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西风教案_第1页
帘卷西风教案_第2页
帘卷西风教案_第3页
帘卷西风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帘卷西风,似真似幻》------景物描写中的虚写教学目标:1、了解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通过学习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在写实景的基础上运用虚写使文章更富文采。教学重难点: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并掌握景物虚写的角度。课前准备:阅读《春》、《济南的冬天》、《社戏》、《紫藤萝瀑布》《驿路梨花》《山中访友》等虚实结合的经典篇目。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情导入:播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这首歌同学们都会唱,不仅你们会唱,你们的父母会唱,甚至你们的爷爷奶奶也会唱,因为它已经被广泛传唱30年了,它为什么会经久不衰呢?不仅仅因为旋律优美,更因为它的歌词意境美。我们细看歌词,歌词中的实景只有:白浪、沙滩、矮墙、一片海,下面的美丽画面都是作者在实景的基础上加入了幻想、联想、想象形成的,“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这些图景就是虚写,加入了虚写使图景似真似幻,歌词意境不仅唯美,而且清新自然、毫不做作,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惬意迷人的美妙图景,也描绘出了那纯真时代的美好憧憬。这就是虚写使歌词达到的效果。虚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写作中,记叙文中抽出虚写之芽会使故事完整精细、内涵丰富;议论文中盛开虚写之花会使说理简约精当、生动形象;景物描写结出虚写之果更会使景物神形兼备、文采飞扬。虚实结合角度很多,今天我以景物描写为例,希望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所以,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景物描写中的虚写。《帘卷西风,似真似幻》要点点拨、例文借鉴1、何谓实何谓虚呢?实:客观存在的人、事、物景等。虚:主观的情、意。或指的是作者由于受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自身所产生的情感和想法。我们拿我们学过的辛弃疾的词来举例,例如:①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的词作中也多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比如《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是虚景。虚实结合更加展现出雪后江山的多娇动人。再如他的《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是实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虚景。有了虚景,梅花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他想借梅花以表达的乐观主义情感更加鲜明。②虚实写法不仅可以运用到诗词中使诗词,诗韵俱存、内涵丰富,更可以运用到文章中,那会使文章更富文采和情趣。如:朱自清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实实在在的景物就是几棵树,加入了虚写就让我们感觉到树像小孩子在嬉戏,打闹,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活力。尤其是加入幻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让我们有如在花下的身临其境之感。③我们再看鲁迅的《社戏》中的一段,……不会动的山奔跑起来,让它富有灵性,让文章灵动了,景物写活了。④再如我们小学学过的《山中访友》“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丰富的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把自己的身体想象成树的每一部分,把自己融入景物中,使文字灵动,文章灵气,不仅打开景物描写的行文思路,而且使写景画面富于立体感和艺术性。)名家名篇中的虚实结合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其实虚写并不难,我们同学们都善于实写,而忽略了虚写,在写作中单纯实写和运用虚实结合就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我们来看。2、例如:老师布置了作文写春天花园里的景色,一位同学单纯实写:春天到了,我来到美丽的花园里。花园里的花种类真多呀。有粉色的牡丹、红色的芍药、紫色的蔷薇、美丽的牵牛花,还有睡莲,我边走边看真是太漂亮了,真是太迷人了,让人不愿意离开。另一位同学稍微动动了脑筋,运用了虚实结合,写下了下面的一段:小草绿绿的、软软的。它悄无声息地给大地脱下暗淡的黄毛衣,换上新编织好的绿衫。绿衫上还有一片花纹呢!走近,哦,原来是一个花园。真热闹,牡丹、芍药摇曳身姿在比美;蔷薇花正在招待它的蜜蜂和蝴蝶朋友;牵牛花爬上了高架,滴滴答答的吹着小喇叭!嘘,小点声,睡莲红着小脸,把头深深埋下,微微带着笑容,睡的十分香甜。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它们中间的一员,伴着微风,随着花儿们跳着优美的舞步,随着草儿们唱起动听的曲子……在这片欢乐的天地尽情的嬉笑。提问:同学们觉得第几段文字写得好?第二段运用了虚实结合,好在哪?我们来比较一下两段文字,第一段用了美丽、漂亮、迷人这样的词汇,却平淡无奇,没有打动我们,而第二段文字运用了修辞、想象,把花园中的景写活了,全段虽然没有用一个“美”字,却让我们觉得美丽极了,全段没有说“迷人”,却让我们觉得已经沉醉在美景中了,这就是虚实结合所达到的效果。