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高中组决赛试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请根据题干的描述,选择正确的答案。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是哪几处风景名胜?请选择正确的一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青海无波春雁下,草生碛里见牛羊。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A.燕山、呼伦贝尔草原、恒山、天山B.燕山、大雁塔、峨眉山、天柱山C.燕然山、青海湖、九华山、天柱山D.燕然山、青海湖、华山、天山【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与风景名胜有关的诗句。【解析】句描写的是蒙古燕然山;句描写的是青海省青海湖;句描写的是陕西省华山;句描写的是新疆天山。2.夏季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古人常常借此机会曝晒衣物、书籍及其他物品,这一天被俗称为曝晒节。你知道曝晒节是农历哪一天吗?()A.五月初八B.六月初六C.七月初五D.六月初九【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传统节日的习俗。3.后世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以下哪个事件与曹操无关?()A.望梅止渴B.割须弃袍C.横槊赋诗D.屯田避祸【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三国演义》相关知识的积累。4.班里准备进行历史故事演讲大赛,为此八斗跟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了很多故事,有“晋楚鄢陵之战”“子产不毁乡校”和“宫之奇谏假道”等,他们所讨论的故事不太可能出自下面哪本书?()A.《国语》B.《左传》C.《史记》D.《汉书》【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左传》内容的了解。【解析】“晋楚鄢陵之战”“子产不毁乡校”“宫之奇谏假道”在《国语》《史记》《左传》中有记载,而《汉书》则无。5.下列对《红楼梦》的情节概括不准确的是哪一项?()A.探春描园B.黛玉葬花C.鸳鸯抗婚D.晴雯撕扇【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红楼梦》内容的了解。【解析】《红楼梦》中,惜春工于绘画,她奉贾母之命为大观园作画。6.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常常成为文人创作和描写的对象。下面的文学作品中哪一部不是以李、杨爱情故事为主线进行创作的?()A.《長生殿》B.《桃花扇》C.《梧桐雨》D.《长恨歌》【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经典文学作品的基础知识。【解析】《长生殿》是清代洪昇创作的传奇,《梧桐雨》为元代文学家白朴创作的杂剧,《长恨歌》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三者叙述的均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桃花扇》是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所写的是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故事。7.“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为2015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右图所示是从中出土的马匹装饰物,该装饰物用于装饰马的头部,它叫什么名字?()A.当卢B.障泥C.鞍桥D.络头【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交通工具相关知识的了解。8.每个朝代的服饰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右图所示为汉代女俑,其所着服饰叫什么?()A.短褐B.袄裙C.青衫D.深衣【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服饰相关知识的积累。【解析】深衣是最早的衣服样式,男女都可以穿,主要特点是上下身连在一起,一件衣服遮蔽全身,因此也叫长衣。9.八斗正在参观一场书法展,当他看到一幅幅书法作品时便觉得好奇--古人是如何创造出汉字的?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八斗准备去图书馆查找相关图书,探究古人造字的艺术。下面哪本书对八斗最有帮助?()A.《尔雅》B.《方言》C.《释名》D.《说文解字》【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汉字相关工具书知识的掌握。【解析】《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它是辞书之祖;《方言》是世界语言学史上最早的方言比较词汇集;《释名》是我国词源学第一部专著,该书主要以声训来探寻事物命名之源;《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首次对汉字造字法(即“六书”)做出了具体的解释。10.宗教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影响深远,下列艺术作品中,受到道教影响的是哪一项?()A.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B.顾恺之《洛神赋图》C.黄公望《富春山居图》D.张萱《捣练图》【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著名画家创作内容和风格的了解。【解析】《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白描画像,描绘了87位道教人物从天而降,列队行进的场景。1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韩国平昌冬奥会举办的2018年是戊戌年,那么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是什么年?()A.甲辰年B.壬寅年C.辛丑年D.庚子年【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干支纪年的方法。【解析】冬奥会的举办时间是2022年,对应的是壬寅年。12.八斗的爷爷正在翻阅一本有关古代器具的书,八斗凑过去看到了很多有趣的器皿。爷爷将图注遮住,问他:你知道哪个是专门用来盛酒的器皿吗?八斗一时回答不上来,你能帮他找出来吗?()A.觚B.爵C.鼎D.卣【答案】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青铜器相关知识的积累。【解析】觚、爵是古代的饮酒器,鼎是古代用来煮肉和盛肉的器皿,卣是古代的盛酒器。13.孔子是儒家创始人,提出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之后儒家思想不断地发生变化。下列有关儒家思想演变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A.天人感应-民贵君轻-存天理,灭人欲B.民贵君轻-天人感应-存天理,灭人欲C.天人感应-存天理,灭人欲-民贵君轻D.民贵君轻-存天理,灭人欲-天人感应【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儒家基本思想的演变。【解析】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的核心思想;战国时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宋元时期,程朱理学为主流,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14.