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资格-348康复医学-章节练习-基础知识-神经生理学(共90题)
1.关于突触叙述不正确的是解析:无答案:(D)A.递质的释放是以胞裂外排的形式进行的B.化学性突触的突触前成分由轴突末梢形成C.化学性突触中以轴-树突触和轴-体突触最常见D.化学性突触使相邻的许多神经成分的活动同步化E.化学性突触的突触后成分是由神经元胞体或其树突分支形成的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被称作解析:无答案:(E)A.极化B.超极化C.后电位D.复极化E.去极化
3.兴奋的突触传递中,"由于突触连续活动而产生的可以延续数小时乃至数月的该突触活动增强"属于解析:无答案:(E)A.突触易化B.突触强化C.突触可塑性D.突触后电位E.长时程强化
4.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解析:无答案:(A)A.双向性传递B.总和C.对内环境变化敏感D.突触延搁E.易疲劳性
5.在突触传递过程中,促使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离子为解析:无答案:(A)A.Ca!B.K!C.Na!D.Cl!E.Mg!
6.关于突触前抑制的特点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解析: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是形成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机制。答案:(E)A.持续时间长B.突触前膜去极化C.潜伏期较长D.通过轴突-轴突突触结构的活动来实现E.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7.I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增加解析:无答案:(C)A.Na!B.Ca!C.K!、Cl(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KFYX_YTMJ/SBjian.gif"),尤其是Cl(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KFYX_YTMJ/SBjian.gif")D.Na!、K(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KFYX_YTMJ/SBjia.gif")、Cl!,尤其是Na(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KFYX_YTMJ/SBjia.gif")E.Na!、K!、Cl(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KFYX_YTMJ/SBjian.gif"),尤其是K!
8.施万细胞包绕下列何种神经纤维解析: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称施万(schwann,又名雪旺细胞)细胞,它沿神经元的突起分布。施万细胞包裹在神经纤维上,这种神经纤维叫有髓神经纤维。亦周围纤维。答案:(D)A.脊髓内神经轴索B.基底节纤维C.小脑纤维D.周围纤维E.大脑半球白质纤维
9.关于突触传递可塑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解析:无答案:(E)A.突触易化主要涉及的离子是Ca!B.突触强化主要是由于前膜内的Na!蓄积C.突触强化与Ca!浓度增高有关D.长时程强化指该突触活动增强E.突触易化与Na!蓄积有关
10.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相同点是解析:无答案:(B)A.突触后膜膜电位去极化B.递质使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的结果C.都可向远端不衰减传导D.突触后膜膜电位超极化E.都与后膜对Na!通透性降低有关
11.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解析:无答案:(D)A.由K!外流导致,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C.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D.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E.细胞处于极化状态
12.下列有关局部电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解析:无答案:(B)A.细胞受阈下刺激时产生B.有不应期C.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而变化D.电紧张性扩布E.可以总和
13.沿单根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的幅度解析:无答案:(A)A.不变B.不断减小C.不断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E.不规则变化
14.神经细胞在产生动作电位时,去极相的变化方向朝向下列哪种电位解析:无答案:(C)A.K!的平衡电位B.Na!与Cl(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KFYX_YTMJ/SBjian.gif")的平衡电位C.Na!的平衡电位D.K!与Cl(imgstyle="max-width:100%;height:auto;"src="/tk_img/ImgDir_ZC_KFYX_YTMJ/SBjian.gif")的平衡电位E.有机负离子A!的平衡电位
15.阈电位是指解析:无答案:(D)A.造成膜的K!通道突然开放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的K!通道突然关闭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的膜电位D.造成膜的Na!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的Na!通道突然关闭的临界膜电位
16.阈电位是解析:无答案:(A)A.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B.引起超极化时为临界膜电位C.引起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D.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的临界膜电位E.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17.当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时,刺激可兴奋组织将解析:无答案:(B)A.不引起任何反应B.引起电紧张性扩布的局部兴奋C.引起呈衰减传导的动作电位D.引起可传导的局部电位E.引起可传导的动作电位
18.关于局部兴奋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解析:无答案:(D)A.局部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B.局部电位随扩布距离增大而减小C.局部去极化电位的区域兴奋性增高D.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总和E.它是动作电位形成的基础
19.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有解析:无答案:(D)A.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B.神经干的动作电位C.锋电位D.终板电位E.后电位
20.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解析:无答案:(A)A.其除极过程是由于K!内流形成的B.其除极过程是由于Na!内流形成的C.其复极过程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D.膜电位除极到阈电位时,Na!通道迅速大量开放E.该动作电位的形成与Ca!无关
21.以下哪种刺激参数不能使细胞膜局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解析:无答案:(D)A.阈值B.基强度C.时值D.阈下刺激E.阈上刺激
22.关于阈电位描述正确的是解析:无答案:(D)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少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少的临界膜电位
23.正常细胞膜外Na!浓度约为膜内Na!浓度的解析:无答案:(C)A.2倍B.8倍C.12倍D.18倍E.22倍
24.神经细胞每兴奋一次,膜内Na!浓度大约增加解析:无答案:(D)A.1/800B.1/1000C.1/8000D.1/80000E.1/800000
25.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解析:无答案:(B)A.K!B.Na!C.Ca!D.Mg!E.Cl!
