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809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_第1页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809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_第2页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809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_第3页
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809中国文学史考研真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809中国文学史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名词解释(6×5分=30分)1、风雅颂答案:《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土风歌谣。共160篇。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2、婉约词派答案:婉约词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与之相对的是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3、孤岛文艺答案: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4、文学研究会答案: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5、先锋小说答案: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是直到80年代中叶文学中激进的实验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所谓先锋精神,是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80年代中期繁荣的先锋小说是在寻根小说由高潮走向低谷时出现的一种文学形态,这是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而产生的新文学思潮,而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繁荣的标志,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把它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6、伤痕文学答案: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主要指暴露十年文革灾难的小说,其发轫之作是刘心武发表于《人民文学》1977年11期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而它的名称得之于卢新华1978年8月在《文汇报》副刊上发表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即浓烈的政治批判性和浓郁的悲剧气息,同时还有着充满宣泄的激情,代表作有《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大墙下的红玉兰》等。二、简答题(4×10分=40分)1、答案:汉乐府民歌在中国古代讽喻诗的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主要分为思想内容方面和艺术特色方面。A、在思想内容方面:(1)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的诗,如《东门行》写一个贫民,因生活无着打算挺而险。《妇病行》写丈夫丧妻,单独与两三个孩子艰难度日,他连给孩子买食物的钱,都要向亲友求乞。(2)反映人民厌倦战争的诗。如《十五从军征》从一个老士卒的视角,揭露战争的惨无人道。这个老兵,一生征战,年老终于可以回家了,但是已经家破人亡!这首诗,极生动鲜明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无情。(3)讥刺达官显贵。如《鸡鸣》描写贵族富人的显贵和奢侈,颇具漫画意味。(4)抒写爱情、婚姻。如《江南》是一首极为优美的小诗,以莲叶之“莲”谐音爱怜之“怜”,在纯洁、秀美的景色中,歌唱着同样纯洁美丽的爱情。《上邪》是爱的誓言。总之,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抒写人民切身的情事,情深意真。B、在艺术特色方面:(1)叙事成分相对增多。在叙述和抒情中插入情节,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妇病行》写鳏夫向亲友求乞。再如《陌上桑》写秦罗敷与太守的一段对话,就是理想化的情节。汉乐府民歌写人物作为成功的,当属《陌上桑》。它写秦罗敷的美貌,先是描写其梳妆打扮、接着写路人见到罗敷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写罗敷之美,始终没有直接、正面的描写,而罗敷之美呼之欲出。(2)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述胸臆的作品,如《东门行》;同时也善于以比兴、描写的手法抒情。如《上邪》罗列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3)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汉乐府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是从杂言渐趋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虽浅平直白,但富于表现力。2、答案:A、鲜明强烈的“京味儿”。(1)写北京、北京人、北京的文化和民情风俗,北京的景观和地理风貌。(2)“京味儿”表现在语言上,老舍小说的语言在北京口语基础上的提炼,简短生动,但一般不同于北京的方言土语。B、幽默的格调。幽默格调多样,具有几重性。既有温厚的同情,又有峻厉的讽刺。对下层贫民与某些小人物,他嬉笑怒骂的笔墨后面,不无辛酸、苦涩。对市侩、汉奸他的笔端喷出了无情的怒火。早期的两部长篇有点铺排“为幽默而幽默”。《二马》则有所控制,是透出了灵气的幽默;《离婚》标志着他幽默风格的成熟。