《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有人认为它是“五言之冠冕”,还有人认为其“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这两句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出自以下哪两位名家?()A.锺嵘、严羽B.严羽、袁枚C.刘勰、锺嵘D.刘勰、袁枚【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经典文论的了解。【解析】“五言之冠冕”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言其代表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是锺嵘在《诗品》中对《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赞美,极言其辞藻华丽、意境深邃、深入人心。15.假如你是古希腊时期的公民,正在街头围观苏格拉底宣扬他的哲学思想,而此刻,你的好友八斗正在位于世界东方的中国聆听当地思想家的言论,那么八斗可能听到以下哪种言论?()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各时期思想潮流及主张的掌握。【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的主張,他生活的时期早于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是宋代二程(程颢、程颐)(约1032-1107年)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是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的主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的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请根据题干的描述,选择正确的答案。每题的5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少选可得1分,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诗社”是诗人或诗词爱好者定期聚会而结成的社团。《红楼梦》中探春就曾组建过“海棠诗社”。一日,诗词爱好者八斗听说学校“中华诗社”正在招募社员,便跑去报名。但入社需经过考核,要求背诵几句应季的诗词。时值夏季,那么八斗可能会背诵哪些诗句?()A.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B.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C.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D.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E.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答案】AB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诗中的节气。【解析】“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此句描写的是小满时节农家生活的情状。“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描写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从诗句中便可知是描写处暑时节,不是夏季的诗句。“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从“苦暑”两字可知为夏天最热的时候,即大暑时节。“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诗句中的“惊蛰”已点明了时节,为春季。2.八斗在学习古代哲学思潮时,发现魏晋时期以研究《老子》为核心的“玄学”尤为盛行,其中以“竹林七贤”为重要代表。他们七人不拘礼法,洒脱自然,为后人所称道。以下不在“竹林七贤”之列的是哪几位?()A.陈琳B.嵇康C.刘伶D.阮瑀E.阮咸【答案】A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文人雅士集群相关知识。【解析】“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AD为“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3.假如你是一名对宋明理学感兴趣的学生,想从图书馆借阅一些相关古籍深入研究。下面哪些作品可以供你参考?()A.《中庸章句》B.《孟子集注》C.《传习录》D.《二程全书》E.《象山文集》【答案】AB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作品。【解析】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程颢、程颐、朱熹。朱熹的代表作品有《中庸章句》和《孟子集注》,程颢、程颐的代表作品有《二程全书》。《传习录》是明代王阳明的代表作品,其思想为心学;《象山文集》是南宋陆九渊的作品,同样力主心学。4.《周礼》记载了一种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称为“九拜”。以下哪些不属于“九拜”的内容?()A.揖让B.顿首C.振动D.折腰E.空首【答案】A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礼仪。【解析】《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5.八斗发现,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名和字的关系大概有以下几种:意义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反,意义相顺(字是名的补充解释或修饰)或相延(字为名意义的延伸)。下列属于“意义相顺或相延”的有哪些?()A.曾点,字皙B.诸葛亮,字孔明C.王绩,字无功D.杜牧,字牧之E.苏辙,字子由【答案】DE【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姓名称谓。【解析】A项“曾点,字皙”中“点”是污点的意思,“皙”是白皙的意思,意义相反。B项“诸葛亮,字孔明”中“亮”与“明”意义十分相近,属于意义相同。C项“王绩,字无功”中“绩”与“无功”意义大相径庭,属于意义相反。D项“杜牧,字牧之”中“牧之”对“牧”进行了延伸,即放牧,属于意义相延。E项“苏辙,字子由”中“辙”指“车轮碾过的痕迹”,“由”意为“经过,经历”,属于意义相顺。6.下列选项中,今天的城市名与古地名对应不正确的是哪几项?()A.芜湖-芜城B.泉州-刺桐C.九江-浔阳D.苏州-越州E.南京-石头城【答案】AD【考点】本题考查古今对应的城市名。【解析】蕪城是扬州的别称,越州是绍兴的古称。7.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状元还有哪些别称?()A.鼎元B.殿元C.廷魁D.经魁E.龙头【答案】ABCE【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科举知识的掌握情况。【解析】明代科举以五经取士,乡试中每经各取一名为首,叫作经魁。因此前五名称五经魁,或五魁。8.近日,国家博物馆正举办一场名为“行走的文物”的历代名家书画展,八斗和朋友前去观赏了一番。他们走到宋代展区时,被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吸引住了:画上的百姓在市集中行走,小二在店门前吆喝……那么八斗不可能在画中的集市上看到什么景象?()A.路边书摊上摆放着《四库全书》。B.集市上正在理发的男人剃掉前发,留下辫子。C.文人雅士正在购买《兰亭集序》的临摹本。D.戏台上扮演崔莺莺和张君瑞的戏曲演员正在对唱。E.鸿通柜坊的招牌悬挂于店铺之外。【答案】ABD【考点】本题结合《清明上河图》考查了北宋的社会生活及人文作品。