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好事近》湖南高考鉴赏阅读赏析答案_第1页
陆游《好事近》湖南高考鉴赏阅读赏析答案_第2页
陆游《好事近》湖南高考鉴赏阅读赏析答案_第3页
陆游《好事近》湖南高考鉴赏阅读赏析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陆游《好事近》湖南高考鉴赏阅读赏析答案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①本词写于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奇妙之处。(4分)

答:“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互衬托,构成一幅深浅比较、冷暖交融的色调丰富的美景,是以愉悦人心。

(2)简析下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答: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便飘荡、四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这首诗作于诗人54岁罢官东归途中。陆游(1125-1210)在50岁-63岁之间: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邀陆游入幕僚,为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陆与范素有诗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场礼数,以致引起同僚讥讽;又因复国抱负和个人功名长久无法得到伸展的空间,故常有较放纵轻佻的行为,被同僚指责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于是陆游索性自号“放翁〞,并在诗中自我嘲解。淳熙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淳熙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淳熙十三年,知严州淳熙十五年,担任军器少监。陆游写这首词《好事近》,是在由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盐(专管福建茶盐专卖的)改任提举江南西路(在今江西省)时所写(淳熙六年,陆游正好54岁)。

上片一开篇即描写出发时的情景,从湓口“放船〞而归,晚上到“散花洲〞住宿。诗人朝发湓口,夕宿散花洲。行程交代十分清楚。爱国诗人陆游两次夜宿散花洲,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陆游自家乡到夔洲(今四川奉节县东)去,八月中秋的其次个晚上在散花洲泊舟夜宿。他在《入蜀记》写道:“泊散花洲。洲与西塞相直。前夕,月犹未极圆,盖望(农历月之十五)正在是夕,空江万顷,月如紫金盘,自水中涌出,平生无此中秋也。〞

三、四句描写舟行途中所见,描绘了陆游欣赏到的薄暮中散花洲两岸的漂亮风景。这里应当是写的春夏之交时的风景。“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色调明丽的“白蘋〞和“红蓼〞与绿草相衬托,又仿佛将“新绿〞映上绿蓑,特别润泽!一个“映〞字,十分传神,把景与情紧凑勾连,景物相互衬托,构成色调斑斓的画面,引人入胜。这两句色调明快、比较猛烈的美,可以想象出画面,像一幅山水画。我们很简单联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和“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这样的诗句,诗人旷达自适的情感不言自明。这就为下片抒情做了有力的铺垫。

下片“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几句,抒写诗人生活别无奢求,四处为家,旷达自适的情怀。“有沽酒处便为家〞只要有酒即可,别无他求。而“菱芡(即菱角和芡实)四时足〞,又把诗人生活不求奢华的特性写足。罢官之后,也只能这样做旷达状,其实,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愤懑仍能依稀浮现。

接下来,承上片“放船归〞,写明日乘风破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