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巢湖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安徽省巢湖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安徽省巢湖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安徽省巢湖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安徽省巢湖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巢湖市统招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细菌性痢疾的好发部位是()

A.结肠上段B.回肠C.直肠和乙状结肠D.空肠

2.某脊髓腰段横断外伤后出现尿失禁,其机制()

A.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损伤B.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质失去联系C.排尿反射传入神经受损D.排尿反射传出神经受损

3.激素传递的方式不包括()

A.血液运送B.经组织液扩散C.神经轴浆运输D.经腺体导管分泌

4.酸中毒伴高血钾,是什么原因()

A.氢钠交换减弱B.钾钠交换减弱C.肾小球对钠的吸收增多D.氢钾交换增多

5.构成细胞性硅结节的主要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B.血管内皮细胞C.纤维细胞D.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

6.给家兔静脉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量减少,该家兔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A.对水的通透性增高B.对Na+重吸收增多C.对尿素重吸收增多D.管腔内溶质浓度降低

7.心瓣膜和动脉内的血栓多为()

A.红色血栓B.白色血栓C.混合血栓D.微血栓

8.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

A.神经冲动B.反射活动C.电位变化D.收缩活动

9.对葡萄糖具有重吸收能力的是()

A.近端小管B.远曲小管C.集合管D.以上全是

10.内因子缺乏引起的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小细胞性贫血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D.恶性贫血

11.胃液的作用是()

A.保护胃黏膜免受盐酸的侵蚀B.迅速激活胰蛋白酶原C.水解胆固醇D.有助于小肠内铁和钙的吸收

12.心室肌的前负荷可用哪一项间接表示()

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B.心室收缩期容积C.动脉压D.心房容积

13.支原体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共同特点是()

A.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间质B.上皮细胞增生融合成巨细胞C.中性粒细胞浸润D.肺泡表面容易形成透明膜

14.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

15.炎症最有防御意义的改变是()

A.白细胞渗出B.分解代谢亢进C.血浆渗出D.纤维素渗出

16.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

A.脊髓B.延髓C.脑桥D.下丘脑

17.呼吸基本节律产生于()

A.脑桥B.脊髓C.延髓D.大脑皮层

18.癌与肉瘤的最主要区别是()

A.发生部位不同B.组织来源不同C.发生的年龄不同D.转移的途径不同

19.与免疫复合物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

A.膜性肾小球肾炎B.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C.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D.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20.去甲肾上腺素对哪种受体有较强的激动作用()

A.M受体B.N受体C.β受体D.α受体

21.听骨链的主要功能是()

A.采音作用B.共鸣作用C.增压效应D.减压效应

22.缺氧兴奋呼吸的途径是通过刺激()

A.外周化学感受器B.中枢化学感受器C.延髓呼吸中枢D.脑桥呼吸中枢

23.对前庭器官的毛细胞不能形成有效刺激的是()

A.匀速旋转运动B.变速旋转运动C.匀速直线运动D.变速直线运动

24.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KClB.NaClC.KHCO3D.Ca2+

25.趋化作用是指()

A.白细胞靠边、附壁及在组织内游走

B.白细胞自血管内游出的过程

C.渗出的白细胞向着某些化学物质定向游走

D.白细胞沿血管壁作阿米巴运动

26.在血管外,红细胞被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肝B.脾C.胸腺和骨髓D.肺

27.下列哪项与漏出液的特点无关()

A.液体比重低B.Rivalta反应阳性C.液体内无或极少纤维蛋白原D.漏出与流体静力学因素有关

28.葡萄球菌感染的病灶中最主要的炎细胞是()

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巨噬细胞

29.心脏泵血过程中,心室容积最小的是()

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C.减慢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

30.尖锐湿疣的病因是()

A.HPV感染B.HSV感染C.细菌感染D.与梅毒有关

二、填空题(20题)31.在强光照射下瞳孔____,其反射中枢在____

3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II型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蛋白,主要成分是____,分布于肺泡液体分子层的表面,即在液气界面之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____

33.H+-Na+交换和____交换存在竞争性抑制。酸中毒时,H+-Na+交换____,____交换减弱,将出现____

34.机体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

35.突触后抑制分为____和____两种类型。

36.皮肤、黏膜的坏死组织排出后,遗留较深的组织缺损,称为____。肺、肾等实质器官的坏死物通过自然管道(支气管、输尿管)排出,在坏死处残留的空腔,称为____

37.肾盂肾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____

38.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____

39.风湿性心内膜炎形成的瓣膜赘生物为____血栓

40.阿米巴痢疾的基本病变是____的____炎,形成____溃疡。

41.二氧化碳主要通过____,其次通过____反射性地引起呼吸中枢____

42.____相对稳定,对保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体积极为重要,而____在调节血管内、外水的平衡和维持正常的血浆容量中起重要作用

