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具制造工(四级)复习题集
(冲压模部分)
一、判断题
1.1基础
冲裁模按工序组合程度可分为冲孔模和复合模(X)
卷圆和变薄拉伸属于冲压的成型工序。«)
冲裁模零件中固定板、垫板属于工艺零件。(X)
冲裁模零件中定位板、定位销属于结构零件。(X)
为使模具正常工作,模具闭合高度必须与冲床的闭合高度相适应,应介于冲床的最大闭合高度和最小闭合高度之间。
在冲床的滑块上、下运行时,操作人员可以随意取出工件。(X)
1.2冲裁
卸料装置的作用是把冲件从模具上卸下来。(x)
由于采用刚性卸料装置的冲裁模结构简单,故广泛用于冲裁不同厚度的板料。(x)
冲裁小而厚的工件时,卸料方式常采用气动卸料。(x)
刚性卸料装置包括卸料板、弹簧和顶杆。(X)
导柱式冲裁模中凸模、凹模的间隙小于导柱、导套的间隙。(X)
采用带滑动导向模架的冲裁模冲制0.5mm厚的冲件,导柱、导套的配合精度应为H7/h6。(x)
采用滚动导向模架,导柱、导套之间无间隙。(<)
装用浮动模柄的模具工作时,导柱不能脱离导套。(Y)
模柄有多种,中小型冲裁模中应用较广的是(压入式)模柄。(4)
模架中导柱装于上模,导套装于下模。(x)
采用浮动模柄的模具,其导向精度较低。(x)
模具在最低工作位置时,模具的上模座的上平面与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高度,称压力机的闭合高度。(x)
模具在最低工作位置时,模具的凸模、凹模之间的高度称模具的闭合高度。(x)
模具的闭合高度应该小于压力机的最小开模行程。(x)
冲裁力与被冲材料的轮廓长度成正比,与被冲材料的抗剪强度成反比。(x)
材料越厚;材料的抗剪强度越小,所需要的冲裁力越大。(x)
同样厚度的08F钢所需要的冲裁力比不锈钢需要的冲裁力大。(x)
在合理冲裁间隙下,刃口越锋利,需要的冲裁力越小。(4)
冲裁件毛刺较大的原因是刃口太锋利。(x)
冲孔模取合理的冲裁间隙,应使凸模的尺寸小于工件孔的尺寸。(x)
带台阶的凸模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一般为H7/s6配合。(x)
级进冲裁模的两种基本类型是:一是以挡料销定距的级进模;二是以侧刃定距的级进模。(x)
级进冲裁模零件,按其作用可分为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两大类,导正销属于结构零件。(x)
采用侧刃和导正销联合定距,侧刃横断面(沿送料方向)的长度,应略大于送料步距。(Y)
用一条料冲制工件时,始用挡料销只使用一次•(0
级进模中,挡料销和侧刃可一起使用。(x)
所有的级进模都必需用挡料销或侧刃。(4)
侧刃定距精度低于导正销的定距精度。(4)
导正销的定距精度高,适合于薄料的连续冲裁。(x)
级进模中,挡料销和导正销可一起使用。(4)
导正销定位部分的直径,应比冲孔凸模直径小。(4)
级进模中,侧刃和导正销可一起使用。(寸)
复合冲裁模最适合于冲裁有内孔的冲件。(x)
正装复合模适合于冲裁较软、较薄的冲件。(Y)
正装复合模工作时,冲件是从下模顶出的。(Y)
正装复合模工作时、冲孔废料是从上模推下的。(0
正装复合模,凸凹模装于上模。(4)
倒装复合模工作时,冲件是从上模推下的。(Y)
倒装复合模工作时,冲件是从下模漏料孔中排出的。(X)
复合冲裁模中的凸凹模兼有冲孔凸模和落料凹模的作用。(X)
倒装复合模中的凸凹模(直壁式刃口),工作时受到的胀力较大。N)
复合冲裁模中的凸凹模只起落料作用。(X)
1.3弯曲
若U形件标注的是宽度方向的外形尺寸,则凹模的基本尺寸应取U形件宽度尺寸的中间尺寸。(x)
若U形件标注的是宽度方向的内形尺寸,则凸模的基本尺寸应取U形件宽度尺寸的中间尺寸。(x)
自由弯曲V形件,要考虑V形件的回弹,确定凸模尺寸时,若弯曲变形大时,要考虑弯曲半径和角度的回弹。(x)
弯曲V形件,凸模和凹模间隙是由人工调节的。(x)
弯曲模中,凸模和凹模间隙对V形弯曲力无影响。(x)
