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专家讲座_第1页
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专家讲座_第2页
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专家讲座_第3页
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专家讲座_第4页
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检验、工具与方法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1页目录1.质量检验2.质量成本3.检验工具与方法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2页质量检验检验定义:结合观察和判断,必要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符合性评价。

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3页检验工作内容

熟悉和掌握标准抽样测量比较判断处理统计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4页检验基本任务判别产品、零部件、外购件质量,确定合格是否;区分检验批质量水平,确定接收或拒收;判断工序稳定情况,考查工序波动及演变趋势;进行工序能力调查与控制;判断与确定产品质量等级;判断与确定质量缺点严重程度并分级;确定检验伎俩准确程度,进行改进与增配;改进检验质量缺点能力和数据有效性;反馈质量信息,提供改进提议;系统分析质量检测数据与动态,汇报产品质量情况与趋势;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5页质量检验主要职能把关职能预防职能汇报职能改进职能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6页质量检验方式和方法划分标准检验方式按程序分进货、工序和完工检验按体制分自检、互检、专检按目标分验收和监控性质检验按性质分理化检验、感官检验按位置分集中检验、就地检验、流动检验按数量分全数检验、抽样检验按破坏性分破坏性检验、无损检验按质量特征值分计量检验、计数检验按工作状态分首件、末件、完工、半成品、成品、出厂检验按检验性质分性能、耐久性、可靠性、极限条件检验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7页质量检验策划检验流程图质量缺点分级表检验指导书

检验对象、质量特征、检验方法、检验伎俩、检验判断、统计和汇报等检测设备人员配置、培训、资格认可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8页不合格品控制不能够满足要求产品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处理三不放过

原因不找出不放过、责任不查清不放过、改进办法不落实不放过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9页质量成本定义:质量成本是企业生产总成本一部分,它包含确保满意质量所发生费用,以及未到达满意质量时所遭受有形和无形损失。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10页质量成本组成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确保成本运行质量成本包含:预防成本、判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外部质量确保成本包含:产品验证和评定费用、质量确保体系认证费用等

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11页预防+判定成本损失成本质量总成本质量成本特征曲线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12页质量成本分类按作用分:控制成本和故障成本按存在形式分:显见成本和隐含成本按与产品联络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形成过程分:阶段成本(设计、采购、制造、销售等)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13页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预测质量成本计划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控制和考评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14页质量费用占质量总成本百分比内部故障成本25%—40%外部故障成本25%—40%判定成本10%—15%预防成本1%—5%朱兰提出质量成本百分比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15页戴明关于提升管理生产率14条标准为久远未来作计划,不是对下个月或下一年;绝对不要对自己产品质量自鸣得意;对你生产过程建立统计控制,而且要求你供给商也这么做;只与极少数供给商做主意,当然是他们中间最好;查明你问题终究是局限于生产过程某一部分,还是起源于整个过程本身;对于你要工人做工作,得对他们进行训练;提升你下属管理者水平;不要害怕;勉励各部门紧密配合工作,而不是专注于部门或小组界限;要求你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不是从早晨9点到下午5点呆在工作台前;训练你员工了解统计方法;当有新需要时,训练你员工掌握新方法;使高层管理者负责实施这些标准;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16页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17页柏拉图(Pareto)

图说明阶段时间跨度:1986年6月6日--10日姓名:刘小利日期:1986年6月19日起源:调查表H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18页柏拉图--关键性少数与次要多数

图说明阶段时间跨度:1986年6月6日--10日姓名:刘小利日期:1986年6月19日起源:调查表H关键性少数次要多数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19页因果关系图以某种规则形式,对全部可能引发某一详细问题原因进行判定。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20页因果关系图绘制过程步骤1:阐述问题近视近视环境方面人为方面设备方面材料方面方法方面步骤2:绘制主要分支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21页因果关系图绘制过程(续)步骤3:思索可能原因近视人为方面常揉眼睛常盯屏幕先天近视意外伤害步骤4:扫描和排序真正原因---可能性最大或最有可能处理原因是什么?步骤5:针对所确定主要原因采取改进办法,由并改进效果检验所确定主要原因是否正确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22页因果关系图示例材料方面环境方面人为方面设备方面方法方面字太小印刷不清楚灯光太暗灯光太强常揉眼睛常盯屏幕先天近视意外伤害桌椅高度书本质量坐车看书走路看书躺着看书距离过近看书方法不对长时间看书不休息近视分析患近视原因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23页检查表日期:1990年3月数据搜集人:×××例:统计生产轴承缺点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24页统计控制图181263915212427246810121416样本缺点数UCL=23.35LCL=1.99c=12.67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25页(PDCA循环)发觉问题,找出原因为质量改进制订计划

按预定计划组织实施计划是否能够运行找出偏差采取办法纠正进行改进1.计划(Plan)2.实施(Do)3.研究/检验(Study/Check)4.校正(Action)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26页什么是全方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由用户需求和期望驱动管理哲学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加基础上一个管理方法,其目标在于长久取得用户满意、组织组员和社会利益。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27页TQM内容详细内容包含:①全部部门都参加质量管理,即企业全部部门人员都学习、参加质量管理。为此,要对各部门人员进行教育,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②全员参加质量管理,即企业经理、董事、部课长、职能人员、工班长、操作人员、推销人员等全体人员都参加质量管理,并进而扩展到外协、流通机构、系列企业。③综合性质量管理,即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同时推进成本管理(利润、价格管理)、数量管理(产量、销量、存量)、交货期管理。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28页全方面质量管理特点(1)强调一个组织要以质量为中心

