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农园林景观设计答案_第1页
东农园林景观设计答案_第2页
东农园林景观设计答案_第3页
东农园林景观设计答案_第4页
东农园林景观设计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农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试题库答案第一章绪论填空题刘禹锡诗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作为唐代植物景观的一个特色。**园林造景一般可以分为规则,(混合式)和自然式三种形式。*选择题1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B)**A苑B囿C台D亭2阿房宫是什么朝代修建的园林(A)*A秦代B宋代C唐代D清代3艮岳是什么朝代修建的园林(B)**A明代B宋代C唐代D清代4下面哪个不是私家园林(C)**A拙政园B留园C避暑山庄D耦园5下面哪个不是皇家园林(D)**A颐和园B圆明园C避暑山庄D耦园判断题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注重园林艺术原理,是与艺术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与科学无关。(错)*元代大内御苑的布局模式是“一池三山”。(对)**古埃及的园林风格是不规则式的。(错)**意大利的台地园借助了地形的变化,是一种自然式的园林风格。(错)**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为规则式园林的代表。(对)**英国风景式园林中园林的地位更重要,可以支配建筑。(对)**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对)**名词解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利用乔、灌、草、藤以及地被等各种园林植物进行环境景观营造,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观赏。植物生态学理论和园林艺术原理,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应用型学科。简答题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绘画的异同。相同之处:利用色彩、线条进行组合、构图展现美的、都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相异之处:绘画是用颜料、画笔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用植物绘画有时会夸大、比例会变化植物景观是真实的。绘画是静态的、平面的植物景观是动态的、立体的绘画只能给人的视觉、精神提供观感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功能更加多样性: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建筑功能园林植物造景的意义。*给人以美的享受发挥建筑功能发挥巨大的生态功能论述题请简单论述中西方园林植物造景的交流**>首先从植物交流开始A其次才是造景方式的交流西方国家引种我国植物资源英国原产植物1700,丘园50000种E.H.Wilson《中国——花园之母》>法国、俄国、美国都不甘示弱我国园林植物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原产我国的园林植物在欧洲、北美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丘园中墙园植物1/2来自中国,槭树有50种来自中国。中国植物在世界园林植物新品种培育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引种西方园林植物早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不少园林植物从中亚、近东等国传入,如胡桃、蒲陶、安石榴、迷迭香。唐、宋两代更是中国引种驯化观赏植物的昌盛时期。如齐墩果、波斯枣、阿月浑子、波斯皂荚、安息香树、菩提树、悉弭(素馨)与白末利(茉莉)等果树、花卉和园林树木。明、清两代,从国外引种形成高潮,逐步从日本、美国、东南亚、欧洲等引种观赏乔木、灌木、多年生或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及温室观赏植物。如南洋杉、花柏、日本扁柏、池杉、落羽杉、雪松、广玉兰、菩提树、印度橡皮树、悬铃木日本樱花、大叶黄杨、紫叶小檗、石榴、无花果、茉莉、葡萄、洋紫荆、香石竹、君子兰、金鱼草、三色堇、矮牵牛、荷兰菊、郁金香、美人蕉、唐菖蒲、西洋杜鹃、西洋常春藤、现代月季等。造景方式融合在中国的传教士将一些国外宫廷园林的画作带到中国,促进了规则式园林在中国的应用。通过在传教士致罗马教廷的通讯,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园林艺术被介绍到欧洲第二章园林植物观赏特性填空题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需要调动观赏者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五大感官。*6园林植物五大观赏特性包括体量、姿态、色彩、气味和(质感)。*一般来说,根据植物的体量可以将植物分成(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草本和地被几个类型。*藤本植物根据攀援习性可以分为(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四种类型。**草坪草根据其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分为冷季型草坪草和(暧季型草坪草)两种类型。*植物姿态包括有(树形)、叶形、花形、果形和枝干形态几个方面。*常见树形有(垂直向上型)、水平展开型和无方向型三种类型。*29树冠由(一部分主干)、主枝、侧枝和叶幕组成。*33植物的(枝干)、叶片、花和果实都具有色彩。*37芳香植物包括(香花植物)和能够分泌芳香类物质的植物两类。*39植物质感的类型包括(粗质型)、中质型和细质型三类。*选择题1乔木的高度通常在(B)米以上。*A3、B5、C1、D0.5(A)是城市植物景观的基本结构,在空间划分、围合、屏障、装饰、引导以及美化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A大中型乔木、B小乔木、C灌木、D花卉3灌木的高度通常在(A)米以下。*A5、B3、C1、D0.54下列哪种植物不是缠绕类藤本植物。(D)**A紫藤、B忍冬、C铁线莲、D葡萄5下列哪种植物是卷须类藤本植物。