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的教案_第1页
计算机基础的教案_第2页
计算机基础的教案_第3页
计算机基础的教案_第4页
计算机基础的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教学课题]:

1.信息与信息技术。

2.计算机技术概论。

3.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教学课型]:传授新知识与技能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以下概念:数据、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的特征、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并熟悉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分类;计算机的发

展趋势。

3)使学生掌握常用进制(二、八、十和十六进制)及其相互转化;计算机数据的表示

方法,字符编码和汉字编码;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组成。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有关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学会获得信息和知识

的方法和途径,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人类文化进步与发展的自豪感以及对我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日新月异的进

步的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分类;

2)常用进制的相互转化;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组成。

2.难点:常用进制的相互转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与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询问学生的已获得相关知识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迅速集中精

力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

〈复习引入〉:

〈讲授新课〉: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指导学生阅读):通过阅读相关教材,从教材中找到以卜呐容并加以了解:

1.信息的概念及特征,数据的概念,信息和数据的关系;

2.信息技术的概念:什么是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所包括的范畴;

3.信息社会: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社会的特征。

(练习):完成F列填空:

1)在信息时代,人类拥有的知识量急剧膨胀,使处理信息变得更加困难的现象称为

2)()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是具体的物理形式抽象出来的

逻辑意义。

3)以计算机为中心,集()、()、()为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

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成为计算机文化。

4)从20世纪()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人类开

始进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也称为()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

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5)在信息社会里,()作为继物质和能源之后的第三资源,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主

导作用,当今社会的主导产业将从传统产业转向()产业和()产业。

6)所谓文化,是人类()的表现,是人类()的一种能力,也是人类进

步的一种标志。

7)文化应该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8)计算机文化的提法最早出现在()世纪()年代初。

9)人类文化发展的四个里程碑分别是:()、()、()、()o

二、计算机技术概述:

1.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小资料):详见附页•

■“计算机之父”——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简介。

■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始末。

(指出重点):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

(详细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阅读教材、完成练习):填空练习:

10)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年在()国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是

()。

II)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代,其划分依据是()。现在的微机属于()

代,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

12)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

家提出的基本原理,他就是()。他的主要设计思想是()。

13)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代计算机。

14)所谓的“第五代计算机”是指()计算机。

2.计算机的特点和分类:

(介绍):

♦计算机的五个特点(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工作自动化、精确性高);

♦计算机的三种分类方式:

a)按处理的对象划分:()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

b)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

c)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

计算机、()计算机;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15)计算机正朝着两极方向发展,即()计算机和()计算机,前者代表计算

机的应用水平,而后者代表国家的科技水平。

16)()计算机是相对于大型计算机而言的一种运算速度更高、存储容量更大、功

能更完善的计算机。

3.计算机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指明重点):计算机的应用是本节的知识重点

(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

能、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了解):计算机的四个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格化、智能化)。

(阅读教材、完成练习):

17)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检索工作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

18)在计算机应用领域,CAD指的是()o

19)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英文缩写为()。

20)“信息高速公路”主要体现了计算机在()方面的发展趋势。

21)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

22)文字、表格、图形、声音、控制方法、决策思想等信息的处理都属于()范畴。

23)继传统的因特网、Web之后的第三个大浪潮,可以称为第三代因特网的是()。

三、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问题引入):冯•诺依曼在计算机的研制过程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思想,一直沿用至今,

其中之一就是在计算机中采用了()编码形式表示各种数据。那么,二进制编码是如何

在计算机中应用的呢?