弯曲件精度要求高时,凸模和凹模间隙可取1.4t。(x)
弯曲模的凸模、凹模形状与弯曲件的形状是完全一致的。(x)
弯曲模的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过小,会使弯曲件壁厚变薄,降低凹模寿命。(4)
弯曲不同工件,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是由调节压力机的装模高度来控制的。(x)
弯曲模的凸模、凹模的制造偏差,一般小于冲裁模的凸模、凹模的制造偏差。(x)
回弹的表现形式是弯曲半径增大及弯曲件直边夹角增大。(4)
弯曲成形后,由于弹性恢复,导致弯曲件的尺寸、形状与模具不相符合,(4)
对于像V型、U型简单弯曲的弯曲模,在试模中的调整工作一般比冲裁模要简单。(x)
弯曲时,毛坯的毛刺一面,应在制件的外圆角。(x)
1.4拉深
拉深模工作时,凹模的圆角半径越大,则所需的拉深力就越大。(x)
拉深模的凹模圆角半径的大小对拉深影响不大。(x)
在拉深过程中,为避免制件箍在凸模上难以取下,通常在凸模上钻有小通气孔。(4)
拉深模必须安装压边装置,以防止拉深件起皱。(x)
普通拉深模的间隙值,在各道拉深工序中均取等于t(料厚)的值。(x)
拉深模的间隙太小会导致拉裂。N)
拉深模的间隙太大,则不易控制拉深件的尺寸精度。(4)
拉深模双边间隙的大小,是由凹模和凸模的实际尺寸决定的。川)
拉深模一次拉深或最后一次拉深时,间隙值Z按tmax计算。(x)
如果把拉深模组成零件制造很精确,装配得也很好,拉深出的制件一般是合格的。(x)
拉深高度不够是由于凸模圆角半径太大。(x)
拉深时,凸缘起皱且零件壁部易被拉裂。(S
1.5成形
敞开式冲裁模无导向装置。(<)
导板式冲裁模工作时,凸模不脱离导板。(Y)
挤紧法适用于有台阶的中、小凸模的固定。(x)
压入法是利用过盈连接零件的一种方法。(4)
模具装配好即可使用。(X)
由于材料回弹的影响,常要按试模时的回弹值,修正凸模(或凹模)的形状。故弯曲模的凸模和凹模,都在试模合格
以后才进行热处理。3)
冷挤压时被挤压坯料表面的粗糙度与挤压后型腔表面的粗糙度无关。(X)
二、填空题
2.1基础
冲裁模按工序组合程度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
冲裁模零件按其作用可分为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两大类,其中凸模、凹模属于(工艺零件)。
冲裁模零件按其作用可分为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两大类,其中定位板、定位销属于(工艺零件)。
冲裁模零件按其作用可分为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两大类,其中卸料板、推件板、顶件板属于(工艺零件)。
冲裁模零件按其作用可分为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两大类,其中固定板、垫板属于(结构零件)。
模具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在(最低工作)位置时,上模座的上平面到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冲床或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滑块在下止点时,滑块(底平面)到工作台(不包括冲床垫板厚度)的距离。
2.2冲裁
工件断面光亮带太宽,甚至有二次光亮带和齿状毛刺,其原因是(凸、凹模间隙太小)。
小型冲裁模的卸料装置有两种:(刚性卸料装置)和弹性卸料装置。
弹性卸料装置包括(卸料螺钉)、卸料板和弹性元件。
中小型冲裁模的上模部分是通过(模柄)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的。