26.传导电流的定义是解析:无答案:(A)A.电荷在导体中流动传导所产生的电流B.偶极子内束缚电荷位置移动所产生的电流C.位置移动的电流D.大小与方向不变的电流E.大小与方向变化的电流
27.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解析:无答案:(A)A.不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B.不随细胞外离子含量的变化而改变C.不随细胞的种类而改变D.随传导距离变化而改变E.不随细胞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8.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解析:无答案:(B)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低常期D.超常期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
29.细胞兴奋性维持是因为解析:无答案:(D)A.安静时膜对Na!有通透性B.Na!和K!的易化扩散C.兴奋时膜对Na!通透性增加D.膜的Na!-K!泵作用E.安静时膜对K!有通透性
30.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解析: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答案:(D)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31.支配瞳孔括约肌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来自解析:无答案:(A)A.动眼神经B.舌咽神经C.迷走神经D.面神经E.眼神经
32.影响人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解析:无答案:(C)A.雌激素和睾酮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E.糖皮质激素
33.关于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解析:动作电位在有髓神经纤维跳跃传导表现为以相邻郎飞结处相继出现,称为兴奋的跳跃式传导,跳跃式传导时的兴奋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而且由于跳跃式传导时,单位长度内每传导一次兴奋所涉及的跨膜离子运动的总数要少得多,因此它还是一种节能的传导方式。答案:(C)A.以相邻郎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传导B.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C.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D.不衰减扩布E.是一种节能的传导方式
34.运动时心率加快是由于解析:心率受自主神经的控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增快;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减慢。运动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心率加快。答案:(A)A.交感神经活动增强B.肾上腺素分泌减少C.迷走神经活动增强D.每搏输出量增加E.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35.副神经支配解析: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答案:(B)A.背阔肌B.斜方肌C.菱形肌D.上后锯肌E.肩胛提肌
36.关于肋间神经的皮支分布范围,下列哪项是正确的解析:T-胸部角平面,T-乳头平面,T-剑突平面,T-肋弓平面,T-脐平面。答案:(E)A.第2肋间神经分布于颈静脉切迹平面的皮肤B.第4肋间神经分布于胸骨角平面的皮肤C.第6肋间神经分布于乳头平面的皮肤D.第8肋间神经分布于剑胸结合平面的皮肤E.第10肋间神经分布于脐平面的皮肤
37.不接受双侧支配的脑神经是解析:脑神经核多属双侧皮质延髓束支配,惟Ⅶ核下部和Ⅻ只受对侧皮质延髓束单侧支配。答案:(A)A.舌下神经B.副神经C.迷走神经D.舌咽神经E.动眼神经
