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20.纸船和风筝》教案_第1页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20.纸船和风筝》教案_第2页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20.纸船和风筝》教案_第3页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20.纸船和风筝》教案_第4页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20.纸船和风筝》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纸船和风筝教材简说:《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教学目标:1.认识“扎、抓、坏”等8个生字;会写“祝、福”2个生字。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区别“漂”和“飘”的用法。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友谊所带来的快乐。4.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教学重点:1.会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正确区别“漂”和“飘”的用法。教学难点:通过感悟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媒体准备:课件教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故事导入。(《伯牙与钟子期》配乐:《高山流水》)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将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伯牙与钟子期》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擅长演奏古琴,他的名字叫俞伯牙。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有一个好朋友叫钟子期。伯牙演奏一曲《高山》时,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到“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并且约定好,下次伯牙会到子期家看望他。但是等到伯牙到了子期家时候,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知道后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再也没有弹过琴。师:同学们,伯牙弹琴的天赋这么高,为什么后来再也不弹琴了呢?生:因为钟子期去世了。伯牙很伤心。师:是的,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友谊是珍贵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语:最近李老师还看了另一个感人的关于友谊的故事,是关于纸船和风筝,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第二十课——纸船和风筝。请大家跟我齐读课题:纸船和风筝。(正音:风筝后鼻音)板书课题。出示初读要求。PPT.(a.自由朗读课文,遇到比较难的字词,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b.读完之后想一想:故事里有谁?是什么让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师:读这篇课文之前,老师有两个小小的要求。谁能帮老师大声地读出是什么要求?(指名读要求)生读师: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92页,按照要求,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检测初读情况。PPT.故事里有谁?(松鼠小熊)是什么让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师:课文读完了,老师发现刚才大家都读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要检测一下,看这个故事你们了解了多少。故事里有谁?生:故事里有松鼠和小熊。(指导把话说完整。)板书:松鼠、小熊师:是什么让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课文里有一个自然段提到了,你们找到了吗?生: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再读课文,学习1-6自然段。过渡语:原来小小的纸船和风筝有这样神奇的作用。那他们是怎样通过纸船和风筝称为好朋友的?接下来请同学们同桌之间合作,每人一段,轮流读1-6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PPT.第一自然段图文。帮助学生理清位置关系。师:老师读完课文之后,知道松鼠和小熊并不是生活在一起,而是住在不同的地方。首先我和大家一起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一起来了解一下。生读(配乐。师指导:语气平缓,读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PPT.填空:松鼠住在(),小熊住在()。()从山上往下流,正好流过小熊的家门口。学习第二自然段。PPT.第二自然段图文。过渡语:原来他们住得这么远都能成为好朋友,我们首先来看看纸船是怎样使他们成为好朋友的,我想请男同学为大家读一读。生读。多音字“漂”的学习师:同学们读得真棒。同学们,在这一段里藏着一个多音字,谁的火眼金睛找到了?生:漂。PPT.多音字“漂”师:漂,我们还知道另一个读音是什么呢?(第四声)看样子大家平时观察得很仔细。接下来请同学来组词。(生:漂流漂浮漂洋漂亮)师:纸船轻轻地在水上漂啊漂,我们一起来把“漂”的感觉读出来。生读。学习第三自然段。随文识字“坏”。PPT.第三自然段图文。过渡语:纸船随着小溪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接下来请女生一起读一读后面的故事。师:小熊看到纸船心里——(生:乐坏了。)PPT.小熊,“乐坏了”图文。生:请大家看到“坏”字,平时我们在别的地方也看到过这个字,我想请同学来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记这个字的?PPT.“坏”生:加一加、换一换。师:同学们真是爱学习善于学习的好孩子。老师也用了换一换的方法来记这个字。一起来看看。除了换一换,还有另一个方法,找反义词。坏对?生:好PPT.反义词填空。坏对好。师:小熊乐坏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跟小熊一起感受一下他的开心吧!(指导朗读“乐坏了”的语调。)生读。学习第四自然段。随文识字“扎”。过渡语:同学们,就这样,纸船载着祝福,到了小熊的手上。那么风筝又是怎么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的呢?生: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送给松鼠。PPT.“小熊扎了一只风筝。”生读。师:“扎”正音。PPT.“扎”同学们请看左边的图案。这是甲骨文,很久很久以前,“扎”字是这样写的,左边的很像我们的手,有五个手指头,说明我们要用手去“扎”,右边这条弯弯曲曲的,同学们,你们说像什么?(生:绳子、线。)对,“扎”字的竖弯钩,像绳子、线,让绳子和线来扎东西。除了扎风筝,还可以扎什么?(PPT.“扎”组词)师:风筝扎好了,它乘着风,飘啊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请大家看到屏幕上的两句话。你的火眼金睛发现了什么?PPT.我的发现生:有两个漂/飘。一个是三点水,一个是风字旁。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谁会区分它们呢?PPT.选字填空,图文。师:看样子大部分同学会区分了。接下来请大家看图选择“飘”、“漂”说一句话.例如:风筝在天上飘呀飘。PPT.看图选择“飘”、“漂”说一句话。生:气球在空中飘呀飘。花朵在水上漂呀漂。学习第五自然段。过渡语: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风筝飘到松鼠家门口,终于,松鼠也收到了小熊的心意。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后面的故事吧。生读。师:收到风筝以后,松鼠的心里——(生:也乐坏了)PPT.图。生:松鼠也乐坏了。师:我们从他一个动作也能看出来,是什么动作?生:他一把抓住了风筝。PPT.“抓住”师:请大家看到抓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告诉大家去记这个字呢?生:加一加。提手旁加爪。师:“抓”字的左边是提手旁,我们一般是用手去抓,大家要注意右边,是个什么字?(生:爪瓜)我们抓东西的时候,手指头会合起来,像一个什么?(生:爪子)是的,所以请大家记得:要抓东西先变爪。刚才我们读了故事,松鼠送纸船的时候还捎了一句话,上面写着:祝你快乐!这次呀,小熊送风筝也捎了一句话,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生读第五自然段。PPT.第五自然段图文。师:关于幸福,人们都有不同的感受,我们古时候,老百姓的幸福就是,家里有土有羊就是幸运,注意这个羊字,比平常看到的“羊”少一横。大家看“福”的偏旁是什么?(生:示字旁)是的,示字旁是有特定含义的,它与祭祀有关,简单得说就是求神拜佛,古时候老百姓们相信神和佛会保佑他们。所以“福”的示字旁是说有神、佛的保佑,“一口”指有一口饭吃,“田”即有一块田耕种。这些就是他们的幸福。平时我们还见到过和“幸”很像的一个字是什么?(生:辛)PPT.“幸”和“辛”请大家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生:一个上面是“土”字,另一个是点和横。师:请同学来组词。幸福、辛苦。好了,这一段我们又学会了三个新字,我们再来仔细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把松鼠的心情读出来。生读。师:大家读得很好,声音整齐洪亮,老师觉得你们也体会到了松鼠很开心。就这样,原本互相不认识的松鼠和小熊,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了好朋友。检测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师:这节课学了许多生字,我们来开两组火车,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2.读课文。1-6自然段。师:接下来我们把生字宝宝放进课文里,看看大家还认不认识它们,请大家一起读1-6自然段。按课文内容填空。(填生字)PPT.我会填指导写字。“扎”、“抓”、“幸”、“福”过渡语:这节课我们了解到松鼠和小熊怎么样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