大型冲裁模的上模部分是通过(螺钉)、压板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的。
带台阶的凸模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一般为(H7/m6)配合。
在级进模中,控制条料送料步距的常用零件是挡料销、侧刃和(导正销)。
级进冲裁模零件,按其作用可分为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两大类,侧刃属于(工艺零件)。
复合冲裁模可在一个工作位置完成冲孔和(落料)的工作。
冲裁模零件按其作用可分为工艺零件和结构零件两大类,复合模中的凸凹模属于(工艺零件)。
倒装复合模工作时,冲件是从(上模)推下的。
复合冲裁模中的凸凹模是兼有冲孔和(落料)作用的工作零件。
倒装复合冲裁模中的推件装置有(刚性推件装置)和弹性推件装置。
2.3弯曲
若U形件标注的是宽度方向的外形尺寸,则弯曲模以(凹模)为基准件。
若U形件标注的是宽度方向的内形尺寸,则弯曲模以(凸模)为基准件。
弯曲成形后,由于(弹性恢复),导致弯曲件的尺寸、形状与模具不相符合。
弯曲模进行试冲的目的是找出模具的缺陷加以修正和调整,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最后确定制件的(毛坯尺寸)。
弯曲模的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常需在试模中修正。
模具型腔的冷挤压有(开启式)和封闭式两种挤压形式。
冷挤压所用的冲头结构一般分为成型工作部分、(过渡部分)和导向部分三部分。
对冷挤压的坯料在挤压前必须进行(软化退火)处理,以提高塑性降低强度和减少挤压力。
加工导柱时,常以(两端的中心孔)作定位,这样可使外圆柱面的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重合。
导柱外圆常用的加工方法有车削、(磨削)、研磨等。
研磨导套常出现的缺陷是(喇叭口)。
模座加工主要是平面加工和(孔系)加工。
凸、凹模的常用固定方法有:紧固件法、(压入法)、挤紧法、粘接法、热套法和焊接法等。
紧固件法常用的紧固件有(螺钉)、钢丝等。
调整冲裁间隙一般有测量法、透光法、(试切法)、垫片法、镀铜法、酸蚀法、涂层法等方法。
对于冲裁模而言,装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凸模和凹模之间,具有(适当而均匀的间隙),以及开合运动、其
他辅助运动如卸料、送料等的精确性。
由于冲床或压力机工作时,电机始终在不停地转。但因生产工艺的需要,滑块有时运动,有时停止。当滑块向下运
动时,操作人员切不可(将手伸向模具)。
由于压机的行程影响模具的张开高度,对冲裁、弯曲等模具,其行程设置(不宜过大),以免发生滚球导向装置脱
开的不良后果。
模架、模具零件的搬运,若不注意(安全操作),极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模具制造工在搬运、安装模具时,必须重视生产现场的(劳动保护),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定。
模具制造工必须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安全操作规程)是保证安全生产、对工人进行(劳动保护)的安全技术文件。
三、单选题
3.1基础
将冲件内的材料以封闭的轮廓分离开,使冲件得到孔的模具称为(B)。
(A)翻孔模(B)冲孔模(C)切口模
冲裁工艺包括(C)和冲孔。
(A)切边(B)切口(C)落料
冲压的基本工序包括冲裁、弯曲、拉伸、翻边、(B)等。
(A)落料(B)缩口(C)切断
冲压的分离工序可分为冲裁、剪切、切口、切边和(A)。
(A)剖切(B)拉伸(C)落料
模具的闭合高度是(D)。
(A)压力机的装模高度(B)模具在最低工作位置时,模具的上、下模座之间的高度(C)模具在最低工作位置时,
