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诗三首第一课时《登高》《秋兴八首(其一)》知识结构:
诗歌鉴赏抓意象诗歌鉴赏抓意象品意境明情感析手法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诗歌,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并能准确、有感情地背诵《登高》及《秋兴八首(其一)》。2、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作为分析和理解作品的基础。3、掌握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学习重点、难点: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2、掌握诗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体悟其表达效果。学法指导: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正确停顿。2、细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掌握诗歌内容。3、精读诗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4、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5、熟读成诵,积累语言。一、自主预习☆初读: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孤舟一系()急暮砧()渚()清沙白繁霜鬓()潦倒()()解释下列词语。凋伤()萧森()两开()寒衣()摧刀尺()急暮砧()塞上()万里()百年()艰难()潦倒()新停()☆细读:以意逆志,知人论世阅读杜甫的人生经历,回答问题。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始漫游吴越,五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寓居夔州之时。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着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登高》也写在夔州期间,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这一年重阳节,杜甫约他的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料吴郎因事没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此诗。1、创作这两首诗的时候,杜甫的处境如何?2、阅读《登高》《秋兴八首》,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具体事物可以体现出杜甫的处境特点?二、合作学习☆精读与品读: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两首诗中,作者描绘的景物给我们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登高》:《秋兴八首(其一)》:在《登高》《秋兴八首》中,作者都描绘了江水和树木,两首诗中的江、树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分别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自主讨论,总结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三、巩固练习根据对《秋兴八首》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的迷雾中。巫峡里面(),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菊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愈加()……四、作业☆诵读:因声求气,吟咏诗韵1、背诵这两首诗。2、仿照巩固练习的形式,改写《登高》。五、反思你的疑问:我的疑问:第二课时《咏怀古迹(其三)》学习目标: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诗歌,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并能准确、有感情地背诵《咏怀古迹(其三)》。了解作品所涉及历史典故,作为分析和理解作品的基础。总结概括咏史诗的特征。一、自主预习☆初读:1、加点字注音。万壑()朔()漠青冢()省()识2、解释下列词语。明妃()村()去()朔()青冢()紫台()省()☆细读:昭君出塞西汉汉宣帝时期,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宣帝死后,元帝即位,一直和汉朝交好的呼韩邪单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作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后宫很多民间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二人临回匈奴前,汉元帝看到昭君美丽端庄,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画工。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二、合作学习☆精读:1、昭君的遭遇在《咏怀古迹(其三)》中是如何体现的?2、杜甫是怎么样看待昭君的遭遇的?3、杜甫为什么要写昭君的怨恨?☆品读: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三、巩固练习,归纳总结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1、这首诗主要使用了什么抒情方式?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承包合同样本
- 2025签订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合同
- 一年级音乐课程大纲
- 肩颈腰椎护理指南
- 2025专用合同条款模板
- 2025年中外合资合同范本
- 2025技术咨询合同免税增值税操作详解
- 2025电子科技企业集体合同(下)
- 2025房产买卖合同模板
- 2025二手车辆买卖意向合同
- GB 7718-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提纲
- 2025-2030中国蜂蜜行业营销渠道与多元化经营效益预测研究报告
- 内蒙古汇能集团笔试题库
- 产后保健知识课件
- 氧化反应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 子宫肌瘤病例讨论
- 门窗安装施工方案07785
- 2025年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 土壤氡检测方案
- 氧化镓雪崩光电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