(C)**A紫藤、B忍冬、C扁担藤、D铁线莲6下列哪种植物不是吸附类藤本植物。(B)**A常春藤、B忍冬、C爬山虎、D五叶地锦7下列哪种植物不是蔓生类藤本植物。(C)**A叶子花、B木香、C紫藤、D藤本月季下列哪种植物是蔓生类藤本植物。(C)**A忍冬、B葡萄、C叶子花、D铁线莲9树形由树干和(D)两方面决定。*A叶片、B小枝、C主枝、D树冠10下列哪种树形不是垂直向上型。(C)*A柱形、B圆锥形、C圆形、D尖塔形11下列哪种植物的枝干不是绿色的。(D)**A棣棠、B迎春、C梧桐、D白桦12以下哪种颜色给人冷静、沉着、深远宁静和清凉阴郁之感。(C)*A红色、B绿色、C蓝色、D白色13以下哪种颜色给人高贵庄重、优雅神秘之感。(D)*A红色、B绿色、C蓝色、D紫色14以下哪种颜色给人庄严富贵、明亮灿烂和光辉华丽之感。(B)*A红色、B黄色、C蓝色、D紫色15以下哪种颜色令人振奋鼓舞、热情奔放之色。(A)*A红色、B黄色、C蓝色、D紫色16下面哪类质感的植物在空间中产生后退感,使空间显得比实际大。(B)**A粗质型、B细质型、C中质型、D毛质型植物美化配置中,树形是构景的基本因素,圆锥形的有圆柏,塔形的有雪松,下类是垂枝形有(A)。**A垂柳、B棕榈、C榆树、D桃花18下列属于覆被花相的是(A)**A合欢、B玉兰、C紫荆、D迎春19下列为观茎为主的园林植物是(D)**A海棠、B桃花、C梅花、D红瑞木判断题1植物体量(大小)直接影响到景观构成中的空间范围、结构关系、设计构思和布局。(对乔木通常不具有明显的主干。(错)*乔木依生活习性可以分为常绿乔木、落叶乔木两种类型。(对)*乔木依叶片类型可以分为针叶乔木、阔叶乔木。(对)*乔木依叶片类型可以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错)*高度介于2米和5米之间的灌木,一般称为小灌木。(错)**高度介于2米和5米之间的灌木,一般称为大灌木。(对)**高度介于1米和2米之间的灌木,一般称为大灌木。(错)**高度介于1米和2米之间的灌木,一般称为中灌木。(对)**10高度在1米以下的灌木,一般称为中灌木。(错)**11高度在1米以下的灌木,一般称为小灌木。(对)**小灌木可以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分割或限制空间,从而形成开敞空间。(对)*宿根花卉是多年生花卉,一次种植可以多年观赏。(对)*球根花卉是多年生花卉,其地下器官不发生形态上的变态。(错)**宿根花卉是多年生花卉,其地下器官不发生形态上的变态。(对)**16菊花是木本花卉。(对)***17芍药为球根花卉。(对)***柱形树形为垂直向上型的树形。(对)*无方向型树形在引导视线方面既无方向性,也无倾向性,性格平和、柔顺、稳定。(对)水平展开型植物可以增加景观的宽广度,是植物产生外延的动势。(对)*垂直向上型有明显的轴线,突出空间的垂直感,强调群体和空间的高度感。(对)*22垂枝形植物具有明显悬垂、下弯的枝条,具有引导人们视线向下的作用。(对)*果实形态一般以奇、巨、丰为标准。(对)*在我国,就果色而言,一般以红紫为贵,以黄次之。(对)**中质型植物通常具有大而多毛的叶片、粗壮而稀疏的枝干(无细小枝条)、疏松的树形。(错)粗质型植物有使景物趋向观赏者的动感,从而造成观赏者与植物间的距离短于实际距离的错觉。(对)*在小空间中重点选用粗质型植物。(错)**板根现象是亚热带植物景观的一个重要类型。(错)**城市绿化要大力发展草坪,限制乔灌木的种植。(错)*名词解释总状分枝:顶芽始终占优势,形成明显的直立主干,根据侧枝发育程度,可形成柱状、塔形或圆锥形,如大多数裸子植物、毛白杨、玉兰等。2合轴分枝:顶芽活动一段时间后,生长缓慢或死亡,由靠近顶芽的侧芽发展成新枝代替主茎的位置,多形成球形或卵球形等较开阔的树冠,如垂柳,桃、杏、核桃。假二叉分枝:顶芽停止生长后由两侧对生的两个侧芽同时发育成新枝,如丁香、梓树、泡桐。花相: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特称为“花相”。色叶(彩叶)植物:主要指叶片呈红色、黄色、紫色等异于绿色的色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分为春色叶、常色叶、斑色叶和秋色叶树种。春色叶植物:春色叶树种春季发生的嫩叶呈现红色、紫红色或黄色的植物。秋色叶植物:秋季树叶变色比较均匀一致,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的植物8常色叶植物:大多数是由芽变或杂交产生、并经人工选育,其叶片在整个生长期内或常年呈现异色的植物。斑色叶植物:斑色叶树种是指绿色叶片上具有其他颜色的斑点或条纹,或叶缘呈现异色(可统称为彩斑)的树种,资源极为丰富,许多常见树种都有具有彩斑的观赏品种。质感的可变性:质感的可变性指某些植物的质感会随着季节和观赏距离的远近而表现出不同的质感类型。质感的相对性:指受相邻植物、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植物的质感会发生相对的改变。草坪草:可形成各种人工草地的生长低矮、叶片稠密、叶色美观、耐践踏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地被植物:地被指用于覆盖地面的矮小植物,既有草本也包括低矮灌木和藤本(如土麦冬、小叶扶芳藤、紫金牛)。简答题花相的类型及代表植物(举例一种即可)。**独生花相:苏铁干生花相:花和花序生于老茎上,如紫荆、槟榔。线条花相:花和花序稀疏排列在细长的花枝上,如迎春、连翘、腊梅、亮叶腊梅。星散花相:花和花序疏布在树冠的各个部位,如珍珠梅、鹅掌楸。团簇花相:花或花序密布于树冠各个部位,如玉兰、木绣球。覆被花相:花或花序分布于树冠的表层,如合欢、泡桐、蝴蝶荚蒾。密满花相:花或花序密布于整个树冠中,如毛樱桃、樱花。2乔木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有哪些?**乔木是骨干材料,具有明显高大的主干,枝叶繁茂,绿量大,寿命长,景观效果突出,在造景中有重要地位。大中型乔木是城市植物景观的基本结构,在空间划分、围合、屏障、装饰、引导以及美化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植物景观设计时,首先应确立大中型乔木的位置。小乔木可以从垂直面和顶平面两方面限制小空间。乔木可以为其他植物生长提供生态上的支持。如耐荫植物、附生植物。3灌木的功能有哪些?**大灌木可构成闭合空间或屏蔽视线,也可用于构图中心和视线焦点,作为主景或引导视线之用。中灌木能围合空间或作为高大灌木与小乔木、矮小灌木之间的视线过渡。同时,中灌木高度与视平线平齐或更低,在空间设计上形成矮墙、篱笆及护栏的功能。小灌木可以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分割或限制空间,从而形成开敞空间。在道路景观中广泛应用,能不影响行人视线而又起到限制人的行动范围的作用。草坪和地被的作用有哪些?**草坪草和地被能将孤立或多组造景元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将各组互不相关的乔木、灌木等整合在同一个空间内,减少孤立与琐碎景观的出现。草坪草和地被植物本身或与铺地硬质材料结合使用,还也可形成所设计的图案。