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课外文言文汇编【真题汇编】06年秦西巴纵麑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人乎?”[注释]①纵麑(ni):放走小鹿。麑:小鹿。②窃:私自。③傅:任辅导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在文中指老师。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使秦西巴持归烹之()(2)居一年,取以为子傅()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A对一头小鹿也不能忍受,又何况对人呢?B对一头小鹿都不忍心伤害,又何况对人呢?C连一头小鹿都不能容忍,怎么能容忍一个人呢?D连他都不忍心伤害小鹿,其他人会忍心伤害吗?9.秦西巴“纵麑”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10.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3分)07年鲍君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⑵问其故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________9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____(3分)1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3分)08年误认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注]①卓茂:人名。②公:对人的尊称。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幸至丞相府归我()(2)乃诣丞相府归马()8.对画线句“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就连忙跟他解释。B.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就连忙跟他解释。C.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但还是解下马给他。D.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9.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2分)10.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的品质,表现了“马主”的品质。(4分)09年扁鹊投石[注]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注]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武王示之病()(2)君与知之者谋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将使耳不聪,目不明。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而言,一是针对而言。(4分)10年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注】顾亭林: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居家恒服布衣()(2)实勉我也。()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C、(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D、(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14.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的态度。(3分)11年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卓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解释上文中的加点词(4分)(1)云()(2)得()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本文表现了韩魏公的品质。(3分)12年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浣濯:洗涤。参军:官名。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此言甚善()(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3分)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14.太祖“□”的神情和“□”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21世纪教育网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13年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故。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为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注】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册历:记事簿。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漫:随便。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人初不知其故()(2)公诘其失船为何日()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B.那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C.其中一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D.其中一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14从文中看出“民”有诈的语句是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希望官员做事认真,一心为公。B.称赞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细密。C.赞赏周忱学识超群,慧眼独具。D.讽刺“民”自作聪明,贪图钱财。14年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②纸鸢:风筝。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2分)子何以知之?12.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3分)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分)A.遇事要勤学好问。 B.要善于见微知著。C.要勤于观察思考。 D.遇事要集思广益。15年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常坐临安市肆观棋。11.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A常找高手过招B观摩他人下棋C善于知识迁移D善于思考领悟E坚信天下无敌12.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4分)16年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节选自《雪涛小说》)【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不胜惊错(2)鼠何名老虫12.“余惊错欲走”是因为。(4分)1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模拟练习】16宝山一模太祖①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②,犹惧不免。