(简介):数制的概念(名词术语——数码、基数、位权;常用的进位计数制——十进制

Decimal、二进制Binary、八进制Octal、十六进制Hexadecimal;各种进制数码的表示方法;)

(练习):阅读教材,完成1F列表格:

进制数码基数权运算法则表示方法

0,1(两个)R=2以2为底的黑(2°T)逢二进一借(100101)2

二进制

一当二或100101B

八进制

十进制

十六进制

(指出重点和难点):数制的转换

(详细讲解):

a)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转化为十进制数——按权展开式: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322

(1111.11)2=1*2+1*2+1*2'+1*2°+1*2-'+1*2'=8+4+2+l+l/2+l/4=15.75D

(解题技巧):

>二进制位数一定时,第一项权值〉后面项权和。例如:在上面例题中,

8>4+2+1+1/2+1/4=7.75

>二进制数最后一位数如果是“0”,则转化为十进制数后为偶数:反之,

二进制数最后一位数如果是“1”,则转化为十进制数后为奇数。

(练习):单项选择题:

24)把二进制01011011转化为十进制,结果为()。

A.103B.91C.171D.71

25)二进制数11001011等于十进制数的()。

A.395B.203C.204D.394

♦八进制转化为十进制:

(24.6)8=2*844*8°+6*&I=2*8+4+3/4=20.75

(练习):单项选择题:

26)八进制数127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A.117B.771C.87D.77

27)八进制数413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A.324DB.267DC.299DD.265D

28)八进制数(35.54)8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A.(29.1275)10B.(29.2815)I0C.(29.0625)IOD.29.6875)10

(解题技巧):此题可直接计算小数部分:5*8-'+4*8-2=0.6875

♦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32II

(A10B.8)|6=10*16+1*16+0*16+11*16°+8*16-=10*4096+256+0+11+0.5=41227.5

(练习):单项选择题:

29)十六进制数2A3c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A.11802B.16132C.10812D.11802

30)十六进制数35.54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A.35.32815B.53.32815C.54.321815D.52.62125

(解题技巧):此题可直接计算整数部分:3*161+5*160=48+5=53

•.•小数部分最大(0.FFFF)的权值之和<1即:

15*161+15*16-2+15*160+15*16'4+...-0.9999809

,此题选(B)

31)十六进制数1A8F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A.(7652)10B.(6287)l0C.(7672)10D.(6799)10

b)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整数部分(除2取余)+小数部分(乘2取整)

例如:将100.125D转化为二进制数。

解:转化整数部分:100/2=50余0a。''(低位)

50/2=25余0ai

25/2=12余1a2

12/2=6余0a3

6/2=3余0a4

3/2=1余1

1/2=0余1a6(高位)

即:(100)io=(1100100)2

转化小数部分:0.125*2=0.25整0a.,(高位)

0.25*2=0.5整0a.2

0.5*2=1整1a,3(低位)

即:(0.125)I0=(0.001)2V

组合:100.125D=1100100.001B

(练习):单项选择题:

32)十进制数36.875转化为二进制数是()。

A.110100.011BB.100100.111BC.100110.111BD.100101.101B

(解题技巧):此题只需做整数部分。

33)十进制数0.6875转化为二进制小数是()。

A.0.1101BB.0.0111BC.0.1011D.0.1100B

(解答):0.6875*2=1.3750整1a.1(高位)

1.3750*2=2.7500整0a,2

2.7500*2=5.50整1a.3

5.50*2=11.0整1a<(低位)

即:(0.6875),0=(0.1011)2

c)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d)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自学任务):根据教材相关内容,自己学习上述c)、d)两项转换方法。

(练习):

34)将二进制数10111101110转换为八进制数是()。

35)将二进制数10011010.1011转换为八进制数是()。

36)将二进制数1011101111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是()。

37)将二进制数111010.11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是()。

38)将十六进制数(10AC)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39)将十六进制数(1CB.DB)16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四、信息的编码:

(讲解):

1.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

>位(bit):比特,简记为b,是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简记为B,是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

换算关系:lkB=2‘°B=1024B,1MB=22°B=1O24*1O24B,1GB=2MB=(1024)3B,

1TB=24OB=(1O24)4B

>字:CPU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称为字,通常有一个或若干

个字节组成。

>字长: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称为字长。字长是衡量计

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常见的微处理器字长有8位、16位、32位和64位。

2.数值的表示:

