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真题考点汇编:凸透镜成像的应用_第1页
物理中考真题考点汇编:凸透镜成像的应用_第2页
物理中考真题考点汇编:凸透镜成像的应用_第3页
物理中考真题考点汇编:凸透镜成像的应用_第4页
物理中考真题考点汇编:凸透镜成像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中考真题考点汇编之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黔西南州)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

是()

A.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

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

规律相同

2.(•湘潭)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白墙

A.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

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D.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3.(•张家界)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A.人脸识别机B.汽车后视镜C.放大镜D.近视眼镜

4.(•梧州)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

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刷脸”时,面部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内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

缩小的实像

5.(•上海)已知在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

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

A.放大的虚像B.正立的虚像C.放大的实像D.缩小的实像

6.(•北京)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7.(•郴州)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

了关键一步。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

镜片看到的文字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8.(•十堰)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

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汽车观后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放大镜

9.(•山西)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

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

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可滑动纸筒

半透明膜

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

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

10.(•湖北)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

接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都是沿直线传播

C.地球通过核心舱上摄像机的镜头成虚像

D.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小

11.(•河南)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

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

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A.f=5cm、h=10cmB.f=10cm、h=12cm

C.f=5cm、h=12cmD.f=10cm、h=6cm

12.(•晋中)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

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

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半透明膜

A.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B.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

C.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D.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

13.(•宜昌)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投射灯,它的成像镜头可简化为一个凸透镜,能把投

影片ab投射到地面,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其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是()

ABCD

14.(•常德)如图是记者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用照相机拍摄的医护人员照镜子整理

护目镜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镜子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像

C.当医护人员远离平面镜时像变小D.镜子中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15.(•泸州)如图所示,为小赵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成像情况,下列哪种光

学器件成像原理与它相同()

C.电影放映机D.放大镜

16.(•成都)如图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城市之眼”,它见证了成都由“两山夹一城”

到“一山连两翼”的跨越式发展,立于此,“城市绿心”跳动的脉搏清晰可感。周末,游人

如织,小张拿出手机留影纪念,在黑屏状态下通过屏幕看到了身后游人的像;在拍照时通过

屏幕看到了“城市之眼”的像,为了探究成像原因,小张用手指挡住摄像头,发现不能看到

“城市之眼”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游人看见“城市之眼”是因为它是光源B.光照在游人的伞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两次通过屏幕看到的像成像原理不同D.摄像头的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17.(•安徽)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

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

得到烛焰清晰的()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

虚像

18.(•泰安)光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

①近视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②照相时,被照者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③放大镜能放大地图,利用了光通过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④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

19.(•大连)(多选)照相机常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照相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

D.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人应该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20.(•烟台)为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学校门口安装了测温摄像仪,当同学们经过它

时,会自动利用(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检测人体温度是否正常。测温摄像

仪的成像原理与我们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成像原理

相同,当人靠近镜头时,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玉林)如图所示,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水球”做成像实验,“水球”成像

的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或“照相机”)的相同,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选

填,,实,,或,,虚,,)像。

22.(•广元)生活中随处可见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拍摄实景

所成的像是像(选填“实”或“虚”),人在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人所成的像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宁夏)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新

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减弱噪声。疫情防控期间,进入

公共场所需要手机扫码登记,如图所示。手机摄像头相当于透镜,当手机远离二

维码时,所成的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永州)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圆满完成,航天

员叶光富进行了太空水球光学实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

的水球,这个水球可以被看成一个凸透镜。将一个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

某一位置,可以看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

像”或“虚像”)。

25.(•广西)在较暗的室内,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白墙和点燃的蜡烛间移动(离墙近些),

在墙上能看到烛焰(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6.(•绥化)某次实验中各光学元件在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实像(选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生活中的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

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27.(♦广东)如图所示,电子蜡烛的“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立的

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

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更换成另一个焦距相同、尺寸更大的凸透镜,此时光屏

上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对比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p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

28.(•朝阳)学习了透镜的知识以后,小明借来了爷爷的眼镜片进行了探究:

(1)如图甲所示,太阳光经过镜片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判断,爷

爷佩戴的是(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镜片的焦距是cm。

(2)他把镜片放置在桌子上,调节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墙上出现了窗户清晰的像(像

未画出),这个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

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3)小明将镜片向上移动一定高度,墙壁上的像将(选填“向上移动”、“向下