冲谓吏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③。太祖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④固柱乎?”一无所问。【注释】①太祖:曹操。②首罪:自首请罪。下文的“自归”也有自首的意思。③闻:报告。让……听到。④县:通“悬”。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4分)(1)其主不吉其()(2)今单衣见啮见()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冲于是以刀穿单衣13.曹冲说“忧戚”的原因是“”,他这样说的目的是。(4分)14.联系上下文,“”中填入合适的词语,应该是。(2分)A.惊B.怒C.问D.笑16虹口一模太宗罢朝太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②!”文德后③问曰:“何人犯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宮,安敢不贺?”上乃悦。注释:①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②田舍汉:即乡巴佬。③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 岂过魏徵()(2)故魏徵得直言()11.从文中看,太宗“怒”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3分)12.文德后“贺”太宗的具体行为是 ,目的是 (4分)16崇明一模孙泰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1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2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取其女弟3。”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服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注释】1姨妹:姨母的女儿2二子:两个女儿3女弟:妹妹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少师皇甫颖少()(2)泰亟往还之还()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能出嫁了。B.那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不能嫁了。C.其中一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不能嫁了。D.其中一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能出嫁了。13、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具体表现:1;2。(4分)14、文中与“古贤之风”相照应的一个词是。(2分)16奉贤一模孙期传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②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6于家。【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与后文“里陌”意思相同,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6终:死。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①相约不犯孙先生舍()②期驱豕入草不顾()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B、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C、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D、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13、孙期是个读书人,但他却不耻做粗鄙之事。其中,“牧豕于大泽中”是为了__________;“驱豕入草不顾”是为了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4、根据本篇“传”的内容,完成下表。(4分)姓名:孙期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家庭成员:母亲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品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16黄埔一模管仲束缚①,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②封人③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④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⑤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⑥,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注释]①束缚:被捆绑。②绮乌:城邑名。③封人:防守边疆的人员。④适幸:恰好侥幸。5且:将。⑥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任命有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⑴自鲁之齐()⑵乌封人跪而食之()12、对句中划线句子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假如)恰好齐国侥幸没有灭亡,反而大有用途。(假如)恰好你到齐国幸免一死,并且可以被利用。(假如)恰好齐国侥幸没有灭亡,并且可以被利用。(假如)你到齐国幸免一死,并且被齐国任用。13、结合上下文,封人暗地里问管仲“将何以报我”,可见他是个的人;而管仲用“我何以报”来回答封人,表现他的美德。(5分)16闵行一模杜环,庐陵人。其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常母张氏年六十余,无所归,雨行至环家。环见张氏,大惊曰:“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座,拜之,复呼妻子出拜。以母事之。常母性急,少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家人,顺其所为。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越十三年,母卒,环具棺椁殓殡之礼,买地葬之,岁时常祭。解释文中的加点字。(1)母泣告以故(2)环具棺椁殓殡之礼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何为而至于此。13.杜环“以母事之”,具体表现在:(1)(2)。(3)用侍奉母亲的礼节来为张氏置办丧事等。(4分)14.下列词语最能概括杜环品质的一项是()A.事必亲躬B.乐善好施C.仁爱重义D.孝敬长辈16普陀2模晋人好利晋人有好利者,入市区焉。遇物即攫①之,攫已,即去。市伯随而索其直,晋人曰:“吾利火炽时,双目晕热,四海之物,皆若己所固有,不知为尔物也。尔幸予我,我若富贵当尔偿。”市伯怒,鞭之,夺其物以去。旁有哂之者,晋人戟手骂曰:“世人好利甚于我,且往往百计而阴夺之,吾犹取之白昼,岂不又贤于彼哉?何哂②之有?”【注】①攫:夺取②哂:讥笑。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入市区焉入()(2)我若富贵当尔偿当()..1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并索要那些被拿走的东西所值的钱。B、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去索要那些被拿走的东西所值的钱C、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并向他索要钱财。D、管理市场的官员跟随晋人去索要他的钱财。13、文中具体表现晋人好利行为的句是:(2分)14、晋人认为自己与世人的区别在于:(1);(2)。