43.肺心病是因肺或肺血管等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而导致以____和____为特征的心脏病,其病理学诊断标准是____

44.调节呼吸运动的外周化学感受器是____和____

45.脑及脊髓内的神经细胞损伤后修复常形成____瘢痕

46.糖尿病时,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近端小管完全重吸收,患者多尿,____利尿。

4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其结构基础称为____

48.肾小球滤过的机械屏障是____,电学屏障是____

49.汗液中的NaCl浓度一般比血浆中的____,所以机体因大量发汗而发生的脱水属于____渗性脱水

50.消化性溃疡光镜下溃疡底部由浅入深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5题)51.等容收缩期

52.基础状态

53.代偿间歇

54.应激反应

55.激素

四、论述题(2题)56.患者,男,47岁。酗酒后遭雨淋,于当天晚上突然起病,寒颤、高热、呼吸困难、胸痛,继而咳嗽,咳铁锈色痰,其家属急送当地医院就诊。(1)该患者诊断为什么疾病?依据是什么?(2)患者为何会咳铁锈色痰?

57.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有哪些?试述其定义及影响因素

五、问答题(2题)58.简述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59.简述动脉血压形成条件

六、单选题(1题)60.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传入神经增多,可引起()

A.心迷走神经兴奋B.心交感神经兴奋C.心率增快D.心输出量增加

参考答案

1.CC细菌性痢疾的病变主要在大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多见)

2.BB尿失禁的机制是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质失去联系,排尿不受大脑控制而随时随地排出。因排尿反射的中枢有2个,一是位于骶髓的初级中枢,负责排或者是不排,二是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负责排尿的时间、地点

3.DD激素运输的途径:①远距分泌:多数激素借助血液运输到达远距离的靶器官或靶细胞而发挥作用,称为远距分泌,如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等;②旁分泌:有些激素通过组织液弥散到邻近的细胞发挥作用,称为旁分泌;③自分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经组织液在局部弥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称为自分泌;④神经分泌:由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神经激素通过轴浆运输至神经末梢释放,再作用于靶细胞的方式称为神经分泌。A选项属于远距分泌,B选项属于旁分泌,C选项属于神经分泌

4.B由于Na+K+交换和Na+H+交换都是Na+依赖性的,故二者间存在竞争性抑制。当Na+H+交换增强时,Na+K+交换减弱;反之,Na+H+交换减弱时,Na+K+交换增强。因此,酸中毒时,因小管细胞内的碳酸酐酶活性增强,H+生成增多,使Na+H+交换增强,以增加NaHCO3的重吸收,同时Na+K+交换减弱,K+随尿排出减少,故可引起高钾血症;当血钾浓度升高时又可因为使Na+H+交换减弱而出现酸中毒。

5.DD细胞性硅结节由吞噬硅尘颗粒的巨噬细胞聚集形成,多位于肺小动脉周围

6.AA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通过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加强水的重吸收而发挥抗利尿作用

7.BB白色血栓又称血小板血栓,易发生在静脉血栓的头部、心瓣膜及动脉内

8.CC电位变化是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特点

9.AA葡萄糖的重吸收部位仅限于近端小管,特别是近端小管前半段,以继发性主动转运方式与Na+协同重吸收

10.CC内因子帮助维生素B12在回肠吸收,维生素B12是红细胞的成熟因子。内因子缺乏维生素B12吸收减少,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1.DD胃液的作用有①激活胃蛋白酶原。②使蛋白质变性。③杀菌。④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分泌。⑤促进铁和钙在小肠的吸收

12.AA心室肌的前负荷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肌的后负荷是动脉血压

13.AA间质性肺炎是主要发生在支气管壁、小叶间隔、肺泡间隔等肺间质的炎症。多由病毒、支原体引起

14.CC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指的是皮肤上的冷觉感受器接受刺激,通过传入神经把刺激传递到大脑皮层,体液调节是大脑皮层接收信号后,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再进一步引导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增加,提高机体的产热量

