;
根据题意可知:67.1-0.9x=2×(67.1-x),解得x=61;
所以该产品最初的成本为61元。
故本题选C。
47.对植物的转基因成分进行有效检测,其必要条件是育种者向检测主体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如果检测主体和育种者同在一国政权管辖范围内,则育种者向检测主体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是该国主权范围内可控的操作流程,但如果育种者和检测者分属不同的国家,尤其是当育种者的技术能力领先于检测者时,则检测者很难要求育种者提供该种子的充分完整的信息。据此,可以推断(
)。
A、植物进行转基因成分的有效检测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B、若育种者能够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就能对植物进行有效的转基因成分检测
C、某种植物的育种者和检测者分属不同的国家,对其进行的基因成分检测较为容易
D、如果能对植物进行有效的转基因成分检测,则育种者已向检测主体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题干推理规则为:
①对植物的转基因成分进行有效检测→育种者向检测主体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
②检测主体和育种者同在一国政权管辖范围内→育种者向检测主体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
③育种者和检测者分属不同的国家→检测者很难要求育种者提供该种子的充分完整的信息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题干说的是不容易对植物的转基因成分进行有效检测,并没有说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A的说法过于绝对,所以A错。
B选项:可翻译为:育种者能够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对植物进行有效的转基因成分检测。“育种者能够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可视为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B错。
C选项:与题干说法矛盾,所以C错。
D选项:对植物的转基因成分进行有效检测→育种者向检测主体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是①的推导关系,所以选D。
故本题选D。
48.奇妙∶深刻∶体验
A、一鸣∶惊讶∶惊人
B、最终∶崇高∶理想
C、深思∶成熟∶熟虑
D、海底∶海狮∶海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语法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奇妙的体验、深刻的体验都构成修饰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B选项:最终的理想、崇高的理想都构成修饰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所以选B。
A选项:惊讶和惊人是近义关系,且一鸣不能用来形容惊人,所以A错。
C选项:深思和熟虑是并列关系,所以C错。
D选项:海底和海狮都不能与海洋构成修饰关系,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49.企业信用广义上是指企业遵守工商、税务、海关、劳动、环保等部门的有关法规,履行商业合同,偿还或有负债等方面的情况;狭义上是指企业对到期债务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和意愿。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狭义企业信用的是:
A、甲企业为了销售产品,通过有奖销售方式进行促销
B、乙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用工业盐替代食用盐进行食品加工
C、丙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无法清偿前期民间融资
D、丁企业对于即将到期的银行贷款,提前做好财务安排,于到期日如约偿还本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多定义。
第一步:关键信息------狭义企业信用:企业对到期债务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和意愿。
第二步:题目详解
D选项:丁企业对于即将到期的债务提前做好安排并如期偿还,说明丁企业有意愿和能力支付到期债务,符合狭义企业信用,当选。
A选项:用有奖销售方式进行促销,并没有提及债务问题、履行合同问题,不符合任何定义,排除。
B选项:用工业盐代替进行食品加工,这是违背法规的,不符合任何定义,排除。
C选项;丙企业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不符合狭义企业信用,排除。
故本题选D。
50.千栏居是一种将房屋同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新唐书•南平獠传》称:“山有毒草、沙风、蚣蛇,人楼居,梯而上,君曰‘千栏’。”《说文》中的“泽中守草楼”也应是千栏形式。与其认为千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千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千栏居以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千栏”得名,但与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故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下列关于“千栏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千栏居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属宫室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建筑类型
B、楼阁建筑应是居定宫室演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它的起源就是千栏居
C、千栏居不因上都房屋的结构形制取名,而是因为下都架空的桩柱或“千栏”得名
D、就整座建筑而言,千栏居形制的建筑并不是一种房屋结构类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根据“倒不如说千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千栏居是一种将房屋同桩柱架高地面的宫室形式”可知A项正确,当选。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根据“千栏居……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只能得出千栏居与楼阁的起源有关,而不是楼阁的起源就是千栏居,所以B错。