(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16奉贤2模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欲将更弃之。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①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注】①亟(ji):赶快。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欲将更弃之更()(2)仆地不得行行()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叔父感其言,遂许焉。12、张元见弃犬“收而养之”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叔父“欲将更弃之”得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3、从全文看,对叔父形象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叔父有仁心。B、叔父懂得做人的道理。C、叔父疼爱小辈。D、叔父有感恩之心。16杨浦二模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卢,望见简子大笑;简子曰:“子何笑?”对曰:“臣有宿笑①。”简子曰:“有以解之则可②,无以解之则死。”对曰:“当桑③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④也。”简子曰:“今吾伐国失国,是吾旷也。”于是罢师而归。——《说苑卷九正谏》【注释】①宿笑:隔夜犹存的笑料,指不久前发生的笑话。②有以解之则可:如果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笑话就罢了。③桑:采桑,做动词用。④旷;荒废,也指失职。11、解释加点字(4分)(1)赵简子举兵而攻齐举()(2)于是罢师而归师()12、下列对“令军中有敢谏者罪至死”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人敢来劝谏的,将处以死罪。B、在军队中下令,有敢于劝谏的人,其罪名可到死罪。C、下令说,军队中如果有敢劝谏的,将按罪论处到死。D、下令军队,去处死那些敢于向赵简子直言进谏的人。13、公卢讲述的笑话中,丈夫的“旷”表现在;而赵简子通过笑话的启示,认识到自己的“旷”是在。(均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14、下面是从文中得到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做事不能不计后果,要懂得瞻前顾后,三思后行。B、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权衡利弊,是谓不理智。C、人不能贪得无厌,要懂得知足,懂得知足者常乐。D、做人做事要从善如流,虚心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15虹口一模吕蒙正不受镜吕文穆公蒙正①以宽厚为宰相。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④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注】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②鉴:镜子。饲:找到、等到。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④李卫公:李靖,官为宰相,唐朝功臣。11、词语积累。(4分)(1)选择符合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的一项()昔贤之所难也A、nán,不好B、nàn,灾祸C、nán,不容易(2)选择与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A、以其境过清B、以为妙绝C、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D、属予作文以记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13、“其弟伺间从容言之”的“之”具体是指。(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吕蒙正“不受镜”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嘉定一模刘氏善举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刘氏以己之衣遗之()(2)屋舍衣物皆尽()12、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和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分,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B.对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钱,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C.为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根本,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D.跟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基础,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13、“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刘氏的“善举”具体表现在:(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刘儿“悟”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15宝山一模骂鸭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日:“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日:“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音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注释】①邑:县城。②茸生:柔密丛生的样子。⑧良已:果真痊愈了。④异史氏:作者自称。⑤攘:偷窃。11.依次对文中四个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领会终于更加实行B.能够去世好处实行C.得到终于更加做D.发现终于好处做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13.翁从“不骂”到“骂”,是因为某“”。(2分)14.我们曾学过的《狼》也是异史氏作品,所以异史氏就是(人名)这篇故事,异史氏特地设计了雅量的“邻翁”责骂偷窃者并使之病癔的情节,其实是喻示了的道理。(4分)15金山一模郑玄在马融门下③,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尝算浑天②不合,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成骇服。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③”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④。融果转式⑤逐-,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本,此必死矣。”遂罢追。玄竞以得免。(节选自《世说新语·文学》)【注】①郑玄:东汉未高密人(今山东人),精通历算。马融:东汉大经学家(今陕西人)。②浑天:古代的一种天体学说,多利用浑天仪这种算具进行演算。③礼乐皆东:这里是说儒家的学问都跟随郑玄传到东面去了。④在水上据屐:在水面之上,脚穿木屐。⑤转式:旋转式盘推演吉凶,是一种占卜的方法。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1)三年不得相见()(2)及玄业成辞归()11.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转动算具立刻就解出了结果,大家都害怕佩服。