15.AA白细胞的渗出是炎症反应的重要形态特征

16.B

17.C呼吸最基本的节律产生于延髓;脑桥上部有呼吸调整中枢;脊髓有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是联系脑和呼吸肌的中继站;大脑皮层是呼吸运动的随意调节中枢。

18.BB恶性肿瘤的命名比较复杂,根据组织来源的不同有不同的命名,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命名时在其组织来源名称之后加癌字,由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其命名是在来源组织名称之后加肉瘤

19.BB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与其他类型肾炎不同,电子显微镜观察未找到沉积物,免疫荧光检查也未发现肾小球内有免疫球蛋白或补体,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楚

20.DD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的亲和力强,对β1受体次之,对β2受体的亲和力最弱

21.CC听骨链的作用: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向卵圆窗的传递过程中,可使振动的振幅减小而使压强增大,即减幅增压,这样既可提高传音效率,又可避免对内耳和卵圆窗膜造成损伤

22.AA缺氧兴奋呼吸见于轻度缺氧,轻度缺氧兴奋呼吸的途径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继而引起延髓呼吸中枢兴奋,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而严重缺氧时则直接抑制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减慢减弱,甚至停止。轻度缺氧:兴奋作用>抑制作用;严重缺氧则抑制作用>兴奋作用

23.CC前庭器官的毛细胞有效刺激的是直线变速运动和旋转运动,所以匀速直线运动不能形成有效刺激

24.BB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小分子物质形成,80%来自Na+和Cl-

25.CC渗出的白细胞以阿米巴样运动向着病灶部位定向游走集中的现象,称为趋化作用

26.BB血管外,衰老破损的红细胞容易滞留于脾和骨髓中而被巨噬细胞所吞噬消化,铁可被再利用,脱铁血红素转变为胆色素随粪或尿排出体外

27.BB漏出液与流体静力学因素有关,其特点是细胞含量少,蛋白含量低,比重低,澄清不自凝,Rivalta反应阴性

28.BB葡萄球菌属于化脓性细菌,感染的病灶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9.CC心室压力最高,是在快速射血期。此期心室肌收缩,室内压大于动脉压,动脉瓣开放,射血入动脉,快速射血期后,进入减慢射血期,心室肌继续收缩而使容积更小

30.AA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良性增生性疣状疾病,主要由性接触传染

31.缩小、中脑

32.二棕榈酰卵磷脂

33.Na,+-,K+

34.辐射

35.传入侧支性抑制回返性抑制

36.空洞、溃疡

37.上行性感染

38.兴奋性

39.白色

40.盲肠及升结肠变质性口小底大的烧瓶状

41.中枢,化学,感受器

42.血浆晶体渗透压

43.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室肥厚扩张、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壁肌层厚度超过0.5cm

44.颈动脉体

45.胶质

46.渗透性

47.反射

48.滤过膜、负电荷

49.低

50.渗出层

5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升高,高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此时动脉瓣也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处于密闭但容积不变的这段时间,称等容收缩期,持续约0.05秒

52.基础状态:在清晨、平卧,放松;清醒、安定、免除思虑;空腹(禁食12~14小时);室温20~25℃时使机体代谢较低的状态称为基础状态

53.代偿间歇:心房肌或心室肌在一次期前收缩后,常伴有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54.应激反应:当机体受到各种伤害性刺激(如中毒、感染、缺氧、饥饿、创伤、手术、疼痛、寒冷及精神紧张等)时,引起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浓度急剧升高,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55.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产生的,能在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56.(1)①该患者诊断为大叶性肺炎。②依据: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及肺实变等体征。当受寒、醉酒、感冒时,呼吸道防御功能被削弱,细菌侵入肺泡并迅速繁殖,引起肺组织的急性变态反应。临床上患者咳铁锈色痰是由于肺泡腔内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含铁血黄素,随痰液咳出。

57.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有3种: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1)自律性:①定义:心脏在脱离神经和体液因素以及其他外来刺激的条件下,具有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能力,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②影响自律性的因素有2个:a.4期自动去极(除极)的速率:速率越快,达到阈电位所需时间越短,自律性越高;反之,则自律性越低。b.最大复极电位和阈电位差距:最大复极电位的绝对值减小,或阈电位水平下移,都能使二者之间的差距减小,使得4期自动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所需时间缩短,自律性增高;反之,则自律性降低。(2)传导性:①定义: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传导性。②影响传导性的因素有3个:a.心肌细胞的直径:直径小,电阻大,形成的局部电流小,传导速度慢;反之,则传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