●管理范围由单纯产品质量扩展为工作质量

●强调企业一切经营工作都要以质量为中心(2)强调全员参加全员参加质量管理(3)强调全员教育与培训

●重在工作质量

●提升工作质量关键在于提升人质量

●经过全员培训\教育提升人素质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29页(4)科学质量管理全方面质量管理强调专业技术,组织管理和统计方法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利用是当代质量管理是区分于传统质量管理最显著标志之一,运用统计等数学方法揭示质量形成和运动客观规律,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同时,当代科学技术和当代管理技术最新结果来处理质量问题(5)强调最高管理者强有力和连续领导(6)强调寻求长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30页TQM发展近年来公共管理强调引进企业经营理念与作法,其实最早全方面品质管理内涵应来自于政府而非企业,所不一样者只是名词与作法而已。从企业观点,早期师徒制生产型态,生产与品质确保责任都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所代表意义就是每位师傅必需为自己所生产产品负起完全责任。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31页伴随

18世纪工业革命到来,生产型态逐步改变成为工厂大量生产,生产与品质确保责任则分别由不一样部门负责.因为分工所以造成专责品管部门与管理阶层制度风靡,该趋势所衍生现象就是每位工人仅需为自己制程负责即可。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32页因为专责品管部门与管理阶层制度对于产品失效补救办法,在整个制程监控是属于事后管理.事后管理结果将造成很多不利影响,譬如: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交期延误、用户埋怨、员工士气打击、...假如能将事后管理改成事前预防将能够有效防止上述很多不利影响冲击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33页加上二十世纪初以来,品质教授所发展出来品质管制方法已经广为利用,现场员工经过训练亦会使用,况且70年代以来追求用户至上趋势,事后管理所造成之不利影响,更显出品质管理运作需要改革紧迫性。为了改进事后管理所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将品质管制工作推广至现场乃变成一项可行方案。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34页不过如此行后续发展为何

?首先产生影响:一项产品或服务要有高品质水准,单靠现场依然是不够,必须依靠全体员工才得以竟其功。其次产生影响:既然现场人员能够透过训练就能够学会使用具质改进手法,那么其它部门人员也应该如此。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35页TQM发展历程1932年修华特(Shewhart)〝统计原理与品质控制〞。1950年至1960年Deming与Juran引导日本进入TQC。1951年日本设置戴明(Deming)环。1970年HONDACIVIC销美。1980年6月24日在美国国家广播企业(NBC)播出纪录片「日本能,为何我们不能?」(IfJapanCan,WhyCan'tWe?)

1985年美国国军航空系统司令部介绍其引用日本式管理方法来改进品质。1987年美国国家品质奖(MalcolmBaldrigeNationalQualityAward)设置。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36页1987年ISO9000系列标准颁行。‧1989年美国国防部颁布TQM指导。‧1989年我国设置国家品质奖。‧1990年戴明(Deming)环设置40年,日本成为经济大国。‧1992年欧洲品管组织颁发欧洲品质奖。‧1992年53国采取ISO9000为国家标准。‧1994年ISO9000系列标准修订颁行。‧1994年新加坡设置品质奖。‧1996年日本科学技术联盟(JUSE)将TQC改为TQM。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37页TQM要素高层领导承诺和带头作用观念和组织结构基本改变用户参加小组访谈(FocusGroup)质量功效布署(QFD)连续不停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38页连续不停改进一个对将投入变为产出转换过程进行永无止境改进思想Kaizen:日本语中是连续改进意思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39页产生新观念方法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质量圈(Qualitycircles)采访(Interviewing)比较基准(Benchmarking)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40页TQM要素(续)为质量而设计产品

高质量产品开始于高质量设计稳健性设计(DesigningforRobustness)生产性设计(DesigningforProduction)可靠性设计(DesigningforReliability)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41页TQM要素(续)拓宽管理跨度,促进组织纵向交流降低劳动分工,促进跨功效团体合作最大程度地向下委派权利和职责,确保对用户需求改变作出快速而连续反应合作搭档关系业绩奖励机制比较基准(Benchmarking)与不停改建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42页管理层作用含有责任感说明企业目标和价值交流在质量控制与用户对质量要求和期望值之间起桥梁作用高层管理人员作用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43页管理层作用(续)做改进企业各方面推进者是企业取得成功柱石负担详细项目标管理责任负责跨部门交流确保企业内部工序质量要求负责最优基准评价中层管理人员作用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44页质量改进工具和技术1、调查表2、亲和图3、水平对比4、头脑风暴5、因果图6、流程图7、树图8、控制图9、直方图10、排列图11、散布图质量检验工具和方法第45页QC改进工具阶段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分层图亲和图关联图系统图矩阵图箭条图PDCA矩分割P选题●○○○○○●○确定目标○○○○○现实状况调查●○●○○○●○○●○原因分析●●○●●●○●●●制订对策○○○●●D对策实施○○●○○○C效果检验●○●●○A巩固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