B.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下子就解答出了结果,大家都感到害怕和佩服。C.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转动算具,一推算就解出了结果,大家都惊讶佩服。D.马融就叫他来算,郑玄一转身立刻就解答出了结果,大家都惊讶佩服。12.马融“果转式逐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13.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未得见,可见马融学问大。B.有人推举郑玄来演算,说明有人知晓他的才能。C.马融追赶郑玄的举动,可以看出他的心胸狭窄。D.郑玄能成功地逃脱追赶,得益于他的聪明才智。15长宁二模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①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注释】吾:即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贾:gu做买卖。穷困:困厄,窘迫。公子纠:齐国公子,当时与另一位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王位。其时,管仲与后文的“召忽”同为其辅臣。死之:为公子纠而死。解释加点的词(4分)(1)鲍叔不以我为贪()(2)三战三走()1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尝试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B、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C、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D、我尝试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管仲早年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看来是“贪”、“”、“不肖”、“”和“”,而鲍叔则用不同的眼光看到管仲的另一面。(3分)鲍叔是一个的人,文章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2分)15杨浦二模张齐贤明察宋张齐贤,尝为江南转运使①。一日家宴,一奴窃银器数件,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尔后张齐贤三为宰相,门下奴仆皆得迁,唯此奴不沾禄。奴乘间②再拜而告曰:“吾待相公③久矣,门下奴皆已得官,相公独遗吾也?”因泣下不止。齐贤悯然曰:“予欲不言,尔则怨我。尔忆当年江南日,盗吾银器数件乎?我怀之三十年,不以告人,尔亦应知也。吾为宰相,进退④百官,志在激浊扬清⑤,安敢荐盗贼为官乎?念汝事我久,今予汝钱三十万,去吾门下,自择所安。”奴震骇,泣拜而去。——(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注释】①转运使:官职名称,主管水陆运输。②乘间:乘着空闲。③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④进退:任免。⑤激浊扬清:揭露丑恶,发扬正气。11、解释加点字(4分)(1)相公独遗吾也遗()(2)去吾门下去()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齐贤于帘下熟视而不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简析文中“奴”两次哭泣的原因(3分)“因泣下不止”是因为;“泣拜而去”是因为。14、从选文看,张齐贤为官处世的美德是、。15徐汇二模人有鱼池人有鱼池,昔群鷧①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竿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鷧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②”。人曰:“先故假,今亦假耶?”注释:①鷧:鹭鸶②假:象声词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窃琢食之()(2)窃去刍人()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过了很久,(鹭鸶)有时会飞翔或停止在竹竿上,安然不被草人惊吓了。B过了很久,(鹭鸶)就经常飞到竹竿上面停着,安然不被草人惊吓了。C过了很久,(鹭鸶)有时会飞翔或停止在竹竿上,安然不产生惊异的样子了。D过了很久,(鹭鸶)就经常飞到竹竿上面停着,安然不产生惊异的样子了。12、文中鱼池主人“束草为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3、本文借鹭鸶讽刺了_____________的人。成语囗囗囗囗同样讽刺了这类人。(4分)15松江二模(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日:“诚然,卿不朕欺。”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④景濂,几误罪言者。”【注释】①主事:官名,茹太素是人名。②恶:疑问代词,怎么。③微:无,没有。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坐客为谁()(2)有足采者()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濂具以实对。12.皇帝对宋濂的态度是有变化的,“密使人侦视”表现了他对宋濂的;而“”这一细节则体现了他对宋濂的亲近。(3分)13.F列对文中人物形象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宋濂:坦诚公正B.皇帝:知错能改C.茹太素:善于进言D.廷臣:趋炎附势14崇明一模宋太祖怕史官宋太祖尝弹雀1于后园,有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恕,诘其故。对曰:“臣以尚2急于3口弹雀。”上愈怒,以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赐金帛慰劳之。【注释】①弹雀:拿弹弓打小鸟。②尚:还是。③于:比。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其人徐俯拾齿置于怀徐(2)自当有史官书之当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含义(3分)上怒,诘其故。14.从文中看,上“惧”的是____,“说”的是(2分)1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A.是个贪玩又专制霸道的昏君。B.是个专制但知错就改的明君。C.是个胆小又笼络人心的昏君。D.是个有大胸怀大气度的明君。14宝山2模唐临为官唐临为万泉①丞②。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③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④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注释】①万泉:古县名。②丞:此处指辅助县令的从属官员。③稼穑:耕种与收获。④明公:对县令的尊称。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会暮春时雨()(2)吾自当其罪()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3分)A.“囚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系上绳子。B.“囚犯”是因为没有缴纳赋税而被关押。C.“囚犯”都是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关押的。D.“囚犯”因为没有收入不能缴税被关押。13.县令“不许”的原因是“”。(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14.选文有关唐临的语言描写共两处,前者表现了唐临的想法,后者表现了唐临的品格,“临由是知名”中的“是”指的是这件事。(3分)14奉贤二模东野稷败马东野稷以御1见庄公,进退中绳2,左右旋中规3。庄公以为父4弗过也,使之钩百5而反。