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浊流(zhuò)

朔气(shuó)

呜咽(yān)

山巅(diān)B.峭壁(qiào)

诧异(chà)

懊悔(ào)

咀嚼(jué)C.酣然(hān)

踱步(duò)

亘古(gèng)

镐头(gǎo)D.污秽(huì)

山涧(jiàn)

机杼(shū)

嗥鸣(háo)2、字词积累——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安适

化装

屋檐

绿茵茵B.窠巢

淅沥

漂泼

花枝招展C.捷毛

高邈

娇媚

呼朋引伴D.烘托

吝啬

干涩

抖擞精神3、下列词语或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朱自清《春》)B.朗润:晴朗潮湿。(朱自清《春》)C.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刘湛秋《雨的四季》)D.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史铁生《秋天的怀念》)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的妈妈不仅是我最爱的亲人,也是我最知心的好朋友。B.我这次没有考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C.秋天的槐荫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季节。D.随着愧荫大道的“刷黑”成功,将使孝感城区交通压力大大缓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默写。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遥看是君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__________________,好像日本看护妇。

⑧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节选《<论语>十二章》)【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节选《诫子书》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2)夫学须静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吾日三省吾身

(

)

(2)饭疏食饮水

(

)

(3)淫慢则不能励精

(

)

(4)非学无以广才

(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讨论。

同桌:我觉得乙文中画线句改成“学以广才,志以成学”,一点都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哦。

你:不可以这样改。因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桌:甲、乙两文中孔子和诸葛亮在修身方面有着相同的看法,你能概括出来吗?

你:(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人生当有樱满开》,完成下面小题。人生当有樱满开潘向黎①樱花原植于中国,唐朝时期引入日本,“樱满开”,这是日语的表达。但是用中文念出来、写下来,意思倒也十分相近。不像另一个樱花专属的词“花吹雪”,“吹雪”的含义并非这两个汉字表面上显示的轻柔细腻,而是“暴风雪”的意思。“花吹雪”是指樱花凋谢时的样子,看过的人知道,那是远比“花雨”“落英缤纷”更猛烈的阵仗,不用“暴风雪”确实不足以形容。而樱满开,就是樱花盛开,进入全盛的意思。②樱满开,极美。远看像一抹抹粉白色的轻云,一层层蔷薇色的烟霞,若有意若无心,在山峦水湄悠然飘浮,含笑浅颦,欲飞又止。到得樱花林中,举头一看,娇柔如薄绢的花瓣像无数层细巧剪纸重叠着,密密地盖住了天,给“花天”二字作了绝好的注解。③本来是舍不得移开视线的,可是看久了,被花光照得晕眩,只好闭上眼睛。那也躲不过樱满开的排山倒海之“势”,看不见了,仍有花气成丝成缕成片,沁入心脾,渐渐涨满了五脏六腑,让人有悬浮的感觉。那种花气,并不是香,只是一种异常清凉,薇薇湿润的。令人身心松弛的气息。④樱花的美,与其说明媚、清丽、轻灵,不如说是美在完全不日常。因为这种美,没有用。它几乎没用任何世俗的实用的成分。樱花开时大多数没有叶子,开完也不结果,她的花瓣算是可以吃,但我吃过点缀樱花的菓子,喝过用腌制过的樱花冲调的咸咸的樱花汤,出乎意料的完全不美味,因此我也一向“知之为不知”地认定樱花不能吃。所以在我眼中,这一树树樱花毫无用处,只是“为艺术而艺术”,专门来凡间轰轰烈烈地美一次。⑤绝美,无用,多么纯粹,多么任性。⑥我想起当年在东京留学时,有一天看见一位日本老太太在赏樱花。她着和服、抹口红、拄拐站在那里,久久望着前方的樱花,时而举头看看头顶的花。这时候来了另外一位中年女士,这位是西式套裙外罩风衣,头发是细碎的卷发,也停住脚步举头看花。老太太像自言自语似的来了一句:“是樱花啊。”中年女士回答:“是啊。”两人静默了一会儿,中年女士又说“真美啊。”老太太发发自肺腑地咏叹般地回答:“是——啊!”⑦要过去很多年,我才会发自内心地接纳,认同这样简单、质朴、近乎笨拙的赞叹。对这种美,摄影家徒唤奈何,作家拙于置词,除了极少数诗人,所有人都只能近乎无语地赏之,叹之,悲喜交集地再三温存。⑧樱花花期短暂,有“樱花七日”之说,“惜春长恐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但如何挽留?无计可施。爱惜不尽,终不能留。只能珍惜,唯有珍惜。否则一切转眼成空。⑨从樱满开到转眼成空,异常远即。一夜之间,枝头就都空了,春梦无痕,仿佛之前的一切根本没有发生过。我们像一个孩子,在满心欢喜的玩闹中弯下腰系了一下鞋带,直起身来,景色和光线就都变了,春天过去了,空虚突然从四面八荒掩杀过来。⑩但是,也可以反过来说:正因为“事如春梦了无痕”,正因为“太勿勿”,更衬得此前的全盛满开之时,有着一期一会的深刻,有着限量版的珍贵,美得异常深刻,直击本心,惊心动魄。⑪人生当有樱满开,期待着它,眼前的郁闷和暗淡就挺得过;若是有过了,追忆着那些瞬间,此后所有的苦楚和寂寞,也都抵得过。⑫樱满开,你可曾有过?1.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樱花的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填空。角度形态气味花期特点①②③

填入表格的内容应为: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_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2)段的画线句子。

远看像一抹抹粉白色的轻云,一层层薔薇色的烟霞,若有意若无心,在山峦水湄悠然飘浮,含笑浅顰,欲飞又止。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①段介绍樱花的两个专属名字,写出了樱花盛开时的美丽和凋谢时的猛烈。B.文章第⑦段人们对樱花的美“徒唤奈何、拙于置词”,是因为樱花花期短暂,人们来不及赞叹就凋谢了。C.因为看到“樱满开”的盛景,直击本心,惊心动魄,我多了一份人生感悟。D.樱花的美和“无用”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樱花美丽无用的惋惜之情。E.文章的语言富有诗意,让我们体会了“樱花”的绚烂,更让我们领悟到“美景短暂,唯有珍惜”。4.文章第⑪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下了这首诗。B.首句以乐景写哀情。用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渲染友人被贬时伤感的氛围。C.第二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听说的意思;“过五溪”,表明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D.全诗写景抒情,诗人将主观感受赋予客观事物,加强了感情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2.“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明月”表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