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分层作业【基础达标】1.(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东晋南朝时期,户籍分为“黄籍”和“白籍”。南方土著居民的户籍用黄纸书写,称作“黄籍”;东晋为招抚流民,对侨人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侨居户被登记在白纸写的临时户籍上,称作“白籍”。这一制度(
)A.有利于南北方士族的合流 B.削弱中央集权的物质基础C.减缓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缓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答案】B【详解】根据“对侨人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侨居户被登记在白纸写的临时户籍上”可得出“白籍”流民不要交税,因此减少了中央的税收,削弱其集权的物质基础,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北方士族,排除A项;这有利于重心南移,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地主间的矛盾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2.(2022·山东威海·高二期末)宋代吕大钧说:“为国之计,莫急于保民。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有土地的税户),又招诱客户(没有土地的侨居者)使之置田,以为主户。主户苟众则邦本自固。”据此可知,吕大钧主张(
)A.加强社会管理 B.壮大自耕农队伍C.改革户籍制度 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保民之要,在于存恤主户(有土地的税户)……主户苟众则邦本自固”,可以看出吕大均主张保护主户,也就是乡村有田产,应纳税服役之人,也就是保护自耕农队伍,并且进一步壮大,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管理,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户籍制度的改革,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商业的抑制,排除D项。故选B项。3.(2022·河南省内乡县高级中学高二期中)据统计,在湖南武陵山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A.赋税负担沉重 B.法律制度严酷C.基层管理严密 D.行政效率提高【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在湖南武陵山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可知,在秦朝的文书中,包含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说明秦朝时期基层管理严密,C项正确;赋税负担沉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沉重的信息,排除A项;法律制度严酷,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行政效率提高,在材料中也没有提到,排除D项。故选C项。4.(2022·湖南·高二阶段练习)顺治年间在黄河流域设置乡约,负责朔望讲读圣谕、宣教化。康熙年间乡约行政组织化后“仅劾奔走供使令而已”。这一变化(
)A.削弱了乡约的教化功能 B.继承了明朝的乡约管理模式C.促进了大清律令的传播 D.有效惩治了不遵乡约的百姓【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初设置乡约职能是读圣谕、宣教化,可是康熙年间乡约“仅动奔走供使令而已”,教化功能遭到削弱,A项正确;材料揭示了清代前期乡约的变化,并非对明朝乡约制度的继承,排除B项;“乡约行政组织化”不一定是传播大清律令,排除C项;“有效惩治了不遵乡约的百姓”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5.(2022·河南省内乡县高级中学高二期中)《礼记·王制》中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逸周书·文传篇》也说,“天有四缺,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集聚,何以备之”。这些反映了中国古代(
)A.社会救济体系发展完备 B.自然灾害现象十分严重C.国家的职能是救济灾民 D.备荒救灾思想历史悠久【答案】D【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思想。根据材料中《礼记·王制》和《逸周书·文传篇》的记载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备荒救灾思想,说明备荒救灾思想历史悠久,D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救灾思想的出现,不能得出社会救济体系发展完备,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古代自然灾害严重,排除B项;国家的主要职能是维护统治者统治,救济灾民也是为了维护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6.(2022·辽宁·高二阶段练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定“凡各处田禾遇有水旱灾伤,所在官司踏勘明白,具实奏闻。仍申合干上司,转达户部立案,具奏。差官前往灾所覆勘是实,将被灾人户姓名、田地顷亩、该征税粮,数目造册缴报本部立案,开写灾伤缘由具奏。”由此可见(
)A.救灾措施精准到位 B.注重对灾情的核实C.救灾过程公开透明 D.灾情统计规范高效【答案】B【详解】由材料中“所在官司……具实奏闻”“户部立案,具奏”“差官……报本部立案……具奏”可知,对灾情的准确信息是关注的焦点,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救灾的措施,排除A、C项;材料强调的是如何统计灾情,统计规范高效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能力提升】1.(2022·河北·模拟预测)汉唐时期国家编户仅仅是人口的一个部分。在编户齐民之外,还存在大量的奴婢和依附民,统称为贱民。宋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这表明,宋朝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B.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减弱 D.门第观念的逐渐淡化【答案】A【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到宋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一样编户齐民,反映出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有了新变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变化,不是市民阶层发展与否,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不是门第观念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2.