颜阖(读音hé)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6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7。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注释】1东野稷:人名,御:驾车(的技艺)2进退中绳:前进,后退,车轮压出的痕迹符合笔直的墨绳。中:符合。3规:圆规4父:造父,周穆王时御手。5钩百:转一百圈。6密:同“默”,沉默。7反:翻。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东野稷以御见庄公()(2)其马力竭矣()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公认为造父的驾车技术没有过错,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个圈子,再返回原地。B、庄公认为造父的驾车技术也超不过东野稷,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个圈子,再回家。C、庄公认为造父的驾车技术没有过错,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个圈子,再回家。D、庄公认为造父的驾车技术也超不过东野稷,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个圈子,再返回原地。13、颜阖认为“稷之马将败”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4、“稷之马将败”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分)14虹口2模王家兄弟三人①俱诣谢公②,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注释】:①王家兄弟:指王徽之(字子猷),王操之(字子重),王献之(字子敬),三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②谢公:即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相关链接]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屋顶)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鞋);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互相依靠着)而出,不异平常。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1)王家兄弟三人俱诣谢公()(2)多论俗事()1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B.吉祥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C.善良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D.吉祥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13.谢公认为”小者最胜”的具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结合相关链接,说说王子敬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黄埔二模生十年,父洵①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②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修③,修语梅圣俞④曰:“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注释】①洵:指苏轼的父亲苏洵。②范滂:东汉人,以清节闻名,不惜以死护名节。其母亦深明大义。③修:指欧阳修。④梅圣俞:北宋诗人。11、理解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⑴与“吾顾不能为滂母邪”中的“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顾不如蜀鄙之僧哉B、王顾左右而言他C、顾野有麦场D、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⑵与“比冠,博通经史”中的“比”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欲把西湖比西子B、其两膝相比者C、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D、比至陈,车六七百乘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13、请写出本文所含的一个成语:(2分)1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从小接受母亲良好的家庭教育。B、苏轼以范滂为榜样得到母亲的鼓励。C、苏轼与欧阳修是同时代的青年才俊。D、苏轼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让众人信服。13静安一模子美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正献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使子弟密察之()(2)遽抚案曰()13.苏子美为什么会令“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请摘录原文的句子回答。14.苏子美读书时所说的“惜乎!击之不中”和“君臣相遇,其难如此!”这两句话分别表现了他和的心情,从中能看出这是一个读书的人。(3分)13宝山一模许允之妻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②收③之。其妇④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⑤。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⑥?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有删节)【注释】①郎:职官名称。吏部的下属官员。②虎贲(bēn):武士。③收:逮捕,拘押。④妇:指许允的妻子。⑤语出《论语•子路》。⑥不:同“否”。12.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4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明主可以理夺()(2分)(2)下列“寻”与“勿忧,寻还”中的“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入吴寻二陆B、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C、未果,寻病终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举尔所知14.许允最终获释的主要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5.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允接受魏明帝质问时巧妙应答,显示出他的才情。B、许允是听从他妻子的劝诫后在举贤能时任人唯贤的。C、从许允之妻的言行中看出她机智聪明与不凡的气度。D、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作粟粥”并料事如神的人。13金山一模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①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注释】①说:shuì劝说。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⑴其友李生谓之不善学()⑵居五日()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生十分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就转身走了。B.王生更加生气,不回答李生的话就转身跑了。C.王生十分生气,不答应李生而自己就跑掉了。D.王生更加生气,不答应李生而自己就走掉了。14.