38.脊髓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解析:脊髓的发育在出生时较成熟,其发育与运动功能进展平行,随年龄而增加重量和长度。脊髓在儿童期的位置在不断上移,在进行腰椎穿刺时应注意。脊髓的髓鞘由上向下逐渐形成,为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所以选项为C。答案:(C)A.重量的增加B.长度的增加C.髓鞘的形成D.位置的上移E.腹壁反射的出现
39.影响血压的因素不包括解析:无答案:(E)A.心脏每搏输出量B.心率C.外周阻力D.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E.循环血量和血管弹性的乘积
40.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解析:单一细胞只要刺激达到了阈强度,就可以产生动作电位,再增加刺激强度并不能使动作电位幅度增大,峰电位可能因刺激过弱而不出现,但在刺激达到阈值以后,它始终保持某种固有的大小和波形,即它具有“全或无”特性,动作电位不是只出现在受刺激的局部,它在受刺激部位产生后,还可以沿着细胞膜向周围传播,而传播的范围和距离并不因原处刺激的强弱而有不同,直至整个细胞的膜都依次兴奋并产生一次同样大小和形式的动作电位。答案:(B)A.它是顺势变化的电位B.它可作衰减性扩布C.它可作不衰减性扩布D.它是个极化反转的电位E.它具有“全或无”特性
41.兴奋的突触传递中,"脊髓α-运动神经元与来自它所支配的肌肉的初级传入纤维形成兴奋性突触联系,与来自拮抗肌的初级传入纤维形成抑制性突触联系"属于解析:兴奋的突触传递中,"脊髓α-运动神经元与来自它所支配的肌肉的初级传入纤维形成兴奋性突触联系,与来自拮抗肌的初级传入纤维形成抑制性突触联系"属于突触后电位。答案:(D)A.突触易化B.突触强化C.突触可塑性D.突触后电位E.长时程强化
42.兴奋的突触传递中,"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传递能力可受其已进行的传递活动的影响"属于解析:兴奋的突触传递中,"化学性突触传递的传递能力可受其已进行的传递活动的影响"属于突触可塑性。答案:(C)A.突触易化B.突触强化C.突触可塑性D.突触后电位E.长时程强化
43.兴奋的突触传递中,"当突触前末梢接受一短串刺激时,虽然每次刺激都引发递质释放产生突触后电位,但后来的刺激引发的突触后电位要比前面的刺激引发的为大,引发的递质释放量也多,此效应消失得很快"属于解析:兴奋的突触传递中,"当突触前末梢接受一短串刺激时,虽然每次刺激都引发递质释放产生突触后电位,但后来的刺激引发的突触后电位要比前面的刺激引发的为大,引发的递质释放量也多,此效应消失得很快"属于突触易化。答案:(A)A.突触易化B.突触强化C.突触可塑性D.突触后电位E.长时程强化
44.兴奋的突触传递中,"机制是前面刺激造成的Ca!内流未恢复至静息时的平衡状态,后面的刺激来临时,胞浆内的Ca!浓度基数比前次高"属于解析:兴奋的突触传递中,"机制是前面刺激造成的Ca内流未恢复至静息时的平衡状态,后面的刺激来临时,胞浆内的Ca浓度基数比前次高"属于突触易化。答案:(A)A.突触易化B.突触强化C.突触可塑性D.突触后电位E.长时程强化
45.兴奋的突触传递中,"当突触前末梢接受连续强直刺激后,突触后电位可延续数秒或更长时间,在此期间来到的突触前末梢的刺激将引起较大突触后反应"属于解析:兴奋的突触传递中,"当突触前末梢接受连续强直刺激后,突触后电位可延续数秒或更长时间,在此期间来到的突触前末梢的刺激将引起较大突触后反应"属于突触强化。答案:(B)A.突触易化B.突触强化C.突触可塑性D.突触后电位E.长时程强化
46.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哪种离子内流有关解析:轴突,亦称“轴索”,是指神经元借以传导神经冲动以离开细胞体的细而长的突起。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钙离子内流有关。答案:(C)A.K!B.Na!C.Ca!D.Cl!E.H!
47.哪种离子的内流数量与当时膜的去极化大小程度成比例解析:去极化又称除极化,是指将模极化状态变小的变化趋势或者静息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钙离子的内流数量与当时膜的去极化大小程度成比例。答案:(C)A.K!B.Na!C.Ca!D.Cl!E.H!