>数的正负号:通常规定一个数的最高位作为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

>机器数:把在机器内存放的正负号数码后的数称为机器数;

>真值:把在机器外存放的山正负号表示的数称为真值。

例如:+127(真值)-011111111(机器数);

-127(真值)-111111111(机器数);

3.文字信息(非数值数据或字符数据)的表示:

>字符编码(西文字符):ASCH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汉字编码:

(阅读教材,完成练习):

40)bit的意思是();计算机存储器中一个字节包含的二进制位是()位,它

能表示的最大的十六进制数为()。

41)在24*24点阵的字库中,存储一个汉字的字模信息需要()字节。

42)已知字母的“F”的ASCH码是46H,则字母的“f”的ASCH码是()H。

43)如果按字长来划分,微型机可分为8位机、16位机、32位机、64位机和128位机

等。所谓32位机是指该计算机所用的CPU()«

44)下列汉字输入码中,()属于音码。

A.大众码B.智能ABC码C.自然码D.五笔字型码

45)在下面关于字符之间大小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格符>b>BB.空格符>B>bC.b>B>空格符D.B>b>空格符

46)汉字系统中的汉字字库里存放的是汉字的()码。

(巩固新课〉: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与设计]: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第一讲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应用及分类

[教学课题]:

1、计算机的发展。

2、计算机的特点。

3、计算机的应用。

4、计算机的分类。

傲学课型]:传授新知识

[教学目标]:

4.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以下概念:ENIAC、冯•诺依曼看、结构、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

路、微处理器、多媒体、CAD、CAM、CAE、CAR存储器、ALU、BUS、CPU。

2)使学生了解并熟悉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分类;计算机的发

展趋势。

3)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组成;计算机硬件

各部分的功能。

5.能力目标:

通过对有关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学会获得信息和知识

的方法和途径,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6.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人类文化进步与发展的自豪感以及对我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日新月异的进

步的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3.重点:

1)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分类;

2)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组成;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功

能。

4.难点: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组成;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与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复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向学生了解他们对计算机的认识程度,如

对一些硬件的印象。

〈复习引入〉:通过对学生所看到的计算机展开计算机发展的讲授。

〈讲授新课〉:

五、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1、第一台计算机:

(小资料):详见附页。

■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始末。

■“计算机之父”——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简介。

2、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指出重点):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

(详细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阅读教材、完成练习):填空练习:

47)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年在()国研制成功的,该机的英文缩写是

48)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代,其划分依据是()。现在的微机属于()

代,所采用的逻辑元件是()o

49)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然有了很大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

家提出的基本原理,他就是()。他的主要设计思想是()»

50)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代计算机。

51)所谓的“第五代计算机”是指()计算机。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结合实际,讲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

■微型化

■网络化

■多媒体化

■智能化

六、机的特点和分类:

(介绍):

■计算机的五个特点(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大、通用性强、工作自动化、精确性高);

■计算机的三种分类方式:

d)按处理的对象划分:()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

e)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

0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划分:()计算机、()计算机、()计算机、()

计算机、()计算机: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52)计算机正朝着两极方向发展,即()计算机和()计算机,前者代表计算

机的应用水平,而后者代表国家的科技水平。

53)()计算机是相对于大型计算机而言的一种运算速度更高、存储容量更大、功

能更完善的计算机。

七、计算机的应用:

(指明重点):计算机的应用是本节的知识重点

(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

能、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阅读教材、完成练习):

54)用计算机进行资料检索工作属于计算机应用中的()。

55)在计算机应用领域,CAD指的是()。

56)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英文缩写为()。

57)“信息高速公路”主要体现了计算机在()方面的发展趋势。

58)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

59)文字、表格、图形、声音、控制方法、决策思想等信息的处理都属于()范畴。

60)继传统的因特网、Web之后的第三个大浪潮,可以称为第三代因特网的是()。

〈巩固新课〉:对本节内容进行小结,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加深学生印象。

[作业布置与设计]:

1、引导学生对所使用的计算机的硬件给予细心的观察,加深认识,能指出硬件的名称,简

单的功能。

2、(书面作业)计算机飞发展经历哪几个重要阶段?

