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23-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0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教学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革命的影响。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初,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2)过程①第一阶段:从1919年5月4日开始,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②第二阶段:从6月5日起,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意义①性质: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①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②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准备和共产国际的帮助。(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①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央机构为中央局,总书记为陈独秀。②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3.国共合作(1)背景①中共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的方针。(2)实现: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国民党一大。(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开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4.北伐战争(1)目标: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2)过程:1926年开始北伐,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开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5.国民革命失败(1)原因①帝国主义干预,扶植国民党右派蒋介石为新的代理人。②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分裂,叛变革命。③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2)表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中国革命暂时转入低潮。二、国共的十年对峙1.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立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在井冈山创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土地革命(1)背景: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对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3)意义: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3.根据地建设(1)理论: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措施①经济:努力开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②军事: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三次粉碎了敌人的“围剿〞。③政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3)成就: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红军达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开展成燎原之势。4.红军长征(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过程①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②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③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④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结束。(3)意义①粉碎了敌人的“围剿〞,革命转危为安。②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③标志着革命新局面的开始。高频考点一、五四运动的特点和评价例1.四运动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及发行才数月的?每周评论?、?新潮?、?国民?等。五四运动之后,自1919年6月起,年余之间,新出的周刊、旬刊、半月刊、季刊,多达四百种左右,大都为大学、专门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所创办。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目标是宣传新文化B.新青年杂志领导了五四运动C.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D.陈独秀成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答案】C【变式探究】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里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A.自由精神 B.平等精神C.民主精神 D.科学精神【答案】A高频考点二、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例2.以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C.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D.抗日战争:全民抗战、一致对外【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国民大革命。注意“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的信息,说明这一标语口号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时期的革命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可知选B项。【变式探究】“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绝不可能。〞孙中山此话说明,阻碍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关键因素是()A.外国势力的干预 B.各地经济开展的不平衡C.军阀之间的混战 D.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存在【答案】A高频考点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例3.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B.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根底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锋利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时间“五四运动〞可知,五四运动爆发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依然是中国的主要矛盾,故A项正确;B项中的“群众根底〞在材料中没有表达,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与国内无关,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最大的作用就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D项错误。【变式探究】1927年12月,瞿秋白指出: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开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如“革命不可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开展形势〞,而是“各省农民此起彼落的武装暴动〞。这反映出当时党的局部领导人()A.已意识到要依据国情调整革命路线B.盲从共产国际指示,缺乏创新思维C.在革命受挫后存在严重的悲观情绪D.尚未认识到南昌等城市起义的意义【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瞿秋白认为,革命不应该进攻敌人的中心城市,而应该在各省农村发动武装斗争。也就是说,过去进攻敌人的中心城市方式不可取,应该将革命中心转移至农村。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高频考点四国共十年对峙例4、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曾作出决议称,国民党是一种民族解放之特别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现在不应该让出这个旗帜。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建立苏维埃的口号。上述材料说明了当时的中国共产党()A.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B.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C.团结北伐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D.调整了中国革命的斗争策略【答案】D【变式探究】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南方八省的局部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以下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支援了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B.扩大了革命根据地C.在战略上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D.保存了原中央苏区【答案】C【解析】支援了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是对材料的过于宽泛理解,故A项错误;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开始长征,根据地大幅度的缩小,故B项错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和南方八省游击队的抗争交相照应共同对抗国民党武装压迫,故C项正确;中央苏区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而陷落,故D项错误。1.〔20xx年全国Ⅰ卷文综历史6〕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开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到达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答案】C2.(20xx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6)6.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进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说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进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结合该内容及材料时间“1920年〞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取胜,影响日益增强,故C符合题意;A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无关;实业救国思潮是近代实业家的救国理念,与材料无关,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礼教〞的批判,D不正确。3.〔20xx年北京卷6〕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答案】C4.〔20xx年北京卷文综历史7〕以下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D.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答案】D【解析】注意漫画创作的时间“1945年〞以及漫画标题?端赖合作?、图片上的文字“国共〞“复兴门〞“建国大道〞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全国民众希望国共继续合作,实现和平建国,故漫画反映了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故D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而且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并非国共联合,排除A;?双十协定?是1945年重庆谈判的结果,重庆政协会议召开于1946年初,排除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重庆谈判时抗日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排除C。应选D。5.〔20xx年全国Ⅱ卷文综历史6〕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那么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那么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答案】C6.