【解析】A项,《四库全书》是清朝编纂的图书,在宋代看不到;B项,清朝男人才開始留辫子头,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画卷中;C项,《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作品,宋代的集市上可能会有临摹本;D项,崔莺莺和张君瑞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人物,不可能在宋代出现;E项中的柜坊是唐代专营钱币和贵重物品存放与借贷的机构,北宋已流行。9.将历史以影视剧的形式呈现给大众,既普及了历史知识又丰富了业余生活。下列表述或情节不符合史实的有哪些?()A.《水浒传》中,宋江与吴用在玉米地里“设计”。B.《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训诫大臣时自称孝庄。C.《汉武大帝》中晚年汉武帝迷信巫蛊之术,残杀数万人。D.《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向扬州官吏宣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E.《楚汉传奇》中,秦代儒生教授《三字经》。【答案】ABDE【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中国古代历史知识。【解析】A项,玉米在明朝才传入我国;B项,孝庄是谥号,是死后才封的;D项,明朝开始才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且题干中的断句有误;E项,《三字经》的作者,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南宋王应麟。10.八斗在诵读《诗经》时发现,《诗经》大多四字成句,其中许多诗句经过使用、沉淀,已经固化为成语。八斗想把《诗经》中固化的成语整理一下,下列哪几个成语可能是他整理出来的?()A.毕恭毕敬B.逼上梁山C.一鼓作气D.春秋笔法E.鸠占鹊巢【答案】AE【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由《诗经》中的句子固化而来的成语。【解析】“毕恭毕敬”固化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逼上梁山”一词源于《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一鼓作气”源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春秋笔法”出自《史记·孔子世家》;“鸠占鹊巢”来自《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三、古诗文联对(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请根据上下文的文字描述,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诗文。1.王维《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化静为动,描写月光流水的状态,以此表达大自然的静谧之美。【答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看问题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不要绝对化,正如苏轼《赤壁赋》中那富含哲理的话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生活亦是如此,即使在逆境中也应以豁达的情怀理性地对待生活,时刻保持乐观和超然的精神状态。【答案】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3.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即对全书内容作了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作者以自己的身份来写的一首诗。【答案】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示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独伶人也哉”。【答案】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曹丕在《典论·论文》中高度肯定了文章的重要价值,“盖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将文章的创作提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地位,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答案】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四、古诗阅读(本大题共3题,共15分)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采莲曲〔唐〕李白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注释】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袂:衣袖。《全唐诗校》:“一作袖。”紫骝:毛色枣红的良马。采莲曲二首〔唐〕王昌龄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注释】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采莲活动广为流行,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1.古往今来,吟诵莲花的名篇佳作不绝,最早的见于《诗经》:“彼泽之陂,有蒲与荷。”下面哪一句描写的不是莲花?(3分)A.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B.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C.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D.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描写“莲花”的诗句,同时还考查了“莲花”的别称。【解析】“莲花”别称有“菡萏”“芙蕖”“灵草”“水芝”等。“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出自李璟《摊破浣溪沙》;“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出自潘岳《莲花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升本生理学练习题(附答案)
- 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药店供货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玉米买卖合同范本
- 公司职工保密协议
- 营销合作协议及补充条款
- 商业房产租赁与买卖协议
- 英语乙卷试题及答案讲解
- 纺织检测规范化运用试题及答案
- 风格融合与设计创新2024年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盲医考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宝山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语文试题(有答案)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 中级财务会计课件第四章 金融资产学习资料
- 养老护理员初级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 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设计与运维
- 大概念科学教学
-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数学二模试题(附答案)
- 踝关节置换术护理
- 2025年社区居委会试题及答案
- TCHSA 088-2024 口腔颌面修复中三维面部扫描临床应用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