模具的凸模、凹模之间的高度(D)模具在最低工作位置时,模具的上模座的上平面与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高度
3.2冲裁
固定挡料销分圆形和钩形两种,其中钩形挡料销可用于提高(B)的强度。
(A)凸模(B)凹模(C)卸料板
为保证上道工序(冲孔)和下道工序(落料)的工件孔与外形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可采用(C)作为定位元件。
(A)导正销(B)圆柱销(C)定位钉(D)挡料销
为保证上道工序(A)和下道工序落料的工件孔与外形有较高的位置精度,可采用定位元件。
(A)冲孔(B)落料(C)翻边
冲裁模的条料送进必需用(C)
(A)导正销(B)圆柱销(C)固定挡料销
冲裁小而薄的工件时,卸料方式常采用(B)。
(A)刚性卸料(B)弹性卸料(C)废料切刀卸料(D)气动卸料
冲裁模中的导柱、导套是属于(A)。
(A)模架零件(B)工作零件(C)定位零件
冲裁模中导套与固定板的配合常用(B)。
(A)H7/g6(B)H7/m6(C)H7/h6
某冲压件毛坯面积为3457mm2,材料的cb为300N/mm2,冲压件的厚度为2.2mm,其轮廓边长为321.4mm,加
工该零件的冲裁力应为(A)。
(A)212000N(B)53900N(C)6360N
有合理冲裁间隙的冲孔模,其凸模的尺寸与工件孔的尺寸相比,应该(C)。
(A)稍大(B)稍小(C)相等
冲裁件的毛刺较大,其原因是(B)
(A)刃口太锋利,(B)冲裁间隙太大,(C)凸、凹模硬度太高,
带台阶的凸模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一般为(A)配合。
(A)H7/m6(B)H7/s7(C)H7/s6
普通冲裁用凸、凹模的工作边缘要求有(A)。
(A)尖锐的刃口(B)光滑的圆角(C)45。斜角
采用斜刃方法减小冲裁力时,可采用的方法是(D)。
(A)不论冲孔、落料,斜刃都应做在凹模上
(B)不论冲孔、落料,斜刃都应做在凸模上
(C)落料时应将斜刃做在凸模上,冲孔时应将斜刃做在凹模上
(D)落料时应将斜刃做在凹模上,冲孔时应将斜刃做在凸模上
压力机在一次行程内,能在同一副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的冲裁工序,这种模具称为(A)。
(A)连续冲裁模或级进冲裁模(B)单工序冲裁模(C)复合冲裁模
级进模中,控制送料步距的错误方法是(B)
(A)侧刃单独使用(B)侧刃与挡料销联合使用
(C)侧刃与导正销联合使用(D)导正销与挡料销联合使用
在级进模中,常用侧刃作粗定位,导正销作精定位。为保证条料在被导正时,处于自由状态,设计时应注意(B)。
(A)侧刃长度应等于步距(B)侧刃长度应略大于步距
(C)侧刃长度应略小于步距(D)侧刃长度与步距无关
只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侧刃横断面的长度(沿送料方向)应(A)。
(A)等于步距(B)略大于步距(C)略小于步距
以侧刃定距的工位数较多的级进模,应采用的侧刃数为(B)。
(A)一个(B)二个(C)三个
用一条料冲制工件时,始用挡料销(B)。
(A)可一直用(B)只用一次(C)用二次
侧刃定距精度(C)导正销的定距精度。
(A)高于(B)等于(C)低于
复合冲裁模与级进模比较,(C)。
(A)复合冲裁模的生产率较级进模高
(B)复合冲裁模的生产安全性较级进模好
(C)复合冲裁模冲制的工件精度较级进模高
(D)复合冲裁模冲制的工件形状更不受限制
倒装复合冲裁模工作时,冲件是从(C)。
(A)下模漏料孔中排出的(B)下模顶出的(C)上模推下的
倒装复合冲裁模工作时,冲孔废料是从(A)。
(A)下模漏料孔中排出的(B)下模顶出的(C)上模推下的
正装复合冲裁模工作时,冲件是从(B)。
(A)下模漏料孔中排出的(B)下模顶出的(C)上模推下的
采用(A),冲裁时,模具的导向部分不能脱离。
(A)浮动模柄的模具(B)固定模柄的滚动导向模具(C)开式模具(D)固定模柄的滑动导向模具
3.3弯曲