尤其是色叶植物或开花草本,可以提供观赏情趣,能形成一些独特的平面构图。论述题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如何选择不同质感的植物?***(1)注意统一与协调包括与植物组群间、周围环境之间及空间大小之间的协调。同种植物的应用是一种很好的质感调和。大空间内可以粗质型植物屋多,空间显得粗糙刚健,而具有良好配合;小空间则以细质型植物居多,显得整齐而愉悦。如在小鹅卵石路边的配置麦冬,则质感协调统一。(2)注意质感的多样性均衡使用三种质感类型的植物,质感种类少,布局显得单调,种类太多,则反显得杂乱。(3)过渡自然,比例合适。空间与空间的过渡与相连处采用质地相近的材料作过渡与衔接,可使景观相互交融。如果不同质地植物的小组群过多,或从粗质型到细质型植物的过渡太突然,则易使布局显得零乱。(4)在质感的选取和使用上必须结合植物的体量、姿态和色彩,以便增强质感的功能。如果一个布局中立意要突出某个体的姿态或色彩,那么其他个体易选细质型植物作背景衬托。(5)善于利用质感对比来创造重点,达到突出景物的效果。如在林缘,由近至远依次是丝兰、小叶女贞、山茶、樟树,这样质感的强烈对比,而突出了丝兰的粗质质感,拉开了景观层次。第三章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填空题1植物的建造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构成空间)、障景和控制私密性。*4基本的建筑形式是(墙)、顶棚和地面。*7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包括(完善作用)、统一作用、强调作用、识别作用、软化作用和框景作用。*选择题1下列哪种气体不是空气污染物?(C)**ASO2、BHF、CN2、DN2O判断题1全封闭空间相当荫蔽,无方向性,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对)*名称解释1建造功能:建造功能是指植物能在景现中充当像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墙面等限制和组织空间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视线的方向,从而形成心理上各种空间感。2美学功能:美学功能除了指植物的美学特性外,还包括植物的完善作用、统一作用、强调作用、识别作用、软化作用等。3生态环境功能:所谓生态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改善小气候、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防风、减噪、遮荫等功能,可为园林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质量。4空间感:所谓空间感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空间围合。开敞空间:仅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而形成的空间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问与开敞空间相似,它的空间一面或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完善作用:通过重现房屋的形状和块面的方式,或通过将房屋轮廓线延伸至相邻的周围环境中的方式,而完善某些设计和为设计提供统一性。统一作用:充当普通的导线,将环境中的所有不同成分从视觉上连接在一起。强调作用:借助其独特的大小、形态、色彩或与邻近环绕物的不同质地来完成。识别作用:植物使空间或景物更加显而易见,更易被认识和辨明。11软化作用:软化或减弱形态粗糙及僵硬的建筑。12框景作用:以浓密的叶片、枝干屏蔽两旁的景物,为主要景物提供开阔的,无阻拦的视野,将注意力吸引到主景。在这种方式中植物如同众多的遮挡物,围绕在景物周围,形成一个景框,如同将照片和风景油画装入一样。简答题在垂直平面上,植物通过哪些方式来影响空间感?**在垂直面上,植物能通过几种方式影响着空间感。首先,树干不仅仅是以实体,还以暗示的方式限制着空间。其空间的封闭程度随着树干的大小、疏密以及种植形式不同而不同。树干越多,那么空间围合感就越强。植物的枝叶是影响空间围合的第二个因素。枝叶的疏密度和分枝的高度都影响着空间的闭合感。枝叶越浓密、体积越大,其围合感越强烈。常绿树的围合空间四季不变;而落叶树围合空间的封闭程度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植物可构成的基本空间类型有哪些?**所谓空间感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组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空间围合。私密控制与障景有何区别?**前者封闭了所有出入空间的视线,杜绝任何在封闭空间内的自由穿行。后者有选择地屏障视线,允许在植物屏障内自由穿行。植物高度高于2m,空间私密感最强。>齐胸高的植物能提供部分私密性>齐腰高的植物不能提供私密性如何进行障景景观的营造?**首先应分析观赏者所在的位置、被障物的高度、观赏者与被障物的距离以及地形等因素。还需要考虑季节变化,常绿植物能够达到永久性的屏障作用。吸滞粉尘能力较强的植物有哪些形态特征?**刺楸、白榆、朴树、重阳木、刺槐、臭椿、悬铃木、女贞、泡桐等树种的防尘效果较好。植物的哪些特性决定了防噪效果?**减噪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树种的特性。叶片大而有坚硬结构的或叶片像鳞片状重叠的,防噪效果好;落叶树种在冬季仍留有枯叶的防噪效果好,如鹅耳枥、槲树;林内有复层结构和枯枝落叶层的有好的防噪效果。一般来说,噪音通过林带后比空地上同距离的自然衰减量多10〜15分贝。论述题举例说明植物景观设计的生态环境功能。***净化空气:固碳释氧、吸滞粉尘、吸收有害气体、杀灭细菌。(一)维持氧气与二氧化碳平衡现实中,空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含量的平衡遭到破坏。据Bernatzky研究,1株青冈树,100年生,冠径15m,高25m,叶面积1600m2,产氧1.7kg/hr,全年达4.25吨。(二)、吸收有毒气体夹竹桃、广玉兰、龙柏、罗汉松、银杏、臭椿、垂柳、悬铃木等树木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较强。每公顷干叶量为2.5t的刺槐林,可吸收氯42kg,构树、合欢、紫荆等也有较强的吸氯能力。很多植物如大叶黄杨、女贞、悬铃木、石榴、白榆等可在铅、汞等重金属存在的环境中正常生长;樟树、悬铃木、刺槐、海桐等有较强的吸收臭氧的能力;女贞、泡桐、刺槐、大叶黄杨等有较强的吸氟能力,其中女贞吸氟能力比一般树木高100倍以上。(三) 吸滞粉尘空气中的大量尘埃既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对精密仪器的产品质量有明显影响。