(2022·山东潍坊·高三阶段练习)明朝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分为民、军、匠三类进行造册登记小军户提供兵役;民户提供赋役;匠户名目繁多,有灶户(煮盐业)乐户(娱乐业)等。各种户籍世袭固定,严禁私自逃亡换籍。这些措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C.有利于社会管理 D.减缓了人口增长趋势【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把全国人民按职业分类并登记造册,严禁逃亡换籍,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的严格控制,这有利于社会管理,C项正确;材料措施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项;材料措施固化了社会各阶层,排除B项;材料措施不会减缓人口增长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唐代规定两京及州县郭(城)内设坊,郊外设村,其它地区继续设里。坊、村、里的负责人皆称为“正”,负责“掌按户口,课植农桑;检查非违,催驱赋役”等工作。由此可见,唐朝的基层制度(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突破了原有的坊市制C.造成了地方势力的割据 D.兼具行政和经济功能【答案】D【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唐朝基层机构的负责人既要负责地方户口,又要负责赋役的征收,说明兼具行政和经济功能,D项正确;唐朝的基层制度并不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没有突破原有的坊市制度,排除AB项;地方基层制度没有造成地方势力的割据,排除C项。故选D项。4.(2022·山东日照·高三阶段练习)以下是清顺治年间科举考试殿试的考试内容。据此可知,统治者力图(
)○顺治二年(1646年):王道之始○顺治四年:如何得真才,如何防止劣绅欺压乡里,兴兵作战与减轻赋税如何两得○顺治六年:满汉为一体问题,与民休息之法,不动兵革何以化盗息民A.完善地方治理以提高效能 B.坚持民族平等以实现一统C.提倡儒学治国以稳定秩序 D.安抚知识分子以维护道统【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所列殿试内容中的“王道”“减轻赋税”“与民休息”等主题可知,这些殿试内容是当时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符合儒家价值观,体现了统治者提倡儒学治国以稳定社会秩序,C项正确;满汉一体与地方治理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题并不是单一的仅仅涉及民族问题,排除B项;与民休息与安抚知识分子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载的大瘟疫有:商代河南2次;周代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古各1次。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商至秦汉(
)A.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 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C.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D.中原人口向周边地区迁移【答案】C【详解】据商朝至秦汉时期的瘟疫记录情况看出,每个朝代所记录的范围比钱一个朝代更加广阔,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全国的联系不断日益密切,C项正确;以为材料涉及的区域更多,因此记录的次数不代表瘟疫发生的频率加快,排除A项;商代、周代没有记载南方区域的次数,不代表南方没有发生瘟疫,不能说明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口迁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6.(2022·广东·高三阶段练习)洪武元年(1368年)的《大明令》规定:凡鳏寡孤独,每月官给粮米三斗,每岁给绵布一匹,务在存恤。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常加体察。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的法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财减者,以监守自盗论。这反映了明代初期(
)A.民主法治体系日渐完善 B.弱势群体获得了有效救助C.社会秩序稳定备受重视 D.社会救济完全由官府负责【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十分重视“鳏寡孤独”的生活情况,并采取各种惩戒措施,因为这涉及到社会矛盾的激化与社会的稳定,说明社会秩序稳定备受重视,C项正确;明朝并没有民主体系,排除A项;“有效”错误,排除B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7.(2022·全国·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我国古代在乡村创设以征发赋役为直接目的,以户籍登记、人户编排为手段的里甲制。以明代为例:乡村流行保甲制,十家为一保,实行连坐和互相监督。明代后期推行乡约制,没有统一的形制,大多是各乡里结合实际设置相应职务,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功能,包括宣讲圣谕、倡导互助、处理纠纷等。皇帝禁止官员插手基层乡村事务,通过士绅、宗族和老人等地方群体实施乡村地方自治。为了实现良好的乡村治理效果,明代统治者颁行了许多关于乡村治理的法律条令,还充分利用了当地的乡规民约和家族法规。——摘编自林乾、杨练《明代乡村治理体系研究》材料二
在古代中国,宗族组织不仅是封建伦理秩序的维护者,而且是国家政权维护基层治安秩序的重要辅助力量。近代以来,宗族组织在西法东渐之下逐渐开始瓦解,成建制的国家法律体系触动了宗法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土地改革、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社会再组织过程,宗族权威丧失了合法性,国家权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实现了对乡村社会发展的主导。——摘编自潘振华、李小波《古代宗族组织在基层乡村治安控制中的作用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时期基层治理的主导力量并分析其演化原因。【答案】(1)意义:缓和了基层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对现代地方治理具有借鉴意义。(任3点)(2)主导力量:古代是宗族组织;近代是国家法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是国家权力。