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河南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2017级河南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2017级河南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2017级河南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2017级河南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2017级河南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2017级河南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2017级一般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刻120分钟。

一、(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模块薄膜摩肩接踵磨杵成针

B.禅让*肆无忌惮殚精竭虑

C.抄写眷顾开卷有益稳操胜券

D.纯粹青翠鞠躬尽瘁猝别及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不字的一组是

A.缜密攻艰战走投无路根深蒂固

B.璞玉平衡木门可罗雀曲指可数

C.切磋蒸馏水厉行节省谈笑风生

D.暮蔼破天荒汗流浃背筚路烂缕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别正确的一项是

①把民族的转化为世界的,留学人员责无旁贷,要用外国人听得知道、听得进的方式,说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②央视《朗读者》那个温文尔雅的节目,用朗读的方式传达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感染、鼓励、教育了亿万观众。

③热心公益在这所高校蔚然成风,学生们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展现了当代少年的精神风貌。

④古代家训内容广泛,无微别至,包括*道德的要求、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涉及日子的方方面面。

⑤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字体变化多样,笔画疏密有致,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写法别同,不有洞天。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天眼”开眼、“墨子”传信、超算发威、北斗定位,中国科技正往常所未有的速度奔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头。

B.博物馆需要明确自个儿的功能定位,为社会提供“雅俗共赏”的服务,既吸引专业学者前来研究,也鼓舞寻常百姓常来参观。

C.推行合适的养老模式,把“老有所依”降到实处,解决全社会的养老咨询题,取决于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的具体措施来决定。

D.当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经历名录》时,标志着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力。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学校很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预备组织专题研讨会,我计划在会上发表拙见,希翼能抛砖引玉。B.接到母校百年校庆的邀请函后,老李决定到时候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拨冗出席,并为母校进展建言献策。

C.上初中时,为鼓舞我学好语文,王老师专门送给我一本《古文观止》,十多年来我向来惠存着。

D.这位艺术大师在谈成长记忆时提到自个儿的母亲,他动情地讲:“令堂经常告诫我做人要清清白白。”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校园文化的宗旨之一是为学生终身进展服务。。,,,,都能散发教育的魅力。

①让校园的每一处景致都有文化的滋味

②还应请学生家长、知道教育的专家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③无视这一理念,任何缺少设计意识的校园文化基本上别可取的

④我们要切实打造富有张力和驱动力的育人体系

⑤从那个角度看,校园文化建设就别能单靠学校自个儿

A.①②⑤④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②⑤①④

D.③⑤②④①

7.下列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解讲,别正确的一项是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用行动诠释了担当精神的内涵:饱受摧残但别忘使命、秉笔直书的司马迁告诉我们,担当是一种责任;遭到排挤仍矢志报国、力主抗敌的辛弃疾告诉我们,担当是一种执着;身处暗夜仍以笔为枪、唤醒国民的鲁迅告诉我们,担当是一种风骨;历经*但反躬自省、叩咨询灵魂的巴金告诉我们,担当是一种境地。

A.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奇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B.辛弃疾是南宋词人,他的词作多表达抗敌报国之志,抒发壮志难酬之情,词风豪放,后人将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C.鲁迅原名周树人,他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小讲是《狂人日记》,他的小讲代表作还有《祝愿》《阿Q正传》等。

D.巴金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他的小讲《家》要紧表现了腐朽和新生的交战,反映出封建大伙儿族衰亡的必定性。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别能够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认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别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别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政而望矣,别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脚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别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别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别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别舍。锲而舍之,朽木别折;锲而别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专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予者,专心躁也。

8.下列对文中画波纹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讲,别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古代统治者和普通贵族男子的通称,这个地方指有学咨询有修养的人。

B.绳:墨线,是木匠做工时用来取直的工具。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足为“跬”,跨出两足为“步”。

D.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这个地方指乘车而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别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学别能够已”的观点,继续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办法和态度等方面举行了论述。

B.第三段着眼“登高而招”等日常日子现象,指明了学习中常用的借地势、借风力、借车马、借舟楫的办法。

C.第四段综合运用比喻论证和对照论证,强调了学习必须重视积存、持之以恒、专心专一,讲理生动透彻。

D.本文大量运用短句,又适当运用长句,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文气流畅而别板滞,增强了论辩的力量。

三、(14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文:

(2)锲而舍之,朽木别折。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咨询题。(4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乌飞回。

无边降木萧萧下,别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苦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本诗的第二联描写了啥景象?有啥作用?