树木的滞尘能力与树冠高低、总叶面积、叶片大小、着生角度、表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刺楸、白榆、朴树、重阳木、刺槐、臭椿、悬铃木、女贞、泡桐等树种的防尘效果较好。(四) 杀灭细菌空气中有许多致病的细菌,闹市区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400万个病菌,而绿色植物如樟树、黄连木、松树、白榆、侧柏等能分泌挥发性的植物杀菌素,可杀死空气中的细菌。改善小气候: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噪音污染。(一)降低热岛效应树木有浓密的树冠,其叶面积一般是树冠面积的20倍。太阳光辐射到树冠时.有20%〜25%的热量被反射回天空,35%被树冠吸收,加上树木蒸腾作用所消耗的热量。树木可有效降低空气温度。据测定,有树荫的地方比没有树荫的地方一般要低3〜5°C。而在冬季,一般在林内比对照地点温度提高1°C左右。(二)增加空气湿度据测定阔叶林一般比同面积裸地蒸发的水量高20倍;宽10.5m的乔灌木林带,可使近600m范围内的空气湿度显著增加。三、降低城市噪音林木通过其枝叶的微振作用能减弱噪音。减噪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树种的特性。叶片大而有坚硬结构的或叶片像鳞片状重叠的,防噪效果好;落叶树种在冬季仍留有枯叶的防噪效果好,如鹅耳枥、槲树;林内有复层结构和枯枝落叶层的有好的防噪效果。净化水质、保持水土、防灾减灾。一、净化水质城市和郊区的水体常受到工厂废水及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染而影响环境卫生和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污水中的硫化物、氨、磷酸盐、有机氯、悬浮物及许多有机化合物,可以减少污水中的细菌含量,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的作用。二\保持水土,防灾减灾树木和草地对保持水土有非常显著的功能。植物通过树冠、树干、枝叶阻截天然降水,缓和天然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从而减少土壤侵蚀。同时树冠还截留了一部分雨水,植物的根系能紧固土壤,这些都能防止水土流失。有些植物枝叶含有大量水分,一旦发生火灾,可以阻止、隔离火势蔓延。珊瑚树即使叶片全都烤焦,也不发生火焰。第四章植物造景的理论基础填空题1我国从南到北依次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地带性植被分别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9温度三基点是指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最低)、最高和最适温度。*12物候期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物候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和高下差异。**15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种类组成)、外貌、群落结构。**18(群落组成)是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决定群落外貌及结构的基础条件。**根据休眠芽在不良季节的着生位置作为,可将陆生植物分为:(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通常,群落的多层结构可分为3个基本层,即(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和地被层。**27韵律常包括(连续韵律)、交替韵律、渐变韵律三种形式。**30强调和突出主景的方法有(轴心)和重心位置法,以及对比法。**33(梅)、竹、兰、菊一起被称为“四君子”。*选择题1地球上气候带的划分是按(B)进行的。**A月平均温度、B年平均温度、C年平均降水、D月平均降水(A)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导因子。**A温度、B湿度、C土壤、D降水3下列哪种植物对S02污染比较敏感。(D)**A龙柏、B女贞、C樟树、D向日葵4下列哪种植物对光化学烟雾污染比较敏感。(D)**A银杏、B悬铃木、C海桐、D栀子花5明视性受(C)的影响。**A彩度、B明度、C明度差、D色相6古人语“种蕉可以邀雨,植(B)可以邀蝉”**A松、B柳、C杨、D枫判断题树冠伞形者多为阳性植物,树冠圆锥形而枝条紧密者多耐荫。对)**树冠伞形者多为阴性植物,树冠圆锥形而枝条紧密者多耐荫。(错)**树干下部侧枝早行枯落者多为阳性,下枝不易枯落而繁茂者多耐荫。(对)**树冠叶幕区稀疏透光、叶片色淡而质薄者多阴性,叶幕区浓密、叶色浓而深而质厚者多阳性。(错)**美是人类的特殊思维活动,属于情感思维范畴。(对)*由发光体发射出来的叫色。(错)**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构成了三对互补色。(对)**暖色以红色为中心,包括由橙到黄之间的一系列色相。(对)*冷色以蓝色为中心,包括从蓝绿到蓝紫之间的一些列色相。(对)*绿与紫同属于冷色。(错)**彩度高的鲜艳色具有较高的诱目性。(对)**色彩明亮让人觉得轻,色彩深暗让人觉得沉重。(对)**纯色的高彩度或高明度色彩有朴素感。(错)**彩度低、明度低的暗色有华丽感。(错)**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对)**16玉兰、海棠、报春、牡丹和桂花则称“玉堂春富贵”。(对)***17迎春、梅花、山茶、水仙被誉为“雪中四友”。(对)***18古人讲究适地适树,插柳沿堤,栽梅绕屋。(对)**名称解释生态习性:植物长期生活在特定环境中,受到该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植物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了对某些生态因子的特定需要,就是其生态习性。2主导因子:对某种植物、植物的某一生长发育阶段而言,常常有1〜2个因子起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起决定性的因子叫“主导因子”。物候期:植物长期适应季节性温度变化,形成了一定的生长发育节奏,即物候期。温周期: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称为“温周期”。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年均气温比郊区高0.5-1.5度,物候也有差别。