(3点)原因:近代西法东渐;宗族势力的衰落;构建民族国家和实现社会转型的需要;新中国对基层社会组织的改造和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任3点)【详解】(1)意义:从维护统治的角度分析,得出缓和了基层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以道德教化为主要功能,包括宣讲圣谕、倡导互助、处理纠纷等”,得出扩大了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从国家层面分析,得出巩固了国家的统治;从对后世的影响分析,得出对现代地方治理具有借鉴意义。(2)主导力量:依据材料“在古代中国,宗族组织不仅是封建伦理秩序的维护者,而且是国家政权维护基层治安秩序的重要辅助力量”,得出古代是宗族组织;依据材料“近代以来,宗族组织在西法东渐之下逐渐开始瓦解,成建制的国家法律体系触动了宗法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得出近代是国家法律体系;依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土地改革、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社会再组织过程,宗族权威丧失了合法性,国家权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实现了对乡村社会发展的主导”,得出新中国成立后是国家权力。原因:从西方文化的影响分析,得出近代西法东渐;从传统宗族本身分析,得出宗族势力的衰落;从国家发展需要角度分析,得出构建民族国家和实现社会转型的需要;从新中国的发展目标角度分析,得出新中国对基层社会组织的改造和实现工业化的目标;从国家民主法治建设角度分析,得出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9.(2022·江苏徐州·高二阶段练习)积谷备仓是古代社会救济的重要手段,下表为从隋朝到清朝粮仓经历的主要变化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从隋朝到清朝粮仓经历的主要变化朝代粮仓设置时间名称所在地存粮来源管理和监督隋朝585年义仓社捐献社长唐朝627年义仓?附加税?北宋963年义仓州县附加税地方官南宋1181年社仓乡村捐献地方管理,官员监督元朝1269年义仓社附加税地方管理,官员监督明朝1529年社仓社附加税地方管理,官员监督清朝1654年(1679年)义仓社仓城镇集市捐献地方管理,官员监督——萧公权《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提取表中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子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古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积谷备仓进行社会救济。从隋朝到清朝,政府通过建立义仓和社仓等地方粮仓体系来贮存粮食。义仓是公益粮仓或设在乡镇的粮仓,社仓是社区粮仓或乡村粮仓。义仓和社仓贮存的粮食不同于常平仓的粮食由官府提供,面是主要来自乡绅富民的捐献,以及征收的附加税。早期建立的义仓设有社长,由地方官管理和监督,后期逐渐演变为由地方乡人管理,受当地官府监督。如此演变的原因在于,乡人管理可以更好地保证粮食的来源,官员监督可以确保乡村粮仓体系的运作。古代粮仓的建立对政府控制灾荒、救济饥民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从材料中隋朝到清朝时期的粮仓设置情况及目的来看,可拟定论点为古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积谷备仓进行社会救济。关于阐释可从中国古代社会积谷备仓进行社会救济的性质、资金来源、管理方式、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直击高考】1.(2020·天津·高考真题)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错误。2.(2016·全国·高考真题)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详解】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空前繁荣,A与史实不符。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但这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材料中土地兼并现象无关。D说法与史实不符。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样的土地政策产生了题中所阐释的现象。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3.(2016·浙江·高考真题)《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这说明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可表明其为实物史料,属于第一手史料,故A项排除;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官方的原始记录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使用,故B项错误;“《明太祖实录》”不属于第一手史料,属于第二手史料,具有加工因素,仍需考究,故C项错误;由“代户帖原件”等信息可表明其是实物史料,且符合朱元璋的学识,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故D项正确。二、材料分析题4.(2018·全国·高考真题)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材料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防设施操作员消防设备高级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劳动安全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供应链协同成本管理-第1篇-洞察与解读
- 校园热源网络建设与调度方案
- 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考核题及答案
- 研究生考试:政治高频考点归纳
- 医院手术(操作)分级管理制度考试题及答案
- 餐饮公司服务员试题及答案
- 城乡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标准化建设方案
- 踢毽子介绍课件
- 【MOOC答案】《VLSI设计基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基础)》(东南大学)章节作业慕课答案
- 高中细节诚信班会课件
- DB23∕T 3294-2022 防洪工程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 洗衣师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脑梗塞急性期健康教育
- 渔业安全生产课件
- 生产安全参考教材化工安全与环保朱建军主编化工生产安全技术张
- 小儿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
- 复合肥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 消化系统疾病社区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