3、所以,古人有云:清初诗论家吴乔在他的理论批评著作《围炉诗话》中说:“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说明了虚写的作用,所谓的“言语尽而意无穷”。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意思是说,文章只写实不能阐明义理,只写虚不能准确表达精神感情,只有虚实结合才能形神兼备,内涵丰富、文采飞扬。3、大家一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对景物的虚写,其实虚写并不难,老师教给大家几个景物“虚写”的角度:①可以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动静结合,达到虚实相映。(瞧!那一片金灿灿的海洋,原来是向日葵,像一块巨大的地毯,铺遍大地。它们好似太阳公公的镜子,反射出强烈的光芒。向日葵一行行一列列疏落有致地排列着像军队的士兵在接受领导的检阅;它们的花盘都整齐地朝向太阳,又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竞直向上,它们追逐着、奔跑着永远向着东方的太阳,永远朝着最美的方向。)向日葵本来是静止不动的,让它追逐着、奔跑着,化静为动,做到了虚写,表达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感。②可以借助梦境或幻觉来虚写景物。(伴随着落叶的凋零,秋天来了。踩踏着一片片红叶,发出吱吱的响声,与树上嬉戏着鸟儿的叫声融为一体,成为一只软绵的乐曲。此刻,我躺在九月枫红的树林里,轻轻地闭上眼睛,竟然梦见山的那边,有一群调皮的孩子在嘻嘻笑笑,正采摘着那满树的红山果。)借助梦境使文章更富诗情画意,美的享受,带到美的境界。③可以通过多种感觉触发联想和想像。联想、想象。(远处的云雾渐渐散去,露出了园子里的一片火红,似熊熊燃烧的火焰,又像仙女手中一匹红色的细纱,在空中轻轻曼舞。红色深邃,红的艳丽,红的清雅,让人触目惊心。“沙沙沙,沙沙沙……”微风吹过,带响枝叶轻摇,万花齐奏、万叶齐鸣,奏响一曲曲交响乐,这是一场属于花儿、叶儿们的盛宴,他们尽情欢乐,尽情舞踏,蝴蝶、蜜蜂也随着乐声摇摆起来它们一起沉浸在这美的境界中。)通过丰富的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让花、叶们,唱歌、奏乐、舞蹈,想象十分奇特丰富,达到了虚写的目的。④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把实景虚拟,虚实相生。(春雨过后,青草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天空上的云朵飘飘散散,好似屏障。那色彩若隐若现,云走了、云淡了、云散了,原来是一架彩虹桥。那青草随着微风摇摆着,那露珠也跳跃起来,小溪哗啦哗啦的歌唱,看见彩虹出来了,它们都想登上彩虹桥看看仙女们的舞蹈。)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把实景虚拟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使景中蕴情,情景交融。这几位同学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文章引人入胜,文采飞扬。真可谓“虚实相生迷人眼,引人入胜文采显”。看来虚写并不难,只要我们选好角度、运用方法、用心思考,我们也能写出传神的佳句,景物的虚写还需要要注意什么呢?4、运用虚写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以“实写”为基础(虚写不能胡编乱造,凭空想象,要有…②多用“修辞”使文章亮丽起来(修辞运用准确)③表达真情实感(有情有理,合情合理)④使用联想、想象要合情合理(打开思路、不封闭)老师讲了这么多了,大家一定跃跃欲试想要大显身手,超过前面同学的佳作,老师相信你们定会超过他们,让我们小试牛刀吧。三、实战演练小试牛刀:请同学将老师运用上面学到的景物“虚写”的方法,选择下面两幅图片中的一幅为我们描绘你心中的美景。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景物描写中的虚写,真是帘卷西风,似真似幻,只要我们迈出一小步,就可以让别人和自己感受到那惬意迷人的美丽景色了,我们的作文将会进步一大步。就让我们的作文处处都盛开虚写之花。雾中山林(一)清晨,我走进山林,抬头望见高处雾气笼罩,透过薄雾望过去,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峰直插云霄,高高地耸立着,朦胧的山林,仿佛是一幅淡雅的画卷。雾气为这山林增添了美丽的色彩。(用字、用句很好,但太多实写,缺少联想、想象,很少用修辞,画面的没没有显现,有些逊色。)雾中山林(二)清晨,山林中云雾缥缈、一片朦胧,站在山间放眼望去,仿佛置身于云海之中。山上好似笼着一层轻纱,让那原本巍峨峻拔的山峰变成了一位少女,她正在遮掩着自己的芳容。我仿佛看见她身披青纱伴随着歌声翩翩起舞,若隐若现、怡然自得,想着想着似乎自己也身处蓬莱仙境一般。听,那山的最顶端,是否有位诗人在高歌,空寂的谷中,悠扬的传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修辞运用娴熟,丰富的联想,穿越了时空隧道,有今人想到古人,富有情趣,并引用诗句,使描写锦上添花。)雾中山林(三)山岚在云间拨开了薄雾一片,古笛幽咽,流转在千山之巅,它轻挽起流年间的织锦似的薄雾,做自己轻逸的裙裾,旋转间,化作了一场绝美的梦境。睡梦里,隔绝了红尘间的繁华声色;阻断了彩楼花船里的丝竹管弦。它似神仙盈盈站立,用十丈素纱掩芙蓉美面,梳七尺长发盘苍松翠柏,又斜插一枝紫玉发簪,摇曳时玉珠碰撞流淌仙乐几声与叮咚泉响遥遥相应。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碧落天阙,人游其间,便如庄生梦蝶般难以自拔了。(好一个“幽咽”“裙裾”“繁华声色”“丝竹管弦”遣词造句中彰显文学底蕴;丰富的联想引出传说中的碧落天阙,古代先贤的庄生梦蝶又添文学色彩;梦境的描述美伦梦幻,妙笔生花。)沙漠驼铃(一)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中,一群骆驼队在金黄的沙漠中前进,骆驼都在与我打招呼,并且高兴的说:“朋友,陪我们走一程吧”。我冲它们摆摆手,这时,一阵阵微风使驼铃叮咚作响铃声说:“朋友,再会。”沙漠驼铃(二)天空很蓝,在空灵的蓝水晶下是望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