城市干岛:城区的绝对湿度往往小于郊区光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长短的日变化与季节长短的年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植物群落:生长在一起的不同种植物,占据一定的空间和面积,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发育,演变更新,并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植物群落。优势种:群落内各物种在数量上是不等同的,数量最多,占据群落面积最大的植物种叫优势种。季相:群落外貌常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呈现不同的外貌季相变化的主要标志是优势种的物候变化。11多度:多度是每个种在群落中出现的个体数目。12密度:密度指群落内单位面积上的植物个体数。盖度: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即投影盖度。群落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的分层现象。竞争:竞争是植物间为了利用环境中有限的能量和营养资源而发生的相互关系;群落的水平分布:植物群落沿着经度、纬度的分布。17群落的垂直分布: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变化而出现的空间更替现象。18色相:色相即色彩的外貌;19明度: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彩度:彩度指植物颜色的浓淡或深浅程度也称纯度和饱和度。对比:对比是借两种或多种性状有差异的景物之间的对照,使彼此不同的特色更加明显;22调和:调和是通过布局形式、造园材料等方面的统一、协调,使整个景观效果和谐。韵律:有节奏的再现称为韵律;交替韵律:交替韵律是利用特定要素的穿插而产生的韵律。渐变韵律:渐变韵律是以不同元素的重复为基础,重复出现的图案形状不同,大小呈渐变趋势。比例:比例是部分和部分之间、整体和局部之间、整体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大小关系,与具体尺度无关。尺度:尺度是指与人有关的物体实际大小与人印象中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它和具体尺寸有密切的关联。均衡:构图在平面上的平衡称为均衡;29稳定:在立面上的平衡称为稳定。简答题植物对水分的适应类型并每一类型举例说明。**旱生植物:适于营造干旱地区景观,如沙漠植物园、岩石园等,按适应干旱机制,可分为硬叶植物(如柽柳、沙拐枣等)、多浆植物(如仙人掌科、景天科植物)和冷生植物(如铺地柏类植物)。中生植物:不能忍受过分的干旱和水湿,有耐旱(油松、白皮松、构树、国槐等)和耐湿植物(枫杨、垂柳等)之分。湿生植物:需要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分为阳性湿生植物(如池杉、落羽杉等),阴性湿生植物(如蕨类、天南星科、凤梨科植物)。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中的植物,分为挺水(如荷花、菖蒲)、浮叶(如睡莲、王莲)、漂浮(如浮萍、凤眼莲)和沉水植物(如金鱼藻)。植物对光照时间长短的适应类型并每一类型举例说明。根据植物对光照时间长度的适应性,可分为3个类型:长日照、短日照、中日照。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长时间的日照(长于临界日长)才能实现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花芽才能分化和发育,如天竺葵、大岩桐等。短日照植物需要较短的日照条件(短于临界日长)才能促进开花,如菊花,一品红等。中日照植物对光照长度不敏感,如月季。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并每一类型举例说明。***根据植物对光强的要求,将植物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耐荫植物)。阳性植物:在全日照条件下生长最好而不能忍受庇荫的植物,常为上层乔木或分布于草原、沙漠和旷野,如油松、马尾松、毛白杨、旱柳等木本植物,多数草坪草,多少露地一、二年生花卉,多数仙人掌科花卉。中性植物:在全光照下生长良好,也能忍受适当的荫蔽,高温干旱时全光照下生长受到抑制,大多数植物属此类,如罗汉松、山楂、棣棠、萱草等。阴性植物:弱光下生长最好,不能忍受全光,如广东万年青、一些兰科植物、苦苣苔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等。简答土壤对植物的功能作用。**土壤对植物对明显的作用:>提供植物根系生长的场所>通过肥力影响植物生长>通过水分影响植物生长>通过土壤酸碱度影响植物生长5土壤不同酸碱度的植物生态类型并举例说明。**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马尾松、红松、白桦、山茶、油茶、高山杜鹃类、栀子、藿香蓟以及多数兰科、凤梨科植物。中性土植物:多数园林植物,如樱花、郁金香、风信子、四季报春等。碱性土植物:多分布在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如柽柳、沙棘、仙人掌等。6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诗与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论述题试述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一)注重师法自然中国造园从秦汉时期帝王苑囿,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的自然山水园,以及成熟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皆求自然景观,营造自然景色。(二)注重诗情画意古典园林中常借植物抒发某种意境和情趣。(三)巧于因借古典园林大多空间有限,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无限的自然美景,园林植物造景就巧妙地运用“因借”的手法来丰富园林景色。秋借红叶夏借荫,墙借花影树借青(草)的例子比比皆是。(四)注重植物风韵美的运用风韵美是植物自然美的升华。(五)按照画理取裁植物景观画理是国画原理和技法的论述、绘画经验之总结。(六)建筑与植物完美结合没有植物衬托的建筑缺乏生动的韵味。古典园林中建筑较多,造型各异,功能各不相同,以植物命题的建筑和景点能使园林主题更突出,并丰富建筑的艺术构图。第五章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形式填空题1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主要有(规则式配置)和自然式配置。