3、(书面作业)计算机硬件的由哪几部分组成组成?

[教学札记]:

[板书设计]:

第二讲计算机硬件系统

[教学课题]:

1、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微型计算机系统

[教学课型]:传授新知识与技能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b)使学生认识并熟悉微机常见硬件设备。

c)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功能。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有关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的了解,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构造及原理,学会判

断微机的性能优劣,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对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直观认识,渗透科学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微机主要性能技术指标。

5.难点:计算机硬件五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实验与教具]:微机维修室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询问学生的已获得相关知识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迅速集中精

力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

〈复习引入〉:你知道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由哪些部分组成吗?

〈讲授新课〉:

一、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讲解冯•诺伊曼型计算机构成思想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2、采用二进制表示计算机中的数据及程序

用0和1两个数表示计算机中数据、程序,用二进制进行运算,易于用硬件实现。

3、存储程序

讲解冯•诺伊曼的计算机存储程序思想。

二、硬件各部分的功能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各部分功能,并使学生掌握存储器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位(Bit)

字节(Byte)

地址(Address)

字长

存储容量及换算关系

八、微型计算机及硬件系统

详细讲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关系结构,微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并结合计算机的发展趋

势,讲解硬件的型号、功能。

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的结构组成。并要不断的了解硬件发展的信息,掌握硬件

的市场变化。

〈巩固新课〉: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与设计]:

[教学札记]:

[板书设计]:

第三讲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软件系统

[教学课题]:

a)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b)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教学课型]:传授新知识与技能课

[教学目标]:

i.知识目标:

a)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b)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ii.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原理及工作过程,掌握计算机指令的概念、

组成;了解程序的定义;指令及程序在计算机中的执行过程;了解计算机软系统的分类;

掌握编译程序的编译过程,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理性认识,培养对计算机的兴趣。

iii.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对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直观认识,渗透科学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软件系统。

6.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实验与教具]:多媒体教室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由以前所学知识,引导启发学生使他们对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产生兴趣,继

而引入课题,展开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讲解。

〈复习引入〉:你知道的计算机如何工作的吗?

〈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工作原理

1、计算机指令

计算机指令山两部分组成:操作码、操作数

指令的分类:

2、程序

讲解程序的定义

3、程序设计语言

二、指令和程序在计算机中的执行过程

用图示讲解指令和程序在计算机中的执行过程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

1、计算机软件系统

(详细介绍):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概念,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各包括哪些。

(阅读教材):了解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系统支撑和服务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有

关知识。

3.程序设计语言

(指明概念):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按其发展可分为三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讲解)三类语言的关系及从源程序到目标程序的转换过程。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图

L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系统

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文字处理软件

应用软件J信息管理软件

〈巩固新课>: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与设计]:

[教学札记]:

[板书设计]:

第三章微机操作系统及其应用

第一讲windows2000操作系统概述(3.1—3.4)

[教学课题]:

1.操作系统的概念。

2.操作系统的发展。

3.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

4.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5.典型操作系统概述。

6.WINDOWS2000的版本。

7.WINDOWS2000的特性。

8.WINDOWS2000的安装。

9.W1NDOWS2000的启动和关机。

10.WINDOWS2000的桌面。

11.W1NDOWS2000的基本操作。

12.剪贴板操作。

[教学课型]:传授新知识与技能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发展以及主要特性,基本功能,典型的操

作系统。

2)使学生了解WINDOWS2000的版本,特性,以及安装技巧。

3)使学生掌握W1NDOWS2000的正确的启动和关机,了解WINDOWS2000的桌面以

及基本操作,掌握剪贴板的操作。

2.能力目标:

通过对操作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构成有更深刻的理解,掌握

必要的操作系统知识以及动手安装操作系统的技巧。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人类文化进步与发展的自豪感以及对我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日新月异的进

步的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操作系统的发展及主要特性;

2)WINDOWS2000的安装。

3)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

2,难点: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

3.教学关键:

[教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与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询问学生的已获得相关知识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迅速集中精

力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

〈复习引入〉:

〈讲授新课〉:

一、操作系统概述

(指导学生阅读):通过阅读相关教材,从教材中找到以下内容并加以了解:

1.操作系统的概念;

2.操作系统的发展;

3.操作系统的主要特性。

4.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5.典型操作系统概述。

(练习):完成下列简答:

1)什么是操作系统?

2)操作系统主要有哪些特性?

3)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二、WINDOWS2000概述:

1.WINDOWS2000的版本:

■WINDOWS2000PROFESSIONALo

■WINDOWS2000SERVERo

■WINDOWS2000ADVANCEDSERVER.,

■WINDOWS2000DATACENTERSERVERo

(阅读教材、完成练习):填空练习:

4)专业版WINDOWS2000是()。

5)服务器版WINDOWS2000是()。

6)高级服务器版WINDOWS2000是()。

7)数据中心服务器版亚2。0亚52000是()o

2.WINDOWS2000的特性:

(介绍):

■更易于使用。

■简化了管理过程。

■增强了对新硬件的支持。

■强化了文件管理。

■增强了安全性。

3.W1NDOWS2000的安装:

(指明重点):WINDOWS2000的安装是本节的重点。

(详细介绍):WINDOWS2000的安装过程。。

■运行安装程序。

■运行安装向导。

■安装网络组件。

■完成安装。

(阅读教材、完成实验):

8)安装WINDOWS2000。

三、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

(指出重点和难点):WINDOWS2000的操作。

(详细讲解):

a)WINDOWS2000的启动和关机。

i.启动WINDOWS2000的启动。

ii.关闭计算机。

b)WINDOWS2000的桌面。

■图标。

■“开始”按钮。

■快捷按钮。

■快捷方式。

c)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

■鼠标的基本操作。

■WINDOWS2000窗口及基本操作。

d)剪贴板操作。

(练习):简答:

9)WINDOWS2000应用程序的主窗口由什么组成?

10)什么是WINDOWS2000的桌面?

11)如何将任务栏隐藏?

12)什么是剪贴板?

13)剪贴板有哪几种常用的操作?

14)鼠标的操作有哪几种方式?

〈巩固新课〉: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与设计]:

教师组织习题让学生抄写在作业本上

[教学札记]:

[板书设计]:

第二讲windows2000的文件管理、控制面板和附件(3.5—3.6)

[教学课题]:

1.Windows2000的文件管理。

2.控制面板。

3.Windows2000的附件。

[教学课型]:传授新知识与技能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的基本操作;

3)使学生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选定、新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属性设置等

操作。

4)使学生掌握格式化、磁盘清理、碎片整理等磁盘管理操作。

5)掌握Win2000中的常用实用程序,如记事本、画图、计算器等的基本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

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磁盘管理的操作方法,学会对计算机软、硬件系

统进行设置,会利用附件提供的常用程序进行简单应用,并且进一步增强学生利用和操

作计算机的兴趣和能力。

3.德育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和管理;

2.控制面板中常用实用程序的设置。

3.附件中常见应用程序的使用。

教学难点:资源管理器的使用和计算机的设置。

教学关键:

[教学方法]:讲授法

[实验与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稳定课堂秩序,然后提问已学内容“Windows2000的的特性有哪些?”,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集中到问题上来。

〈复习引入〉:

总结学生对上面问题的回答,借此引出其回答中的文件管理、安全性等特性正是本节课所要

讲述内容,从而进入本次课学习。

〈讲授新课〉:

文件和文件夹:

(指导学生阅读):通过阅读相关教材,从教材中找到以下内容并加以了解:

1.文件的概念及文件的命名规则,文件扩展名的含义;

2.文件夹的含义,文件夹的命名规则;

3.文件和文件夹的图标特点,不同文件的图标特点;

(练习):选择题:

1)Windows2000支持长文件名,一个文件名的最大长度可达()个字符。

A.8B.16C.255D.256

2)以下文件中,()是合法的WINDOWS2000文件。

A.AZB\C.TXTB.ABC*.TXT

C.ABC.ABC.TXTD.ABC??.TXT

3)以下文件类型中,()为属于应用程序类型。

A..sysB..batC..comD..exe

文件管理环境:

Windows2000提供了两个实用程序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管理,即“我的电脑”和“资源管

理器”。

(实际操作打开两个程序的方法并对两个窗口界面进行比较)

1.打开“我的电脑”(指明系统图标);

2.打开“资源管理器”;

(说明:可完成“我的电脑”中的所有功能,另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练习:

1)打开“我的电脑”,窗口内不会出现()图标。

A.软盘B.硬盘C.光盘D.网上邻居

2)在WINDOWS2000中,打开资源管理器后,窗口内不会出现()

A.我的电脑B.我的公文包C.我的文档D.桌面

3)关于资源管理器窗口,不正确的描述是()

A.可以关闭左窗口B.可以关闭右窗口

C.左右窗口都可能有滚动条D.可以不显示地址栏

4)在Windows2000的资源管理器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单击“+”方框可以打开文件夹

B.单击方框可以打开文件夹

C.打开文件夹和展开文件夹是不相同的操作

D.打开文件夹和展开文件夹是相同的操作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1、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指明重点):

掌握操作:文件和文件夹的选定,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设置。

(阅读教材、完成练习):

1)在WINDOW2000的资源管理器中,如果要选定多个非连续排列的文件,应按组合键

()

A.ShifH单击要选定的文件对象

B.Alt+单击要选定的文件对象

C.Ctrl+单击要选定的文件对象

D.Ctrl+双击要选定的文件对象

2)下列()不属于文件的属性。

A..只读B.隐臧C.存档D.只写

3)关于文件夹的共享正确的描述为()

A.所有文件夹都可以设置为共享

B.含只读属性的文件夹不能设置为共享

C.含隐藏属性的文件夹不能设置为共享

D.所有文件夹都不能设置为共享,只有文件可以设置为共享

2、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文件夹的新建、选定、重命名、移动、复制、粘贴指明重点,并

实例详细讲解):

实例:

臼■李宁

而EXCEL

E)广)WINDOWS

0LX1

户>脾1

0WORD

百ZY

要求:

1)在D驱动器下创建如上目录结构;

2)在LX1文件夹下建立AA.TXT文本文档和BB.WAV波形文件;

3)在LX2文件夹下新建CC.BMP文件;

4)将AA.TXT文件移动到WORD文件夹下并更名为TT.TXT,并将TT.TXT文件设为只读

属性;

5)在计算机上搜索CC.BMP文件,并将其复制到ZY文件夹下;

6)删除BB.WAV文件。

(有多种操作方法的―一进行介绍,如:命令菜单操作、快捷菜单操作|、快捷命令、工具

按钮等)

1)新建:

2)复制:

3)移动:

4)删除(指明两种删除的不同,并对回收站进行介绍):

•删除:实质是将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移动到回收站

•物理删除:按下Shift键,则直接删除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而不是移动到回收站

(练习):

①将上述实例中删除的BB.WAV文件还原;

②)彻底删除上述实例中LX2文件夹下的CC.BMP文件;

5)重命名:

3、文件或文件夹的查找:

对通配符进行讲解:“?”和“*”,指明其意义和区别:

练习:

i.从计算机上搜索扩展名是BMP的文件;

ii.搜索D盘中文件名的第二个字符是C的文件;

磁盘管理

(讲解):

磁盘管理是指对硬盘和软盘进行管理。

包括:磁盘的格式化、磁盘的清理、磁盘的碎片整理、磁盘的检查和备份、磁盘硬件管理

和磁盘的共享设置等。

1、磁盘的格式化和磁盘卷标设置(以软盘为例实例讲解操作)

磁盘的卷标:即该磁盘的别名,其命名规则同于文件名的命名。

设置卷标:只需在“卷标”栏中添上相应字符即可;

取消卷标:将“卷标”栏清空;

完全格式化和快速格式化的区别:

前者不但清除磁盘中的所有数据,还对磁盘进行扫描检查,将发现的坏道、坏区进行标注;

后者只清除磁盘中的所有数据,因此相对来讲速度较快;

注意:从未格式化过的白盘,不能进行快速格式化。

说明:因为格式化都将清除磁盘中的数据,所以提醒学生慎重操作,并建议不要针对硬盘练

习。

(练习):

关于磁盘的格式化,不正确的描述为()

A.磁盘的格式化,主要有快速格式化、完全格式化和部分格式化;

B.磁盘格式化后,磁盘上的原有文件将不再存在;

C.快速格式化相当于“完全删除”,即将磁盘中的所有文件删除;

D.完全格式化和快速格式化功能完全相同,只是快速格式化的速度更快些:

E.从来没有被格式化的磁盘,可以对其先快速格式化,再进行完全格式化,这相关格式化

的速度会更快些;

F.只能对软盘格式化,不能对硬盘格式化;

2、磁盘的其他管理(介绍磁盘属性中的四个选项卡)

要求学生掌握查询磁盘存储空间、进行磁盘整理和查错、设置磁盘共享的方法,了解安

装硬件驱动程序的方法。

(练习):

1)查看硬盘上各驱动器大小和可用空间;

2)设置D驱动器为共享;

控制面板

(讲解):

控制面板作用:控制面板中包含许多windows2000操作系统提供的实用程序,通过这些实

用程序可以更改系统的外观和功能,对计算机的硬、软件系统进行设置。

具体设置(实际操作演示):

1、显示属性设置(指明重点,实际演示)

■个性化的桌面设置

■设置显示属性

■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

■设置快捷方式

(操作练习:):

分别在桌面、“开始”菜单和快速启动栏中建立WORD的快捷方式。(注意:多种方

法分别讲解)

2、系统;

3、区域选项设置;

4、日期/时间设置;

5、鼠标和键盘设置

6、安装和卸载Windows应用程序;

7、打印机设置;

8、用户管理;

(练习):

1)在()窗口中,可以清楚地了解该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及各项资源的使用情况。

A.系统特性B.控制面板C.我的电脑D.系统信息

2)关于任务栏,不正确的是()

A.可以改变其高度B.可以移动其位置

C.可以改变其长度D.可以将其隐藏

3)在“区域”选项中,无法设置的是()

A.系统使用国别B.中文输入法C.字符集D.日期时间格式

4)网络标识的设置在控制面板的()中进行

A.系统B.IntemetC.区域选项D.网络

5)安装WINDOWS2000时,必须确定()

A.所管理的用户文件数目B.所允许的最大用户数

C.系统管理员的帐号和密码D.用户工作组的数目

6)在“添加/删除程序”中,可以进行的工作是()

A.删除一个网上其他计算机的应用程序

B.添加一个硬件的驱动程序

C.删除一个用户工作组

D.删除WINDOWS系统的部分组件

7)在“输入法区域设置”中,无法进行的工作是()

A.添加或删除一种输入法B.设置输入法启动的热键

C.设置输入法是否光标跟随D.启动“输入法生成器”