48.主要见于鱼类与两栖类解析:电突触指两个神经元膜紧密接触的部位。该部位的膜阻抗较低,易发生电紧张性作用,信息传递是一种电传递,故称为电突触。电传递的速度快,几乎无潜伏期,信号传递一般为双向性的。主要见于鱼类与两栖类。答案:(A)A.电突触B.化学性突触C.曲张体D.非突触信息传递E.混合性突触
49.哺乳动物大多数的突触均为解析:化学性突触,依靠突触前神经元末梢释放特殊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来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和电突触区别主要在于前神经元释放的物质不同,电突触是依靠突触前神经末梢的生物电和离子交换直接传递信息。主要见哺乳动物大多数的突触均。答案:(B)A.电突触B.化学性突触C.曲张体D.非突触信息传递E.混合性突触
50.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点解析:神经轴突末梢分支膨大形成曲张体,不与突触后成分形成经典的突触联系,而是位于突触后成分近旁,释放的递质以扩散的方式达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这种模式称为非突触性化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中,神经活性物质释放部位与效应细胞间的距离至少在20nm以上。答案:(D)A.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B.对内环境的变化不敏感C.对药物作用不敏感D.神经活性物质释放部位与效应细胞间的距离至少在20nm以上E.递质弥散到效应细胞时,能否发生传递效应不取决于效应细胞上有无相应的受体
51.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点解析:突触性化学传递一般指与化学感受有关的传递。特别是神经传递又称为体液传递,是电传递的对应词。在突触和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是通过由兴奋的神经末梢释放专一的化学物质作用于邻接的神经元或效应器来实现的。这样一些化学物质有神经递质、突触递质和化学递质等名称。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答案:(A)A.存在一对一的支配关系B.对内环境的变化不敏感C.对药物作用不敏感D.神经活性物质释放部位与效应细胞间的距离至少在20nm以上E.递质弥散到效应细胞时,能否发生传递效应不取决于效应细胞上有无相应的受体
52.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突触间的传递,只允许兴奋冲动从突触前的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成分,不允许逆向传递"属于解析:单向传递:在单根神经纤维上,兴奋是可以双向传导的,而在中枢内兴奋传布只能由传入神经元向传出神经元的方向进行,而不能逆向传布,称为单向传递。单向传递原则是突触间的传递,只允许兴奋冲动从突触前的神经末梢传向突触后成分,不允许逆向传递。答案:(B)A.突触延搁B.单向传递原则C.空间和时间的总和D.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E.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53.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神经冲动由突触前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作用于受体而引起的局部电位变化等一系列过程,所以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属于解析:突触延搁指的是在化学传递性突触中,从兴奋到达突触前神经末梢起,即从发生去极化起,到在突触后细胞中产生突触后电位止,其中的一个时间延搁。答案:(A)A.突触延搁B.单向传递原则C.空间和时间的总和D.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E.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54.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当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发生连续兴奋时,不久即出现兴奋性减弱,这就是疲劳"属于解析:突触是反射弧中最易疲劳的环节,突触传递发生疲劳的原因可能与递质的耗竭有关,疲劳的出现是防止中枢过度兴奋的一种保护性抑制。.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是当神经系统的某些部位发生连续兴奋时,不久即出现兴奋性减弱,这就是疲劳。答案:(D)A.突触延搁B.单向传递原则C.空间和时间的总和D.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E.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55.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据计算,必奋性突触小体所能贮存的兴奋性递质只能供10万次正常的突触传递之用,而这个数量仅在几秒或几分钟内即可被耗竭"属于解析:"据计算,必奋性突触小体所能贮存的兴奋性递质只能供10万次正常的突触传递之用,而这个数量仅在几秒或几分钟内即可被耗竭"属于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答案:(D)A.突触延搁B.单向传递原则C.空间和时间的总和D.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E.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56.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同一突触前末梢连续传来一系列冲动,它们单个刺激间隔不大于EPSP的衰弱过程,就可以发生时间上的总和"属于解析: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同一突触前末梢连续传来一系列冲动,它们单个刺激间隔不大于EPSP的衰弱过程,就可以发生时间上的总和"属于空间和时间的总和。答案:(C)A.突触延搁B.单向传递原则C.空间和时间的总和D.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E.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57.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如果由许多突触前末梢同时传来一排冲动,使EP-SP加大,从而达到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的水平,这就是空间上的总和"属于解析: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中,"如果由许多突触前末梢同时传来一排冲动,使EP-SP加大,从而达到突触后神经元发放冲动的水平,这就是空间上的总和"属于空间和时间的总和。答案:(C)A.突触延搁B.单向传递原则C.空间和时间的总和D.突触传递的易疲劳性E.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58.能够造成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电位称为解析: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也叫燃点。答案:(B)A.动作电位B.阈电位C.局部电位D.静息电位E.后电位