U形件弯曲模的双边间隙是指(C)之间横向尺寸的差值。
(A)凹模和工件(B)凸模和工件(C)凹模和凸模
若U形件标注的是宽度方向的外形尺寸,则凹模的基本尺寸应取(C)。
(A)U形件宽度方向的中间尺寸(B)大于U形件宽度方向的中间尺寸(C)小于U形件宽度方向的中间尺寸
若U形件标注的是宽度方向的内形尺寸,则凸模的基本尺寸应(B)。
(A)等于U形件宽度方向的中间尺寸(B)大于U形件宽度方向的中间尺寸(C)小于U形件宽度方向的中间尺
寸
对于弯边高度不大或要求两边平直的U形件,则凹模深度应(A)。
(A)大于U形件的高度尺寸(B)等于U形件的高度尺寸(C)小于U形件的高度尺寸
自由弯曲V形件,确定凸模尺寸时,要考虑V形件的回弹,若弯曲变形大,则(A)
(A)只考虑角度的回弹(B)考虑弯曲半径和角度的回弹(C)只考虑弯曲半径的回弹
靠近凹模端面的凹模圆角半径不能(C),否则会增大弯曲力,擦伤毛坯表面。
(A)过大(B)不能大于5mm(C)过小
若靠近凹模端面的两个凹模圆角半径不一致,弯曲对称件时,毛坯会发生(B)。
(A)擦伤(B)偏移(C)毛刺
在自由弯曲保证外侧材料不发生破裂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弯曲件内侧最小圆角半径与材料厚度的比值(rmm/t),称
为(C)半径。
(A)最小弯曲(B)最小绝对弯曲(C)最小相对弯曲
变形区内侧弯曲半径与材料厚度的比值称为(A)半径。
(A)相对弯曲(B)绝对弯曲(C)最小弯曲
弯曲模中凸模和凹模之间的(B)对弯曲件的质量和弯曲力有重大影响。
(A)圆角(B)间隙值(C)表面粗造度
弯曲V形件,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是由调节压力机的(C)来控制的。
(A)行程(B)滑块(C)装模高度
弯曲件精度要求高时,凸模和凹模间隙可取(C)。
(A)l.4t(B)1.2t(C)t
弯曲成形后,由于(B),导致弯曲件的尺寸、形状与模具不相符合,
(A)弯曲件直边夹角增大,(B)弹性恢复,(C)弯曲间隙
回弹的表现形式是弯曲半径(B)及弯曲件直边夹角增大。
(A)变小(B)增大(C)不变
金属板料在弯曲变形时,由弹性变形发展到塑性变形,而在塑性变形时,(C)和塑性变形是同时存在的。
(A)滑移变形(B)残余变形(C)弹性变形
工件弯曲成形后不再受外力作用,由于弹性恢复,导致弯曲件的尺寸、形状与模具(A)。
(A)不相符合(B)相符合(C)吻合
弯曲后,弯曲角产生裂缝的原因是(B)。
(A)凹模内无顶料装置(B)材料流线与弯曲线平行(C)定位不稳定
3.4拉深
拉深模的结构按拉深方向的不同,有正向拉深模和(B)拉深模。
(A)桶形(B)反向(C)正反向
拉深模中凸、凹模的工作边缘要求有(B)。
(A)尖锐的刃口(B)光滑的圆角(C)45。斜角
多次拉深时,各次拉深凸模的圆角半径应(B)。
(A)逐次增大(B)逐次减小(C)不变
拉深模的压边装置有(C)压边装置和弹性压边装置两大类。
(A)柔性(B)橡皮(C)刚性
采用大弹簧压边,可加装(B)销,以防止拉深时压边力急剧增加,导致拉深件破裂。
A)定位(B)限位(C)挡料
采用橡皮、弹簧或(A)压边属于弹性压边。
(A)气垫(B)塑料(C)海棉
为防止拉深件起皱,可采用(C)装置。
(A)定位(B)限位(C)压边
采用(A),有良好的压边效果。
(A)气垫压边(B)弹簧压边(C)橡皮压边
弹性压边装置适用于(C)。
(A)双动压力机(B)液压机(C)单动压力机
拉深模的间隙(C),会影响拉深件的尺寸精度。
(A)过小(B)等于料厚(C)过大
拉深模的间隙(B),会影响拉深模的寿命。
(A)过大(B)过小(C)小于0.2mm
当工件外形尺寸有一定要求,则在最后一次拉深时,以凹模为准,(A)按凹模尺寸减小以获得间隙。
(A)凸模尺寸(B)凹模尺寸(C)工件尺寸
当工件内形尺寸有一定要求,则在最后一次拉深时,以凸模为准,(B)按凸模尺寸放大以获得间隙。
(A)工件尺寸(B)凹模尺寸(C)工件内形尺寸
拉深后断面变薄的原因是(B)。
(A)缓冲器弹顶力不足(B)压边力太大(C)凸、凹模圆角不等
