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业务培训课件_第1页
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业务培训课件_第2页
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业务培训课件_第3页
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业务培训课件_第4页
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业务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

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业务培训2023年3月x日1年度汇算概述2个人所得税政策3专项附加扣除解读4个人所得税APP操作5常见问题解答CONTENTS目录01年度汇算概述2022年度汇算主要内容2022年终了,居民个人应将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取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四项综合所得的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和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后,适用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并减除速算扣除数计算最终应纳税额,再减去2022年已预缴税额,得出应退或应补税额,向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退税或补税。计算公式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情形1、一年内取得1—12笔综合所得,均可减除6万;(或退税)情形2、在多处取得综合所得,各处均减除6万,汇算清缴时调增。(补税)专项附加扣除:情形1、只在一处任职受雇,扣缴义务人唯一,全额享受;情形2、在多处任职受雇,扣缴义务人不唯一,可自行选定扣缴义务人,全额享受;02个人所得税政策政策解读---个人所得税纳税主体1、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九条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身份证号为纳税识别号),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2、申报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十条第二款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源泉扣缴)3、申报期限:次月15日之内。逾期产生罚款及滞纳金。政策解读---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税率3%-45%)(二)劳务报酬所得;(20%)(三)稿酬所得;(20%)(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20%)(以上四项统称为综合所得)(五)经营所得;(对应为企业所得税)(5%-35%)(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0%)(七)财产租赁所得;(20%)(八)财产转让所得;(20%)(九)偶然所得。(20%)政策解读---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严格依法扣缴有关补贴奖金个人所得税的通知》财税[2021]63号1、全额计税:除工资外发放的所有奖金补贴。如:绩效考核奖、目标考核奖、综合治理奖、平安建设奖、未休假补贴等。2、不计入工资总额: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3、计入工资总额,但不征税:1、省级以上精神文明奖;2、车补;3、职业年金4%。4、全额计入免税收入:法律援助补贴劳务报酬(计入全额免税收入,不再享受20%减除费用)※全年一次性奖金(为申报方式,并非收入品目名称)政策解读---个人所得税预缴办法工资薪金: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计算方法:(当年累计收入-5000*月份-累计各项扣除)*适用税率=应纳税额政策解读---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例子:假定2022年王某年收入13万元,减除费用6万,子女教育1.2万元,不考虑其他。王某全年需要交纳多少个人所得税税款?王某2022年应纳税所得额:13万—6万—1.2万=5.8万元。计算方法1:3.6万元3%;2.2万元10%;3.6*3%+2.2*10%=0.328万元,即3280元。计算方法2:使用速算扣除系数

5.8万元*10%-0.252万元=0.328万元,即3280元。政策解读---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级数累计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36000元的3%0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252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69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31920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5292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859207超过960000的部分45%181920劳务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二)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第十四条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四项、第六项所称每次,分别按照下列方法确定:(一)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劳务报酬——时间1.计算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三项综合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3.计算预扣预缴应纳税额。根据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预扣率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务:3档预扣率;稿酬、特许权使用费:预扣率20%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款的计算方法例3:假如某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00元,则这笔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过程为:收入额:2000-800=12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1200×20%=240元例4:假如某居民个人取得稿酬所得40000元,则这笔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计算过程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40000-40000×20%)×70%=22400元应预扣预缴税额:22400×20%=4480元03专项附加扣除解读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有什么?7项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婴幼儿照护2022年个人所得税主要变化政策变化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根据《国务院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国发〔2022〕8号,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专项附加扣除。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婴幼儿照护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注意事项————扣除时如何分配父母可选择由一方按照规定金额标准的100%扣除,或者选择由父母双方分别按照规定金额标准的50%扣除;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APP收入和税前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添加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APP操作进入选择进入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全日制学历教育父母可选择由一方按照规定金额标准的100%扣除,或者选择由父母双方分别按照规定金额标准的50%扣除;注意事项————扣除时如何分配有多名子女的家庭,按照子女数量和规定金额标准的乘积计算父母双方共计可享受的扣除金额。对不同子女,可以在夫妻间有不同的扣除比例,扣除比例只能为一方扣除或平均扣除。注意事项————扣除时间及地点子女在年满3周岁以上至小学前,不论是否在幼儿园学习均可扣除;子女满3周岁的当月,至受教育终止。