5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解析: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较小的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局部电位。答案:(C)A.动作电位B.阈电位C.局部电位D.静息电位E.后电位
60.可兴奋细胞安静时,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解析: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它是一切生物电产生和变化的基础,可兴奋细胞安静时,其膜内外的电位差即为静息电位。答案:(D)A.动作电位B.阈电位C.局部电位D.静息电位E.后电位
61.刺激神经纤维时,可产生一次扩布性的膜电位变化,称为解析: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峰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动作电位,刺激神经纤维时,可产生一次扩布性的膜电位变化。答案:(A)A.动作电位B.阈电位C.局部电位D.静息电位E.后电位
6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解析:神经元在受电刺激时诱发AP(actionpotential),依次由局部电位、锋电位和后电位三部分组成。答案:(A)A.锋电位B.阈电位C.负后电位D.局部电位E.正后电位
63.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可出现解析:局部电位是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较小的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答案:(D)A.锋电位B.阈电位C.负后电位D.局部电位E.正后电位
64.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外流至膜外,又暂时阻碍K!进一步外流,结果形成解析:后电位(afterpotential):锋电位过后即为历时较长的后电位:先为负后电位,历时约5-30毫秒,其幅度约为锋电位的5~6%,前半期与兴奋后兴奋性变化周期中的相对不应期相当,其机制跟钾离子的外流有关;后半期大致和超常期相对应,此时膜处于部分去极化状态。正后电位(positiveafterpotential)持续60~80毫秒,其幅度仅为锋电位的0.2%,正后电位与低常期同时出现,其机制是生理性钠离子泵活动增强造成的。答案:(C)A.锋电位B.阈电位C.负后电位D.局部电位E.正后电位
65.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解析: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答案:(B)A.锋电位B.阈电位C.负后电位D.局部电位E.正后电位
66.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则称作解析:复极化是在动作电位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从反极化的状态的电位恢复到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的静息状态,称为复极化。答案:(C)A.去极化B.极化C.复极化D.电紧张性扩布E."全或无"现象
67.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现象,称作解析:全或无现象是指不论何种性质的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在同一细胞所引起的动作电位的波形和变化过程都是一样的。并且在刺激强度超过阈刺激以后,即使再增加刺激强度,也不能使动作电位的幅度进一步加大。答案:(E)A.去极化B.极化C.复极化D.电紧张性扩布E."全或无"现象
68.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位差"是指解析: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它是一切生物电产生和变化的基础。答案:(C)A.复极化B.膜的极化C.静息电位D.膜的超级化E.去极化或除极
69.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人们常把静息电位存在时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称为解析:在离子交换膜表面发生水分子解离的一种现象。当向着有离子交换膜隔开的电解质溶液通直流电时,离子即刻作定向迁移。由于离子在膜中的迁移速度比在溶液中快,而溶液中的离子不能迅速补充到膜的界面,从而使膜界面的浓度低于主体溶液,迫使膜界面上的水分子发生解离(H2O→H++OH—),由H+和OH—离子传导电流,这就是常说的膜极化现象。膜极化现象对电渗析过程是不利的,在实际运行中必须避免。答案:(B)A.复极化B.膜的极化C.静息电位D.膜的超级化E.去极化或除极
70.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当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解析:当静息电位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膜的超级化。答案:(D)A.复极化B.膜的极化C.静息电位D.膜的超级化E.去极化或除极
71.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如果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称为解析:细胞在刺激作用下发生兴奋时,由于钠通道的开放,Na+顺浓度梯度从膜外进入膜内,使膜内负电位迅速转为正电位,这一过程称为除极。也就是去极化。答案:(E)A.复极化B.膜的极化C.静息电位D.膜的超级化E.去极化或除极
7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为解析:复极化是在动作电位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从反极化的状态的电位恢复到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的静息状态,称为复极化。答案:(A)A.复极化B.膜的极化C.静息电位D.膜的超级化E.去极化或除极