3.5力口工
导套材料为20钢,要求硬度为58〜62HRC,内圆精度为IT7,Ra为0.2冲1,则内孔加工方案可选(A)。
(A)钻孔播孔-粗磨-精磨-研磨(B)钻孔-扩孔-精锐(C)钻孔-拉孔
某导柱材料为20钢,外圆面精度为IT6,Ra为0.8nm,则加工方案可选(A)。
(A)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B)粗车一半精车一精车(C)粗车-半精车-粗磨
冲裁模试冲时,冲压件不平的原因有:(B)。
(A)落料凹模具有上口小、下口大的正锥度(B)落料时,没有压料装置(C)侧刃定距不准
弯曲模试冲时,冲件的弯曲角度不够,产生原因有:(B)。
(A)凸、凹模的弯曲回弹角过大(B)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太浅(C)凸、凹模之间的间隙过小
拉深模试冲时,制件起皱,产生的原因之一是(A)。
(A)压边力太小或不均(B)凸、凹模间隙太小(C)板料塑性差
冲床试模检查时,一定要关闭电源并在下模板或工作台上(C),以便模具工安全操作。
(A)加垫板(B)加润滑油(C)加垫柱(D)加纸片
四、多选题
用大弹簧压边,可加装限位销,以防止拉深时(EF),导致拉深件破裂。
(A)定位(B)限位(C)挡料(D)拉深件破裂(E)压边力(F)急剧增加
带弹簧或橡皮的压边装置,其压边力随上模行程(EF),对拉深不利。
(A)弹簧(B)挡料(C)而下降(D)压边装置(E)增大(F)而上升
拉深模的间隙(B,D)。
(A)过大(B)过小(C)小于0.2mm(D)会影响拉深模的寿命(E)会影响工件尺寸精度(F)会影响
凹模表面精度
拉深模的(AE)的实际尺寸决定的。
(A)双边间隙(B)单边间隙(C)是由凹模(D)是由凸模(E)是由凹模和凸模(F)是由工件
拉深模的间隙(EA)o
(A)则不易控制拉深件的尺寸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路职工安全培训宣传课件
- 例检员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2026届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物理高三上期末监测试题
- 邯郸常态化管理办法
-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讲课文档
- 校友基金官方管理办法
- 社区疫苗接种管理办法
- 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导游综合知识)在线自测试题库及答案(2025年湖南省)
- 跨文化抑郁差异-洞察及研究
- 机载数据森林覆盖变化监测-洞察及研究
- 《医学文献检索技巧》课件
- 2024年贵州省瓮安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高校教师命题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 2025-2030再生胶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 GB 14930.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
- 完整的离婚协议书打印电子版(2025年版)
- 2025年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 碧桂园物业管理
- 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方案
- 202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密押真题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