跨学龄阶段、寒暑假、休学(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等),不中断享受。受教育地点,包括在中国境内和在境外接受教育例1:如某员工2022年4月份向单位首次报送其正在上幼儿园的4岁女儿相关信息。则4月份该员工可在本单位发工资时扣除子女教育支出4000元(1000元/月×4个月)。如果另一员工2022年3月份向单位首次报送其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相关信息,且女儿3月份刚满3周岁,则可以扣除子女教育支出支出仅为1000元(1000元/月×1个月)。例2:如某员工2022年3月新入职本单位开始领工资,其5月份才首次向单位报送正在上幼儿园的4岁女儿相关信息。则5月份该员工可在本单位发工资时扣除的子女教育支出金额为3000元(1000元/月×3个月)。例题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继续教育(学历/学位、资格类),可以按照标准定额扣除资格类继续教育包括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学历/学位扣除期限最长不超48个月。(无学籍)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职业资格继续教育:3600元/年。入学的当月至教育结束的当月注意事项————扣除时间注意事项————特殊情况如果子女已就业,且正在接受本科(含)以下学历继续教育,可以由父母选择按照子女教育扣除,也可以由子女本人选择按照继续教育扣除。学历教育和资格类教育可以同时享受;多个资格类教育只能享受一个;同一学历不同专业可延续享受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注意事项————扣除时间及条件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含)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纳税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标准定额扣除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同一个纳税人(包括配偶)住房贷款利息与住房租金两项扣除政策只能享受其中一项,不能同时享受。注意事项————扣除时间及条件租赁合同(协议)约定的房屋租赁期开始的当月——租赁期结束的当月;主要工作城市是指纳税人任职受雇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提前终止合同(协议)的,以实际租赁行为终止的月份为准。注意事项————扣除分配方式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且为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来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同,且无房的,可按规定标准分别进行扣除。注意事项————特殊情况年中更换住房的,两处日期不能交叉企业为外派员工解决住房的(个人不付费),个人不得扣除。自行解决住房的,可以扣除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及其配偶只能享受一次首套房利息扣除。注意事项————扣除时间及特殊情况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纳税人及其配偶婚前各自购买住房发生首套住房贷款的,婚后可以选择一方的住房由购买人扣除,也可以各自按50%比例扣除。纳税人在2022年度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医疗支出,可以在2023年通过汇算清缴享受扣除。具体扣除标准和范围将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中明确。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的费用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按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分别只能由本人或配偶一方扣除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是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且不超过80000元的部分个人养老金税前扣除: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4号,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注:本公告规定的税收政策自2022年1月1日起在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实施。政策变化法律援助补贴: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法律援助补贴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25号对法律援助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规定获得的法律援助补贴,免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政策变化特定人群优先退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号将填报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收入降幅较大人群纳入优先退税特定人群。政策变化04个人所得税APP操作个人所得税APP操作预约办税--个人信息—关注任职受雇信息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每年确认汇算清缴操作—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完整APP收入纳税明细查询--查看是否属实退税审批要点1、申报收入和预缴收入一致;如隐瞒收入。2、补填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是否属实;如大病医疗。3、上年度是否补税;未补税以后年度不得申请退税。机审——机审不通过转人工05常见问题解答常见问题解答1、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换算税率单独计算的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如何理解该政策?单位实际发放在二三月,申报在11月,是否导致当月申报数字金额较大,多计算税款?

答:

(1)属于税收优惠政策。可相应减少纳税金额,降低税负。

(2)实际发放在2、3月申报在11月,未按照次月15日内申报纳税的征管规定,会影响当月税款计算,可在次年汇算清缴时按年统算后多退少补。常见问题解答

2、继续对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免于补税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是否理解为此类情形不用缴税?

答:

错。属于豁免补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政策依据:《财政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