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文献导读》教学大纲_第1页
《翻译理论文献导读》教学大纲_第2页
《翻译理论文献导读》教学大纲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翻译理论文献导读》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TranslationTheoryLiterature课程编码:050220080学时:32

学分:2适用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先修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大纲主撰人:

大纲审核人:

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专业任选课,是为那些学有余力、并有报考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愿望的本科高年级学生专门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粗知中外一些有重要影响的翻译理论,掌握这些理论提出时的历史背景,学术上的渊源,确切的含义,从而打破翻译理论的神秘感,培养学习翻译理论兴趣,为翻译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并为日后深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

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中国翻译理论:信达雅的渊源及演变授课学时:6课时基本要求:1-1了解严复“译例言”及其现代汉语译文,读严复的译文,如“天演论”片段,读有关书籍、文章包括严复传记等1-2了解中国翻译理论,如傅雷的神似论、钱钟书的化境论,以及许渊冲的三美说等,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翻译理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重点:打破对信达雅的误读,树立起“细读原著,理请脉络”的学习理论的好习惯。难点:什么是翻译的精髓.

第二章

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简史授课学时:4课时基本要求:2-1了解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经验、语言学、文化研究,以及与此有关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翻译理论的影响。2-2初步掌握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脉络,并能了解一些相关的学科知识。重点: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脉络难点:学生可能缺乏相应的母论知识,如语言学、认知理论、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文学理论等,从而影响对翻译理论本身的理解。

第三章

西方翻译理论:系统功能理论(卡特福德)授课学时:4课时基本要求:3-1

了解上下文co-text意义与语境context意义的区别,树立语言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语言之间的不同其实是两个系统之间的不同观点。3-2

重新认识语言本质特点,逐步形成“对等词不对等”的观念,并通过练习与实例巩固新观念。重点:教育学生语言是系统,语言与社会紧密互依互存的观点,从而认识到“对等词不对等”的道理。难点: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卡氏观点破旧立新,一时恐难接受。第四章

西方翻译理论:动态对等(奈达)授课学时:6课时基本要求:4-1了解动态对等理论的具体内容,核心句、of与所有格代词的译法,以及意义的成分分析等。4-2深入理解奈达理论并能运用奈达理论指导翻译实践。重点:运用奈达理论指导翻译实践难点:理论提出的背景、对象、目的以及具体内容。

第五章

西方翻译理论:话语分析授课学时:6课时基本要求:5-1了解介绍话语分析的七个要素,意向intentionality、衔接cohesion、连贯coherence、信息informativity、接受acceptability、情景situationality、互文contextuality;5-2了解话语分析的几种主要的模式,如主位述位、主题评论等等,5-3掌握英汉语对比的一些基本方法。重点:介绍话语分析的七个要素。分析其中动态的互相关系,以及对翻译的影响。难点:话语分析术语

第六章

西方翻译理论:文化翻译(图瑞等)授课学时:6课时基本要求:6-1了解翻译研究中的所谓“文化转向”.6-2了解功能学派、目的论的翻译观点,树立忠实不一定是翻译的唯一标准,翻译还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6-3要求学生有创新意识,敢于接受新思想,接受新观点。重点:

功能学派、目的论难点:了解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它还与文化息息相关。

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32,理论学时32。章内

容讲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总学时第一章中国翻译理论:信达雅的渊源及演变6

6第二章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简史4

4第三章西方翻译理论:系统功能理论(卡特福德)4

4第四章西方翻译理论:动态对等(奈达)6

6第五章西方翻译理论:话语分析6

6第六章西方翻译理论:文化翻译(图瑞等)6

6合计

32

32

四、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材: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andApplications,JeremyMunday,London;

NewYork:

Routledge,

2001.参考书:[1]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台北:树林出版公司,1993

[3]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5]谭载喜,西方翻译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7]Catford,J.ALinguisticTheoryofTranslation.Oxfard:UP,1965[8]Nida.E.AandC.R.Taber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Leiden:Brill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