C选项:根据“千栏居以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千栏’得名”可知C项后半句正确;根据“……但与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可知文段强调“不能确定”,得不出“不因上都房屋的结构形制取名”,所以C错。
D选项:文段尾句指出“千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而“千栏居”和“千栏居形制的建筑”是不同的概念,所以得不到“千栏居形制的建筑并不是一种房屋结构类型”,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51.世界上越是经济发展快的国家,人们看表的次数相对也就多。越是发展缓慢的国家,人们看表的频率也就越低。早些时候经济发展速度的排列次序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荷兰、新加坡、意大利、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但这些排列总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A、看表的频率决定经济发展速度
B、经济发展速度决定看表的频率
C、早些时候,荷兰人的看表次数超过香港
D、美国人的看表次数总是世界第一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①经济发展快,看表次数多。
②经济发展慢,看表频率低。
③指出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排列次序,强调排序会变化。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经济发展会影响看表的频率,而不是看表频率决定经济发展速度,所以A错。
B选项:只能说有关,不能说决定,B的说法太绝对,所以B错。
C选项:早些时候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排序中,荷兰在韩国之前,根据题干观点可知,荷兰人看表频率大于韩国人,所以选C。
D选项:题干指出排序会变化,因此美国并非总是第一,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52.请从所给的这几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2008深圳下半年054】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似且组成元素同中有异,优先考虑叠加关系。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相邻两图有公共部分,优先考虑叠加。
本题规律:
第一组图2移动到图1下方,使得横线处重合叠加得到图3;
第二组遵循此规律,只有B选项符合。
故本题选B。
53.甲乙两个班的士兵同时从起点出发,向10公里外的目的地匀速急行军,甲乙两班的速度分别为每分钟250米和200米。行军途中,甲班每看到一次信号弹,就会以n×20%(n为当前已看到信号弹的次数)的原速度向后行军1分钟,随后恢复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行军,最后乙班比甲班先到达目的地。问甲班在行军途中至少看到了几次信号弹?
A、6
B、7
C、8
D、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行程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若途中没有信号弹,到达目的地时,甲耗时10000÷250=40分钟,乙耗时10000÷200=50分钟,应是甲先到达10分钟;
实际情况是乙班先到达,故甲班途中肯定看到了信号弹,且因信号弹拖延的时间>50-40=10分钟。
代入A选项:若看到6次信号弹,则甲倒退6次,共倒退6分钟;
这六次甲倒退的距离依次为:50米、100米、150米、200米、250米、300米,共计1050米;
倒退后甲再以原速度行军,需耗时1050÷250=4.2分钟。
此情况甲因信号弹拖延的时间为6+4.2=10.2分钟>10分钟,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4.行政机关在法律的授权范围内,将一般性的原则或者条款适用于个案时,需要作出一种最适当的法律效果选择。这属于行政法的:
A、行政效力推定原则
B、行政裁量合理原则
C、行政职权法定原则
D、行政程序正当原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为行政法常识。
行政自由裁量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将一般性原则或者条款适用于个案的一种最适当的选择。
故本题选B。
知识拓展:
行政效力推定原则,是指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即使存在瑕疵也应当推定行政行为合法有效,所有的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给予尊重,相关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履行行政行为所设定的义务。
行政职权法定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权必须通过法律授予,任何法外的行政权都不具有合法性。
行政程序正当原则,是指通过设置正当行政程序规范行政权,驱使行政机关在实现目的时采取更善的手段,从而提高行政行为为行政相对人可接受性程度。
55.经过努力,甲、乙、丙、丁4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考上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4所名校。9月初,甲、丙与乙、丁分别奔赴两座不同的城市去上学了。已知:(1)甲没有上北京大学(2)乙没有上清华大学(3)丙没有上南京大学(4)丁没有上东南大学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没有上清华大学
B、乙没有上北京大学
C、丙没有上东南大学
D、丁没有上北京大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已知甲、丙与乙、丁分别奔赴两座不同的城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同一个城市。
假设甲、丙上北大、清华。已知(1)甲没有上北京大学,可知甲上清华,丙上北大;乙、丁上南京和东南,满足题干要求。此时,甲可以上清华,排除A。
假设甲、丙上南京、东南。已知(3)丙没有上南京大学,可知丙上东南,甲上南京;乙、丁上北大、清华,又知道(2)乙没有上清华大学,那么乙上北大,丁上清华,满足题干要求。即乙可以上北大,丙可以上东南,排除B、C。
故本题选D。
56.有学者指出,人类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技术,这让我们感到自己很自由,成功地征服了自然,可问题是,我们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当人类遇到现代技术对自然进行征服和控制的同时,人对自己也进行了完全的征服和控制,现代人经常谈的所谓异化状态——人成了机器的奴隶,成了机器的工具,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最后一句中的“此”指的是:
A、现代技术对人类来说是把双刃剑
B、人类和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C、人类征服自然的同时也控制了自己
D、异化状态是人类使用机器导致的后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结合“此”所在句:现代人经常谈的所谓异化状态——人成了机器的奴隶,成了机器的工具,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可知“此”指“异化状态”的原因。结合前文,文段以“因此”得出结论:当人类对自然进行征服和控制的同时,对自己也进行了完全的征服和控制。所以“此”指的是“人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对自己也进行了完全的征服和控制”,C项为同义表述,当选。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双刃剑”文中没有提及,且表述过于模糊,所以A错。
B选项:对应结论前的内容,非重点,不是“此”所指代的结论,所以B错。
D选项:选项是异化状态的具体描述,并不是异化状态的原因,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57.智者乐水的境界、鱼与小鸟的歌唱、蝌蚪与青蛙的故事、水中的月亮与建筑倒影,这些河流的自然与文化多重衍生物,是水泥森林与车流喧闹的城市生活中宝贵的诗意安慰。“诗意安慰”都与自然界何物相关:
A、动物
B、水
C、月亮
D、森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通过“这些河流的自然与文化多重衍生物,是水泥森林与车流喧闹的城市生活中宝贵的诗意安慰”可知这些河流的自然与文化多重衍生物是“诗意安慰”。结合前文“智者乐水”“鱼与小鸟”“蝌蚪与青蛙”“水中的月亮与建筑倒影”,也可以看出与“水”有关是这些河流的自然与文化多重衍生物的共性特征。对比选项,B项当选。
故本题选B。
58.下列生活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刚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一小段时间更容易剥壳
B、冬季气温降低时往冰冷的玻璃杯中倒入开水容易导致玻璃杯破裂
C、夏天自来水管外壁出现大量的水珠,这往往是下雨的预兆
D、用水烧菜时,水开后应该加大火力,提升水温以便尽快将菜煮熟,节省燃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生活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当液体到达沸点时,温度不会发生改变,加大火力反而会造成燃料的浪费,D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受冷后蛋壳和蛋白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蛋壳的收缩程度小于蛋白,蛋壳容易剥落,故更好剥,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B选项:玻璃杯内壁比外壁先接触到热水,受热膨胀,而外壁的膨胀幅度小,可能导致玻璃杯破裂,排除。
C选项:在夏天,自来水管的温度偏低,如果空气湿度过大,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管会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水管上,当发现水管上有大量水珠时,说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高,空气湿度大,是下雨的前兆,排除。
故本题选D。
59.著作财产权包括:
A、发表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D、演绎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民法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著作财产权又包括使用作品权、向公众传播作品权、演绎作品权等。所以选D。
第二步:分析选项
A、B、C选项: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均属著作人身权。均排除。
故本题选D。
6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22四川上058】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异,优先考虑数数量、对称、一笔画、曲直、连接形式等;最后考虑找共性。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图3明显为一笔画图形,优先考虑笔画数。
本题规律:
题干图形均为一笔画图形,故?处图形也应为一笔画。
选项图形笔画数依次为2、2、2、1,只有D选项符合。
故本题选D。
61.某校按字母A到Z的顺序给班级编号,按班级编号加01、02、03······,给每位学生按顺序定学号,若A~K班级人数从15人起每班递增1名,之后每班按编号顺序递减2名,则第256名学生的学号是多少:
A、M12
B、N11
C、N10
D、M1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数学归纳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K是第11个字母,则K班有学生15+(11-1)=25人;
由等差数列公式知,前K个班有11×(15+25)÷2=220人,还剩256-220=36人;
K之后每班按编号顺序递减2名,则L班有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胸部松弛护理方法
- 2025版风湿病症状解析与生活护理建议
- 2025版脑血栓常见征象及护理要点培训
- 口腔科固位营养管护理规范
- 静脉留置针的宣教
- 综合实践小小服装设计师
- 不随便告状行为规范
- 癌症术后健康宣教
- 膀胱功能训练
- 老年患者用药科普讲座
- 标准法兰、阀门螺栓对照表
-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汉语拼音》基础知识
- Soreha-Biodex-S4-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课件
- 派车单(标准样本)
- 混凝土膨胀剂检试验报告
-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明细表格模板(参照省级标准)
-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
- 沧州临港仁国化工有限公司30万吨_年高纯液体二氧化碳精制项目环境报告书
- 体育场改造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未知碱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