答: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4分)

(1)李商隐《锦瑟》中的“,”两句,以锦瑟起兴,思忆美好年华,引发可惜感伤之情。

(2)在《赤壁赋》中,苏轼描绘秋风轻拂、江水平静的名句是“,”。

四、(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老照片

李镜

当吕斌提出墙上的老照片能卖到六万元时,离休多年的原军区副司令员吕思礼睁大双眼,望着宝贝儿子。“可能,还能卖到八万。”吕斌又讲。

吕思礼定格在刚刚的表情上。吕斌望着爸爸的双眼,既看别到智慧,也看别到果敢,此时,他竟对爸爸指挥过千军万马的辉煌历史产生了怀疑。

宝贝儿子第三遍讲那老照片能够卖钞票时,吕思礼目光移到了墙上,双眼亮了一下,嘴角浮上笑纹。

老照片差不多发黄,赫然入目的是一具剥得精光的马头,只余发白的骨架。马头和一盏马灯放在油漆斑驳的桌上,后面墙上隐约有张军用地图。

“爸,能思考卖吗?拍卖商来看过,讲底价能够定在六万。”

“你急着用钞票吗?”

吕斌张了张嘴,别知如何回答。他觉得爸爸的观念太古老了,并别是没有钞票花才去挣钞票,挣钞票本身算是目的。

五年前,吕斌从副团职岗位离开军营创办公司,希翼爸爸动用关系为他发挥“余热”。爸爸当时讲:“我赤足走进红军时,我

的爸爸差不多死了;后来,我成了将军。”

爸爸是在拒绝他,也是在鼓舞他自立自强。

“挂这儿,不过老照片,放到拍卖台上,它算是艺术品。”吕斌指点着讲,“这光用得多好,还有这儿,空洞的双眼,让人产

生许多联想,这是典型的现代派作品。”

事实上,吕斌没对爸爸彻底讲实话。那天与拍卖商同来的一具大老总相中了老照片,讲假如能得到它,愿与自个儿成为生意伙伴。生意难做,吕斌非常需要如此有经济实力的合伙人帮一把。

“好就好在它是绝版。”吕斌继续讲,“别然,不会值那么多钞票。”

吕思礼盯着宝贝儿子,隐忍中有一丝愠怒,讲:“急用钞票找*,我们积蓄别多,但能救急。”

吕斌走后,妻子把宝贝儿子公司目前的困境告诉了吕思礼,并讲出了宝贝儿子的真实想法。

吕思礼沉默了,五年来他从未过咨询宝贝儿子的生意,别懂公司的事情。

他凝看着墙上的老照片,五十年前的月亮慢慢清楚地浮现在眼前。那是一轮圆月,高悬在松辽平原S都市政府的大楼上。

这是三十五岁的前线总指挥吕思礼在S城送走的第三个满月,是他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间。

在刚才过去的一百一十二个日夜,他指挥十万之众,像铁箍一样,将同样数量的国民党军死死围困在S城中。围城七十天,城中粮荒;围城三个月,粮价飞涨七百倍,猫狗甚至老鼠被抓尽吃光,战马成了饿城中最终的晚餐;围城一百天,守城敌军陆续投落,惟独市府大楼还在反抗。那是防守s城的指挥官关铸成将军和他仅剩三十多人的卫队。

关铸成负隅顽抗整整两昼夜,怎么样喊话都别放下武器。

吕思礼拨通了市府大楼的“关将军,我非常恭敬你,在滇缅抗日前线,你是战功赫赫的雄狮。”对方沉默片刻,用低/的

声音讲:“此刻,我成了困兽,你不可能别懂困兽犹斗吧?”“可是你没有斗下去的最起码条件了。你的声音透着虚弱,你的

处境艰苦到了极点。”对方冷笑了一下:“我给自个儿留了一颗子弹。”吕思礼也冷笑了一下:“那对你来讲非常简单,但走出来却

需要勇气。循道而行,顺天理合民意,无羞无愧。”

停顿了一下,吕思礼又讲:“关将军,请你看看窗外,月亮多圆,你似乎忘了今天是中秋节了吧。半小时后我在大楼前等你。你能够出来得风光些,别用打白旗。”

中秋月非常圆非常大,静静地停在市府大楼的楼顶上。

时刻一分一秒过去。突然,楼门打开,形容枯槁的关铸成徐徐走了出来。

吕思礼踏进关铸成的作战室。先是闻到一股恶臭,继续就看见遍地的动物骨头。办公桌上,一具被啃得精光的马头和一盏马灯十分醒目。他让摄影记者拍下了这一幕。那个场景,那个马头,关于这场战役的双方都意味深长。

五十年了,吕思礼适应了这张老照片的相伴。

他走近老照片,久久站立,自语遭:“想别到你还那么实用。可能,是我迂得有点别合时宜?”

(有删改)

14.下列对小讲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群的分析鉴赏,别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斌只图赚钞票,执意要卖掉爸爸的老照片,引发了父子间激烈的争吵,小讲以此创造悬念,引入入胜。

B.用围城战术与同等数量的守城敌军较量,迫使敌军陆续投落,限度地保全了S城,这是吕思礼的辉煌之战。

C.小讲里的“中秋月”既点明了时刻,又暗含团圆之意,它柔化了关铸成的心,在他作抉择时起了推动作用。

D.小讲用相当长的篇幅插叙五十年前的那场战役,交代了老照片的由来,为中心事件作补充,使内容更加丰满。

15.吕思礼是个啥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6.小讲以“老照片”为题,有啥作用?(4分)

答:

17.吕思礼最后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