王生的可贵之处在于⑴⑵(2分)15.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生认为善学者要不耻下问,能择善者而从。B.李生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论证善学贵在善思。C.李生认为王生即使想改进学习方法也为时已晚。D.文章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13奉贤一模知人赵开心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①,望尘②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③,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吴园次独落落不以欣戚④改观,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于客邸,两孙孤立,圆次哀而振⑤之。抚其幼者如子,字⑥以爱女。一时咸叹赵为知人。【注释】①辐辏:归聚、会集。②望尘:拜尘,谄媚权贵。③国门:指京师。④欣戚:比喻赵开心的宦途浮沉。⑤振:同“赈”,接济。⑥字:嫁女儿。1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意思(4分)①及罢归()②顾谓子友沂曰()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故事写“望尘者”的种种行为,是为了衬托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2分)15.对本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望尘者接踵于道”与“送者才三数人”形成对比,突出了赵开心从简的为官作风。B.本文告诉我们,要真正了解人的内心,要有知人之辨。C.吴园次是一个不以富贵失势改变态度的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古训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最鲜明地体现。13虹口一模使人索回书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①,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②,独不肯去,须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左右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遂为之延誉③,后卒为名臣。注释:①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职。②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③延誉:为他人扩大声望。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皆投书即还()(2)后卒为名臣()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乃为一简答之,方去。14皂隶“如此野狠”的具体表现是(1)(2)(2分)(用原文回答)1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加点词“不敢慢”的“慢”和快慢的“慢”同义。B蒋堂为县令“延誉”是因为“使人”的“野狠”。C文中“令必健”一句的意思是说县令做事必定严格。D选文主要表现了蒋堂是个判断力强,有识人之明的人。13松江一模太宗罢朝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注释】①田舍汉:乡巴佬,这里指魏征。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③触忤:触犯,忤逆。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故魏征得直言()13.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朗读节奏标示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B.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C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D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14.文皇后在太宗盛怒时,指出“”之道并朝服以贺,极具智慧(用文中的语言回答)。(2分)15.短文揭示了太宗的形象特征。(3分)13长宁一模楚威王闻庄周贤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千金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牲乎?养之数岁,衣以彩绣,以入太庙。当是时,虽欲为孤豚①,岂可得乎?子亟②去,无污我。我宁曳尾于污渠之中而自快,不为有国者所羁③,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注释】①孤豚:小猪②亟:通“急”,赶紧③有国者:掌握国家政权的人。羁:羁绊、束缚12.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⑴使使千金迎之()()⑵子亟去()13.翻译句子(3分)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14.庄周拒绝楚威王的根本原因是(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15.本文表现了庄周的思想意志,请选出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愿像牲口那样被宰杀而成为祭品。B不稀罕千金重利和卿相尊位。C保持个人节操,不与“有国者”同流合污。D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3闸北一模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如得灌园以就食()(2)孝基使灌园()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14.富人之子的“”的表现和“”的态度,使张孝基放心地把他父亲的财产还给他。(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5.对张孝基的人物形象,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重情义B.相信人C.知人善任D.有恻隐之心【答案】课外文言文答案06年(四)(12分)7.(4分,每空2分)(1)命令;派遣;让
(2)停;过了
8.(2分)B
9.(3分)
“麂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
(“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3分;只抄一半,2分;抄“麂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1分
10.(3分)要知人善用;
仁慈最终会获得别人的认可3分;认为自己正确就不怕得罪人2分;知错就改:不计个人恩怨107年(四)(12分)7.(4分)(1)离开(2)原因8.(2分)这是我的鲍龟,哪里有什么神啊,9.(3分)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10.(3分)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08年⒎(4分)⑴还,归还(2分)⑵往,到……去(2分)⒏(2分)D⒐(2分)想确认马是谁的⒑(4分)仁厚(宽厚、宽容)(2分)诚实(2分)09年12.(4分)(1)疾病(2)计议,商量,谋划13.(2分)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14.(2分)“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意思对即可)15.(4分)治病治国10年121日常居家,在家时2其实13A14《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15豁达勤奋好学11年12、说获得,得到13、A14、“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15、待下宽厚12年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好