*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主要有规则式配置和(自然式配置)。*对植可分为(对称对植)和拟对称对植。*乔木群植可分为(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7林植有(林带)、密林和疏林等形式。*根据花坛的外形轮廓可以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几种类型。*13根据花坛坛面花纹图案可以分为:(盛花花坛)、模纹花坛、造型花坛、造景花坛几种类型。*17模纹花坛的常见类型包括(毛毡花坛)、浮雕花坛和时钟花坛。*20花坛设计图绘制时,应该绘制(环境总平面图)、花坛平面图、立体效果图,并编制设计说明。*24从设计形式上花境的类型可分为:(单面观赏)、双面观赏、对应式。*27常见花台的有(独立花台)、连续花台、组合花台等类型。*选择题1下面哪种植物不是哈尔滨的乡土植物(D)。**A丁香、B榆树、C水腊、D牡丹2密林的郁闭度一般在(D)范围内。**A0.1-0.3、B0.4-0.6、C0.5-0.7、D0.7-1.03疏林的的郁闭度一般在B)范围内。**A0.1-0.3、B0.4-0.6、C0.5-0.7、D0.7-1.04由于设施大多高度有限,所有的攀援植物均可以用于(B)造景。**A附壁式、B篱垣式、C棚架式、D立柱式判断题1哈尔滨的市花是丁香花。(对)**孤植树主要突出单株树木的个体美,一般为大中型乔木,寿命长,姿态优美。(对)*孤植树种植时,要求栽植地点四周空旷,一般在10倍树高的范围内尽量避免被其他景物遮挡视线。(错)**对植强调对应的树木在体量、色彩、姿态等方面的一致性,体现庄严、肃穆的整齐美。(对)对植多选用树形整齐优美、生长较慢的树种,以落叶树为主。(错)**两株树的对植一般要用同一树种,姿态可以不同,但动势要向构图的中轴线集中。(对)常见的列植有单列、双列、多列等类型。(对)*8行道树为大乔木时,株行距一般为5〜8m。(对)**9行道树为中小乔木时,株行距一般为2〜3m。(错)**列植树木要保持两侧的对称性,平面上要求株行距相等,立面上树木的冠径、胸径、高矮大体一致。(对)**以遮荫为目的的树丛多用几种树种,以观赏为目的的树丛,常选用单一树种。(错)*两株丛植宜选用同一树种,但在大小、姿态、动势等方面要有变化。(对)*两株丛植时两株树的栽植距离不能与两树直径的1/2相等,必须远离。(错)**三株丛植时忌用三个不同树种。(对)*三株丛植平面布置上要把三株树置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顶上。(错)**五株丛植时,同为一个树种的组合方式,最理想的分组方式为3:2。(对)*树群组合的基本原则是,高度喜光的乔木层应分布在中央、亚乔木层在其四周,大灌木小灌木在外缘。(对)*林植从植物组成上,有纯林和混交林的区别。(对)*附壁式造景可用于围墙、楼房等的垂直立面,还可用于大块裸岩、桥梁等设施的绿化。(对)*篱垣式造景最基本的用途是防护和分隔。(对)*吸附类的攀援植物最适于立柱式造景。(对)*盛花花坛主要表现群体的图案美。(错)**模纹花坛主要表现群体的色彩美。(错)**广场中花坛体量不应超过广场面积的1/3,不小于1/5。(对)*一年生草花花坛植床基质厚度应不低于25cm。(对)*26多年生花卉和灌木的花坛植床基质厚度不低于40cm。(对)*花坛是从规则式构图到自然式构图的一种过渡和半自然式的带状种植形式。(对)**单面花境的长轴沿南北方向延伸比较好,能达到均衡的观赏效果。(错)**花境要有较好的立面观赏效果,植株高低错落有致,花色层次分明,一般原则是前低后高。(对)*花池的特点是植床略高于周围地面。(错)**名称解释乡土植物:乡土植物包括当地的原生植物,也包括由外地引进时间较久、已经适应当地风土的外来植物。规则式乔灌木种植:规则式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图案式,是把树木按照一定的几何图形栽植,具有一定的株行距或角度,整齐、严谨、庄重。自然式乔灌木种植:自然式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植物景观呈现出自然状态,无明显的轴线关系,各种植物的配置自由变化,没有一定的模式。孤植:在开旷空间上,远离其他景物种植一株乔木称为孤植。对植:将树形美观、体量相近的同一树种,以呼应之势种植在构图中轴线的两侧称为对植。列植:树木呈带状的行列式种植称为列植,有单列、双列、多列等类型7丛植:由2〜3株至10〜20株同种或异种的树木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组合在一起,使树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外轮廓线,这种配置方式叫丛植。8群植:群植指成片种植同种或多种树木,可分为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林植:林植是大面积、大规模的成带成林状的配置方式,形成林地和森林景观。棚架:棚架是用竹木、石材、金属、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构成一定形状的格架,供攀援植物攀附的设施。花坛:花坛是按照设计意图,在有一定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以园林草花为主要材料布置而成的,具有艳丽色彩或图案纹样的植物景观。浮雕花坛:是将植物修剪成凸出和凹陷的式样。造型花坛:花卉栽植在各种立体造型物上而形成竖向造型景观。造型花坛可以创造不同的立体形象,如动物、人物或实物,通过骨架和植物材料组装而成。花境:以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为主,结合一、二年生草花和灌木,沿花园边界或路缘布置而成的园林景观花台:在高于地面的空心台座中填土或人工基质并栽植观赏植物,称为花台。花池:花池是以山石、砖、瓦等材料直接在地面上围成具有一定外形轮廓的种植地块,主要布置园林草花的造景类型。花丛:花丛是直接布置于绿地中、植床无围边材料的小规模花卉景观。草坪:是指有一定设计、建造结构和使用目的的人工建植的草本植物形成的坪状草地,具有美化和观赏效果,或供休闲、游乐和体育运动等用。简答题攀援植物造景的形式有哪些?*一、 附壁式造景二、 篱垣式造景三、 棚架式造景四、 立柱式造景五、 假山置石的绿化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应用花卉的优点有哪些?**>种类繁多>色彩丰富艳丽>生产周期短>布置方便>更换容易>花期易控制花卉的主要应用形式有哪些?*>花坛>花境>花池>花台>立体装饰造型装饰简述盛花花坛、模纹花坛和造型花坛的设计要点**盛花花坛:以色彩设计为主,图案设计为辅;选用草花要花期一致,植株高矮整齐;色彩不宜过多,要主次分明模纹花坛:外形轮廓宜简单,内部纹样要复杂;根据纹样决定色彩,尽量保持纹样清晰精美。造型花坛:线条简洁、形象生动、明暗凸显、立体感强。草坪按用途可分为哪些类型?