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开大学722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_第1页
2011年南开大学722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_第2页
2011年南开大学722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_第3页
2011年南开大学722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_第4页
2011年南开大学722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开大学722新闻传播学基础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11年回忆版真题填空(1×20=20分)2、从传播发展历史来看传播的手段包括()()()()4、民国后的名记者有黄远生,刘少少()()()()()()7、60年代大鸣大放其间上海表现突出的报纸是()北京的是()8、美国著名的周刊()()()名词解释普利策英敛之“热媒介”冷媒介意见领袖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自我互动”理论三、简答题谈谈对下面话的理解。传播制度中的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问题?简述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在《民呼日报》被查封后,……“民吁”二字的含义是什么?四、论述题结合现实论述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五综合题论述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2一段关于“失控姐”的材料,求论述。4.3.12011年真题答案填空题广泛性、混杂性、隐蔽性。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取代叠加宫门抄、上谕、章奏略《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人民日报》《文汇报》(不确定请查书)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名词解释普利策:匈牙利裔美国人,美国报刊的编辑、出版者。美国大众报刊的标志性人物,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办人。创办了《纽约世界报》等,其报纸上动用漫画黄孩子,成为黄色新闻的起源。英敛之:1898年前后受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思想影响,开始评论国事,曾在澳门《知新报》上发表同情戊戌维新变法的文章。1902年在天津创办《大公报》,兼任总理和编撰工作。“热媒介”冷媒介:热媒介(Hotmedia)是相对于“冷媒介”而言的。这两个词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热媒介是指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电视,漫画是冷媒介。书籍、报刊、广播、有声电影、照片等是“热媒介”,因为他们都作用于一种感官而且不需要更多的联想。但是麦克卢汉的这种冷热媒介的分类并没有一贯的标准,而且在逻辑上存在矛盾。所以有人说“冷热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也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由于麦克卢汉对冷热媒介分类标准的不一贯,人们对热媒介的概念难免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比如有人认为,所谓热媒介就是信息量非常丰富,使得接受者很容易建立交流的媒介;电子出版物也是热媒介。意见领袖:是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所谓现实受众,是指在现时状态下可以观其行、听其言、握其手并正在活动着的接受信息“成品”的人。正是这实实在在的接受群体,才使大众传播有了现实的作用对象,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保证。现实受众很少直接介入信息作品的预构、即构和初期编码,但在作品问世后,它参与了对作品的传播与扩散,参与了同传播者的后续对话和沟通,参与了对符号意义的挖掘和创造。潜在受众又叫隐性受众,是指潜藏、内含在信息作品之中和传播过程之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的、或者在适当时候有可能要“冒”出来接受该作品的群体。“自我互动”理论: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H.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是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的一个很好说明。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简答题谈谈对下面话的理解。【提示】结合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价值等来回答。传播制度中的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其主要内容有: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它的主要观点有:(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4)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比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问题?【提示】他成功开创了报纸以社论取胜的风格;明确提出\o"报刊"报刊是“国之利器,不可假人”的观点,主张不能让“外人操笔削之权”,甚至应该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办中文\o"报刊"报刊。(具体也忘了,因为书本都放回家了,可以在新闻传播史那本书里好好找找~)简述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作为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和美国两届总统,其新闻自由的思想直接推进了自由主义报刊制度的建立。在《民呼日报》被查封后,……“民吁”二字的含义是什么?【提示】1909年8月,于右任又创办《民吁日报》,改“呼”为“吁”是他精心设计的,意思是:“人民的两只眼睛被挖掉了”,“民不敢呼,唯有吁耳”。论述题结合现实论述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参考】1、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一方面,新闻事业具有沟通情况,提供信息的功能,新闻媒介通过大量的新闻、评论、广告,把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庞杂的信息呈现给受众,为受众的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新闻媒介通过新闻选择和议题设置,构筑起虚拟的媒介环境,由于种种原因,媒介环境与真实环境并不一定相等,从而有可能为受众提供错误的信息,误导受众。

2、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一方面,新闻媒介具有进行宣传,整合社会的功能,媒介不仅将个人与社会连结起来,而且通过广泛的报道与宣传,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彼此的了解与交流。另一方面,新闻媒介为受众营造的仅仅是一个虚拟的现实,新闻媒介的出现,使得大量亲身传播为通过媒介的大众传播所取代,人们与世界的联系表面上加强了,实际上却忽略了和身边的人的人际交往。

3、新闻媒介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一方面,新闻媒介具有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的功能。媒介通过其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向受众传播了大量丰富的知识。另一方面,媒介所传播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而且往往良莠不齐,真实性有待考察,失之肤浅,受众沉湎于其中,往往无法独立思考,被媒介牵着鼻子走,而且与媒介的大量接触往往会挤占通过其他渠道学习知识的时间,由此造成思考能力的降低,人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下降的危险。

4、新闻媒介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一方面,媒介的出现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从媒介出现以前的纵向比较的习惯,转变为现实的横向比较,从而从安于现状到不满现状,最后来改革现状,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媒介有时会给人带来不切实际的虚荣心和诱惑,引发个人的无限欲望,如果这些欲望没有诉诸良好的途径,而是走向极端,就会造成社会的潜在威胁,也对个人的健康发展不利。

5、新闻媒介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却污染了社会空气。一方面,新闻媒介不断地向人们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的信息,沟通人们的联系和交流,大大加快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繁荣进步。另一方面,由于媒介是追求利润的企业,往往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传播煽情信息和黄色新闻,宣扬不健康不道德的生活方式与处世方法,这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灵是极大的污染,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