(2)做13.D(3分)14.喜赐(2分)15.C(3分)13年12(1)原因缘故(2)是13A14其人不能知而妄对15B3分A1分14年【答案】10.喜爱,生病【本题分析】考纲考点:文言文阅读能力之“掌握150个文言实词的含义”。初中文言实词的考查虽然是150个,但通过几年的中考试卷分析来看,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也就十几个而已,而且常常在不同的文章中出现。我们平时做练习时就应有意识地积累文言实词,文中出现的实词都应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把此词的几个基本意思都列出来,最好还能把同义的其他文言实词列出,这样方能系统地掌握实词。【答案】11.你凭借什么知道这件事?【本题分析】考纲考点:“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本题的翻译重点在虚词“以”“之”和倒装句。【翻译技巧】(1)翻译的基本要求:文言翻译,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对译、字字落实,重点落实“采分点”的解释,采分点主要体现在150个文言实词内、常见文言固定短语和不是150个实词内但阅读一般浅显文言文经常见到的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特殊句式和句子的语气。(2)翻译之基本方法“留、换、调、贯、增、删”————翻译“九字诀”“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增”,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可记住口诀: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答案】12.百姓徙避,宫卫问故【本题分析】考纲考点: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本题采用填空题的形式,要求我们对文章的各个情节都有较好的把握。做题时可根据已给出的三个情节,将其对应到文章内容中,然后概括空白处对应的内容。【答案】13.B【本题分析】考纲考点: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本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从选项来看是从韩生的角度来得出道理的,得出答案的关键是细致分辨各选项的差别。如果是填空题的形式,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的角度来得出启示和道理,从中选择最重要的或最有把握的。【课外文言文总结】课外文言文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和故事的内容及其启示与道理。其实,课外内容课内功,这些内容跟我们课内文言文的学习要点是一致的,这要求我们在学习课内文言文时应有意识地将文言文的知识体系学透,而不是就课文学课文,扎扎实实地掌握150个文言实词、6个文言虚词,掌握翻译技巧,提高概括文言的能力,真正做到知识的迁移。15年10【答案】(他)常常坐在临安的店铺里看(人家)下棋。试题分析:对于课外古文句子的翻译,首先要结合注释梳理文字,读懂内容,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顺序。本题要解释清楚“市肆”“观”两词。“市肆”,指市场,市中店铺等,“观”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即“看”的意思,最后疏通句子,缺少的句子成分要补齐。【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1.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A常找高手过招B观摩他人下棋C善于知识迁移D善于思考领悟E坚信天下无敌【答案】A、E试题分析:注意答案要求是选出“理解错误的两项”。结合注释梳理文字,读懂内容,根据人物“陆象山”行为活动,抓住关键语句如“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先从正面判断“陆象山”是如何学习棋艺的,即仔细观摩,认真思考,然后用反选排除法判断答案。【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12.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4分)【答案】棋局胜利的喜悦、得到夸奖的高兴、悟出下棋方法的愉悦。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梳理文字,读懂全文,抓住人物“陆象山”的行为活动,即“观棋”——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思棋”——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从陆象山这三个方面行为的结果来理解其收获,体会其心情。【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16年11、(1)能承受(能承担)(2)取名(命名)12、方言的差异,而把老鼠当成老虎了。13、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16宝山一模111、(1)它的⑵被12、(2分,关键词“以”、“穿”)曹冲于是拿着刀戳穿(自己的)单衣13、(4分)单衣见啮(迷惑太祖)为库吏解围做准备14、(2分)D16虹口一模210、(1)超过(2)能够11、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12、(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劝谏唐太宗做圣明的君主,听取直言(意到即可)16崇明一模311、(1)小时候(2)归还(每格2分,共4分)12、B(2分)13、①没听从劝告,娶了身体有残疾的姐姐②归还了银灯台(每格2分,共4分)14、义〔2分)16奉贤一模411、(1)侵犯,侵害(2分)(2)回头看,看(2分)12、D(2分)13、侍奉母亲(1分)拒绝做官(1分)14、(1)济阴成武(1分)(2)贫(1分)(3)孝敬长辈、仁爱谦让、淡泊名利等(2分)16黄浦一模511、(4分,每个2分)到……去同“饲”,喂12、〈3分〉13、(共5分)对人示好却谋图回报;贪图小恩小惠〈3分,意到即可)没有私心、不贪小利、秉公办事〈2分,意到即可)16闵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办法优化提升方案
- 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方案
- 烘培新品活动方案
- 烘焙公司运营策划方案
- 烘焙店买三送一活动方案
- 烙饼项目化活动方案
- 客户资产运营管理办法
- 郴州财政投资管理办法
- 车辆维修收费管理办法
- 省属企业债券管理办法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重难点测评试题(含答案和解析)
- 2024年天津市应急管理局招聘行政执法专职技术检查员笔试真题
- 2025年度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复习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CSCO肾癌诊疗指南》解读
- TDT 1083-2023 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规范
- Q∕SY 02625.2-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2部分:设备配备、使用与维护
- 调研报告:农村粮食经纪人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 钢筋平行检验记录范本
-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评估与技术课件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模板摊销计算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