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州六月荔枝丹》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本文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作为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学法建议】
1、抓住关键语词理清说明顺序,明确荔枝的相关特点。
2、紧扣关键语句分析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引用古代诗文达到的说明效果。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2、资料链接(1)学前指导
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对象特征
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科学性(正确、准确);文学性(生动、形象)
(2)文体介绍
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3)白居易《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译文: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3、预习思考
①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词,概括每段段意,用自己的话或课文的原话详细准确地表达荔枝的特征。
②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荔枝的特征。
③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一、自学评价
1̣̣̣.下列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粗糙cāo
红缯zēng
乳酪làoB.背负bèi
树冠ɡuān
萌蘖niè
C.龟裂guī
宋徽宗hui
贮藏zhùD.谚语yàn
紫绡qiāo
果梗ɡěnɡ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醴酪
纵然
粗糙
呕气B.希奇
薄膜
烘干
嘲讽
C.花序
进贡
移植
吹嘘D.气侯
渣滓
绚丽
褐色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紫绡(生丝织的绸子)
兼程(既走水路,又走陆路)
B.醴酪(甜酒)
日啖(品尝)
C.密移造化出深山(自然、天然)
绛囊(深红色)
D.山顶千门次第开(第二次)
浑圆(全、满)
4、名句填空
①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惠州一绝》苏轼
②长安回望绣成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
③你还能默写出关于荔枝的其他诗句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本研习
1、整体感知
(1)课文结构顺序图如下:
第一部分:(1节)
第二部分:(2-11节)荔枝的生态(说明荔枝本身)
果实外部形态(2-5)
2节:果___,龟裂片、片峰(粗糙)
3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实内部组织(6-11)
6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节:贮藏,______________(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9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1节:果花,花期、花___、花___、花___、花____
第三部分:(12-15)荔枝的生产
(说明荔枝问题)
12节: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节:果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节:移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节:产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结构图,作者介绍荔枝采用了那些说明顺序?为什么采用这些说明顺序?使用这些说明顺序有何作用?体现了本文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点探究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周密、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请学生讨论合作完成。
(1)科学性
①语言细密精确(限定范围、修饰程度、说明条件、比喻形状)
如:“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不能改成“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语言的周密上,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表达了信息。
②确数、约数的运用,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例子事实确凿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术语依据科学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性
①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细读课文请找出,并说明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表达生动形象,凸现文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本文语言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周密。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三、问题探讨1、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隐含哪些方面的信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在文中是否多余?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段介绍荔枝的文字,思考分析其与课文写法风格的区别。
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果肉(假种皮)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
——摘自《辞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下列各段所用的说明方法(1)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2)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3)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5、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我国是世界荔枝的故乡荔枝,树形优美,树干挺拔,树叶浓密,树冠开展,树果累累,肉厚而多汁,味美有异香<,/SPAN>②荔枝含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精氨酸,色氨酸,叶酸,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B、C等成分,实为食补、食疗之佳品③荔枝木是上乘木材材质硬重,坚韧耐用,不怕海水浸泡,是制船板、船舵、船桨之佳料;又是作枕木、桥梁、车辆、家具的良材④荔枝树能抗污染深圳市委旁边有座荔枝公园,内有大量荔枝树,虽处闹市却保山野本色(1)本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2)请逐段概括②~④自然段段意(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1)这一段主要说明什么内容?(2)文中加粗的两个“这”,指代的对象相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单元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2025历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 护肤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 湖南电路考试题及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必考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解析)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浮力》达标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中石油政治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生背古诗词考试题及答案
- 慢性肾衰竭相关试卷及答案:病因、治疗、护理及检查测试卷有答案
- 电商不正当竞争认定-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吉林省珲春市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招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工商业燃气用户需求特征与定制化服务模式报告
- 2025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公开招聘人员(17名)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疆博物馆课件介绍
- DB 32-T 3701-2019 江苏省城市自来水厂关键水质指标控制标准
- 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
- 2022秋季教科版2017版六年级 上册《科学》全册期末复习 知识总结 背诵归纳
- 保安队排班表
- 南方某小区公共绿化养护方案
- EN779-2012一般通风过滤器——过滤性能测定(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