获得了“笑中有所思”的艺术魅力。3、答案:(1)赵树理作为一个“新人”,出于一种生活实践的内在要求,其创作出于与农民进行精神对话的自然需要。(2)既是工作者又是作家,自觉追求创作对于现实生活的紧密配合的宣传、鼓动与指导。(3)赵树理小说具有民族化、群众化的特色,a、赵树理的小说情节结构多数是运用传统手法,即注意故事性,情节连贯,环环相扣,有头有尾,而且往往是大团圆的结局。《小二黑结婚》是一个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宜栽种”、“米烂了”等小故事。结局中,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以“一对好夫妻”为结果,恶霸受到惩罚,二诸葛、三仙姑的迷信思想等与有了好的变化。b、在人物塑造上,也多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c、语言大众化、通俗化,同时也注意语言的形象化、个性化,擅长运用农民口语。通俗易懂、简洁生动。如《小二黑结婚》只用一句话“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便把“老来俏”的三仙姑活脱脱地勾勒出来了。4、答案:(1)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曾经喧嚣一时的朦胧诗已经渐渐沉淀,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逐渐趋于成熟定型,即其创作风格如跳跃的结构、新奇的意象及关注现实的精神内核等,已经渐渐成为一种新的传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朦胧诗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开始不满于它的停滞及局限,于是决定自行探索,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方式,他们带有强烈实验味道的诗歌,的确具有迥异于前辈诗人的特征,于是按照这一群体出现的时间,评论界称他们为“新生代”诗人。(2)诗作特色:其创作主要分为三种倾向,第一是由朦胧诗的寻根主题脱胎,试图在混沌的原初文化中探求现代精神的“史诗”倾向,如四川的“整体主义”;第二是受后现代主义文化观念影响的,以反文化、反崇高、反修辞等为旗帜,以直白、解构、悖论和反讽为语言特征的现代口语诗,如“莽汉主义”等;第三是以古典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为依托,以梦幻、透明的语言和意象庄重地营造精神家园。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答案:中唐的李贺是一个苦吟诗人,他的诗歌称为“长吉体”,主要艺术特色有:一.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如《梦天》诗的前半部分写瑰丽的月宫仙境景色,扑朔迷离,后半部分突然转而俯览人世的苍桑,构思甚为奇特,想象力惊人。二.诗歌的一向非同寻常,善于运用神话和怪诞、华美的词汇,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强烈的主观色彩常表现为意象复合的“通感”,如《李凭箜篌引》。鲜明瑰丽的意象和丰富的主观色彩,是李贺诗歌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三.“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他的诗歌是冷、艳、奇、险自成一家,喜用“啼”、“泣”、“腥”、“冷”之类的字眼,组成一幅幅冷艳的图画,表现出一种悲哀的美。字词上浓妆重墨,如《雁门太守行》。他的诗歌都在修辞设色上,千锤百炼而成的诗句和奇诡用语,美化了他的苦闷和悲观消极的情绪,使诗歌带有浓重的伤感冷艳风格。四.唯美倾向。他的诗苦闷的象征,其直观幻想和描写,在艺术修辞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2、答案:(1)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7年1月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文学革命初期,更是一个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是“五四”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这一阶段思想最解放,创作也最活跃,新文学第一代重要作家大都在这个时期登上文坛,各种文体也有了较大发展;第三阶段是“三一八”惨案到1927年“四一二”事变,革命形势急剧变化,这一时期开始对革命文学理论进行提倡和创作,为下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2)创作潮流及倾向: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调的流行、个性化的追求、多样化方法的尝试。具体内容需要展开。3、答案:觉慧是封建家庭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1)大胆表现在:他受五四思想影响,以改造天下为己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学校里参加了反对军阀的学潮,和同学一起半反封建的刊物,在家里中,和鸣凤恋爱,支持觉民抗婚,怒斥“捉鬼”闹剧。他极端憎恨这个家庭,第一个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成为封建家庭的叛逆者,代表着青年人追求真理的道路。(2)幼稚表现在:他以个性解放为武器,对封建家庭的认识是个逐渐的过程。(3)觉慧是五四时期具有民主主义觉悟的知识青年形象,旧家庭礼教叛逆者的形象。4、答案:(1)“革命历史小说”,指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创作的,以1921年中共建党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段历史为题材的小说作品。代表作有吴强《红日》、梁斌《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杨沫《青春之歌》、曲波《林海雪原》等。(2)通过再现历史场景,即类似于对革命历史过程的纪实性记录,以肯定革命的正确性。这种小说大多是二元对立模式。其历史观就是把社会历史演进看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