〔20xx年江苏文综历史10〕10.以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比照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A.全面内战爆发时B.战略反攻开始前C.三大战役进行中D.渡江战役结束后【答案】C【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共产党兵力开始具有优势是在1948年11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正是三大战役进行之中,故C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开始于1947年,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结束是在1949年,故D项错误。7.〔20xx年天津卷文综历史9〕9.“〔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根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右图中A.①B.②C.③D.④【答案】D1.〔20xx江苏卷单科历史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防止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说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答案】A【解析】材料中“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与当时中国人民“统一中国、实现和平〞的愿望相符合,故A项正确。当时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故B项错误;知识分子是通过思想改造中国,共识也无从表达,故C项错误;全体国民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1.〔20xx江苏卷单科历史9〕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开展。依据以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政治B.文化传统C.人口密度D.地理环境【答案】A2.〔20xx年北京卷文综历史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A.说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具体阐述新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排除掉A。根据材料“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哦...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即可知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B正确。工农武装割据不与国民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外合作,不符合材料,CD错误。3.〔20xx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1〕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开展。〞由此可知,当时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答案】C4.〔20xx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还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稳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认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确实立【答案】B【解析】渡江战役时期,新中国尚未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成员,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保卫了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等主权,否认了列强在华特权,故B项正确;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东南沿海等地援助国民党,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5.〔20xx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4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25分〕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假设无国民那么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那么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开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那么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答案】〔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群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1.〔20xx年上海卷单科历史26〕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是〔〕A.辛亥革命胜利B.五四运动爆发C.中国共产党诞生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历史事件在教材中明确讲过,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这是一种定性的表述,没有其他的历史事件能够代替,因此此题选择C选项。1.〔20xx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到达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答案】A2.〔20xx年天津卷文综历史9〕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成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表达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答案】D【解析】根据“1947年2月1日〞,可见此时还处于国共内战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另起炉灶〞方针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时间不符,也无从表达“开始实行〞,故A错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应是在1949年建国后实行,时间不符,故B错误;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也是由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故C错误;根据“一切丧权辱国条约〞等信息可见中国共产党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应选D。3.〔20xx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9〕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说明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表达的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现象,故C项错误;材料表达不出国民党的农村政策,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这些口号得到乡村农民的认同,所以此题答案为A项。4.〔20xx年上海卷单科历史23〕右图反映了近代中国关税总收入的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改订新约运动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民族经济开展D.北伐战争爆发【答案】A1.(20xx·江苏单科·9)以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根底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答案】B2.(20xx·山东文综·18)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根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是苏联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原因,不是更名的原因,故A项错误;北洋军阀统治根本被推翻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主要成果,并不是更名的原因,故B项错误;注意两个时间“1925年〞与“1928年〞,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与汪精卫先后发动的反革命政变,使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由此可见更名的原因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故C项正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时间是在1934年,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20xx·广东文综·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还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炽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4.(20xx·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滨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答案】D【解析】材料中“皖直交斗〞的关键信息说明了当时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正在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D项。1.〔20xx·浙江卷〕?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参谋〞“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全面抗战时期【答案】C【解析】此题以?纽约时报?中的记者报道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词“广州聘请苏联参谋〞是指孙中山接受苏联参谋的帮助起草国民党一大宣言;“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是指北伐军队攻克武汉;“上海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是受到北伐军影响;“攻克南京〞是指北伐军攻占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是指军阀混战。据以上信息可以说明是国民革命时期,故此题选择C项。2.〔20xx·四川卷〕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响,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响〞“制度的反响〞“观念的反响〞和“组织的反响〞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以下属于“组织的反响〞的是()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以殷海光的观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揭示了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化的过程。“技术的反响〞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所以①属于“技术的反响〞;“制度的反响〞是指学习西方的民主政体;“观念的反响〞指新文化运动;“组织的反响〞指新文化运动后新的革命政党的组建,③④与此相符,故正确答案为D项。3.〔20xx·天津卷〕?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姻解除财产分配协议范本:房产、车辆及子女抚养权
- 公共交通空调设备采购、安装及定期检修合同
- 住宅小区消防系统安全性能检测与维保服务协议
- 离婚协议谈话笔录:离婚后子女监护权与抚养费协议
- 班组模具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成语互动游戏课件
- 胡杨之地 阅读答案
- 2025年麻醉科常用镇痛药物使用技巧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中国历史文选 课件 第十七讲 周瑜传;第十八讲 释老志
- 奇妙的生命课件
- 儿童化学启蒙化学第一课课件
- GJB9001C新品研发文件目录清单(不含软件)
- 眼底照相在眼底病的应用
- 农产品食品安全评价技术 课件全套 模块1-8 走进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 - 油脂脂肪酸组成和溶剂残留检测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农业特色产业培训课件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件
- 《水生生物学桡足类》课件
- 八年级劳动课下册教案
- NB-T 47013.15-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 JCT412.1-2018 纤维水泥平板 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