移动”或“仍然成在原来的位置”)。

29.(•包头)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来研究电影放映时银幕上的影像情况。

(1)进入影院,小明发现银幕表面较为粗糙,观众在不同位置都可以看到银幕上的影像,

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反射。

(2)小明在银幕上看到了清晰的影像,这个影像相对于胶片上的图案是(填“正

立”或“倒立”)的。同时,影像又是放大的,是因为胶片放在了距离镜头(填答

案序号)的位置。

A.一倍焦距以内

B.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以外

(3)放映过程中影像大小超出了银幕边界,要使影像缩小到银幕范围且仍然清晰,在放

映机镜头靠近银幕的同时,还要将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调(填“大”或“小”)一些。

年物理中考真题考点汇编之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参考答案

1.(•黔西南州)如图所示,小明妈妈用手机拍视频。下列关于手机镜头成像的说法正确的

是()

A.手机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妈妈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的虚像

C.要拍面部特写,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一些D.手机镜头的成像规律与投影仪的成像

规律相同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利用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工作原

理相同;要拍面部特写,此时的像会变大,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可以把手机靠近面部

一些;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湘潭)如图,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正对着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B.此透镜可作为近视眼镜镜片

C.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D.白墙相当于光屏,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AC、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则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像是正着

的,则胶片是倒置的;此时的物距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胶片与透镜的

距离小于20cm、大于10cm,故A正确,C错误;

B、远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矫正;

近视眼的成因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

故B错误;

D、白墙的表面凹凸不平,光线照射到白墙后会发生的是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A。

3.(•张家界)下列生活工具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是()

A.人脸识别机B.汽车后视篌C.放大镜D.近视眼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A、人脸识别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故A正确;B、汽车后视镜是凸面镜,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C、放大镜成

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D错误。故选:A。

4.(•梧州)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

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刷脸”时,面部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以内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

缩小的实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答】A、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

B、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B正确;

CD、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

之外,故CD错误。故选:B。

5.(•上海)已知在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若将物体

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则此时成()

A.放大的虚像B.正立的虚像C.放大的实像D.缩小的实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5厘米的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此时的像是倒立、

放大的实像,则25cm>2f,f<12.5cm;

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30厘米处,30cm>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D。

6.(•北京)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A、由图可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CD、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即提示牌上“关灯”两

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故BD错误、C正确。

7.(•郴州)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

了关键一步。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

镜片看到的文字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根据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可知,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Bo

8.(•十堰)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

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汽车观后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放大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答】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

成的。

A、汽车的观后镜是凸面镜,主要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

目的,故A错误;

B、照相机是把发光板放在较远处,移动光屏,直至出现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缩小的

实像,故B正确;

C、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放大镜是物体经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B。

9.(•山西)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

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

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可滑动纸筒

半透明膜

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

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答】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即物距减小,像距

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近像远像变大,故A正确;B、相机向后移,纸筒

向后缩,即物距增大,像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远像近像变小,故B错

误;C、D、相机不动,即物距不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不变,凸透镜成像

大小不变,故C、D错误。故选:A。

10.(•湖北)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

接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都是沿直线传播

C.地球通过核心舱上摄像机的镜头成虚像

D.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答】AB、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

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故A正确,B错误:C、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

像,故C错误;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

成的像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11.(•河南)小明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

盒盖上嵌入一凸透镜。有焦距为5cm和10cm的两种凸透镜,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

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凸透镜焦距f与盒高h选择合理的是()

A.f=5cm、h=10cmB.f=10cm、h=12cm

C.f=5cm>h=12cmD.f=10cm、h=6cm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为了在盒盖上方附近,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物距应小于焦

距,则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o

12.(•晋中)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

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

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适头

可滑动纸筒

半透明膜

A.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B.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

C.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D.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答】在自制的相机中,室外的实验楼为“物”,半透明

膜为“光屏”,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需要将物体“靠近”凸透镜,即

相机向前移动,同时半透明膜要“远离”凸透镜,即纸筒向前伸,据此可知选项ABC错

误,D正确。

故选:D。

13.(•宜昌)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投射灯,它的成像镜头可简化为一个凸透镜,能把投

影片ab投射到地面,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其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是()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由题意可知,投射灯把投影片ab投射到地面,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根据凸透镜

成像规律可知,其原理是:当2f>u>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分析各选项图示

可知,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o

14.(•常德)如图是记者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用照相机拍摄的医护人员照镜子整理

护目镜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镜子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像

C.当医护人员远离平面镜时像变小D.镜子中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平面镜的

应用.