*>游憩性草坪>观赏性草坪>运动场草坪>环境保护草坪其他草坪论述题试述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哪些原则?**园林植物主要功能的确定园林植物的功能表现在美化功能、改善和保护环境的功能以及生产建造功能等几个方面造景时,必须首先确定以谁为主,最好能兼顾其他功能。园林植物种间关系的处理最好的配置是模仿自然界的群落结构,将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复合结构的稳定人工植物群落种间关系处理上,要考虑乔木与灌木和草本地被、深根性与浅根性、速生与慢生、喜光与耐荫等几个方面。适用原则一方面是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即植物配置必须符合“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另一方面是满足造景的功能要求,植物配置必须与景观的总体布局、环境相协调一致。美观原则不论何类植物,不论在园林中作何目的,均应尽量美观,并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预先考虑园林植物尤其是树木年龄、季节、气候的变化。如群植以高大乔木居中为主体和背景,以小乔木为外缘,外围和树下配以花灌木,林冠线和林缘线宜曲折丰富,栽植宜疏密有致。多样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是生态园林的要求。生态园林的真正意义是物种多样性和造景形式的多样性。从造景形式多样性的角度,除了一般的园林造景以外,城市森林、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等多种造景形式都应重视。突出地域特点,注重地方特色植物配置应注重地方特色,尽量选择乡土植物。可以节约资金,而且乡土植物最能适应当地的环境,并且能形成地方特色,防止景观千篇一律。第六章道路和广场的植物造景填空题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以及支路4类。*行道树种植方式常见的有(树带式)、树池式两种。*中央分车带常用的造景形式有(绿篱式)、整形式、图案式。*10城市步行街植物配置的功能:(美化街景)、分割空间、形成特色街道。*13园林道路主要分为(主路)、支路和小路。*常见的园林支路小路有(山径)、林径、竹径、花径、草径等类型。*21路缘造景常见的有(草缘)、花缘和植篱等类型。*选择题1高速公路的防护林带主要用来保护高速公路的(A)。**A上风向、B下风向、C左风向、D右风向高速公路防护林带的配置方式一般采用(B)。**A内高外低、B外高内低、C内外等高、D随意高度判断题1视距三角形内的植物高度不得超过2m。(错)**2市区内安全视距一般采用100m。(错)**3分车带造景时应该适当分段,以75〜100m—段为宜。(对)*树带式行道树种植常用于行人多、人行道狭窄。(错)**树池式行道树种植常用于交通、人流不大的情况。(错)**在以安全视距所构成的三角视距范围内,不宜有阻碍视线的物体。(对)*路边无论远近,若有景可赏,配置植物时必须留出透视线。(对)*蜿蜒曲折的园路,宜成排、成行种植,应该规则式配置为宜。(错)**园路入口,常常以规则式配置。(对)*10公园路面植物造景一般采用“石中嵌草”或“草中嵌石”的方式。(对)*名称解释分车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绿化带。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交通岛:为利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视距三角形根据两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可在交叉平面图上形成一个三角形,即“视距三角形”此区域之内植物高度不得超过0.7m,安全视距一般采用30〜35m。6中央分车带: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分车带7两侧分车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分车带简答题1城市道路造景的原则有哪些?**保障行车、行人安全(人行道从分车带中穿过时,分车绿带的植物低于0.75m;视距三角形的植物高度要低于0.7m;为防眩,中央分车带种植绿篱要1.5〜2m,灌木球的株距不大于冠幅的5倍)。妥善处理植物景观与道路设施的关系(一般分车绿带和行道树上方不设架空线)行道树的选择和应用原则(选择耐干旱瘠薄、抗污染、耐损伤、抗病虫害、干皮不怕阳光暴晒等;花果无毒、无臭味、落果少、无飞毛)。近期与远期相结合(近期可以使用生长较快的树种,或适当密植,以后适时更换、移栽、充分发挥绿化的功能)。2常见的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有哪些,分别用于哪些道路?**>一板二带式(次干道、城市支路、居住区)A二板三带式(干道、高速公路)>三板四带式(非机动车较多的主干道)>四板五带式(车速较高的主干道或城市环路系统)简答林荫道造景的特点。**以丰富多彩的植物取胜;宽度在8m以上时,自然式布置;8m以下时规则式布置;长75〜100m处分段设立出入口,各段布置应有特色;布置便民设施:滨河路常可设计成林荫道。简答步行街的配置特点。*使人们不受汽车与其他交通工具干扰和危害的情况下,可以经常性或暂时性、自由而愉快的活动在充满自然性、景观性和其他设施的街道中。城市步行街植物配置的功能:美化街景、分割空间、形成特色街道。步行街的配置:商业街可布置小型花坛、花钵;较宽的街道可种植乔木、灌木,树池要覆盖;游憩街对土地限制不很严格,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乔、灌、草、花等。论述题1与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相比,高速公路的植物造景有何特殊之处?***里程较长,不同地段具有显著不同的气候、地质、土壤等特点。路旁表土缺乏,土质差,土壤瘠薄边坡小气候复杂、限制因子多边坡陡峭、施工难度大污染情况严重。保证道路和行车安全中央隔离带的设置在夜间起到防眩作用,避免会车时灯光对人眼的刺激。景观设计强调统一,但不要千篇一律,应在统一中变化,在变化中统一。隧道入口处栽植高大树木。主要生态景观的保护,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高速公路绿化景观不应支配环境,而应与环境融为一体。造景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植被和植物种类,减少裸露地和挖方岩石。考虑地域文化特点高速公路是展示和宣扬各种地域文化的良好通道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文物古迹、宗教信仰、民间工艺和历史人物。景观经济原则部分地段可以放任自然植被的入侵,以减少养护费用,降低成本。以乡土树种为主。一般情况下采用中小苗,只有在服务区或有人为踩踏的地段,为保证植物景观效果才选用大苗。