73.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实际上是膜受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是指解析:实际上是膜受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是指动作电位。答案:(C)A.锋电位B.后电位C.动作电位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
74.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构成动作电位主要部分的脉冲样变化"是指解析:锋电位(spikepotential)在刺激后几乎立即出现,潜伏期不超过0.06毫秒。其幅度为静息电位与超射值之和,并服从全或无定律和非递减性传导。答案:(A)A.锋电位B.后电位C.动作电位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
75.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相当于绝对不应期,这时细胞对新的刺激不能产生新的兴奋"是指解析:锋电位在刺激后几乎立即出现,潜伏期不超过0.06毫秒,相当于绝对不应期,这时细胞对新的刺激不能产生新的兴奋,其幅度为静息电位与超射值之和,并服从全或无定律和非递减性传导。答案:(A)A.锋电位B.后电位C.动作电位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
76.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以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是指解析:后电位(afterpotential):锋电位过后即为历时较长的后电位:先为负后电位,历时约5-30毫秒,其幅度约为锋电位的5~6%,前半期与兴奋后兴奋性变化周期中的相对不应期相当,其机制跟钾离子的外流有关;后半期大致和超常期相对应,此时膜处于部分去极化状态。正后电位(positiveafterpotential)持续60~80毫秒,其幅度仅为锋电位的0.2%,正后电位与低常期同时出现,其机制是生理性钠离子泵活动增强造成的。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以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是指后电位。答案:(B)A.锋电位B.后电位C.动作电位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
77.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后电位中,一般是先有一段持续5~30ms的缓慢波动"是指解析:后电位(afterpotential):锋电位过后即为历时较长的后电位:先为负后电位,历时约5-30毫秒,其幅度约为锋电位的5~6%,前半期与兴奋后兴奋性变化周期中的相对不应期相当,其机制跟钾离子的外流有关;后半期大致和超常期相对应,此时膜处于部分去极化状态。正后电位(positiveafterpotential)持续60~80毫秒,其幅度仅为锋电位的0.2%,正后电位与低常期同时出现,其机制是生理性钠离子泵活动增强造成的。答案:(D)A.锋电位B.后电位C.动作电位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
78.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中,"细胞大约正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是指解析:后电位(afterpotential):锋电位过后即为历时较长的后电位:先为负后电位,历时约5-30毫秒,其幅度约为锋电位的5~6%,前半期与兴奋后兴奋性变化周期中的相对不应期相当,其机制跟钾离子的外流有关;后半期大致和超常期相对应,此时膜处于部分去极化状态。正后电位(positiveafterpotential)持续60~80毫秒,其幅度仅为锋电位的0.2%,正后电位与低常期同时出现,其机制是生理性钠离子泵活动增强造成的。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以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是指后电位。答案:(D)A.锋电位B.后电位C.动作电位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
79.细胞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学习探秘
- 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奥尔夫与柯达伊音乐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湘西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下学期期末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
- 平利县2025年数学四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2025届小升初模拟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宁津县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试题周练一(含附加题)含解析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5届初三下学期尖子生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上海市度嘉定区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年营养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GB/T 20501.1-2013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
- PEP-3心理教育量表-评估报告
- 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及血运观察课件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课件
- 九州通集团简介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单元预习课】课件
- 移液器(枪)容量内部校核记录
- 市场管理及产品规划课件培训课件(PPT-202张)
- 超深水油田开发及水下生产系统概述-37页的简介
- 太湖县赵氏宗谱编纂理事会章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