【解答】ACD、镜子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

像。故A、C错误,D正确;

B、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故选:D。

15.(•泸州)如图所示,为小赵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成像情况,下列哪种光

学器件成像原理与它相同()

A.投影仪B.照相机C.电影放映机D.放大镜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根据图示情况可知,蜡烛在凸透镜中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物距大于二

倍焦距时的凸透镜成像情况,由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可知,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的这种成

像情况制成的。

故选:B。

16.(•成都)如图是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城市之眼”,它见证了成都由“两山夹一城”

到“一山连两翼”的跨越式发展,立于此,“城市绿心”跳动的脉搏清晰可感。周末,游人

如织,小张拿出手机留影纪念,在黑屏状态下通过屏幕看到了身后游人的像;在拍照时通过

屏幕看到了“城市之眼”的像,为了探究成像原因,小张用手指挡住摄像头,发现不能看到

“城市之眼”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游人看见“城市之眼”是因为它是光源B.光照在游人的伞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两次通过屏幕看到的像成像原理不同D.摄像头的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光源;镜面反射;漫反射.【解答】A、“城市之眼”自身不能

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光照在游人的伞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

八方,故B错误;CD、在黑屏状态下通过屏幕看到了身后游人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

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在拍照时通过屏幕看到了“城市之眼”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其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现象,两次成像原理是不同的,故C正确,D错误。故

选:C»

17.(•安徽)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

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3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

得到烛焰清晰的()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

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时,太阳的平行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

聚在主光轴上最小最亮的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

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物体放在距此透镜30cm处,u>2f,成倒立、缩小的实

像。

故选:A。

18.(•泰安)光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

①近视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②照相时,被照者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③放大镜能放大地图,利用了光通过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④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D.只有①③正确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①、近视镜是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①错误;

②、照相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被照者应位于镜头二倍焦距

以外,故②正确;

③、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时,将物体放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此时是利用光通过凸

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

④、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因此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④正确;

总上所述分析可知②④正确,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o

19.(•大连)(多选)照相机常用来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

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照相时,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照相机的镜头与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类透镜

D.照相时,要想使人像变大,人应该在镜头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答】AC、照相机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是光

的折射;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与照相机的镜头相同,故A错误,C正确;B、照

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D、照相时,人应该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故D错误。故选:BCo

20.(•烟台)为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学校门口安装了测温摄像仪,当同学们经过它

时,会自动利用红外线(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检测人体温度是否正常。测温

摄像仪的成像原理与我们生活中的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成像原理相同,当人靠近镜头时,所成像的大小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答】人体会发出红外线,测温摄像仪会自动利用红外线检

测人体温度是否正常;测温摄像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当人靠近镜头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所成像的大小将变大。故答案为:红

外线;照相机;变大。

21.(•玉林)如图所示,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水球”做成像实验,“水球”成像

的原理与照相机(选填“放大镜”或“照相机”)的相同,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3

(选填“实”或“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王亚平到

水球的距离与水球焦距的关系是大于2倍焦距,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

相机利用了此原理。

故答案为:照相机;实。

22.(•广元)生活中随处可见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摄像头拍摄实景

所成的像是像(选填“实”或“虚”),人在靠近摄像头的过程中,人所成的像逐渐工

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1)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在大于2倍焦距之外的物体经凸透镜成

倒立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人走近摄像头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是变大的。

故答案为:实;变大。

23.(•宁夏)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新

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疫情防控期间,

进入公共场所需要手机扫码登记,如图所示。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当手机远

离二维码时,所成的像会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答】(1)禁止室内装修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手机扫描二维码,二维码在手机摄像头的2倍焦距以外,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手机镜头远离二维码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故答案为:在声源处;凸;变小。

24.(•永州)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圆满完成,航天

员叶光富进行了太空水球光学实验。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滴收缩成一个接近完美球体

的水球,这个水球可以被看成一个凸透镜。将一个物体放在这个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

某一位置,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缩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

填“实像”或“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缩小:实像。

25.(•广西)在较暗的室内,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白墙和点燃的蜡烛间移动(离墙近些),

在墙上能看到烛焰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根据这个原理可制

成照相机(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点燃的蜡烛在墙上能接收到像,由于凸透镜离墙近些,说明物距大于像距,所

以墙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故答案为:倒立;照相机。

26.(•绥化)某次实验中各光学元件在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选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委川p川川甲1川川甲1扁平1川|岛ii川甲|叫川平|[1|郦11||川|||叫叫'

⑼0cmi()2()为4()5()607()8()9()100限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答】由图知,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此时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利用

这一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放大;投影仪。

27.(•广东)如图所示,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