第七章居住地绿地的植物造景填空题1我国的人均居住区绿地在组团级居住区不少于(0.5)m2/人。*2我国的人均居住区绿地在小区级居住区不少于(lm2)m2/人。*3我国的人均绿地在居住区不少于(1.5)m2/人。*居住区绿地的类型有: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用建筑所属绿地。*7居住区公共绿地常见的类型有:(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小游园、组团绿地。*选择题居住区级主干道常用来划分小区,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宽度一般为(C)。**A6-8m、B4-6m、Cl0-l4m、Dl8-20m2次干道(小区级)一般用以划分组团,宽度一般为(A)。**A6-7m、B8-l0m、Cl2-l4m、Dl4-l6m判断题1发达国家居住区绿地指标较高,一般在人均3m2以上,日本要求10m2以上。(错)**宅旁绿地包括宅前、宅后,住宅之间及建筑本身的绿化用地,最为接近居民。(对)*临街绿地的主要功能是美化街景,降低噪音。(对)*4组团(级)路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一般宽度为6〜8m。(错)**名称解释公共绿地:含公园、居住绿地、游戏场,辅以小品,多样树种类型。宅旁绿地:宅前绿地包括居民家庭附属庭院,也有小区统一种植管理形式的绿地;3宅间小路:宅间小路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人口的道路。临街绿地:居住区沿城市干道的一侧,包括城市干道红线之内的绿地为临街绿地。简答题1简答居住区绿地造景的原则。生态性原则美观性原则功能性原则文化性原则人性化原则宅旁绿地的植物造景要求有哪些?**以植物景观为主绿地率要求达到90%〜95%。布置合适的活动场地儿童-游戏场地(如沙坑)等,老年人-一些桌椅,高大乔木或花架。考虑植物与建筑的关系要注意庭院的尺度感,根据庭院的大小、高度、色彩、建筑风格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树种。论述题1试论述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基本要求。***必须根据小区内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因素,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和保护作用的植物进行规划。以植物群落为主,乔、灌、草合理结合,常绿和落叶比例适当,速生和慢生相结合。植物配置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创造丰富的季相变化。居住区植物景观不能仅仅停留在为建筑增加一点绿色的点缀作用,而应从植物景观与建筑的关系上研究绿化和居住者的关系。居住区植物景观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现状条件,对原有树木进行保护和利用。尽量选择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利于管理养护,适当考虑植物的经济价值。第八章建筑与植物造景填空题1广东、广西园林中的园林建筑自成流派,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这种园林类型一般被称为(岭南园林)。2室内植物造景既包括(自用建筑空间的绿化)也包括共享建筑空间的绿化。*4大型室内共享空间常包括(出入口)、室内中厅、楼梯、走廊等空间。*家庭居室绿化常用到的空间有:(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等。*13屋顶绿化的种植形式方式有(地栽)、盆栽、桶栽、种植池栽和立体种植等。*18屋顶花园的植物配置形式常见的有:(地毯式)、群落式。*20屋顶花园种植从上到下依次为(植被层)、基质层、隔离过滤层、排水层、保湿毯、根阻层、分离滑动层和防水层。**选择题1建筑物入口的植物配置是视线的焦点,起标志性作用,一般采用(C)的种植设计。*A规则式、B自然式、C对称式、D不对称式2下列哪种植物属于高温观叶植物。(A)**A旅人蕉、B橡皮树、C常春藤、D铃兰3下列哪种植物属于中温观叶植物。(B)**A旅人蕉、B橡皮树、C常春藤、D铃兰4下列哪种植物属于低温观叶植物。(C)**A旅人蕉、B橡皮树、C常春藤、D铃兰5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耐寒观叶植物。(D)**A旅人蕉、B橡皮树、C常春藤、D铃兰6室内空气湿度应控制在(C)之间,对人和植物均有利。*A20~30%、B30~50%、C40~60%、D60~80%判断题建筑线条柔和活泼,而植物线条硬直。(错)*私家园林体现士大夫清高风雅的情趣,建筑色彩淡雅,黑瓦、白墙、栗色的梁柱、栏杆。(对)**纪念性园林中植物配置方式一般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错)**私家园林在地形及植物配置上力求以小中见大的手法。(对)*窗可作为框景的材料,安坐室内,透过窗框外的植物配置,俨然一幅生动画面。(对)*用窗框景时,要选择生长较快的植物。(错)***可以利用墙的南面良好的小气候特点引种栽培一些不抗寒的植物。(对)*建筑的角隅线条生硬,通过植物配置进行缓和最为有效。(对)*室内生态环境与室外迥异,通常光照不足。(对)*室内生态环境与室外迥异,通常空气湿度高。(错)**室内生态环境与室外差异较大,空气流通差。(对)*室内生态环境与室外差异较大,温度波动较大。(错)**13屋顶花园的种植层厚度,对草坪和低矮的草花来说15〜30cm为宜。(对)**14屋顶花园的种植层厚度,对小灌木来说是60〜90cm为宜。(错)**15屋顶花园的种植层厚度,对深根性大乔木来说是90〜150cm为宜。(对)**名称解释1室内植物造景:室内植物造景是指在室内以绿色植物为主体所进行的装饰美化。2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简答题园林植物造景对建筑的作用。明显的衬托作用:色彩;质感;以暗衬明。自然的隐露作用:露则浅,隐则深。改善园林建筑的环境质量:调节日照热辐射和高温与污浊空气。室内植物景观的功能、作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缩短人与自然间的距离>分隔、美化室内空间室内光照环境的类型,每种类型列举适应该环境的植物2种以上。***(1) 阳光充足处。仙人掌类、龙舌兰类、天门冬等。(2) 有部分直射光处。吊兰、龙吐珠、朱蕉类等(3)有光照但无直射光处。秋海棠类、常春藤类、龟背竹、绿萝等(4) 半阴处。一叶兰、蕨类植物、网纹草、合果芋类、水塔花等。(5) 阴暗处。鸟巢蕨、鹿角蕨、广东万年青等。简答大型室内空间出入口的植物景观营造要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