8)更改帐户密码需要在()下进行

A.“新用户”对话框B.“用户”属性对话框

C.“更改密码”对话框D.“密码管理”对话框

9)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打印机”组件,不能进行的设置是()

A.添加多个打印机B.更换默认打印机的驱动程序

C.取消正在等待的打印D.设置新的默认打印机

10)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Administrator和Guest是系统内置的帐户

B.以管理员身份登陆计算机可以创建其他的组

C.用帐户创建后自动成为Users组的成员

D.Administrator帐户可以重命名也可被删除

Windows2000的附件

(讲解:)

Windows2000的附件,为用户提供了一些简单但是最常用的应用程序,利用附件中的这些程

序,可以实现简单的文字处理、图像处理、简单的计算机和多媒体播放程序等。

1、写字板和记事本

记事本和写字板是Windows2000自带的两个文字处理程序,这两个应用程序都提供了基

本的文本编辑功能。

(练习):分别以记事本和写字板实际输入•段文字,并以“文字“为文件名保存到D:\李宁\LX

路径下。

2、画图

练习:用“画图”工具画一简单图画并着色,以“画图”为文件名保存到D:\李宁\LX路径

3、计算器:

(要求掌握标准计算器的使用以及科学计算机中的数的进行的转换)

4、娱乐(简单介绍)

Win2000操作系统增强了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主要表现在:多媒体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更为

容易,并提供了CD唱机、WindowsMediaPlayer(Windows媒体播放器)、录音机等大量实

用的多媒体应用程序,另外还提供了“纸牌”、“扫雷”等简单游戏

(练习):

1)在“声音和多媒体”属性中,不能进行的音频设置是()

A.声音播放设备选择B.录音设备的选择

C.声音频率的调整D.MIDI音乐播放设备的选择

2)在中文输入和英文输入之间切换所使用的键盘命令是()

A.Alt+SpaceB.Ctrlt+SpaceC.Ctrl+ShiftD.Shift+Space

3)在“写字板”应用程序窗口的客户区,不存在的组件是()

A.滚动条B.插入点C.标题栏D.水平标尺

4)在“记事本”程序中,无法进行的工作是()

A.对文字进行简单编辑B.更换中文输入法

C.设置文本的字体格式D.进行打印文档的页面设置

5)下列()文件不属于图像文件

A.BMPB.WAVC.GIFD.MPG

6)“画图”程序中,无法进行的操作是()

A.图形扭曲B.图形翻转C.图形反色D.色彩平衡

7)媒体播放器无法进行的播放控制是(

A.循环播放B.音量控制C.播放起点设置D.播放终点控制

(巩固新课〉: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与设计]:

教师组织习题让学生抄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第四讲程序管理、自定义工作环境

[教学课题]:

13.程序管理

14.自定义工作环境

[教学课型]:传授新知识与技能课

[教学目标]:

4.知识目标:

1)让学生熟悉程序的运行、文档的打开。

2)使学生了解创建快捷方式的几种方法。

3)让学生熟练掌握开始菜单、任务栏及桌面的定制。

5.能力目标:

通过对有关程序管理和自定义工作环境的学习,使学生熟悉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

工作方式,学会定制有个人风格的工作环境,增加他们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

6.德育目标:

增强学生对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直观认识,渗透科学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4.重点:程序的运行、工作环境的定制方法

5.难点:菜单的定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实验与教具]:计算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询问学生的已获得相关知识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迅速集中精

力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

〈复习引入〉:1、Windows2000中如何组织文件?

2、文件夹内容的显示方式有哪几种?

通过上次的学习,我们已经对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中文件的组织方式有了整体的了

解,这次课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些文件我们是如何使用。

L0MicrosoftOffice工具,

〈讲授新课〉:aPH件》

面启动,

一、程序管理:⑥InternetExplorer

眄MkrosoftAccess

WindowsUpdate

国MkrojoftExcei

1、运行程序:打开OWKO文稔RSMkrosoftFrontpage

西MaosoftOutloo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