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术报告_第1页
土木工程学术报告_第2页
土木工程学术报告_第3页
土木工程学术报告_第4页
土木工程学术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术报告学号20073960姓名专业班级土木0703所在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010年12月20日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时间:2010年12月16日下午15点地点:办公楼附三楼第一会议室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主讲人:成都理工大学黄润秋教授三、学术报告题目强震地质灾害的后效应分析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本次报告详细介绍了地震地质灾害的效应,主要内容有:1、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有哪些;2、强震给地质带来的影响;3、震后地质灾害的状况;4、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治理。五、本人体会2008年的5.12地震刚离我们不远,其影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留下了难以抹平的创伤,夺去了我们的生命、毁灭了我们的家园,对现在以及将来都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强震改变了原来的地质布局,形成了新的地质,这种地质很不稳定,很容易发生灾害。所以我们要学会预防,减少、杜绝这类灾害的发生才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国土资源部及有关单位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方法、技术的研究,开展应急调查、应急评估、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工作力度和投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灾演习和培训工作。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时间:2009年07月07地点:东七B401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主讲人:董海良(Dong,Hailiang)教授三、学术报告题目题目:矿物,地球化学,地质微生物学和地下水微生物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本次报告详细介绍了国内各大区的矿物现状,主要内容有:1、中国矿物丰富的地区2、矿产资源的开发状况;3地质微生物的作用;4、地下水生物的一些简单介绍五、本人体会通过概要论述了地质微生物学、地下水微生态学、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科学意义、关键问题、发展前景和在地下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该研究领域不仅拓宽了整个地质科学的研究范畴,而且推动了地质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地质微生物学是在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的地学分支,主要研究地质环境中的微生物活动过程及其形成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记录。通过对现代及地质历史上的各种地质环境,包括极高温,高压,极端酸性,碱性,高盐度,极高放射性,地球深部等环境中微生物的生存和演化,及其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地球化学记录的研究,探讨微生物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对生命活动最重要的元素(C,H,0,N,S,Fe等)在全球或局部尺度上的循环作用,从而对微生物的风化作用、成矿作用、地质环境下的微生物生态链及其环境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证据。微生物与矿物的相互作用、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和生态及分子地质微生物学是当前地质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时间:12月16日上午9:00地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报告厅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南京大学周勇教授、博导三、学术报告题目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发展前景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本次报告详细介绍了当今社会人类使用的能源以及和能源相关的内容,主要有:1、化石能源的使用;2、化石能源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3、能源危机;4、寻求新能源。五、本人体会能源是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合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作为能源主要来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载体在过度开采和消耗下,呈现出日益枯竭的趋势,能源危机日益严重。化石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以及烟尘等有害气体,导致大范围污染,寻求和开发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成为人能关注的焦点、热点。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时间:2009年12月25日地点:东七B-4楼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报告人姓名:王登红职称:中国地质科学院王登红研究员部门:中国地质科学院三、学术报告题目成矿规律研究与及其应用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我国现有的金属矿山探采深度多在300米~500米,只有少数铁、铜和金矿开采深达1000米。而在国外开采超过千米的金属矿山有80多座,其中南非的金-铀砾岩型金矿采深超过4500米,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矿山采深也超过2000米。因此王登红研究员指出:首先进行深部找矿的关键是要深入研究区域和矿区(靶区)的地质成矿规律,重点是成矿环境、成矿系统和矿床模型,以便全面认识矿床之所以产在某一深度空间的原因其次要侧重研究成矿系统发育的深度。第三是要侧重研究成矿系统网络的分布特征。第四要探索深部矿藏的示踪信息,这是深部找矿的关键环节,涉及矿体及围岩、构造等因素。此外,王登红研究员还就深部资源潜力评估-构造层含矿性分析,结合近年来我国危机矿山深部找矿实例提出从隐伏矿床寻找隐伏矿带等作了讲解,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均认为受益匪浅。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时间:2009年12月10日(周四)下午2:30地点:东3附101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杨毅将军三、学术报告题目全球格局和中国未来的战略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本次报告详细介绍了中国现在实际情况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和世界的格局显示,地面部队已经不是重点发展对象了,以后的发展重点应该转为海空两个军种。中国的海军力量一直比较薄弱。五、本人体会在来看看中国的周遍情况。韩国对长白山虎视耽耽。南海的我国岛屿被几个瘪三国家占领。钓鱼岛问题目前没有解决,台湾问题还在讨论中。东海油田算是我们胜利。印度还在盯着西藏和所谓的边境线。我国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又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虽然我们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地面部队,但你能让这些可爱的陆军们游泳去收复那些海岛吗?在看看这些潜在敌人的海军力量。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时间:2010年4月9日(9:00~11:30)地点:学校行政楼副楼第一会议室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15所高校专家三、学术报告题目题目:四川高校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学术研讨会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参加的专家学者们深刻的总结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含义及作用,以及我国未来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目标和方法。五、本人体会对于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专家们认为,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低碳经济要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循环经济要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可以实现“四个更”的愿景。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既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又是循环经济要解决的突出难题,还能促进循环经济向纵深加快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思考)完全可以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工具。所以,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时间:2009年12月25日下午2:30地点:环资学院四楼会议室(东7B-4楼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王登红研究员三、学术报告题目成矿规律研究与及其应用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本次报告详细介绍了断裂产状变化及其控矿意义。断裂复合交汇部位的控矿意义。断裂及矿体的侧伏规律。裂隙节理及其控矿。根据成矿规律,运用地质类推方法,进行了成矿预测,推断了深部成矿有利赋存地段,为深部探矿提供了靶区。探矿验证表明,探矿成功率提高了一倍。五、本人体会矿区地质概况,较详细地研究了区内褶皱构造的发育特征;厘定了仙鹅抱蛋箱状倾伏背斜的存在,并将矿区内的褶皱构造划分为四级,认为不同级别的褶皱在不同期次的构造活动中存在着叠加行为;指出褶皱构造对该矿床具有多期、多级、等距、定位的控制作用,探讨了褶皱构造动力成矿的基本原理,并以此原理为指导,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机制,认为各期各级褶皱构造的脉动式叠加复合,使其褶皱构造动力成矿作用得到了强化,并最终形成了该矿床及其空间展布格局一、学术报告时间、地点时间:2010年4月27日上午9:50——11:30地点:东7C-4楼二、学术报告人姓名、职称、部门报告人姓名:章宜华职称:教授部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三、学术报告题目题目:认知语义学一多层次、全方位的语义研究视角四、学术报告主要内容1.语义学的含义及发展。2.认知语义学的意义。3.语义学的正确研究方法。五、本人体会在此次讲座中,章宜华教授给我们生动的讲述了什么是语义学,及其发展历史。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语义学受到了重视。人们往往误解在此之前语义学在中国是一片空白。其实,三年代语义学已经有了较好的起点。李安宅的《意义学》是成功的,尤其是作者的学风是值得学习的。语义学与语用学都是研究意义的学问。我们就把两者的区别作为讨论的起点。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看,语法生成了句子,句子具有独立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